第二卷 第184章 屢戰不克

合州城的城門設置跟尋常的城池不大一樣。一般的城池就是東南西北四門。合州城卻是根據地形來設置的。在東面突出的城牆尖以下的東南方向。咫尺之地,就有東門、東新門、護國門三道城門,東北方向是青華門,正北是出奇門,正南是鎮關門,西面則是正西門和奇勝門。

算一算,有八道城門了。城門多了好不好,好,方便進出嘛。但如果敵軍來了呢?會不會同時也方便敵軍進出呢?

當然會。攻打城池,城門就是一個被攻的顯著目標。衝城木、衝城車就是針對城門的器械。衝城木非常好理解。就是砍一顆大樹,去掉枝葉,取其主幹,然後找十幾個人抱着,衝向城門。針對衝城木的衝擊,城門上面的城樓,會傾倒火油。爲了防禦火油,於是就有了衝城車。

合州城這兒就不用想了。幾乎所有的城門與城外地面的銜接都是石階。衝城車開不上去,衝城木也使不上力。還真是有點麻煩。再加上合州城牆彎彎曲曲,又有一字城牆橫生而出,使得城外地面大部分地方都處於交叉攻擊之下。交叉攻擊,就是合州城防禦的特色。

怎樣才能破解合州城的交叉攻擊呢?徐庶不愧是徐庶。很快就想到了辦法。你合州城不是交叉攻擊我嗎?我就分頭進攻,讓城牆上的每一個點,都處於被攻的狀態。於是,你的弓箭就不能射往別處了。你只能往最近的、最威脅你安全的攻城士兵射擊。那樣一來,交叉攻擊就不復存在了。

於是,徐庶充分利用自己人多的優勢,派兵渡河繞道。在合州的地面上不能繞道,就在合州地面的對岸去繞道。然後,在約定的時間,也就是三月十八日午時正,同時向包括八門在內的所有城牆發動攻擊。

合州城的南邊,是匯合之後的嘉陵江。南邊一帶,處處是懸崖峭壁,因而除了東端有一字城牆之外,其餘地方都沒有。不過,也因爲地勢陡峭,士兵攀爬不易,長時間攻不上去。當然,攻城的士兵也沒有遭受到交叉攻擊,死傷並不慘重。

最容易受到交叉攻擊的地方還是東南方向的東門、東新門、護國門一帶。不過,徐庶早有吩咐,這一帶只實行佯攻。若發現敵軍鬆懈,則全力攻擊。若發現敵軍緊密防守,則放慢步伐。

最激烈的戰鬥發生在合州城的西面,即奇勝門和鎮西門一帶。

奇勝門所在的城牆的平面形狀,正好就像是橢圓的銳弧、雞蛋的小尖。而鎮西門則更爲嚴重,說它在尖上。已經算嚴重偏離了事實。在鎮西門這邊,城牆的形狀就好像是突然伸出了一把長劍,鎮西門就在那長劍的尖上。

因而,對於這兩座城門的進攻,是基本不需要擔心交叉攻擊的。這兩座城門中間的一段城牆,由於凹進去了,存在交叉攻擊。其餘地帶就沒有交叉攻擊了。

事實上,徐庶十八日的進攻方案中,全面攻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對於交叉攻擊的化解卻收效甚微。在存在交叉攻擊的地方,守城的士兵射箭的方向根本就無法固定。無論是多麼的危險,守城士兵依然是往近處射幾箭,又往遠處射幾箭。雖然往遠處射箭減少了對近處敵軍的殺傷,但同時防守遠處城牆的守城士兵也往這邊射了幾箭,因而從射箭的總數上來看,是完全足以抵消的。總數抵消了,但殺傷效果就不同了。交叉攻擊的殺傷效果永遠高於單面攻擊。攻城士兵的盾牌永遠只能防備一個方向的箭矢。

於是,攻城戰主要就在不能交叉攻擊的城牆處展開。但這樣的地方,往往是極難進攻的地方。就拿鎮西門來說,遠遠地伸出來,像一把寶劍一樣,豈不是很容易受到攻擊?其實並不是。這兒的地形就是山脊。而這把寶劍就放在山脊之上。無論從哪邊進攻。都很困難。

