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培養中文翻譯

哥倫布的船隊已經出發去尋找巴拿馬了,但馬林明白,巴拿馬只是一個跳板,一個掌控南北美,以及通往華夏、倭國的跳板。

之所以選擇走太平洋路線,是因爲順風。從印度洋去華夏,要繞道非洲東西海岸,然後又經過馬六甲海峽,經過南海,才能抵達華夏。

這條道路,最大的問題,就是風向多變,要經過幾個風帶。風帆時代,行船不是走最短路線的,而是要尋找能把風力利用到最大化的路線。

走非洲沿海路線進入印度洋的話,先是從北緯30度以北的盛行西風帶,進入北緯30度這個無風帶,繼續向南後,又進入北緯30度到赤道的東北信風帶。之後,又進入赤道到南緯30度的東南信風帶。到了非洲最南端的南非海域,又進入了盛行西風帶……

到了非洲東海岸後,反過來再變化一遍……

總之,走這條路,總距離雖然不比走太平洋航線長,甚至還短一些,但風帶變化太多,一會兒順風,一會兒逆風,帆船走起來非常不順。

馬林記得,17世紀的時候,荷蘭人的東印度公司,把從臺灣收購到的絲綢、瓷器等運回國,使用先進的蓋倫船,也需要長達10個月的航行。

但是,走另一條航線,也就是西班牙人的“馬尼拉大帆船貿易”航線,走太平洋路線,時間則要短很多。

這是因爲,西班牙人充分地利用了太平洋上的信風。比如,從美洲出發去亞洲菲律賓殖民地的時候,西班牙人的帆船,走的是北緯30度到赤道間的東北信風帶。而且,這個緯度的太平洋上,還有一個從東向西的洋流——北赤道暖流……

帆船走這條路線,相當於是順風又順水,速度非常快。即使是性能比英荷的蓋倫船要差一點的西班牙大帆船,從美洲西海岸到菲律賓,也只需3個月。

而從歐洲前往巴拿馬的航行,使用蓋倫船的話,只需一兩個月。就是說,從歐洲娶華夏東南海岸,走太平洋那條“順風順水”的航線的話,總時間只需5個月的樣子,比荷蘭人要節省一半的時間。

至於回程,則基本差不多。馬尼拉大帆船一般是從馬尼拉出發,沿着“黑潮”向東北方向航行。抵達北緯30度以北的日本附近的海域後,則順着這一區域的盛行西風,以及朝着東方偏北的方向的北太平洋暖流,一路向東。抵達美洲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亞地區後,再沿着朝南流的加利福尼亞寒流南下,抵達墨西哥西岸,或者,乾脆去巴拿馬……

不過,這條航線雖然也順風,但因爲很繞路,先是要北上,然後又南下的,全航程總用時達到了6個月,是從東向西用時的兩倍。這就是帆船時代順風和不順風的差距。

從巴拿馬返回歐洲,也有點不順風,估計得用到3個月。這樣一來,總時間也會達到9個月左右,和荷蘭人的非洲沿海航線用時都差不太多了。

當然,那是使用普通的蓋倫船所花費的時間。要是換成飛剪船……

一個恐怖的數據突然出現在馬林的腦海裡——英國人用來運茶葉的飛剪船“卡蒂薩克號”(也叫短襯衫號),從廣州出發,繞道好望角,返回倫敦,全程只用了100天!

而一百天是多久呢?3個月零10天,是荷蘭人10個月航行時間的三分之一……

可以肯定,如果使用飛剪船走太平洋航線的話,從巴拿馬去華夏東南,從東向西,大約只要一個多月。即使返程不那麼順,兩個多月也差不多了……

馬林的考慮是——在其他國家都被非洲沿海航線吸引,不涉足太平洋的情況下,他完全可以在太平洋上大膽使用飛剪船。這樣,可以大大節省航行時間。

而且,如果其他國家不涉足太平洋,也就不會發現飛剪船的奧秘。然後,他們就傻不拉幾地走非洲東西海岸和印度洋吧,使用的還是老式的蓋倫船(貌似現在他們連蓋倫船都沒有),花費的航行時間是飛剪船的三倍……

至於在大西洋航線上,從本土到巴拿馬,爲了保密,馬林自然還是使用蓋倫船。而且,這條航線,也不安定,以後肯定會有很多海盜。所以,能夠安裝很多火炮的蓋倫船,纔是這條航線的首選。至於飛剪船,快則快矣,但是不能安裝火炮,沒有自衛能力。所以,只能走偏僻的航線,別讓人發現了……

一旦開闢了在太平洋上去華夏的貿易航線,馬林可以預料,到時候,華夏的絲綢、瓷器,以及茶葉,將會給自己帶來各種暴利。

要知道,西班牙人的馬尼拉大帆船,每年從華夏採購的花費,達到100萬到300萬比索之間。這個比索,就是銀元,後世所說的“大洋”。100萬比索,就是100萬大洋。具體算下來,每個銀元含銀量大約在24克左右。按照現在1比12的金銀兌換比,就是2克黃金。100萬比索,就是200萬克黃金,相當於56.1萬杜卡特金幣了……

