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587章 地僻門靜

但侍郎畢竟不同於尚書。對元帥沒有充分的權力節制,故此,對於鄧薛關,武潛陽不能採取命令的姿態,而只能用商量的方式說話。

夜,已經很深了。有些人睡不着覺。更有些人自己睡不着,便一定要纏着別人說話,讓別人也睡不了。

“依鄧元帥之見,三峽天險這一段當真沒有危險?”這便是武潛陽的聲音。

鄧薛關顯然已經有些不耐煩了:“武大人多慮了。大人試想,一般的埋伏,敵軍的實際所在與事先的預料往往有些出入,通常需要臨時轉移埋伏的地點。三峽沿岸峰高路險,每轉移一里,就需下山半日,上山半日,根本就不適宜使用伏兵。而且,四川讓我們半水半陸,多數人馬沿岸邊棧道進川,他們還怎麼埋伏?”

“如果他們用鐵索橫江,阻住我軍船隊的退路,再把油澆在江面之上。放火燒我輜重船隊,可不好辦哪。”

“也沒有什麼。”鄧薛關道:“讓陸路的人走在前面,事先警戒不就成了?再說了,本帥這次給各營的士兵都配了‘降’字大旗,見勢不妙,投降便是,哪來什麼危險?哈哈哈哈!”

“元帥說笑了……”

二十日,本欽一覺醒來,感覺頭痛如裂,呼吸不暢。想來,是因爲過度緊張,加上休息不好所致。

一夜無事,不可能出現的危險果然沒有出現。按照原定計劃,今日應該等班智達接替灌縣防衛之後,率兵至杜鵑城與釋迦桑布匯合,然後再待機進攻成都。因此,本欽強打精神,準備提前將兵馬編派好次序。

喚親兵,久久不至,可能是出恭去了。

本欽不想再等,獨自出了院門,擡眼望去,不由大吃一驚。

進城之後,多數士兵住進了民房,也有少數士兵當街而臥。此時本欽一眼望去,見街上所有的士兵全部都變成東倒西歪、萎糜不振的了。

走過去詳加查看後得知,九成以上的士兵與自己一樣。都病了。

如果川軍這個時候攻城,怎麼守得住?

本欽馬上派了幾個還沒發病的士兵,到玉堂鎮等候釋迦桑布的大軍,請求支援。

二十一日早晨,雷絕招升帳點卯。雷招弟、言壽風站立在雷絕招兩側身後。次主力軍沒有專門的將軍。三位監軍,十個管帶全部到齊。

“據偵察,敵情有變,四姑娘山上敵軍已經傾巢而出。昨日,進了灌縣。故此……”雷絕招說到這裡,停了下來。

每逢關節處停下,增加緊張氣氛,能加重後面言語的份量,這是雷絕招一貫愛用的方法。誰知這時一停,監軍鄒衛閩立即從側廂轉出,抱拳道:“啓稟軍師……”“啪!”的一聲,雷絕招一拍案桌,打斷鄒衛閩的話:“鄒監軍將獻計說我軍應該馬上動身兼程趕往灌縣,是不是?”鄒衛閩心中所想一下子被雷絕招猜到,不由得怔在當場:“是。”

“我們的監軍並不只是監軍。因爲沒有皇命,這才委派各位監軍之職。你豈能自甘墮落,把自己等同於尋常的監軍。你如今所負之職。除了監督軍隊最高統帥是否按照張大人的意志指揮軍隊之外,更重要的是出謀劃策,直接統率軍隊。”雷絕招訓斥道:“比如我要散帳,你卻叫軍師且慢,卑職有一計策;問你,你卻說卑職認爲軍師應該散帳了。現在敵情有變,你不去仔細推想其中變化的原因,就想獻個‘散帳’之策,可知錯麼?”

