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279章 一言不合

三鬥提出,想到斷崖那邊去。向自己的“老鄉”問路。劉備點頭表示同意,但是卻並沒放三鬥去,而是踏上了返回的道路。過不多久,到了軍營所在的山灣。此時,營地的物什已經沒有了。東西都被收到了船上。當然,到處都是駐紮過的痕跡。這些痕跡並沒有清理。

此時,還有士兵在往船上運送淡水。這自然是因爲那個小湖較遠的緣故。劉備讓運水的士兵給船上帶個話,讓派一百名士兵過來。不大一會兒,樑寬就帶了一百名士兵上了岸。

劉備這邊的小型戰船標準裝載是三十名士兵,擠一擠的話,能裝五十名。三鬥老鄉的戰船要小一些,因而上面能夠裝載的士兵不會超過五十人。帶一百個人,應該能保證安全了。然後,劉備等人這才向着海島的另一邊繞去。

三斗的心情是急切的。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這些人的語言,是不一樣的。那就是三斗的家鄉話呀。好多年沒有聽到家鄉的話語了。由此可以推論,這個地方,應該離三斗的家鄉不會太遠。

而在三斗的家鄉,三鬥還有親人的。不僅有父母,三鬥還有一個妹妹。還有一些親戚。十幾年不見了,父母的頭上一定添了不少的白髮。年幼的妹妹肯定也已經成婚了。就不知道是哪家的有了那個福氣。

出於對家鄉、對親人的渴望,因此三鬥不知不覺地。就加快了腳步。三鬥並沒有奔跑起來,但卻已經達到了步行當中的最高速。這樣的速度,行軍肯定是不行的。就算是現在,一百來人的前進,也是不行的。

集體的行動,當中的每一個人,都應該考慮到集體。從最終的目的來說,需要的是集體達到某一個地方而不僅僅是單個人的到達的話,那麼,這個集體的最高速度就取決於最慢的那個人的速度。在實際的行進過程中,其實還不僅僅是走路的速度的問題。因爲在實際當中,通常都不是平坦的大道。集體當中的某一個士兵,本來走路的速度還是很快的。但是,走着走着,在他的前面就出現了泥坑,他就不得不慢下來。繞道,在這個時候是行不通的。旁邊,有旁人的人正在往前走。繞到旁邊去,就把旁邊的人擋住了。

因而,如果從軍紀的角度來看,三鬥走那麼快,是不對的。不過,劉備卻沒有說什麼。閻柔也沒有說什麼。樑寬本來是想要說的,但樑寬看到劉備和閻柔都沒有說,自己也就閉嘴了。

劉備沒有說話,那是因爲劉備能夠體諒到三斗的急切心情。劉備這個人是非常仁慈的,凡事推己及人。儘可能地顧及到身邊每一個人的感受。也因爲這樣的原因,衆將跟隨劉備的時間愈久,就愈是對其心折。

閻柔暫時還沒有劉備那樣的海洋一般寬廣的心懷。閻柔見三鬥走得快,走到超越了衆人的速度。倒是動了一下把三鬥叫住的念頭,不過卻隨即否定了。閻柔想的,卻是讓三鬥先與跟那些人接觸。三鬥先去,只有一個人,那樣人感覺不到威脅,也許會得到什麼情況也說不定。如果一齊上去,那些人害怕了,也許什麼都問不到了。

於是乎一開始,三鬥就領先了。沒過多久,三鬥就遙遙領先。再過一陣,就看不到三鬥了。這個時候,劉備突然想到了三斗的安全,問道:“賢弟,三鬥這麼一個人先行,不會出什麼事兒吧?”閻柔答道:“要殺人,總得有個殺人的理由。三鬥對那些人無慾無求,就是打聽一下消息。知道的便說,不知道便不說。甚至於還可以明明知道,就是不說。離殺人的程度,還差得遠哪。”劉備道:“那就好。”

