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支付戰爭

阿里巴巴作爲一家電商公司,天然會對電子支付感興趣,之前一直沒搞,一是因爲沒有精力,在硅谷還沒有站穩腳跟,二是因爲需要依賴於NewPay爲他們的業務賦能。

而現在的現狀是大家都要進入這一領域,電子支付和智能手機相結合的威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電子優惠券通過微信的形式發放,爲品牌推廣、營銷活動、折扣優惠等方面的效果是實打實的。

光是企業通過微信公衆號培養和消費者之間更密切的情感連接,企業軟文宣傳、企業定期活動通知、企業優惠券發放等,電子支付在各類活動中都發揮了一加一大於二的作用。

之前NewPay不開放二維碼,只是搞電腦支付,缺乏爆點,屬於是投入產出性價比沒有那麼高的領域,NewPay開放專利後這一領域又截然不同了。

首先電子支付是一個要投入大量資金的領域,不管是早期的獲客成本還是信息安全技術和電子支付牌照,都要投入大量資源才能搞起來。

因此只有具備一定規模的互聯網公司或者傳統行業的公司才能做起來,對於這些企業來說,他們自帶支付場景。

像微軟有一系列的互聯網服務,可以讓用戶使用他們的互聯網服務來進行付費,光是收購X.com之後,X.com和MSN的深度融合,微軟都只需要照着微信的模式去弄就可以了。

雅虎同樣如此,雅虎也有大量互聯網場景,可以先基於這些互聯網場景來給用戶提供付費選項,比如說雅虎的社交空間,提供一些額外增值服務,這些增值服務消費者在使用雅虎支付的時候,雅虎完全可以給予一定的折扣。

之前沒有想法的企業都開始認真考慮這件事,更別提像阿里巴巴這種原本業務和電子支付業務互補性特別充分的企業。

傑克馬從內心來說覺得周新不會把阿里巴巴放在心上,畢竟這麼多企業都在做電子支付軟件,阿里巴巴在其中相當微不足道。

而且他們做電子支付也沒有想過要佔據多少的市場份額,無非是想在外貿領域分一杯羹,說是電子支付,實質更像是供應鏈金融。

華國互聯網企業走到最後都會發現金融纔是來錢最快的行業,隨便一家有流量的互聯網公司都會開始做貸款業務。

以360爲例,這種殺毒軟件公司都搞金融,360金融的註冊資本從10億擴張到50億,五年時間不到營收就超過了母公司。

更別提更高梯隊的新浪、百度,以及頭部的阿里和騰訊了。

當阿里巴巴同樣摩拳擦掌打算在移動支付領域分一杯羹的時候,微信推出了微信支付。

“隨着微軟宣佈收購X.com,這讓華爾街商業精英們的目光少有的重新聚焦在了電子支付領域,無數飛馳在華爾街高樓聳立的寫字樓中的投資經理們都在討論着市場上有哪些電子支付公司有投資價值。

要知道此次微軟爲了收購X.com花了超過一百億美元,這讓馬斯克這位曾經還名不見經傳的南非白人一夜之間成爲了一名真正的億萬富翁,同時也一下子成爲了硅谷的焦點人物,他過去對標Newman的言論被集中曝光後,更有人給他冠上了南非Newman的名號。

同時把微軟收購X.com這筆交易對標當年時代華納收購Quora。

回到之前的問題,爲什麼過去華爾街的投資經理們沒有人關注電子支付公司,沒有人關注這一領域,這一明顯充滿想象力和潛力的領域,卻沒有人去發掘它的價值,這不顯得很古怪嗎?

要知道華爾街的精英們對於有價值的東西,哪怕它在南極,第二天飛往瑪麗伯德地的航班上也充斥着華爾街的精英們。

很簡單,因爲電子支付領域還是荒蕪之地的時候就佇立着一尊龐然大物:NewPay。

相信你一聽這個名字就能把它和Newman聯想到一起,包括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支持NewPay支付的橫幅或者立牌,在大部分線下連鎖商超購物的時候都能看到NewPay支付享受隨機立減這樣充滿誘惑力的宣傳標語。

是的,很不幸,NewPay又和Newman相關,它從誕生之初起就牢牢佔據着電子支付市場份額第一的寶座,從誕生到今天幾乎沒有遇到任何像樣的對手。

NewPay的強大以至於,華爾街的精英們下意識認爲所有電子支付公司沒有任何可能性擊敗它,筆者曾經和美林證券的投資經理聊過這個問題,提到NewPay的時候,他的下意識反應就是:

