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227章 厲兵秣船

孫策在神亭嶺休養生息。乃至後來得了楓橋縣,田蘭都是知道的。當日駐曲阿的千夫長王壯,在逐出孫策等人之後,並沒有一直跟着。以至漏過了孫策派周瑜、韓當前往丹徒、毗陵購買東西的事情,讓孫策獲得了喘息之機。

王壯是這麼理解的,在顧家莊逐出孫策等人,也就完成了郭圖信中交待的任務。王壯忠實地執行了,只不過僅僅執行了一次。這就是千夫長的素質。千夫長通常執行的都是短期任務。他們並不像知名將領那樣,把任務的精神吃透,然後再去完成。他們只是略微想一想,就開始辦事了。

孫策在神亭嶺的時候,多次向外購買物資。不僅到了丹徒、毗陵兩縣,還到了周邊很多縣。時間一長,田蘭不可能不知道。但田蘭卻沒有動作。常言說臥榻之旁豈容他人安睡,而田蘭就容了。田蘭之所以容忍,其實是因爲田蘭自己不夠覺悟。

演義中虛構周瑜欲殺諸葛亮的時候,其心理活動是這樣的:此人有奪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測之術;若留此人,乃東吳禍根也;及早殺卻,免生他日之憂。這又分爲三個部分,一是對目標人物的認識,二是對今後趨勢的估計。三才是決斷。田蘭對孫策的認識十分模糊,或者說田蘭從來就沒有把孫策放在心裡認真地想過,因而田蘭就不會有針對孫策的主動性軍事行動了。

這倒不是說田蘭瞧不起孫策,實在是因爲田蘭太怕田潤了,整天都想着怎樣才能保住自己的小命。沒功夫、也沒心情去留意孫策的事情了。

那麼這段時間田蘭這邊做了些什麼呢?當然也是內政和軍事。內政,張昭、張紘二人的確是大才,但這二人卻少了歷練。而田蘭這邊,又不像田潤那邊那樣,有一套成熟的機制,一切都是重新開始,一切都自*索中來。張昭、張紘在出仕田蘭之前,倒是曾經有過一些構想。但兩人的構想本來就不完全相同,一上來,兩人就需要把構想統一一下。

要讓這樣級別的大才放棄自己的構想,是非常困難的。兩人都據理力爭,都認爲自己是正確的。好在二人關係尚可,整個田蘭陣營的氣氛也行,兩人的爭執沒有釀出什麼惡果。過了幾天,兩人各自讓了幾步,慢慢地達成了一致。

然而,一加運用之後,兩人這才發現,有很多兩人都一致認可的辦法,根本就不能切合實際。現實中的政事,跟理論中的政事有着極大的差異。有一些事情,真是不可理喻,不可理解。當然也就不能夠按照道理去辦。原本有一些在二人看來極蠢的辦法,原來也是可以派上用場的。

就這樣,張昭、張紘,在孕婦臨盆一般的陣痛中,慢慢地把建業、曲阿兩郡及下屬二十二縣的政事逐步納入了正軌。這一切,在來年的三月初完成。總的來說,進度尚可,未誤春耕。

軍事方面又分爲四個部分。一是原來的軍隊。田蘭原有一萬七千多人。其中甲丙兩隊戰鬥能力最強。那日殺掉孫策六千多人,甲丙兩隊共有三百四十四人負傷,無一死亡。傷者後來也迅速康復了。達到了驚人的零戰損。另外的一萬五千人就不行了。雖然並沒有派上去,但田蘭知道,他們不行就是不行。田蘭回憶了一下,甲丙兩隊形成如此戰鬥力的時間也並不是多長,最主要的也就是那一個月。於是,田蘭就希望安安心心地練兵,讓其餘一萬五千人也能夠達到這樣的戰鬥力。