閻柔卻道:“哥哥,你看,既然三鬥一人先行,我們這些人,是不是稍稍隱匿一下行蹤?”劉備道:“也好。我們只走到近處。如果三鬥有事,我們再上去。如果三鬥沒事,我們就等三斗的消息。”

於是,閻柔讓樑寬命令士兵,放慢腳步。讓腳步聲輕一點。轉過山灣之後,一百多人更是橫向展開,向前面搜索前面。慢慢地潛行到了那一幫人的近處。

走到差不多的位置了。閻柔停下了腳步。放眼望去,見三鬥正在跟那幫人說着什麼。此時,由於距離不遠,說話的聲音依然能夠聽見。但是包括三鬥在內,那些人說的都是地方口音,聽不出來說的是什麼。

這邊的三鬥,當然只有一個人。那一幫人,在岸上的,有十幾個人。船上留了多少人就不知道了。岸上的十幾個人,大部分都圍在了三斗的旁邊。只有兩個人沒有。那兩個人,一個人仍然在殺魚的那塊巨石那兒吃着生魚片;另一個人則跑到海邊,把身子大部分浸泡在水裡。

大部分人都圍在三斗的身旁,這說明,三斗的到來,或者三鬥到來之後的問話,對於那幫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都會有這樣的經驗。當我們也有十幾個人,在一起玩的時候。當然,那樣的時候,通常發生在旅遊中,發生在風景區裡面。旅遊中,總不會一直行走的。走累了,我們就休息一下,補充點水分和乾糧。十幾個人散落在一片較大的區域。而這個時候,來了一個外人,那個外人向我們打聽道路。這個時候,我們會有幾個人搭理他呢?通常說話的,也許有四、五個。但因此而走兩步的,肯定只有一、兩個。但是,當向我們問路的這個人是一個絕色美女,那就不同了。我們一行人當中的男性公民多半都會走上前去,人人恨不得就此與那個美女做伴。

三鬥當然不是什麼絕色美女。因而三斗的重要性不可能是三斗的外表帶來的,只有可能是因爲三斗的問話。三鬥到底問了些什麼,閻柔當然是不知道的。不過,雖然閻柔不知道,但卻是非常容易猜出來的。搞清楚目前的位置,這是三斗的任務。這是三鬥一定會問的。除些而外,就沒有任務了,就是三鬥自己想問的問題了。根據三鬥前面說過自己不認識那些人的情況分析。三鬥應該會打聽此地距離自己的家鄉,即三鬥說過的大島有多遠、該往哪個方向走等等。如果那些人裡面存在對大島比較熟悉的人,三鬥還會打聽一下大島的情況。再多,就沒有了。三鬥不可能向不認識的人問起自己的父母等親人的情況。

這些問題,在閻柔看來,都不是什麼重要的問題。而這些不重要的問題,在那些人的眼裡,明顯變成了非常重要的問題。因而,閻柔感覺有些不對,悄悄向樑寬做了個手勢。樑寬會意,便讓士兵們加強了戒備。隨時準備出擊。

果然,過了一陣,閻柔就發現三鬥跟那些人出現了爭吵。雖然閻柔不知道他們爲什麼而爭吵,也聽不懂他們到底吵的究竟是什麼,但從急促的章節、高亢的聲調和表情,可以得到證實。在那裡,三鬥只有一個人,爭吵的結果,肯定是要吃虧的。說不定,那些人一怒之下,就會拔刀殺人。於是,閻柔迅速下達了出擊的命令。

士兵,就是用來打仗的。就連士兵們自己也是這麼認爲的。士兵越少,士兵就越是重要,士兵就越是渴望戰鬥。劉備的水軍士兵,總共只有八百人。在劉備的其它軍隊裡,都是一萬士兵纔有一名高級將領的。而水軍的直接將領卻有四人。這還不算,行軍教授閻柔還長期在水軍顧問。船塢的三鬥,算是水軍有關人士吧,還被提拔爲督郵。劉備對於水軍的重視,是每一個水軍士兵都心知肚明的。