鄒衛閩直到此時纔有說話的機會,忙單膝點地:“卑職知錯。定不再犯。”

“起來吧。”雷絕招環視了一下衆人,道:“與敵軍交戰之時,如果士卒前進而不敢後退,是畏懼我軍統帥而不怕敵人;如果士卒敢於後退而不敢前進,是畏懼敵軍而不怕我軍統帥。這就是兵法所說的,威嚴勝過慈愛。故此古代的名將在剛剛領兵的時候,往往首先定下苛刻的規矩,總要使得重要的人物違犯,然後殺之以立軍威。我雖然愛惜將士,但軍威亦不可輕犯。鄒衛閩犯小錯一次,杖軍棍二十。拉出去,行刑。”

等鄒衛閩被拉出帳外之後,雷絕招長吁一口氣,繼續說道:“諸位可有誰知道敵軍爲何抄我後路,奪取灌縣?”

等了一下,敖聞喜才站了出來:“卑職是想,也許是吐蕃贊普事先允許的範圍很大,這支敵軍本來就可以隨時進攻成都。又或者,敵軍本來準備兩處分兵,探知到我軍的埋伏之後。這才合兵一處,全力偷襲灌縣。”

“嗯。”雷絕招又問:“現在敵軍分作兩起。五萬軍於前日先進灌縣;另外五萬連同糧草輜重,於昨日向杜鵑城進發,後來遇到前一支兵馬派出來的哨兵,這才改道,也進了灌縣。敖監軍可知道這是什麼原委?”

敖聞喜想了一下,道:“卑職不知。”

“好。慢慢地想,慢慢的你就會有所收益。前**所獻的困敵不殺,讓敵軍求援之後再殺的計策也不錯。今後允許你頂撞我一次。”雷絕招轉而向拉進來的鄒衛閩問道:“呵,回來了,服是不服?”

爬在地上的鄒衛閩此時焉敢亂說,只能道一個服字。

“你們三位,是這次統帥之考選拔上來的,要好好地觀測敵軍,用心地學習帶兵之法。現在,我命令,全軍拔營出動,但不是馬上,沒有那麼急。因爲我軍的目的地是漩口,而不是灌縣。記住,我軍此行不是交戰,也不要去鼓舞什麼士氣。”

“必定是川軍下的毒。”

釋迦桑布得到本欽請援要求之後,改道進了灌縣。巡視之後。釋迦桑佈道:“洛追堅參,傳我號令,城中一水一糧,均不得沾口,以免中毒。”

隨後,釋迦桑布調集軍醫爲本欽的士兵診治。但川軍所下之毒過於奇特,軍醫均以治療外傷見長,故束手無策。

誰知到了次日,即二十一日,釋迦桑布所率的不沾城中一水一糧的後續軍隊,有半數也病倒了。

三月二十一。次主力軍重返漩口鎮休整。養足精神之後,於二十二日拂曉,越過岷江,陳兵於灌縣城外。

不知爲什麼,城內吐蕃軍隊毫無動靜。沒有人開城出戰,城牆上的幾個吐蕃士兵也沒有呵斥,或者問話。

這一切,雷絕招似乎早已料到。只見她成竹在胸,一臉的頑皮,尚自笑道:“自古兵者是兇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這裡本來是不會打仗的,但是大姐說要打,迫不得已,就只好打了。”

雷招弟立即反脣相譏道:“哎呀,可苦了我的小妹了。本來不喜歡攻城的,也只好攻城了。”

“攻城?攻什麼城?”雷絕招低下聲音,道:“忘了?城門已被改裝,你和言幫主去把轆軲折了,再把繩索拴在大鐵環上面就可以了。”

雷招弟一拍腦袋:“真是忘了。好,你給我繩索吧。”

雷絕招回頭吩咐親兵道:“繩索,盾牌。”親兵立即奉上早就準備好的兩捆長繩和兩個盾牌。“言壽風、雷招弟聽令,命你二人掩近城門,依計行事。”

言壽風接過東西后答道:“得令。”雷招弟下馬接過東西之後,卻搶先一步衝了出去,邊跑邊唱:“我去也──”