城牆的高度通常是六丈,合州城的城牆也是如此。但六丈的城牆,建在十丈的懸崖之上,一下子就變成十六丈了。雲梯通常是六丈多一點,用三架雲梯接成一架長雲梯,能夠夠到城牆了。但城牆上士兵對雲梯的破壞,就因此而變得更加的容易。隨隨便便一根撓鉤,勾住雲梯的頂端,以一人之力往旁邊拉;雲梯下面幾十個人就穩不住雲梯。這是槓桿原因決定了的。雲梯越長,城牆上面士兵的力臂就越長。而云梯下面的攻城牆兵的力臂無非就是人的高度,幾乎是永遠不變的。

這樣一說,就知道架雲梯非常困難了。其實還不然,架雲梯還比較容易。合州城守軍對於雲梯的破壞是有前提的。在徐庶的攻城士兵剛剛架設雲梯的時候,合州城守軍根本就不破壞雲梯。一直等到雲梯上面的士兵快要爬到城牆了,這才一齊動手,摧毀了雲梯。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必定傷人。一架架雲梯倒了,上面的士兵自十幾丈的高度跌下。這可不是在封閉的井欄雕鬥內了。於是,死的多,活的少。少數沒有跌死的,陣陣慘叫,更添加了攻城士兵心中的恐懼。

徐庶的心裡很窩火。在攻打合州城以前,徐庶壓根就想象不出來世界上會有自己攻不下來的城池。如果說敵衆我寡,軍糧不繼,那還可以解釋。事實偏偏是我衆敵寡,軍糧充足。打了這麼多天,就知道合州城的太守名叫王建。完全就是個連字號都沒有的小腳色。而除了王建之外,再沒見到合州城有別的出色的武將。而自己這邊,呂布是勇冠三軍的。黃忠是與呂布相當的。自己,自己就不用說了。低調,低調一點的好。

終於突破了!攻城士兵登上了城牆!

登牆的地點居然不是在西面的奇勝門和鎮西門,而是東南的護國門。護國門這邊,本來屬於佯攻。結果,守軍一個不留神,攻城的士兵瞅準機會,就爬了上去。

太好了!肉搏戰開始了。肉搏戰拼的是士兵的個人戰技,更拼的是士兵的人數。徐庶這樣人數是遠遠多於合州軍的,因此,徐庶彷彿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很快,護國門城牆上的守軍就被消滅得差不多了。一絲微笑浮現在徐庶的臉上。但就在這時,東門、東新門的守軍弓箭忽然轉向了護國門。並且,城內還射出了更多的弓箭。護國門城牆上的攻城士兵難以承受三個方向的密集射擊,除了被射死的,其餘又都撤了下來。

徐庶對於城**出的密集弓箭抱有很大的疑問。待士兵撤下來之後,再一問。原來,城內還有一道一字城牆。那道一字城牆東南西北走向,能夠射到東南方向的東門、東新門、護國門和正南的鎮關門。也就是說,不僅城外有交叉攻擊,城內也有。

兩個時辰之後,徐庶攻城不克。在損兵兩千,殺敵近百之後。全線收兵。

張燕這邊也沒有取得如期的勝利。城牆上的肉搏戰剛剛開始,樂步的三千人就到了。僅僅相持了一會兒,黑山軍就退下了城牆。黑山軍的體力的確差了。攀登雲梯就是體力活。很多黑山軍士兵攀上城牆之後就沒有力氣了,滿腦子就想着要歇一會兒。守城士兵又豈會讓你在城牆上歇腳?

這一次,張燕沒有就地宿營,而是退回了易縣。

田潤對於劉虞,是不怎麼熟悉的。就只知道演義中袁紹曾經立劉虞爲帝,被劉虞拒絕了。總體上,田潤對劉虞有個大概的認識。知道劉虞搞內政不錯,但軍事不行。至於劉虞麾下的將領,田潤就一概不知了。

如今。就出來了兩個將領:鮮于輔、鮮于銀。

次日,張燕再次進兵涿州的時候,被鮮于輔、鮮于銀率兵攔住了去路。兩軍射住陣腳後,鮮于輔出陣喝道:“大膽黃巾餘寇,竟敢犯我幽州,可敢與某鮮于輔一戰?”張燕一催坐騎,應道:“似汝等跳樑小醜,有何不敢?”