而且,這還只是採購價格,運到歐洲,價格更高。馬林前世讀過一則數據。那就是,荷蘭人在臺灣,收購那些走私來的生絲,收購價是4荷蘭盾每磅。而運回歐洲的話,銷售價則達到16.6荷蘭盾每磅,漲了4倍多……

也就是說,那價值100萬比索的貨物運回歐洲,售價可能會達到400萬比索以上,相當於兩百三十多萬金幣了。具體利潤,恐怕也有一百幾十萬金幣……

面對如此暴利,馬林如何不心動?於是,他決定,在5年內,打通華夏的貿易航線。爲此,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培養一批中文翻譯……

是的,培養一批中文翻譯。畢竟,現在整個東弗里斯蘭,或者說整個歐洲,也只有馬林懂得中文。還有就是莫日根和巴特爾兩個蒙古醫生,懂得一點大同方言。

但是,派船隊去華夏貿易,總不能讓自己或者兩個宮廷醫生親自去吧?所以,還是要培養一批翻譯官的。

馬林對於這一點,仔細考慮過。同大明打交道,是很複雜的。首先,語言上就是個很大的問題。

其中,這要分兩個情況。一是和官府打交道,另一個則是和民間打交道……

和官府打交道的話,則需要懂得“官話”。明朝的官話,和後世的普通話是有區別的。後世的普通話,其實是在滿清入關後,吸納了很多滿語詞彙後形成的。比如“衚衕”,就是滿人引入的詞彙之一。

這個時期的明朝官話,其實更多以南京的口音爲標準。因爲,南京纔是大明的正都。立國之初,也是以南京的口音爲國家標準的“雅音”。

當然,大明遷都北平後,北平主體居民是大量的官員和家屬。在這個全國性的都市,官方的“雅音”自然也影響到了當地的語言。

也就是說,後世的普通話,其實是糅合了大明的官話,北平的當地方言,以及後來入關的滿人的土話,雜合而成的。

馬林後世在南京生活過,發現用普通話和當地人交流,並沒有什麼問題。也就是說,拿普通話和大明官府打交道,那是沒啥問題的。

至於和民間打交道,那就麻煩了。因爲,民間從事海上貿易的,多半是胡建人和廣東人。這些敢違背律法搞走私的海商們,可不是什麼讀書人,自然不懂什麼官話,他們只會講閩語和粵語。

而閩語和粵語,馬林是不懂得,最多會唱幾首傳唱度比較高的粵語歌。但是,你要讓他用粵語和人交流,準會抓瞎。

所以,馬林最終定下的方案,還是和大明官方交流,使用普通話和大明官話交流。

爲此,馬林下令,在學校裡,挑選語言天賦比較好的少年,自己親自教他們普通話。幾年後,派去華夏充當翻譯,搞貿易……

至於人數,馬林暫定爲30人。再多,自己也沒有精力教了。而且,想要教這批人,自己還得編寫教材。比如,漢語拼音啥的,也要搞出來。然後,還要搞個類似《新華字典》的小字典,好讓學員們自己查閱。只是,這個編書量好大哦……馬林感覺,自己要被當牲口用了……

