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505章 臨風自知

在執事們站好之後。又來了十八名步兵。這十八名步兵,均以紅巾遮住面孔,只露出眼睛在外,好像劊子手一般。他們手捧鋼刀,邁着整齊的步伐,走到衆執事的身後站定。當場就有一名執事、三名臨時執事腿腳痠軟,嚇得坐倒在地。

緊接着來了一名將官。將官走到衆執事面前,大聲喝道:“擊鼓!”兵丁立即開始擊鼓。將官又喊:“舉刀!”衆事執身後十八名步兵一齊將刀舉起。衆執事中又有五六人癱倒在地。混亂之際,旁邊兵丁喊道:“軍師到──”將官趕緊喊道:“停止。”

雷又招、雷絕招全副披掛,帶着十來個將軍,縱馬經過附近。先前那名將官緊跑十幾步,迎着馬頭,肅立抱拳道:“卑職見過又軍師;見過絕軍師。”雷又招擺手應道:“罷了,回去吧。”說完雙腿一敲馬鐙,與雷絕招及其餘衆將縱馬馳過。

先前那名將官跑回,喊道:“又軍師有令:罷了,都回去。”隨即,把守場地的兵丁連同十八名刀手一窩蜂全走了。

衆執事東張西望,不明所以。看起來,似乎是那名將官會錯了雷又招話語之意。須得搶在對方醒過神來之前逃跑纔是。於是,十八名執事、臨時執事相互攙扶。鼠竄而去。

溫玉華、雷招弟、雷再招剛剛送走張尚之、莫正儀、魯仁壽等官府各司要人,雷又招、雷絕招及俞常泰、凌向山等人就縱馬馳到。雷又招問道:“這就去嗎?”

溫玉華答道:“稍等一下。”吩咐親兵道:“去,讓他們備馬。”然後對雷又招道:“我們先去更衣。”

俄傾,溫玉華、雷招弟、雷再招披掛上馬。雷又招喝道:“走吧。”一行十幾騎絕塵而去。

皇帝所在之地距離中軍約有五里,不消片刻,衆人就趕到了。

把守軍營的士兵迎上前來,待衆人下了馬,將馬匹牽走。監軍粟世雄接到通報很快就跑了過來。行禮之後,溫玉華道:“帶我們去見皇帝。”

衆將留在外面,僅溫玉華、雷家四女隨粟世雄進入皇帝的營帳。

溫玉華拱手道:“軍師規定,川軍無跪拜之禮。請皇上不要介意。”

皇帝應道:“無妨。”

雷絕招問道:“皇上此行,大臣何人隨駕?”

“有太師、刑部羅大人、禮部尤侍郎和兵部武侍郎。”

雷絕招向粟世雄道:“請羅太師和武侍郎過來。”

粟世雄應命而去,不一會兒,就領來了羅忠信和武潛陽。

又一番繁瑣的行禮之後,雷又招道:“不知皇上幾歲?”

焉能問這樣的問題?羅忠信嘴一張,剛想喝止,隨即又想到身在軍營,身不由己,便住了口。

皇帝答道:“寡人虛歲二十有一。”

雷又招道:“聽閉合堂的人說,太后已經開始選美了。皇上這一回去,便是大婚,然後是親政。恭喜了。”

“同喜。”皇帝淡淡應道。

雷又招道:“皇上大婚,自然是普天同喜之事。不過,如果皇后出自於四川,出自於我們的家鄉秭歸,我們會更高興的。”

雷絕招道:“我們的家鄉秭歸地處巴山龍眼,集日月之精華。賦天地之造化,山川綺麗,地藉英靈,民昌業盛,文稱偉煜。秭歸的美女,更是端莊淑惠,俊影難描。選秭歸美女爲後,實乃上佳之策。”

二人這番話,聽起來就像是在自薦一般。皇帝及旁人都不好應答,只能等待下文。誰知雷絕招話鋒一轉,卻沒了下文:“三姐,今日見駕,他日向人說起,旁人不信怎麼辦?我看得向皇上要點物件,以作憑證纔是。”

“不錯。”雷又招道:“只是玉佩、摺扇之類的物件也說不清楚。不如要龍袍,你看怎麼樣?”