雙馬一錯,噹的一聲巨響。張燕揮巨斧劈向鮮于輔,鮮于輔橫槍架住了巨斧。這一回合看不出誰佔了便宜。圈馬再戰,鮮于輔長槍搶先扎向張燕。張燕不理,依然一斧劈下。鮮于輔不想同歸於盡,撤槍回防,略微吃了點小虧。

就這樣戰了二十來個回合,幾乎每次都是張燕攻,鮮于輔防。在巨斧這衝擊之下,鮮于輔感覺有些後力不繼了,便撤了下去。

張燕隨後緊追,鮮于銀迎頭截住。這鮮于銀也是個狠腳色。招招與張燕搶攻,不惜同歸於盡。

常言道,硬的怕惡的,惡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張燕就是那種橫的,而鮮于銀就是那種不要命的。戰了五六個回合,就變成鮮于銀攻,而張燕防了。

不過,張燕畢竟是出名的將領。又豈是鮮于銀這種小腳色能夠難得倒的。十幾個回合之後,張燕見勢不妙,在圈馬之後,便將背上的弓箭摘了下來。一催馬,便張弓搭箭,射了過去。然後緊接着,再砍一斧子。只這一下,就把鮮于銀弄了個手忙腳亂。又戰了五六個回合,鮮于銀實在支撐不住了,飛馬逃竄。

張燕大喜,手一招。喝了聲:“殺——”便揮軍殺了過去。

鮮于輔、鮮于銀的士兵人數只有五千。遠遠少於黑山軍。之所以敢來,就是因爲知道黑山軍是黃巾餘孽。黃巾軍的戰力,大家都是知道的。常常是幾百官軍就追着幾萬黃巾軍打。因而士兵們沒把黑山軍當回事。

這時,士兵們見到兩位主將戰敗,黑山軍排山倒海一般衝了過來,這才突然感到害怕了,轉身就逃。黑山軍隨後乘勝追殺。

追殺,是最痛快的。逃跑的一方通常是不抵抗的。要抵抗,就得站住,就得轉身;轉身之後還要看清對方的人和刀。這當然不如追擊的一方便利。因而,乘勝追擊,往往斬獲極多。

黑山軍氣勢如虹,追了上去。最前面的黑山軍士兵沒有阻擋,跑得最快。後面的因爲阻擋,而略微慢了一點。全軍在平原上全面展開,正如滿天的星辰。

反過來看幽州軍這邊,同樣遇到相似的情況。逃在前面的,暢行無阻。逃在後面的,就必然會慢上一步。而慢上的這一步,就意味着後面的士兵會被黑山軍追到。

果然就追到了。於是,屠殺就展開了。乘勝追擊的屠殺,就是一邊倒的屠殺。要想不被屠殺,那你就別跑。光你一個人別跑還不行,還行全軍都別跑。

就這樣跑了十里路,被殺了一千人。被殺的這部分,由於是追殺,戰損比就是一千比零。十里之後,幽州軍隊形也算是散開了,黑山軍也追得沒有力氣了,看看戰鬥就要終止了。而這時,涿縣的樂步居然率兵出來了。

樂步這種人,氣節是有的,理想是有的,但作戰的本領卻是很一般的。樂步還是帶了三千兵出來,迎頭就把鮮于輔、鮮于銀的幽州軍給堵住了。

幽州軍這邊一堵,另一邊必然就被黑山軍追上。於是,零星的追殺開始轉變爲大規劃的屠殺。但是這種大規模的屠殺,又因爲幽州軍士兵知道跑不掉了、只能回身作戰了,而再次轉變爲大規模的對戰。