城牆上的吐蕃士兵看見兩人接近,立即發箭射出。只是人數不多,發箭緩慢,遠遠稱不上箭雨。

言壽風、雷招弟二人武功絕頂,又執盾牌在手,須臾之間,便毫髮無傷地完成了使命。

趕過兩輛裝運糧草的馬車,將長繩繫上,打馬一拉,兩扇城門訇然倒下。

放眼望去,吐蕃軍隊果然在城門後面頂了不少東西。眼見城門往外面倒下,幾個守在城門後面的吐蕃士兵跌跌撞撞,往來奔突。驚恐萬分。

“下令吧!”雷招弟提氣傾身,全身如箭在弦,隨時準備衝在隊伍的最前面。

那知雷絕招卻命令道:“原地休息。”

二十二日清晨,士兵生病人數又增加了很多。此時,本欽因爲病重,在別處休養,就沒有和釋迦桑布等人住一起。

釋迦桑布嘆道:“不知川軍下的是什麼毒,真是防不勝防啊。”

“報,報,”一個小兵捱了過來:“城西發現川軍,大約,大約有五萬人。”

班智達問道:“怎麼辦?”

“唉,”釋迦桑佈道:“先看看其它幾座城門吧。”

一會兒,士兵回報,其餘幾座城門均未發現敵蹤。洛追堅參道:“看來川軍因爲兵力不足,故此全力進攻一處。”

“這就好了。”釋迦桑佈道:“城門堅固,一時半刻的還撞不開。借這個功夫,我們趕快集合全軍,從北門逃走。”

“我病得稍微輕一點,我去集合軍隊。”班智達說着往外便走,“咚”的一下,和進門的小兵撞了個滿懷。二人身體虛弱,都站立不住,倒在了地上。班智達掙扎着站起。小兵則趴在地上,根本就不想起來,只是哭道:“元帥,大事不好。城門,已經被川軍打開了。”

“什麼?”洛追堅參道:“來吧,老子拼一個算一個。”

衆將皆彷徨無計。過了好一陣,才聽地上的小兵又說道:“川軍打開了城門之後,沒有衝進來。不知道爲什麼。”

“唉,”釋迦桑布再次嘆了口氣,道:“那還不是早遲之事嗎?只要我軍有逃走的跡象,川軍馬上就會衝進來的。”

總算是到了萬縣,進入嶺緩谷寬的平安之地了。

“勞煩老師去問一問下一步的行止安排。”

一會兒,羅忠信迴轉:“啓稟皇上,兵部武侍郎說川江航道便利,能晝夜兼行,又能免去顛簸之苦。如果順利的話,將於四月初一,在巴州登岸。”

“知道了。”明明是自己要打探的,但由於貴爲皇帝,卻只能裝作漠不關心的樣子。眼一掃,卻見羅忠信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才道:“老師有話請講。”

羅忠信道:“這個,臣聽說,途中有一個普天下每個人遲早都要去的地方。這個,是不是,順道去看看,只需要耽擱一天?”

“遲早都要去,有這樣的地方嗎?”皇帝問道。

羅忠信裝傻訕笑,卻不好言明就是豐都。

“下去問問,如果大家都想去,寡人也不便拂逆衆人的意思。”

羅忠信告退而去。

皇帝乃先帝獨子,一出生便註定要做皇帝。由於先帝英年早逝,皇帝幼時即已登基。剛一懂事,太后和太師便告知自己將承擔治理天下的重任,是以每多惶恐。尋常的嬉戲打鬧,被指作沒有威儀;幼童的繞膝承歡,也換作聆聽訓示。略微長大之後,得知太后治國有方,就更加惟恐自己不行,難以繼承大統。這一次,也是在太后反覆催促之下,不得已,才踏上了入川之路的。

皇帝自己的名字早就忘了。本來名字是給別人稱呼自己的時候用的,然而皇帝的名字卻沒有這個作用,有了也等於沒有,誰都不敢直接稱呼。久而久之,皇帝自己也忘了。哪一天要想知道,還得查查族譜才行。