“好,就是龍袍。”雷絕招思忖道:“但是我們該回贈皇上一點什麼東西呢?”

雷又招道:“這好辦,就送手印。”

“手印?手印怎麼送呀?”雷絕招佯裝不懂。

“看我的。”雷又招道:“粟監軍,拿文房四寶。”

粟世雄領命而去,一會兒,拿來了紙筆墨硯。並立即開始磨墨。磨好了之後,雷又招左手將紙展開,右手在墨盤裡拂了幾下,“啪”的一個手印,蓋在了紙上:“打盆水來,我要洗手。”粟世雄再次跑了出去。

雷絕招過來,提筆先在雷又招手印之上寫了個“請”字,在後面遠處寫下“出兵”二字,然後再印上自己的手印。完整地看,就成了“請‘雷又招’、‘雷絕招’出兵……”

雷又招洗完手,走了過來,道:“皇上需要之時,可遣武侍郎將此手印送至泰山。就這樣吧。我們到帳外去。粟監軍,你留下,等皇上脫了龍袍,你拿出來給我。”

臘月十五日,皇帝離開軍營,進入成都。

“經過這次的事情,我們認爲有必要培養一名全軍的參謀。今後我們再有什麼不測,就能應付了。”雷又招道。

溫玉華道:“兩位該不會是萌生退意了吧?”

“沒有啊。溫姑娘素有退隱之意,這我們知道。我們現在還沒有。”雷又招轉念又道:“哦,你是指讓皇上選秭歸美女當皇后的事吧。那只是隨便說說,絕不是我們的志向。我們只是爲了送他兵符,打了個幌子。”

“就是蓋有手印的那張紙吧。那是什麼意思?”

雷又招道:“數月之後中原必燃戰火。因爲我軍勢大,初期朝庭必不會調動我軍。到後來支撐不下去的時候,病急亂投病,纔有可能想到我軍。送他一張兵符,是給他提個醒。是否進兵,還得看那時候的情況。如果需要進兵。我軍就成了奉旨東征,師出有名了。”

雷絕招突然插言道:“不過,在我看來,因爲我軍的擴張,四川的強盛,太后必定不會讓秭歸美人當皇后的。而我們既已明確提出,太后也不能置之不理,最後只能是隨便封個名號,然後就身居冷宮。”

溫玉華問道:“這是在說誰呀?”

雷又招道:“沒有誰的,她只是瞎說。還是談談統帥的事吧。溫姑娘認爲誰比較合適?”

溫玉華想了想,道:“似乎敖聞喜、萬臨山二人稍可。”

“那就定萬臨山吧。假女婿一事,我們欠了他。”雷又招道:“定他還有個好處:全軍將士誤以爲我們姐妹之一有可能要嫁給他,會想當然地把他與我們等同起來,從而遵從他的號令。”

溫玉華問道:“怎麼,你們肯定都不會嫁給他嗎?”

雷又招道:“啊,不,不肯定。說不定四妹要嫁給他。”

“呸,你纔要嫁呢!”雷絕招道。

一名士兵走了進來,行禮道:“啓稟二位軍師,啓稟溫姑娘,外面有一位名叫天心的人求見。”

“帶他進來。”溫玉華吩咐完士兵,又解釋道:“他現在只是草民,我可不能去迎接。”隨即。將張永對峨嵋派掌門渡元的評語對雷又招、雷絕招二人擇要說了。

天心進到帥帳,與溫玉華見禮。一轉頭,道:“二位雷姑娘本來就年輕,今日相見,怎麼好似又年輕了幾歲?”

雷又招道:“大叔前番所見,是我們的姐姐。”

“如果說來,二位便是軍師!”天心立即大禮參拜。雷又招、雷絕招二人端坐案後,各自“嗯”了一聲,表示還禮。

天心向溫玉華道:“前日青城山上,老夫曾說要找溫姑娘商量要事。今日老夫至此,便爲此事。”

溫玉華喚士兵爲天心設下座位。然後問道:“我師父答應做天師道的副教主了?”