因爲樂步三千兵馬的阻擋,而使得幽州軍被黑山軍追上。卜一接解,幽州軍又被殺死一千人左右。隨後,對戰開始了。

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對戰一開始,黑山軍就不行了。被屠殺的幽州軍突然就變成了屠殺別人的一方。雙方一打,黑山軍無論是揮刀的速度還是閃避的速度都慢得死人。還有一些黑山軍士兵,追殺了這十餘里路程之後,連站都站不住了,手中的兵器只能當作柺杖。

形勢急轉直下,對黑山軍極爲不利。張燕情知無可挽回,回馬便走。六萬黃巾由於人數太多,後面的尚不知道前面的情況,依然向前擠去。

第二卷 第727章 日月天遠第二卷 第111章 軍事戰略第一卷 第42章 微小成功第二卷 第344章 宸心虔潔第二卷 第92章 硝煙間隙第二卷 第500章 浪濺荷心第二卷 第677章 鷺點菸汀第二卷 第382章 飛雨落花第二卷 第239章 婦女行乞第二卷 第148章 微效狙擊第二卷 第502章 廬阜嵯峨第二卷 第755章 蘭心百媚第二卷 第244章 七嘴八舌第二卷 第599章 閒坐北亭第二卷 第746章 微雨紅妝第二卷 第134章 殲滅管亥第二卷 第748章 偶乘佳興第二卷 第430章 檀板新聲第二卷 第373章 似玉纖柔第一卷 第42章 微小成功第二卷 第63章 疑似幻影第二卷 第330章 臺殿竹風第二卷 第388章 曉鶯朝雲第二卷 第367章 蕭然巾岸第二卷 第500章 浪濺荷心第二卷 第777章 霓旌瑞霧第二卷 第188章 趁火打劫第一卷 第1章 穿到屍場第二卷 第783章 素景衰殘第二卷 第676章 寒灰炙手第二卷 第131章 宣戰再打第二卷 第644章 夜寒手冷第二卷 第556章 回首笙歌第二卷 第777章 霓旌瑞霧第二卷 第416章 珠翠煙霞第二卷 第556章 回首笙歌第二卷 第720章 燈花輕諾第二卷 第552章 雲月孤高第二卷 第447章 光陰輕棄第二卷 第703章 攜杖曾遊第二卷 第537章 長門深鎖第二卷 第687章 月夕花朝第二卷 第566章 聽更初漏第二卷 第466章 羞容易變第一卷 第16章 再返青州第二卷 第463章 靈光新賦第二卷 第425章 綠柄嫩香第二卷 第729章 浪浸斜陽第二卷 第467章 勞君揮肘第二卷 第445章 乍遷芳樹第二卷 第828章 臨鏡不定第二卷 第528章 雞蟲得失第一卷 第1章 穿到屍場第二卷 第68章 公共安全第二卷 第598章 千尋翠嶺第二卷 第659章 垂楊雙髻第二卷 第621章 羅裙碧草第二卷 第201章 進駐范陽第二卷 第465章 落日半銜第二卷 第124章 風雨前夕第二卷 第763章 塞草煙光第二卷 第772章 金谷年華第二卷 第537章 長門深鎖第一卷 第14章 山谷分兵第二卷 第831章 雙妹碰頭第二卷 第208章 借糧豫州第二卷 第365章 涉方成趣第二卷 第94章 圈地找人第二卷 第509章 日邊人遠第一卷 第19章 糧草之錯第二卷 第345章 羣后葵傾第二卷 第295章 跳板小島第一卷 第2章 終於吃飽第二卷 第395章 葉下間關第二卷 第355章 圍紅盛集第二卷 第791章 曲水臨流第二卷 第715章 愁理征衣第二卷 第228章 神童陸議第二卷 第342章 鴻慶寰瀛第二卷 第450章 繡工日永第二卷 第568章 佔得人間第二卷 第700章 淑景遲遲第二卷 第735章 檢降彤霞第二卷 第549章 玉走金飛第二卷 第326章 森羅華纓第二卷 第279章 一言不合第一卷 第23章 挾持董卓第二卷 第401章 疏雨西風第二卷 第278章 戰船來了第二卷 第592章 玉麟背冷第二卷 第308章 發展副業第二卷 第572章 莫辭沉醉第二卷 第449章 流霞共酌第一卷 第30章 廣宗換人第二卷 第132章 正面交戰第二卷 第398章 潘令閒眠第二卷 第435章 東風花信第二卷 第765章 鬥草青心第二卷 第724章 初坼桃花第二卷 第444章 暖律潛催