以往各朝,也有用年號稱呼皇帝的。但本朝不行,本朝的年號“子虛”,恰恰與“子虛烏有”的成語相近。如果以此稱呼皇上,恐有大不敬之嫌疑。

當年登位之初,取年號之時,大臣們卻認爲“子”乃地支總綱,表示第一;“虛”乃萬物造化之始,代表本原和初始。“混沌初開,乾坤始奠,氣之輕輕上浮爲天,氣之重濁下沉爲地”;“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餘”。由此可知,“子虛”,即“最虛”,乃是天下最根本的,長盛不衰的,最好的東西。那時,誰也沒有注意到“子虛烏有”這個成語。

二十二日傍晚,夕陽西沉,天上排滿了像鵝毛一樣的雲彩。陽光斜射在雲層,變幻出灰、黃、橙、紅多種顏色。常言道,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明日定是個好天氣。

第二卷 第495章 紅箋着意第二卷 第740章 宮腰低亞第二卷 第437章 江天雪意第二卷 第89章 騎兵剋星第二卷 第339章 奠酒盈卮第一卷 第19章 糧草之錯第二卷 第228章 神童陸議第二卷 第131章 宣戰再打第二卷 第362章 蕭爽疏鬆第二卷 第504章 紅妝金盞第二卷 第283章 合法存在第二卷 第77章 諸侯會盟第二卷 第652章 香散東風第二卷 第485章 閒臥殘春第二卷 第731章 韶光明媚第二卷 第732章 曾諧鴛侶第二卷 第809章 飛瓊伴侶第二卷 第733章 紅粉難比第二卷 第77章 諸侯會盟第二卷 第549章 玉走金飛第一卷 第4章 窈窕淑女第二卷 第283章 合法存在第二卷 第316章 撞擊巨船第二卷 第749章 簾卷霜曉第二卷 第674章 散花卻病第二卷 第760章 六樂先舉第二卷 第150章 冰炭不容第二卷 第338章 清宵雲霞第二卷 第532章 月桂星榆第二卷 第652章 香散東風第二卷 第436章 箭漏天杳第二卷 第80章 諸侯異心第一卷 第12章 狹路相逢第二卷 第255章 飛箭救人第二卷 第694章 煙波拍岸第二卷 第662章 拂黛清歌第二卷 第188章 趁火打劫第一卷 第22章 慌忙退兵第二卷 第546章 紙書難足第二卷 第823章 麗雲流色第一卷 第42章 微小成功第二卷 第92章 硝煙間隙第二卷 第461章 蘋風入坐第二卷 第458章 卷地江流第一卷 第18章 當街殺人第二卷 第265章 軍前會商第二卷 第181章 代攻幽州第二卷 第561章 卷地江流第二卷 第685章 漸天如水第二卷 第298章 信仰強兵第二卷 第83章 曹操臨關第二卷 第785章 襟懷不盡第二卷 第486章 玉顏光景第二卷 第315章 未奉軍令第二卷 第352章 浴日開天第二卷 第563章 盡日憑闌第二卷 第234章 長文閒聊第二卷 第390章 月細風尖第二卷 第683章 幽谷暄和第二卷 第374章 莫尋塵世第二卷 第71章 吸納人口第一卷 第45章 澗河樹梢第二卷 第296章 島國混戰第二卷 第759章 把人看待第二卷 第321章 軟硬結合第二卷 第692章 碧天如掃第二卷 第487章 曲中雙淚第二卷 第254章 得意忘形第二卷 第782章 閒思更遠第二卷 第82章 孫堅返回第二卷 第311章 水軍情況第二卷 第751章 天香染袂第二卷 第314章 水軍都督第二卷 第403章 應解人同第二卷 第395章 葉下間關第二卷 第271章 水軍又建第二卷 第352章 浴日開天第二卷 第414章 照影摘花第二卷 第293章 屍山戰鬥第二卷 第218章 詐死蠢計第二卷 第384章 梅謝雪枝第二卷 第685章 漸天如水第二卷 第451章 覺來珠淚第二卷 第735章 檢降彤霞第二卷 第602章 終欠峰巒第二卷 第157章 是真的嗎第二卷 第164章 不學軍陣第一卷 第21章 廣宗首戰第二卷 第346章 金奏諧聲第二卷 第57章 北上安喜第二卷 第617章 短杖高提第二卷 第415章 睡容初起第二卷 第352章 浴日開天第二卷 第723章 背冷清風第二卷 第643章 廊廟當時第一卷 第10章 陣前遊說第二卷 第700章 淑景遲遲第二卷 第331章 錦籜參差第二卷 第643章 廊廟當時第二卷 第639章 梅花粉面