“不敢謊言,確實答應了。”

溫玉華道:“那不就行了。爲何還要找我?”

“仙師張道凌說,必須先讓溫姑娘答應出任天師道的總護法,然後才能與老夫詳談。”

溫玉華又問:“最終談妥之後,天師道的教主、副教主就是張道凌和我師父嗎?”

“正是。”

“大叔您將是什麼職位?”

“老夫將出任教主的簿記。”

溫玉華道:“好。等你們談妥之後,張道凌答應出任教主,我就答應出任總護法。現在,因爲我手握兵權,故此還不能答應。”

“溫姑娘你這是……這不是互爲前提嘛。”天心急道:“溫姑娘當日在青城山上可是說過‘好商量’的。”

“當日我急呀,現在不急了。”溫玉華微笑道:“好商量是不錯的,我們現在不正是在好好地商量嗎?”

天心爲之語塞。良久,“唉”嘆了口氣,道:“說來說去,都是因爲老夫曾經戰敗,你們有所不信。老夫不爲名不爲利,但求胸中的治國之策能夠應用。正好,兩位軍師在此,老夫懇請兩位軍師就治國之策考考老夫。老夫如果應答不上,寧願當場自刎。”

雷又招道:“大叔言重了。我們不考你,不是因爲大叔曾經敗給王濟恩。天生萬物,一物降一物。蟲能蛀木,木能傷虎,卻不能說蟲能勝虎。用兵方面,大叔輸給王濟恩,王濟恩輸給溫姑娘,溫姑娘自認不如我們,還不能說我們就定能勝過大叔。更何況治國方面,我們一竅不通,要考也無法出題。依我看,只有張道凌才能考你。”

“關鍵是,”天心道:“仙師先要溫姑娘答應出任總護法之職才肯與老夫詳談,而溫姑娘卻要老夫先與張仙師談好之後才答應出任總護法。這是一個死結。”

“解開死結,才能證明大叔聰明。”雷絕招道:“雖然說能者各有側重,但不夠聰明的人在自己側重的方面也不會有多高造詣的。大叔如果解不開這個死結,也就不用治國了。”

“好,老夫領教了。這個死結,容老夫慢慢細想。”天心繼而又道:“今日老夫既然到此。欲以治國之術講述一二。不知三位姑娘有時間聽否?”

雷又招答道:“給你半個時辰。請講。”

天心沉吟了一下,道:“有人抓來一隻老虎,關在籠子裡,送給了一個沒有老虎的國家,讓百姓觀賞。人們因爲從來沒有見過老虎,紛紛趕來觀看。有人說,多漂亮呀。有人說,幹嘛把它關在籠子裡,多委屈它呀。於是就有人打開籠子,放出了老虎。

“張永對於四川的治理,就等於是打開了籠子。而老夫的治國之策,就相當於要把老虎趕上山去。

“有一首詩,名叫‘憫農’,三位可能都知道。詩云:‘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這首詩的原意,乃是替農夫叫屈,乃是向苛捐雜稅及其自然災害的控訴。從治國的意義上講,這首詩還有特別的深意。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並不是說,每種一粒粟都能收到萬顆子。實際上,農夫在播種的時候,也不可能一粒一粒地種。秋收萬顆子,並非指萬倍的收成,只是形容多。‘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指的是一年的收成足夠農夫全家之用,在上交各種捐稅之後,還略有剩餘的一種自然的民生現象。

“在這種自然的狀態之下,農夫們年年有餘,年復一年,積累在不斷地增加。而積累過多就會產生本質的變化。爲了維持自然民生的平衡,於是,‘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天災人禍隨之應運而生。各種災禍,旨在殺雞取卵,旨在衝減積累,旨在將天下的百姓重新打到原始的狀態中去。於是又開始了下一個輪迴。