第107章 西格蒙德一世第1718章 收集白蟻第291章 “一萬個英國女朋友”第1073章 加冕之前第69章 買船的打算第1835章 長城計劃第939章 試鑄黃銅幣第1906章 深水灣大捷(上)第760章 佔領薩凡納第158章 《水手優先法案》和組建航運公司第1077章 找替身第134章 土地贖買和託管政策(下)第1131章 “東轅西轍”第980章 世界上第一桶汽油第1561章 故伎重施第1796章 優勢互補的聯合第1723章 忽悠第216章 搬遷造船廠第1508章 馬林的大學生錄取辦法第1017章 無恥的表演第1191章 大明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第1823章 魯塞尼亞人第1420章 殖民帝國的基石第75章 我軍和友軍第195章 泰勒主教第57章 瓜分美女第1922章 安排第643章 火燒敵營(下)第1298章 波蘭翼騎兵的初戰(上)第496章 打包帶走第1679章 奄美大島第1104章 兩種香水第572章 教皇的裁決第1720章 馬叔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698章 亨利七世的對策第184章 死人了第1340章 錯失良機第1782章 殖民地道路建設第1685章 規劃第1747章 甩鍋第1007章 倫敦亂第1296章 防毒面具和高壓鍋第1615章 終於完成交易第1388章 昂貴的房產第1910章 未來不愁第599章 鋅錠搞出來了第909章 潘帕斯草原和美利奴羊第2002章 佈局南非第184章 死人了第1610章 封山、搜山和放火燒山第64章 橡膠樹和古巴島第117章 替條頓國說和第1147章 如何定級別第1067章 銀行白搶了?第951章 瑪格麗特王后的選擇第1239章 蘿蔔和大白菜第178章 各國反應第1415章 日本戰國是小學生打架?第1673章 接受意大利人第1237章 錢的戰爭第1043章 進軍羅馬(上)第1145章 北上大沽口第771章 再生兒子就叫馬雲第1584章 鎮壓第1564章 水手比武大會第970章 煮石灰法第1539章 故意示弱第320章 戰馬卡爾第922章 少年火槍禁衛團第320章 戰馬卡爾第1403章 西班牙蒼蠅第1010章 喋血街頭之戰無不勝(下)第418章 雞飛狗跳的呂貝克第708章 血色審判和議會下院第632章 春耕急缺勞動力第221章 定裝火藥第298章 談判邀請第1456章 治安官和警長並存制度第758章 超級暴利的茶磚貿易第1743章 上火槍手!第464章 伍爾夫.埃斯布蘭德的選擇第1929章 渾身是寶第1148章 可怕的禮儀培訓第394章 拒絕第308章 英格蘭退兵第346章 倒黴的英格蘭第793章 開修巴拿馬水泥路第994章 身懷絕技的毛公公第220章 推廣紙質發票第927章 解剖學大佬達芬奇第930章 合作收購犀牛皮?第633章 “挑大勤”第1944章 第一場大戲開演第1419章 壞了規矩第1962章 悶聲發大財第1219章 假裝死老公了第1301章 齊格蒙特一世的打算第1537章 貢薩洛離開和二愣子兵第1605章 總參制度第596章 胖子兄弟出馬
第107章 西格蒙德一世第1718章 收集白蟻第291章 “一萬個英國女朋友”第1073章 加冕之前第69章 買船的打算第1835章 長城計劃第939章 試鑄黃銅幣第1906章 深水灣大捷(上)第760章 佔領薩凡納第158章 《水手優先法案》和組建航運公司第1077章 找替身第134章 土地贖買和託管政策(下)第1131章 “東轅西轍”第980章 世界上第一桶汽油第1561章 故伎重施第1796章 優勢互補的聯合第1723章 忽悠第216章 搬遷造船廠第1508章 馬林的大學生錄取辦法第1017章 無恥的表演第1191章 大明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第1823章 魯塞尼亞人第1420章 殖民帝國的基石第75章 我軍和友軍第195章 泰勒主教第57章 瓜分美女第1922章 安排第643章 火燒敵營(下)第1298章 波蘭翼騎兵的初戰(上)第496章 打包帶走第1679章 奄美大島第1104章 兩種香水第572章 教皇的裁決第1720章 馬叔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698章 亨利七世的對策第184章 死人了第1340章 錯失良機第1782章 殖民地道路建設第1685章 規劃第1747章 甩鍋第1007章 倫敦亂第1296章 防毒面具和高壓鍋第1615章 終於完成交易第1388章 昂貴的房產第1910章 未來不愁第599章 鋅錠搞出來了第909章 潘帕斯草原和美利奴羊第2002章 佈局南非第184章 死人了第1610章 封山、搜山和放火燒山第64章 橡膠樹和古巴島第117章 替條頓國說和第1147章 如何定級別第1067章 銀行白搶了?第951章 瑪格麗特王后的選擇第1239章 蘿蔔和大白菜第178章 各國反應第1415章 日本戰國是小學生打架?第1673章 接受意大利人第1237章 錢的戰爭第1043章 進軍羅馬(上)第1145章 北上大沽口第771章 再生兒子就叫馬雲第1584章 鎮壓第1564章 水手比武大會第970章 煮石灰法第1539章 故意示弱第320章 戰馬卡爾第922章 少年火槍禁衛團第320章 戰馬卡爾第1403章 西班牙蒼蠅第1010章 喋血街頭之戰無不勝(下)第418章 雞飛狗跳的呂貝克第708章 血色審判和議會下院第632章 春耕急缺勞動力第221章 定裝火藥第298章 談判邀請第1456章 治安官和警長並存制度第758章 超級暴利的茶磚貿易第1743章 上火槍手!第464章 伍爾夫.埃斯布蘭德的選擇第1929章 渾身是寶第1148章 可怕的禮儀培訓第394章 拒絕第308章 英格蘭退兵第346章 倒黴的英格蘭第793章 開修巴拿馬水泥路第994章 身懷絕技的毛公公第220章 推廣紙質發票第927章 解剖學大佬達芬奇第930章 合作收購犀牛皮?第633章 “挑大勤”第1944章 第一場大戲開演第1419章 壞了規矩第1962章 悶聲發大財第1219章 假裝死老公了第1301章 齊格蒙特一世的打算第1537章 貢薩洛離開和二愣子兵第1605章 總參制度第596章 胖子兄弟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