‘誰會瘋了去挑戰NewPay?這是純粹花費大量精力看不到結果的事情。’

美林證券的投資經理是這個態度,同樣華爾街的其他精英們也是類似的態度,因此一直以來,在電子支付這樣一個充滿想象力和潛力的領域,NewPay從來沒有面對過像樣的對手。

一直到微軟的出現,看上去微軟好像被Matrix收購蘋果所激怒了,接連大手筆的收購了Palm和X.com,要對Newman涉及到的所有移動互聯網相關領域發起攻擊。

但是微軟收購X.com之後真的能對NewPay造成威脅嗎?筆者很懷疑,完全不看好。

因爲NewPay是如此強大而又特殊。

還是讓我們來回顧一下NewPay是如何成爲電子支付領域的龐然大物,它又是如何實現跨越式增長的吧。

NewPay成立於1998年,當時的Newman還是一個小人物,類似於馬斯克的小人物,在做了一款火爆那個夏天的電子遊戲《憤怒的小鳥》之後,這款遊戲首次採取轉賬後通過驗證碼獲得下載鏈接的方式在,這一方式也讓Newman第一次有了要做電子支付軟件的念頭。

隨着拳頭遊戲的橫空出世,NewPay作爲拳頭遊戲的組成部分之一隨之誕生,在誕生之初無論是硅谷還是華爾街的目光都集中在拳頭遊戲上,沒有人意識到電子支付的意義和價值。

或者說有人意識到,但是它和拳頭遊戲比起來吸引力要弱太多了。因爲當時的拳頭遊戲背後站着比爾蓋茨,沒錯,就是微軟的創始人比爾蓋茨。

雖然現在微軟和Newman的全面戰爭已經打響,但是在初期比爾蓋茨是Newman最早的鐵桿支持者,比爾蓋茨收購拳頭遊戲部分股份後,Newman把他獲得的大部分錢都投入到了NewPay中去。

這位硅谷的傳奇人物在當時對NewPay寄予了厚望。但是NewPay誕生之後業務一直不溫不火,只是拳頭遊戲的補充部分,只有遊戲愛好者會使用NewPay來完成支付,除了購買遊戲外NewPay缺乏其他的支付場景。

這一僵局一直到Quora付費問答和Quora金選的出現才被打破,Quora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最偉大的互聯網發明之一,它讓雅虎以外界難以想象的速度迅速衰落。

互聯網用戶獲取知識的途徑第一次從分享變成了提問和回答,這一歷史性的轉變也讓NewPay的生存空間得到了徹底的拓寬。Quora和NewPay同屬Newman創辦的企業,Quora付費問答和Quora金選都只支持NewPay在線支付。

這讓NewPay的用戶人羣從遊戲愛好者擴張到了整個網民羣體,並且隨着網民羣體的增加而增加,因爲對於一個新網民來說,Quora絕對是他們最友好的起步站點。

正是因爲Quora如此成功,讓NewPay也迅速從一家默默無名的小公司,成爲電子支付的代名詞。

在這一時間段,ebay推出了Billpoint,花旗銀行推出了c2it,這些電子支付軟件都沒有對NewPay造成威脅,甚至短短一年時間他們就陸續在電子支付領域銷聲匿跡。

因爲當時沒有人能夠看到電子支付的重要性,ebay和亞馬遜幾乎沒有任何思考就把自己的支付渠道開放給NewPay,手握大量用戶的NewPay在獲得ebay和亞馬遜的支付渠道後,更是以飛快的速度擴張。

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1999年和2000年的NewPay增長數據可以發現,它以超過百分之五十的月增長速度在極速增長,這裡的統計口徑是通過NewPay發生的交易額。

這讓其他電子支付軟件看不到超越NewPay的希望,到了2001年的時候,大家意識到電子支付的價值。

尤其是Mphone1已經推出了,電子支付首次在線下開始普及起來,麥當勞、KFC、星巴克等等連鎖餐飲品牌開始支持線下電子支付,電子支付經常能夠通過活動的方式享受到低價優惠。

消費品牌們通過NewPay舉辦各類優惠活動,不僅NewPay不用給他們付錢,他們還要倒過來付廣告推廣費用給NewPay。到這一步,NewPay算是完成了電子支付領域的絕對壟斷。