“自古至今,天下的民生就這樣不斷地輪迴。憫農詩,就表述這樣一個輪迴的興衰。而張永的入川,則打破了這種輪迴,放出了百姓的‘生產能力’那樣一隻籠中之虎。

“一入川,張永便對都江堰進行整治,並且還一勞永逸地根除了泥沙淤積的現象。從此,河牀不再擡高,洪水不再氾濫,極大地減輕了洪澇天災。其次,緊隨溫姑娘之後,姜百彎、魯仁壽等一大幫能工巧匠相繼投奔張永,

第二卷 第291章 主動出擊第二卷 第538章 曉寒猶嫩第二卷 第412章 翠被華燈第二卷 第587章 地僻門靜第二卷 第65章 因何後退第二卷 第214章 曲阿建業第二卷 第345章 羣后葵傾第二卷 第690章 不放行雲第二卷 第79章 陳年舊事第二卷 第616章 頃聞四海第二卷 第635章 寒生冰箸第二卷 第766章 明眸層波第二卷 第142章 雌燕驚飛第二卷 第406章 蹙破眉峰第二卷 第66章 跟班田蘭第二卷 第644章 夜寒手冷第二卷 第731章 韶光明媚第二卷 第330章 臺殿竹風第二卷 第62章 訣別劉備第二卷 第478章 南望亭丘第二卷 第130章 呂布來投第二卷 第719章 雨跡雲蹤第二卷 第235章 阻截無赦第二卷 第277章 沐浴宰羊第二卷 第358章 飛紅半溼第二卷 第418章 人閒玉簟第二卷 第127章 巨大魚餌第二卷 第99章 登牆肉搏第二卷 第688章 此時情苦第二卷 第795章 酒朋詩侶第二卷 第351章 麟符刻玉第二卷 第656章 一杯萬里第二卷 第119章 酒能亂性第二卷 第489章 滿面殘紅第二卷 第148章 微效狙擊第二卷 第436章 箭漏天杳第二卷 第594章 南風吹竹第二卷 第493章 惱煙撩霧第二卷 第599章 閒坐北亭第二卷 第381章 流水春遠第二卷 第715章 愁理征衣第二卷 第559章 倚樓吟嘯第二卷 第441章 朱闕玉城第二卷 第450章 繡工日永第二卷 第57章 北上安喜第二卷 第635章 寒生冰箸第二卷 第437章 江天雪意第二卷 第744章 青回柳眼第二卷 第595章 早晚重遊第二卷 第770章 紅窗閒臥第二卷 第278章 戰船來了第二卷 第198章 擰勁發作第二卷 第345章 羣后葵傾第二卷 第394章 斜紅淡蕊第二卷 第821章 金菊芙蓉第一卷 第25章 得到弓箭第二卷 第716章 墮葉香砌第二卷 第514章 天淡銀河第二卷 第322章 橫衝直撞第二卷 第661章 兩竿紅日第二卷 第786章 半下香銷第二卷 第129章 濮陽之戰第二卷 第339章 奠酒盈卮第二卷 第227章 厲兵秣船第二卷 第174章 對等而敗第二卷 第259章 長城關外第二卷 第785章 襟懷不盡第二卷 第114章 出兵冀州第二卷 第766章 明眸層波第二卷 第522章 石寓絲竹第二卷 第798章 百卉東君第二卷 第779章 稍覺輕寒第二卷 第122章 崛起之途第二卷 第747章 幾尺湘波第二卷 第622章 悵望林泉第二卷 第239章 婦女行乞第二卷 第727章 日月天遠第二卷 第348章 仰欽元后第二卷 第303章 岳父岳母第二卷 第112章 四方用兵第二卷 第791章 曲水臨流第二卷 第354章 翠幄盤雕第二卷 第525章 舞鸞翻鏡第二卷 第483章 露蕊煙叢第二卷 第236章 垃圾猛將第二卷 第518章 卜年無用第二卷 第743章 弄妝試巧第二卷 第697章 蘭堂夜燭第二卷 第559章 倚樓吟嘯第二卷 第667章 淡月西風第二卷 第814章 高唐夢短第二卷 第227章 厲兵秣船第二卷 第551章 羽輪飆駕第二卷 第707章 盛年晝錦第二卷 第111章 軍事戰略第一卷 第14章 山谷分兵第二卷 第130章 呂布來投第二卷 第485章 閒臥殘春第二卷 第324章 強盜邏輯第二卷 第549章 玉走金飛