現代社會,忘恩負義之徒比比皆是。過河就拆橋,上屋就抽梯,人人吃了上頓就不管下頓。而在古代,卻不是這樣。施恩的人固然不望報答,但接受恩惠的人卻銘記心底。有道是知恩不報非君子,萬古千秋作罵名。知恩圖報,是非常正常而又理所當然的。知恩不報,就是過街的老鼠,人人喊打。

這次,水軍出征,對於水軍士兵來說,興奮之餘,也還是有些擔心的。他們倒還不知道田潤的厲害,他們主要擔心的是自己的作戰技並不是很熟。他們的訓練總共加起來還不到兩個月。在這方面,除了更加刻苦、更加賣力之外,也沒有什麼其它的好辦法。但是。就在士兵普遍的擔心之時,劉備上了船。

劉備上船,也就是說劉備把自己的性命交到了水軍士兵的手裡。劉備對於這些水軍士兵寄予了無比的信任。劉備的這個舉動,讓水軍士兵們激動不已。人人都感到心中蘊藏了無窮的力量。而在此時,就是這些力量的第一次暴發了。

水軍士兵們殺了上去。而這個時候,那些人只是剛剛跟三鬥發生了爭吵,還沒有到打起來的地步。因而,三斗的生命安全還沒有受到威脅。

那些人見到水軍士兵,一時之間,也還沒有想到水軍士兵是三鬥召來的。實際上,三鬥也沒召。什麼暗號都沒有發。水軍士兵進攻的命令是由這邊的閻柔下達的。

因而,那些人拔出了刀,迎戰水軍士兵。沒有人卻對付三鬥。他們中倒是有幾個人,用眼角餘光注意着三鬥。不過,注意三斗的目的,卻只是防止三鬥在背後抽刀殺人。而實際上,三斗的身上根本就沒有帶刀。

一百名水軍士兵,殺十幾個人。這個懸殊不是一般的大。勝算肯定是在握的。此時要緊的,既不是殺死,也不是殺傷或殺敗,而是要將來人一網打盡。因而水軍士兵們衝上去之後,並沒有以絕對的兵力優勢痛下殺手。與那十幾個人交手的士兵,都僅僅是應付了事,讓打鬥就這麼拖延下去。

爲什麼會這樣打呢?關於這一點,就不是什麼計謀的問題了。因此,並不是出自閻柔的命令。不過,也可以說,與閻柔還是有些關係的。那是因爲,閻柔平時,就跟將領說過這些問題。放在現代來說,就是閻柔對高級將領們進行過培訓。而這時,閻柔僅僅下達了進攻的命令,具體的作戰過程閻柔沒有說。但實際上,將領樑寬依然按照閻柔以往的培訓在進行着指揮。

打得贏但是卻不打贏,這裡面的道理其實也很簡單。先從反面想,如果打贏,看看會怎麼樣。打贏,這時是非常容易的。因而,怎樣才能打贏,就不是個問題。我們完全有條件去假定,現在,就已經打贏了。那是一種什麼樣的結局呢?那十幾個人全部殺死,或者全部活捉,或者殺死了幾個活捉了幾個。也就這樣罷。

來船的上面有沒有人?那是一定有的。劉備的水軍打贏了,也就等於船上的人見到岸上的自己人敗了,那他們會怎麼做?他們肯定就會跑。而在此時,劉備雖然有船,但船隻都在小島的另一邊。因而肯定是追不上的了。而跑掉的人,就成了後患。

所以,樑寬總體上執行了閻柔的命令,出擊了。但是,在具體上,就是樑寬自己的安排了。總共一百名士兵,有五十名,向那十幾個人衝了過去,保持着三打一的優勢,但是卻不打勝。另外有十個人,則悄悄摸到海邊,往那艘來船遊了過去。剩下的四十個人,原地不動,保護劉備和閻柔的安全。樑寬自己,在偷襲船隻的那十人當中。