我問過華爾街的精英們,你們沒有想過要在電子支付領域和NewPay鬥一鬥嗎?他們的一致回答都是:NewPay的崛起有時代的偶然,我們現在要想靠投資出一家能和NewPay相媲美的電子支付企業幾乎不可能。

這種回答背後的核心邏輯在於:我有這個錢,不如去投資NewPay。

原因很簡單,像NewPay早期那樣,靠着拳頭遊戲和Quora以幾乎零成本的代價獲客的機會再也沒有了。

Quora是難得一遇的機會,在Quora之後,想從市場上獲得一個電子支付的用戶需要花至少20美金,而讓他養成使用固定電子支付軟件習慣這個數字要乘以2.5,也就是50美元。

一個高頻用戶是50美元,更重要的在於這個數字不是固定的,用戶數越多,新用戶需要的成本也就越高。

還有一點是,這些用戶都會在充斥着NewPay的環境下,慢慢變成NewPay的客戶。

華盛頓日報在之前X.com搞收集信物兌獎的時候搞過調查,他們調查了超過兩千位中獎用戶,他們中有超過百分之三十表示,在收到錢後會把錢轉到NewPay賬戶中去,有超過五十的用戶表示有類似想法。

NewPay在電子支付領域就是如此的強勢和霸道,它在全球範圍內爲無數在線和移動商務創新者滿足交易結算需要。在這一領域沒有任何公司能夠挑戰或者動搖NewPay的地位。

微軟看上去同樣不行,因爲老邁的微軟對於X.com的企業形象來說是一種負擔。

我們要明確一個概念,那就是電子支付的大部分用戶是年齡在三十歲以下的年輕羣體,在這些羣體看來,微軟是上一個世紀的產物,是過去的代名詞,他們和電子支付需要的企業形象一點都不搭。

X.com要比微軟好很多,但是比NewPay還是差不少,X.com被微軟收購之後,華盛頓日報再做調查的時候,我相信這個比例會更高,因爲從企業形象角度出發,微軟對X.com來說是負資產。

當然微軟收購X.com表現出來的大手筆讓華爾街的投資經理們重新燃起了對電子支付的興趣。

爲什麼?

因爲他們意識到不需要戰勝NewPay,只需要在電子支付領域有一席之地,就可以等出現類似微軟這樣的金主來收購了。

並不是要在這一領域獲得成功纔是賺錢的生意,有客戶願意買單同樣會是賺錢的生意。

從我們瞭解的情況來看,確實有爲數不少的互聯網公司打算收購電子支付公司來宣告自己進軍電子支付領域,至於面對如此多公司的圍剿,NewPay是否能依然保持自己在電子支付領域的霸主地位?

我不知道,但是我相信Newman”

這是《紅鯡魚》在微軟收購X.com之後的一篇報道,微軟收購X.com造成的影響要遠超微信推出支付功能。

微信推出支付功能壓根不是新聞,除了用戶之外,沒有多少人意識到這一點。

反而微軟以超過一百億美元的估值收購X.com,這中間充滿了太多爆點。

無論是微軟對Newman全方位的進攻,還是說X.com憑什麼值一百多億美元。

又或者是X.com值一百多億美元,NewPay到底值多少錢?

這其中有太多事情可以報道了,隨便找個角度就能發一篇新聞,好發讀者也愛看。

像硅谷大爆炸這樣的公衆號更是長篇累牘的報道微軟收購X.com會帶來的影響:

“微軟正面宣戰Newman,Newman的末日要來了!”

“比爾蓋茨掌控全局,Newman無力招架”

“從十個角度告訴你爲什麼X.com會超過NewPay”