一開始,田蘭親自抓的就是這件事。沒幾天,田蘭就找出了問題的癥結所在。癥結就是:那一萬五千人會的武藝太多。原來那些士兵就有各種各樣的武藝,後來于禁還專門教了一套刀法。于禁自己是使戟的,但于禁所學甚雜,刀槍劍戟斧鉞鉤叉樣樣都會。于禁教的那套刀法其實也是不錯的。刀法叫做潑水刀法。于禁自己使出來的時候。旁邊三人端水盆潑過去,于禁能夠將水完全劈開,身上一滴水都沒有。整套刀法共三十六招,循環往復,生生不息。非常適合於步戰。

於是,田蘭就專門找于禁說理。田蘭說,士兵的天賦是有限的,不可能把那套刀法學得像于禁那樣精通。看看甲丙兩隊士兵,也就不過十招,但天天練,反覆練,就純熟了,到了戰場上就能夠殺敵保命了。于禁先是不相信。于禁專門找了一些甲丙兩隊的士兵,讓他們演武。果然,人人都只有十招兇猛。甲丙兩隊士兵也有人會些別的武藝,但那些別的武藝使將出來,就不值一提了,太差勁了。

這個時候,如果將甲丙兩隊的十招刀法傳授給這一萬五千人,是不怎麼現實的。那十招刀法,是顏良、文丑傳授的。而顏良、文丑已經不在了。如果由甲丙兩隊士兵來代傳,就只能傳授其形,而不能傳授其神。因此,就得由於禁將那三十六招潑水刀法整理成十招以內的招式,然後再傳授給全軍才行。

只能這麼辦了。于禁就閉門思考。就相關於閉關練功一樣。過了五天,想通了,因此還添了幾縷白髮。三十六招刀法被于禁精簡爲六招。于禁先將六招的動作講了。要領,要等於禁恢復過來之後再說了。

第二項軍事工作是一萬俘虜兵的訓練問題。其中主要的問題就是田蘭這邊將領太少了。這一萬俘虜兵還得由於禁來訓練。不過,于禁在練兵方面的表現確實也曠古爍今的。演義中三十萬青州黃兵。讓于禁練成了馳名天下的青州兵。既然三十萬人都能安排得過來,那麼,田蘭這邊這幾萬人,也就不在話下了。

這一萬俘虜兵,雖然是老兵,但相對於田蘭的軍隊來說,就等於是新兵。還是從隊列訓練開始,先練其服從性,磨練其意志,增強其紀律。在這之後,就是體力方面的訓練。這兩部分的訓練,于禁都不需要傾注太多的精力。有的是中層校官代替于禁去進行指導。等到一個月後,前兩步訓練差不多了,于禁給老兵那邊的刀法就已經傳授完畢。就有了精力,給這些新兵傳授刀法了。

新兵練習精編六招潑水刀法的時間,比起原來的老兵,並沒有落後多少。當然,新兵的底子要差一些,進度會慢一些。但其戰鬥力與日俱增,卻也是人人都看見了的。

第三項軍事,是七千衙役的訓練問題。其實這件事情還說不清楚到底屬於軍事還是政事。因爲總負責這件事情的,乃是主持政事的張昭。但田蘭知道,一點不練殺敵本領的話。衙役是抓不着壞人的。因而,剛開始的時候,這些衙役是屬於軍事這邊的。于禁從曲阿派校官過來,對這七千人進行前兩部的軍事化訓練。而第三步的刀法,就不傳授了。

于禁精編的刀法,是殺敵用的,只適合於士兵而不適合於衙役。不僅僅是精編刀法,就算是原來的三十六招的潑水刀法,也是招招斃命的。而衙役,通常需要的只是制敵而不傷敵。一出手就殺人,那就不是衙役了。

制敵而不傷敵的武藝。田蘭這邊是沒有的。田潤那邊的王越肯定有,就算是沒有,臨時現想,也能夠想得出來。而田蘭這邊就算了。田蘭就只能將衙役練到前兩步。紀律性有了、服從性有了,意志也堅強了,體力也充沛了。就差抓賊的本事了。在這種情況下,田蘭就把七千衙役移交給了張昭。

