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布的船隊已經出發去尋找巴拿馬了,但馬林明白,巴拿馬只是一個跳板,一個掌控南北美,以及通往華夏、倭國的跳板。
之所以選擇走太平洋路線,是因爲順風。從印度洋去華夏,要繞道非洲東西海岸,然後又經過馬六甲海峽,經過南海,才能抵達華夏。
這條道路,最大的問題,就是風向多變,要經過幾個風帶。風帆時代,行船不是走最短路線的,而是要尋找能把風力利用到最大化的路線。
走非洲沿海路線進入印度洋的話,先是從北緯30度以北的盛行西風帶,進入北緯30度這個無風帶,繼續向南後,又進入北緯30度到赤道的東北信風帶。之後,又進入赤道到南緯30度的東南信風帶。到了非洲最南端的南非海域,又進入了盛行西風帶……
到了非洲東海岸後,反過來再變化一遍……
總之,走這條路,總距離雖然不比走太平洋航線長,甚至還短一些,但風帶變化太多,一會兒順風,一會兒逆風,帆船走起來非常不順。
馬林記得,17世紀的時候,荷蘭人的東印度公司,把從臺灣收購到的絲綢、瓷器等運回國,使用先進的蓋倫船,也需要長達10個月的航行。
但是,走另一條航線,也就是西班牙人的“馬尼拉大帆船貿易”航線,走太平洋路線,時間則要短很多。
這是因爲,西班牙人充分地利用了太平洋上的信風。比如,從美洲出發去亞洲菲律賓殖民地的時候,西班牙人的帆船,走的是北緯30度到赤道間的東北信風帶。而且,這個緯度的太平洋上,還有一個從東向西的洋流——北赤道暖流……
帆船走這條路線,相當於是順風又順水,速度非常快。即使是性能比英荷的蓋倫船要差一點的西班牙大帆船,從美洲西海岸到菲律賓,也只需3個月。
而從歐洲前往巴拿馬的航行,使用蓋倫船的話,只需一兩個月。就是說,從歐洲娶華夏東南海岸,走太平洋那條“順風順水”的航線的話,總時間只需5個月的樣子,比荷蘭人要節省一半的時間。
至於回程,則基本差不多。馬尼拉大帆船一般是從馬尼拉出發,沿着“黑潮”向東北方向航行。抵達北緯30度以北的日本附近的海域後,則順着這一區域的盛行西風,以及朝着東方偏北的方向的北太平洋暖流,一路向東。抵達美洲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亞地區後,再沿着朝南流的加利福尼亞寒流南下,抵達墨西哥西岸,或者,乾脆去巴拿馬……
不過,這條航線雖然也順風,但因爲很繞路,先是要北上,然後又南下的,全航程總用時達到了6個月,是從東向西用時的兩倍。這就是帆船時代順風和不順風的差距。
從巴拿馬返回歐洲,也有點不順風,估計得用到3個月。這樣一來,總時間也會達到9個月左右,和荷蘭人的非洲沿海航線用時都差不太多了。
當然,那是使用普通的蓋倫船所花費的時間。要是換成飛剪船……
一個恐怖的數據突然出現在馬林的腦海裡——英國人用來運茶葉的飛剪船“卡蒂薩克號”(也叫短襯衫號),從廣州出發,繞道好望角,返回倫敦,全程只用了100天!