那邊開打了。來船上面留守的幾個人聽到了動靜,就往岸上看。於是,他們看到自己的人被很多人攻擊。但是,由於自己人很英勇,戰鬥處於膠作狀態。一時之間,不分勝敗。這樣的結果,在留守的幾個人看來,是很正常的。那是因爲,這幫人,本來就是傑出的武士。只不過他們的真實本領,比劉備的士兵稍稍差一點而已。

第二卷 第341章 馴致隆平第二卷 第509章 日邊人遠第二卷 第496章 紅藥闌邊第二卷 第239章 婦女行乞第二卷 第537章 長門深鎖第二卷 第419章 拈花嗅蕊第二卷 第705章 恍入桃源第二卷 第474章 餘聲歸向第二卷 第557章 聽竹窗風第二卷 第799章 避樂分行第二卷 第177章 劉備失蹤第二卷 第394章 斜紅淡蕊第二卷 第365章 涉方成趣第二卷 第388章 曉鶯朝雲第二卷 第321章 軟硬結合第二卷 第87章 井欄油罐第二卷 第605章 疏篁一徑第二卷 第445章 乍遷芳樹第二卷 第133章 樂安北海第二卷 第242章 人肉搜索第二卷 第717章 波上無影第二卷 第256章 戰況多變第二卷 第302章 青州巨船第二卷 第719章 雨跡雲蹤第二卷 第626章 柳眼向人第二卷 第300章 不得不打第二卷 第258章 北上開花第二卷 第772章 金谷年華第一卷 第15章 勞逸懸殊第二卷 第457章 汀花雨細第二卷 第492章 路隔秋江第一卷 第43章 芙蓉多姿第二卷 第526章 千村狐兔第二卷 第788章 碎點真露第二卷 第159章 寫字找錢第二卷 第724章 初坼桃花第二卷 第180章 攻打趙國第二卷 第235章 阻截無赦第二卷 第671章 流波墜葉第二卷 第258章 北上開花第二卷 第469章 連溪綠暗第二卷 第687章 月夕花朝第二卷 第239章 婦女行乞第二卷 第772章 金谷年華第二卷 第591章 錦犀光豔第二卷 第407章 煙樹去程第二卷 第298章 信仰強兵第二卷 第221章 快速戰鬥第二卷 第548章 尋常言語第二卷 第463章 靈光新賦第二卷 第585章 澄江霽月第二卷 第220章 半將強兵第二卷 第525章 舞鸞翻鏡第二卷 第504章 紅妝金盞第二卷 第202章 關羽零碎第二卷 第68章 公共安全第二卷 第77章 諸侯會盟第二卷 第325章 甘露登歌第二卷 第485章 閒臥殘春第二卷 第710章 漸天如水第二卷 第398章 潘令閒眠第二卷 第793章 爽天如水第二卷 第612章 存養天真第一卷 第46章 棄武習文第二卷 第72章 忙於內政第一卷 第36章 遭遇挾持第二卷 第791章 曲水臨流第二卷 第679章 世人疏略第二卷 第462章 薄衫閒院第一卷 第30章 廣宗換人第二卷 第357章 無塵到眼第二卷 第365章 涉方成趣第一卷 第46章 棄武習文第二卷 第53章 安排縣治第二卷 第727章 日月天遠第二卷 第399章 金鴨爐香第二卷 第267章 相互掣肘第二卷 第734章 急槳凌波第二卷 第704章 香噴雲閣第二卷 第177章 劉備失蹤第二卷 第85章 曹軍進攻第二卷 第321章 軟硬結合第二卷 第338章 清宵雲霞第二卷 第102章 面首干政第二卷 第762章 紅英青梅第二卷 第84章 鼓勵攻關第二卷 第547章 長煙落日第二卷 第541章 愁悶朝夕第二卷 第157章 是真的嗎第二卷 第371章 笙歌紫陌第二卷 第782章 閒思更遠第二卷 第627章 天面琉璃第二卷 第318章 皮帶傳動第二卷 第543章 白鳥成行第二卷 第497章 碎月篩簾第二卷 第722章 時清俗阜第二卷 第284章 巨大的雞第二卷 第169章 部落內戰第一卷 第42章 微小成功第二卷 第58章 殺死督郵