第二卷 第727章 日月天遠第二卷 第111章 軍事戰略第一卷 第42章 微小成功第二卷 第344章 宸心虔潔第二卷 第92章 硝煙間隙第二卷 第500章 浪濺荷心第二卷 第677章 鷺點菸汀第二卷 第382章 飛雨落花第二卷 第239章 婦女行乞第二卷 第148章 微效狙擊第二卷 第502章 廬阜嵯峨第二卷 第755章 蘭心百媚第二卷 第244章 七嘴八舌第二卷 第599章 閒坐北亭第二卷 第746章 微雨紅妝第二卷 第134章 殲滅管亥第二卷 第748章 偶乘佳興第二卷 第430章 檀板新聲第二卷 第373章 似玉纖柔第一卷 第42章 微小成功第二卷 第63章 疑似幻影第二卷 第330章 臺殿竹風第二卷 第388章 曉鶯朝雲第二卷 第367章 蕭然巾岸第二卷 第500章 浪濺荷心第二卷 第777章 霓旌瑞霧第二卷 第188章 趁火打劫第一卷 第1章 穿到屍場第二卷 第783章 素景衰殘第二卷 第676章 寒灰炙手第二卷 第131章 宣戰再打第二卷 第644章 夜寒手冷第二卷 第556章 回首笙歌第二卷 第777章 霓旌瑞霧第二卷 第416章 珠翠煙霞第二卷 第556章 回首笙歌第二卷 第720章 燈花輕諾第二卷 第552章 雲月孤高第二卷 第447章 光陰輕棄第二卷 第703章 攜杖曾遊第二卷 第537章 長門深鎖第二卷 第687章 月夕花朝第二卷 第566章 聽更初漏第二卷 第466章 羞容易變第一卷 第16章 再返青州第二卷 第463章 靈光新賦第二卷 第425章 綠柄嫩香第二卷 第729章 浪浸斜陽第二卷 第467章 勞君揮肘第二卷 第445章 乍遷芳樹第二卷 第828章 臨鏡不定第二卷 第528章 雞蟲得失第一卷 第1章 穿到屍場第二卷 第68章 公共安全第二卷 第598章 千尋翠嶺第二卷 第659章 垂楊雙髻第二卷 第621章 羅裙碧草第二卷 第201章 進駐范陽第二卷 第465章 落日半銜第二卷 第124章 風雨前夕第二卷 第763章 塞草煙光第二卷 第772章 金谷年華第二卷 第537章 長門深鎖第一卷 第14章 山谷分兵第二卷 第831章 雙妹碰頭第二卷 第208章 借糧豫州第二卷 第365章 涉方成趣第二卷 第94章 圈地找人第二卷 第509章 日邊人遠第一卷 第19章 糧草之錯第二卷 第345章 羣后葵傾第二卷 第295章 跳板小島第一卷 第2章 終於吃飽第二卷 第395章 葉下間關第二卷 第355章 圍紅盛集第二卷 第791章 曲水臨流第二卷 第715章 愁理征衣第二卷 第228章 神童陸議第二卷 第342章 鴻慶寰瀛第二卷 第450章 繡工日永第二卷 第568章 佔得人間第二卷 第700章 淑景遲遲第二卷 第735章 檢降彤霞第二卷 第549章 玉走金飛第二卷 第326章 森羅華纓第二卷 第279章 一言不合第一卷 第23章 挾持董卓第二卷 第401章 疏雨西風第二卷 第278章 戰船來了第二卷 第592章 玉麟背冷第二卷 第308章 發展副業第二卷 第572章 莫辭沉醉第二卷 第449章 流霞共酌第一卷 第30章 廣宗換人第二卷 第132章 正面交戰第二卷 第398章 潘令閒眠第二卷 第435章 東風花信第二卷 第765章 鬥草青心第二卷 第724章 初坼桃花第二卷 第444章 暖律潛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