第二卷 第291章 主動出擊第二卷 第538章 曉寒猶嫩第二卷 第412章 翠被華燈第二卷 第587章 地僻門靜第二卷 第65章 因何後退第二卷 第214章 曲阿建業第二卷 第345章 羣后葵傾第二卷 第690章 不放行雲第二卷 第79章 陳年舊事第二卷 第616章 頃聞四海第二卷 第635章 寒生冰箸第二卷 第766章 明眸層波第二卷 第142章 雌燕驚飛第二卷 第406章 蹙破眉峰第二卷 第66章 跟班田蘭第二卷 第644章 夜寒手冷第二卷 第731章 韶光明媚第二卷 第330章 臺殿竹風第二卷 第62章 訣別劉備第二卷 第478章 南望亭丘第二卷 第130章 呂布來投第二卷 第719章 雨跡雲蹤第二卷 第235章 阻截無赦第二卷 第277章 沐浴宰羊第二卷 第358章 飛紅半溼第二卷 第418章 人閒玉簟第二卷 第127章 巨大魚餌第二卷 第99章 登牆肉搏第二卷 第688章 此時情苦第二卷 第795章 酒朋詩侶第二卷 第351章 麟符刻玉第二卷 第656章 一杯萬里第二卷 第119章 酒能亂性第二卷 第489章 滿面殘紅第二卷 第148章 微效狙擊第二卷 第436章 箭漏天杳第二卷 第594章 南風吹竹第二卷 第493章 惱煙撩霧第二卷 第599章 閒坐北亭第二卷 第381章 流水春遠第二卷 第715章 愁理征衣第二卷 第559章 倚樓吟嘯第二卷 第441章 朱闕玉城第二卷 第450章 繡工日永第二卷 第57章 北上安喜第二卷 第635章 寒生冰箸第二卷 第437章 江天雪意第二卷 第744章 青回柳眼第二卷 第595章 早晚重遊第二卷 第770章 紅窗閒臥第二卷 第278章 戰船來了第二卷 第198章 擰勁發作第二卷 第345章 羣后葵傾第二卷 第394章 斜紅淡蕊第二卷 第821章 金菊芙蓉第一卷 第25章 得到弓箭第二卷 第716章 墮葉香砌第二卷 第514章 天淡銀河第二卷 第322章 橫衝直撞第二卷 第661章 兩竿紅日第二卷 第786章 半下香銷第二卷 第129章 濮陽之戰第二卷 第339章 奠酒盈卮第二卷 第227章 厲兵秣船第二卷 第174章 對等而敗第二卷 第259章 長城關外第二卷 第785章 襟懷不盡第二卷 第114章 出兵冀州第二卷 第766章 明眸層波第二卷 第522章 石寓絲竹第二卷 第798章 百卉東君第二卷 第779章 稍覺輕寒第二卷 第122章 崛起之途第二卷 第747章 幾尺湘波第二卷 第622章 悵望林泉第二卷 第239章 婦女行乞第二卷 第727章 日月天遠第二卷 第348章 仰欽元后第二卷 第303章 岳父岳母第二卷 第112章 四方用兵第二卷 第791章 曲水臨流第二卷 第354章 翠幄盤雕第二卷 第525章 舞鸞翻鏡第二卷 第483章 露蕊煙叢第二卷 第236章 垃圾猛將第二卷 第518章 卜年無用第二卷 第743章 弄妝試巧第二卷 第697章 蘭堂夜燭第二卷 第559章 倚樓吟嘯第二卷 第667章 淡月西風第二卷 第814章 高唐夢短第二卷 第227章 厲兵秣船第二卷 第551章 羽輪飆駕第二卷 第707章 盛年晝錦第二卷 第111章 軍事戰略第一卷 第14章 山谷分兵第二卷 第130章 呂布來投第二卷 第485章 閒臥殘春第二卷 第324章 強盜邏輯第二卷 第549章 玉走金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