張昭自然是不會武藝的。當然,也不能說全然不會。這個時代的文人,跟現代文人不同。這時代的文人還是要騎馬、射箭、練劍的。不過,那仍然算是花架子。既不是殺敵的真功夫,也不是抓賊的真本領。

不過,張昭有張昭的辦法。張昭找來原來的衙役,讓原來的衙役傳授抓賊的功夫。雖然原來的衙役的功夫並不怎麼高明,但是卻很實用,也很適合。

此外,張昭還給這七千衙役上了文化課。當然不是教數理化了。一開始,是交識字。衙役不比士兵,不識字,是不行的。斷案、追蹤、接頭、情報,都需要識字。識字之後,張昭就給衙役們講古今案例。用一個個活生生的案子,去啓發、引導衙役們的思維。

最後,在政事基本理順之後,七千衙役也基本上算是合格了。二十二縣,每縣派駐一百衙役;建業、曲阿兩座郡城,每城上任四百衙役,總共用去三千人。同時,替換下來的原來的衙役又有一千多人。這一千多人,就跟着剩下的四千人一起繼續學習。

第四項軍事,是水軍。這其實才是田蘭最爲上心的部分。經過張昭的點撥,田蘭纔想道,或許水軍能夠抵擋田潤。田潤沒有水軍,田蘭是知道的。

田蘭記得,在信都的時候,曾經有一天,田潤把自己帶到一個偏僻的地方演示隊列操練給自己看。那個時候,田潤曾經說過。要田蘭佔了青州之後,一定要送信回來。青州臨海,有許多天然良港。田潤將安排一些人手到那兒去造船。

因而,田蘭知道田潤也會很快建立水軍的。田蘭想要做到的就是,搶在田潤的水軍建好之前,先建好自己的水軍,然後開赴青州,搗毀青州的船廠,抓獲造船的匠人。

田蘭這邊,新得蔣欽、周泰二人,均是水匪出身,也就是水軍將領了。因爲田蘭對水軍的重視,岸上陸軍再怎麼缺人手,田蘭也沒有抽這二人幫忙。

田蘭撥給水軍的人,就三千。不能說多,也不能說少。關鍵是沒有船。由於劉繇放棄了水軍的建設,揚州地面上就只有渡船,而沒有戰船。而渡船的損毀率又是非常之低的,連帶着,造船的船塢就只有一家:陸記船塢。

田蘭想造船,就親自走了一趟陸記船塢。船塢當家人陸駿非常爲難。田蘭說,自己的士兵可以打下手,伐木或者做苦工,而船資照付。陸駿卻說,非是人手不夠的問題。實在是沒有造過戰船。就連戰船的形狀、尺寸都不清楚,又怎麼能夠造得出來?

這樣一說,田蘭就啞了口。田蘭回去了。過了幾天,田蘭就又來了。田蘭這骨子韌勁,並不值得稱讚,無非源自於想要活下去的念頭而已。當然,有很多人,就像躺在鐵軌上睡覺一樣,既想活,又不理會越來越近的列車。不過,理智的人都不會的。田蘭雖然是文盲,但還算是理智的。

田蘭這一次,說了自己的想法。田蘭說,自己準備收購一些本地物品,溯長江而上,到江夏一帶去販賣。船就是一般的渡船,船裡裝載的是一般的貨物,而且也沒有士兵押運。整個就是一艘沒有威脅性的商船。荊州是有水軍的。去了之後,就能夠看到荊州的戰艦。田蘭希望陸駿能夠派遣造船的師傅同行。然後“看在眼裡,記在心底”,回來就可以造戰船了。

陸駿一聽,頓時大喜。對陸家來說,能夠造戰船,也是一種了不起的成就。不僅僅意味着錢財上將會有大筆的進項,而且也是造船技術上的大跨越,並且還能讓陸家傍上田蘭這個大款,不,富婆;還不,傍上田蘭這個大軍閥;對於家族的安全以及子弟的出路都有極大的好處。

陸駿高興得喜極而泣,道:“想不到啊,想不到,陸家中興,竟在此時!蘭帥,”田蘭的“蘭”字帥旗早就飄揚在建業和曲阿兩城了。因而民間叫田蘭爲“蘭帥”,而不再是“田帥”了,“蘭帥再造之德,恩同父母。請受陸某一拜!”