而一百天是多久呢?3個月零10天,是荷蘭人10個月航行時間的三分之一……
可以肯定,如果使用飛剪船走太平洋航線的話,從巴拿馬去華夏東南,從東向西,大約只要一個多月。即使返程不那麼順,兩個多月也差不多了……
馬林的考慮是——在其他國家都被非洲沿海航線吸引,不涉足太平洋的情況下,他完全可以在太平洋上大膽使用飛剪船。這樣,可以大大節省航行時間。
而且,如果其他國家不涉足太平洋,也就不會發現飛剪船的奧秘。然後,他們就傻不拉幾地走非洲東西海岸和印度洋吧,使用的還是老式的蓋倫船(貌似現在他們連蓋倫船都沒有),花費的航行時間是飛剪船的三倍……
至於在大西洋航線上,從本土到巴拿馬,爲了保密,馬林自然還是使用蓋倫船。而且,這條航線,也不安定,以後肯定會有很多海盜。所以,能夠安裝很多火炮的蓋倫船,纔是這條航線的首選。至於飛剪船,快則快矣,但是不能安裝火炮,沒有自衛能力。所以,只能走偏僻的航線,別讓人發現了……
一旦開闢了在太平洋上去華夏的貿易航線,馬林可以預料,到時候,華夏的絲綢、瓷器,以及茶葉,將會給自己帶來各種暴利。
要知道,西班牙人的馬尼拉大帆船,每年從華夏採購的花費,達到100萬到300萬比索之間。這個比索,就是銀元,後世所說的“大洋”。100萬比索,就是100萬大洋。具體算下來,每個銀元含銀量大約在24克左右。按照現在1比12的金銀兌換比,就是2克黃金。100萬比索,就是200萬克黃金,相當於56.1萬杜卡特金幣了……
而且,這還只是採購價格,運到歐洲,價格更高。馬林前世讀過一則數據。那就是,荷蘭人在臺灣,收購那些走私來的生絲,收購價是4荷蘭盾每磅。而運回歐洲的話,銷售價則達到16.6荷蘭盾每磅,漲了4倍多……
也就是說,那價值100萬比索的貨物運回歐洲,售價可能會達到400萬比索以上,相當於兩百三十多萬金幣了。具體利潤,恐怕也有一百幾十萬金幣……
面對如此暴利,馬林如何不心動?於是,他決定,在5年內,打通華夏的貿易航線。爲此,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培養一批中文翻譯……
是的,培養一批中文翻譯。畢竟,現在整個東弗里斯蘭,或者說整個歐洲,也只有馬林懂得中文。還有就是莫日根和巴特爾兩個蒙古醫生,懂得一點大同方言。
但是,派船隊去華夏貿易,總不能讓自己或者兩個宮廷醫生親自去吧?所以,還是要培養一批翻譯官的。
馬林對於這一點,仔細考慮過。同大明打交道,是很複雜的。首先,語言上就是個很大的問題。
其中,這要分兩個情況。一是和官府打交道,另一個則是和民間打交道……
和官府打交道的話,則需要懂得“官話”。明朝的官話,和後世的普通話是有區別的。後世的普通話,其實是在滿清入關後,吸納了很多滿語詞彙後形成的。比如“衚衕”,就是滿人引入的詞彙之一。
這個時期的明朝官話,其實更多以南京的口音爲標準。因爲,南京纔是大明的正都。立國之初,也是以南京的口音爲國家標準的“雅音”。
當然,大明遷都北平後,北平主體居民是大量的官員和家屬。在這個全國性的都市,官方的“雅音”自然也影響到了當地的語言。
也就是說,後世的普通話,其實是糅合了大明的官話,北平的當地方言,以及後來入關的滿人的土話,雜合而成的。
馬林後世在南京生活過,發現用普通話和當地人交流,並沒有什麼問題。也就是說,拿普通話和大明官府打交道,那是沒啥問題的。
至於和民間打交道,那就麻煩了。因爲,民間從事海上貿易的,多半是胡建人和廣東人。這些敢違背律法搞走私的海商們,可不是什麼讀書人,自然不懂什麼官話,他們只會講閩語和粵語。
而閩語和粵語,馬林是不懂得,最多會唱幾首傳唱度比較高的粵語歌。但是,你要讓他用粵語和人交流,準會抓瞎。
所以,馬林最終定下的方案,還是和大明官方交流,使用普通話和大明官話交流。
爲此,馬林下令,在學校裡,挑選語言天賦比較好的少年,自己親自教他們普通話。幾年後,派去華夏充當翻譯,搞貿易……
至於人數,馬林暫定爲30人。再多,自己也沒有精力教了。而且,想要教這批人,自己還得編寫教材。比如,漢語拼音啥的,也要搞出來。然後,還要搞個類似《新華字典》的小字典,好讓學員們自己查閱。只是,這個編書量好大哦……馬林感覺,自己要被當牲口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