第二卷 第495章 紅箋着意第二卷 第740章 宮腰低亞第二卷 第437章 江天雪意第二卷 第89章 騎兵剋星第二卷 第339章 奠酒盈卮第一卷 第19章 糧草之錯第二卷 第228章 神童陸議第二卷 第131章 宣戰再打第二卷 第362章 蕭爽疏鬆第二卷 第504章 紅妝金盞第二卷 第283章 合法存在第二卷 第77章 諸侯會盟第二卷 第652章 香散東風第二卷 第485章 閒臥殘春第二卷 第731章 韶光明媚第二卷 第732章 曾諧鴛侶第二卷 第809章 飛瓊伴侶第二卷 第733章 紅粉難比第二卷 第77章 諸侯會盟第二卷 第549章 玉走金飛第一卷 第4章 窈窕淑女第二卷 第283章 合法存在第二卷 第316章 撞擊巨船第二卷 第749章 簾卷霜曉第二卷 第674章 散花卻病第二卷 第760章 六樂先舉第二卷 第150章 冰炭不容第二卷 第338章 清宵雲霞第二卷 第532章 月桂星榆第二卷 第652章 香散東風第二卷 第436章 箭漏天杳第二卷 第80章 諸侯異心第一卷 第12章 狹路相逢第二卷 第255章 飛箭救人第二卷 第694章 煙波拍岸第二卷 第662章 拂黛清歌第二卷 第188章 趁火打劫第一卷 第22章 慌忙退兵第二卷 第546章 紙書難足第二卷 第823章 麗雲流色第一卷 第42章 微小成功第二卷 第92章 硝煙間隙第二卷 第461章 蘋風入坐第二卷 第458章 卷地江流第一卷 第18章 當街殺人第二卷 第265章 軍前會商第二卷 第181章 代攻幽州第二卷 第561章 卷地江流第二卷 第685章 漸天如水第二卷 第298章 信仰強兵第二卷 第83章 曹操臨關第二卷 第785章 襟懷不盡第二卷 第486章 玉顏光景第二卷 第315章 未奉軍令第二卷 第352章 浴日開天第二卷 第563章 盡日憑闌第二卷 第234章 長文閒聊第二卷 第390章 月細風尖第二卷 第683章 幽谷暄和第二卷 第374章 莫尋塵世第二卷 第71章 吸納人口第一卷 第45章 澗河樹梢第二卷 第296章 島國混戰第二卷 第759章 把人看待第二卷 第321章 軟硬結合第二卷 第692章 碧天如掃第二卷 第487章 曲中雙淚第二卷 第254章 得意忘形第二卷 第782章 閒思更遠第二卷 第82章 孫堅返回第二卷 第311章 水軍情況第二卷 第751章 天香染袂第二卷 第314章 水軍都督第二卷 第403章 應解人同第二卷 第395章 葉下間關第二卷 第271章 水軍又建第二卷 第352章 浴日開天第二卷 第414章 照影摘花第二卷 第293章 屍山戰鬥第二卷 第218章 詐死蠢計第二卷 第384章 梅謝雪枝第二卷 第685章 漸天如水第二卷 第451章 覺來珠淚第二卷 第735章 檢降彤霞第二卷 第602章 終欠峰巒第二卷 第157章 是真的嗎第二卷 第164章 不學軍陣第一卷 第21章 廣宗首戰第二卷 第346章 金奏諧聲第二卷 第57章 北上安喜第二卷 第617章 短杖高提第二卷 第415章 睡容初起第二卷 第352章 浴日開天第二卷 第723章 背冷清風第二卷 第643章 廊廟當時第一卷 第10章 陣前遊說第二卷 第700章 淑景遲遲第二卷 第331章 錦籜參差第二卷 第643章 廊廟當時第二卷 第639章 梅花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