“哎、哎、哎,別拜了。”田蘭沒有能夠止住。自己又是寡婦,也不方便攙扶。只好硬生生受了這一拜。

第二卷 第89章 騎兵剋星第二卷 第521章 靜夜尋閒第二卷 第184章 屢戰不克第二卷 第142章 雌燕驚飛第二卷 第480章 細拈輕攏第二卷 第231章 吳郡大軍第二卷 第328章 手把紅旗第二卷 第504章 紅妝金盞第二卷 第350章 認行如綴第二卷 第269章 愁思何處第二卷 第152章 冒認親戚第二卷 第322章 橫衝直撞第二卷 第361章 醉餘臨望第二卷 第507章 驥才方騁第二卷 第556章 回首笙歌第二卷 第61章 黯淡星光第二卷 第298章 信仰強兵第二卷 第348章 仰欽元后第二卷 第682章 白猿高樹第二卷 第363章 寓形宇內第二卷 第124章 風雨前夕第二卷 第341章 馴致隆平第二卷 第478章 南望亭丘第二卷 第493章 惱煙撩霧第二卷 第736章 平蕪遠樹第二卷 第273章 風暴來襲第二卷 第67章 秘密審判第二卷 第427章 四坐清歡第二卷 第371章 笙歌紫陌第二卷 第580章 九儀就列第二卷 第148章 微效狙擊第二卷 第503章 千載君同第二卷 第159章 寫字找錢第二卷 第568章 佔得人間第二卷 第155章 老哈河畔第二卷 第609章 不放行雲第二卷 第149章 重蹈覆轍第一卷 第30章 廣宗換人第一卷 第40章 天賜絕配第二卷 第531章 早晚重遊第二卷 第556章 回首笙歌第二卷 第402章 山重水遠第二卷 第377章 蘭英凝念第二卷 第402章 山重水遠第二卷 第114章 出兵冀州第二卷 第646章 時序偕行第二卷 第684章 低籠芳樹第二卷 第289章 海峽激戰第二卷 第505章 臨風自知第二卷 第762章 紅英青梅第二卷 第776章 素月當午第二卷 第783章 素景衰殘第二卷 第192章 首頓飽飯第二卷 第661章 兩竿紅日第二卷 第275章 找到位置第二卷 第757章 神京佳會第二卷 第113章 積極備戰第二卷 第790章 門外旗低第二卷 第199章 三箭追射第二卷 第94章 圈地找人第二卷 第711章 一場消黯第二卷 第123章 隊列操練第二卷 第612章 存養天真第二卷 第788章 碎點真露第二卷 第288章 下關海溝第二卷 第598章 千尋翠嶺第二卷 第134章 殲滅管亥第二卷 第613章 回頭光景第二卷 第243章 追上大軍第二卷 第552章 雲月孤高第一卷 第29章 一場屠殺第二卷 第783章 素景衰殘第二卷 第593章 溼雨穿花第二卷 第219章 計長計短第二卷 第80章 諸侯異心第一卷 第50章 毛城縣令第二卷 第221章 快速戰鬥第二卷 第188章 趁火打劫第二卷 第750章 幾聲啼鳥第二卷 第644章 夜寒手冷第二卷 第196章 黑山主力第二卷 第300章 不得不打第二卷 第769章 盡憑音耗第二卷 第765章 鬥草青心第二卷 第582章 寄情高遠第二卷 第830章 田軍來攻第二卷 第52章 劫後重逢第一卷 第6章 清酒言歡第二卷 第757章 神京佳會第二卷 第546章 紙書難足第二卷 第446章 枝上綿蠻第二卷 第463章 靈光新賦第二卷 第154章 強騎出擊第二卷 第503章 千載君同第二卷 第113章 積極備戰第二卷 第309章 輕重工業第二卷 第681章 半收雪林第二卷 第208章 借糧豫州第一卷 第17章 又下北海第二卷 第253章 對峙對耗