第二卷 第341章 馴致隆平第二卷 第509章 日邊人遠第二卷 第496章 紅藥闌邊第二卷 第239章 婦女行乞第二卷 第537章 長門深鎖第二卷 第419章 拈花嗅蕊第二卷 第705章 恍入桃源第二卷 第474章 餘聲歸向第二卷 第557章 聽竹窗風第二卷 第799章 避樂分行第二卷 第177章 劉備失蹤第二卷 第394章 斜紅淡蕊第二卷 第365章 涉方成趣第二卷 第388章 曉鶯朝雲第二卷 第321章 軟硬結合第二卷 第87章 井欄油罐第二卷 第605章 疏篁一徑第二卷 第445章 乍遷芳樹第二卷 第133章 樂安北海第二卷 第242章 人肉搜索第二卷 第717章 波上無影第二卷 第256章 戰況多變第二卷 第302章 青州巨船第二卷 第719章 雨跡雲蹤第二卷 第626章 柳眼向人第二卷 第300章 不得不打第二卷 第258章 北上開花第二卷 第772章 金谷年華第一卷 第15章 勞逸懸殊第二卷 第457章 汀花雨細第二卷 第492章 路隔秋江第一卷 第43章 芙蓉多姿第二卷 第526章 千村狐兔第二卷 第788章 碎點真露第二卷 第159章 寫字找錢第二卷 第724章 初坼桃花第二卷 第180章 攻打趙國第二卷 第235章 阻截無赦第二卷 第671章 流波墜葉第二卷 第258章 北上開花第二卷 第469章 連溪綠暗第二卷 第687章 月夕花朝第二卷 第239章 婦女行乞第二卷 第772章 金谷年華第二卷 第591章 錦犀光豔第二卷 第407章 煙樹去程第二卷 第298章 信仰強兵第二卷 第221章 快速戰鬥第二卷 第548章 尋常言語第二卷 第463章 靈光新賦第二卷 第585章 澄江霽月第二卷 第220章 半將強兵第二卷 第525章 舞鸞翻鏡第二卷 第504章 紅妝金盞第二卷 第202章 關羽零碎第二卷 第68章 公共安全第二卷 第77章 諸侯會盟第二卷 第325章 甘露登歌第二卷 第485章 閒臥殘春第二卷 第710章 漸天如水第二卷 第398章 潘令閒眠第二卷 第793章 爽天如水第二卷 第612章 存養天真第一卷 第46章 棄武習文第二卷 第72章 忙於內政第一卷 第36章 遭遇挾持第二卷 第791章 曲水臨流第二卷 第679章 世人疏略第二卷 第462章 薄衫閒院第一卷 第30章 廣宗換人第二卷 第357章 無塵到眼第二卷 第365章 涉方成趣第一卷 第46章 棄武習文第二卷 第53章 安排縣治第二卷 第727章 日月天遠第二卷 第399章 金鴨爐香第二卷 第267章 相互掣肘第二卷 第734章 急槳凌波第二卷 第704章 香噴雲閣第二卷 第177章 劉備失蹤第二卷 第85章 曹軍進攻第二卷 第321章 軟硬結合第二卷 第338章 清宵雲霞第二卷 第102章 面首干政第二卷 第762章 紅英青梅第二卷 第84章 鼓勵攻關第二卷 第547章 長煙落日第二卷 第541章 愁悶朝夕第二卷 第157章 是真的嗎第二卷 第371章 笙歌紫陌第二卷 第782章 閒思更遠第二卷 第627章 天面琉璃第二卷 第318章 皮帶傳動第二卷 第543章 白鳥成行第二卷 第497章 碎月篩簾第二卷 第722章 時清俗阜第二卷 第284章 巨大的雞第二卷 第169章 部落內戰第一卷 第42章 微小成功第二卷 第58章 殺死督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