第二卷 第89章 騎兵剋星第二卷 第521章 靜夜尋閒第二卷 第184章 屢戰不克第二卷 第142章 雌燕驚飛第二卷 第480章 細拈輕攏第二卷 第231章 吳郡大軍第二卷 第328章 手把紅旗第二卷 第504章 紅妝金盞第二卷 第350章 認行如綴第二卷 第269章 愁思何處第二卷 第152章 冒認親戚第二卷 第322章 橫衝直撞第二卷 第361章 醉餘臨望第二卷 第507章 驥才方騁第二卷 第556章 回首笙歌第二卷 第61章 黯淡星光第二卷 第298章 信仰強兵第二卷 第348章 仰欽元后第二卷 第682章 白猿高樹第二卷 第363章 寓形宇內第二卷 第124章 風雨前夕第二卷 第341章 馴致隆平第二卷 第478章 南望亭丘第二卷 第493章 惱煙撩霧第二卷 第736章 平蕪遠樹第二卷 第273章 風暴來襲第二卷 第67章 秘密審判第二卷 第427章 四坐清歡第二卷 第371章 笙歌紫陌第二卷 第580章 九儀就列第二卷 第148章 微效狙擊第二卷 第503章 千載君同第二卷 第159章 寫字找錢第二卷 第568章 佔得人間第二卷 第155章 老哈河畔第二卷 第609章 不放行雲第二卷 第149章 重蹈覆轍第一卷 第30章 廣宗換人第一卷 第40章 天賜絕配第二卷 第531章 早晚重遊第二卷 第556章 回首笙歌第二卷 第402章 山重水遠第二卷 第377章 蘭英凝念第二卷 第402章 山重水遠第二卷 第114章 出兵冀州第二卷 第646章 時序偕行第二卷 第684章 低籠芳樹第二卷 第289章 海峽激戰第二卷 第505章 臨風自知第二卷 第762章 紅英青梅第二卷 第776章 素月當午第二卷 第783章 素景衰殘第二卷 第192章 首頓飽飯第二卷 第661章 兩竿紅日第二卷 第275章 找到位置第二卷 第757章 神京佳會第二卷 第113章 積極備戰第二卷 第790章 門外旗低第二卷 第199章 三箭追射第二卷 第94章 圈地找人第二卷 第711章 一場消黯第二卷 第123章 隊列操練第二卷 第612章 存養天真第二卷 第788章 碎點真露第二卷 第288章 下關海溝第二卷 第598章 千尋翠嶺第二卷 第134章 殲滅管亥第二卷 第613章 回頭光景第二卷 第243章 追上大軍第二卷 第552章 雲月孤高第一卷 第29章 一場屠殺第二卷 第783章 素景衰殘第二卷 第593章 溼雨穿花第二卷 第219章 計長計短第二卷 第80章 諸侯異心第一卷 第50章 毛城縣令第二卷 第221章 快速戰鬥第二卷 第188章 趁火打劫第二卷 第750章 幾聲啼鳥第二卷 第644章 夜寒手冷第二卷 第196章 黑山主力第二卷 第300章 不得不打第二卷 第769章 盡憑音耗第二卷 第765章 鬥草青心第二卷 第582章 寄情高遠第二卷 第830章 田軍來攻第二卷 第52章 劫後重逢第一卷 第6章 清酒言歡第二卷 第757章 神京佳會第二卷 第546章 紙書難足第二卷 第446章 枝上綿蠻第二卷 第463章 靈光新賦第二卷 第154章 強騎出擊第二卷 第503章 千載君同第二卷 第113章 積極備戰第二卷 第309章 輕重工業第二卷 第681章 半收雪林第二卷 第208章 借糧豫州第一卷 第17章 又下北海第二卷 第253章 對峙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