從微軟宣佈收購到交易獲得納斯達克批准,整個階段微軟股價上漲超過百分之四十,可以看出資本市場對這筆交易的態度是正面積極的。

第295章 權力交接第282章 微信支付第341章 意外第351章 新芯的競爭對手們第220章 新百度上市第102章 劃時代的藝術品(求訂閱~)第324章 估值第238章 事情還沒有結束第367章 MIPad第26章 riot拆分第191章 引爆華國輿論(1W!!!)第259章 旋轉門第23章 一口回絕第155章 風暴效應第258章 利益共享第204章 還是太年輕了(4K)第193章 新芯科技的又一員第77章 線上百科全書第29章 微軟成立以來最貴的收購第128章 慶祝晚宴(3.8k)第288章 規模第14章 免費的纔是最貴的第29章 微軟成立以來最貴的收購第86章 支付令牌第225章 去舊金山前第43章 NewPay第244章 結果第370章 真Mphone4第109章 Quora的估值第199章 Mphone應用商店第370章 真Mphone4第361章 突發事件第98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2第127章 上市當天第17章 售價第161章 被帶跑偏的企鵝(6K)第261章 風起雲涌第341章 意外第57章 關鍵鷹第150章 給自己挖坑第299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轉型第136章 幾個關鍵節點第122章 無限接近於零的可能性也不是零第330章 高估第328章 小米的東南亞戰略第250章 技術基因第326章 各顯神通第158章 老鄉們,進貨來了!(4k))第151章 行業性的需求第112章 產品發佈會第228章 進擊的新芯科技第97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第103章 曹永羅回國第331章 採訪第178章 控股騰訊第150章 給自己挖坑第127章 上市當天第158章 老鄉們,進貨來了!(4k))第166章 寒冬下互聯網企業們的自救行動(6K第244章 結果第242章 翻舊賬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254章 驚豔第55章 人在舊金山ISSCC會議現場第257章 行業反響第254章 驚豔第350章 下一個被擺上貨架的將會是?第280章 三條路第6章 輕鬆拿下第114章 發佈會後第219章 被影響的歷史第356章 產學研協同第276章 經典調侃環節第83章 康菲尼迪的新聞發佈會第274章 什麼樣的籌碼能打動周新第359章 雙線並行第293章 相同與不同第124章 拳頭遊戲IPO前的路演第128章 慶祝晚宴(3.8k)第290章 互聯網空間的戰爭第187章 首周銷量(6K)第112章 產品發佈會第127章 上市當天第163章 交易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293章 相同與不同第327章 優勢第331章 採訪第310章 遙遙領先第231章 手機交鑰匙方案(6K)第210章 走聯發科的路,做山寨機之父第191章 引爆華國輿論(1W!!!)第175章 此時不狠,更待何時?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363章 事態發展閉環了第215章 Newman的電子支付霸權第162章 約會(6k)第155章 風暴效應第217章 NewPay開獎第38章 焦頭爛額
第295章 權力交接第282章 微信支付第341章 意外第351章 新芯的競爭對手們第220章 新百度上市第102章 劃時代的藝術品(求訂閱~)第324章 估值第238章 事情還沒有結束第367章 MIPad第26章 riot拆分第191章 引爆華國輿論(1W!!!)第259章 旋轉門第23章 一口回絕第155章 風暴效應第258章 利益共享第204章 還是太年輕了(4K)第193章 新芯科技的又一員第77章 線上百科全書第29章 微軟成立以來最貴的收購第128章 慶祝晚宴(3.8k)第288章 規模第14章 免費的纔是最貴的第29章 微軟成立以來最貴的收購第86章 支付令牌第225章 去舊金山前第43章 NewPay第244章 結果第370章 真Mphone4第109章 Quora的估值第199章 Mphone應用商店第370章 真Mphone4第361章 突發事件第98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2第127章 上市當天第17章 售價第161章 被帶跑偏的企鵝(6K)第261章 風起雲涌第341章 意外第57章 關鍵鷹第150章 給自己挖坑第299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轉型第136章 幾個關鍵節點第122章 無限接近於零的可能性也不是零第330章 高估第328章 小米的東南亞戰略第250章 技術基因第326章 各顯神通第158章 老鄉們,進貨來了!(4k))第151章 行業性的需求第112章 產品發佈會第228章 進擊的新芯科技第97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第103章 曹永羅回國第331章 採訪第178章 控股騰訊第150章 給自己挖坑第127章 上市當天第158章 老鄉們,進貨來了!(4k))第166章 寒冬下互聯網企業們的自救行動(6K第244章 結果第242章 翻舊賬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254章 驚豔第55章 人在舊金山ISSCC會議現場第257章 行業反響第254章 驚豔第350章 下一個被擺上貨架的將會是?第280章 三條路第6章 輕鬆拿下第114章 發佈會後第219章 被影響的歷史第356章 產學研協同第276章 經典調侃環節第83章 康菲尼迪的新聞發佈會第274章 什麼樣的籌碼能打動周新第359章 雙線並行第293章 相同與不同第124章 拳頭遊戲IPO前的路演第128章 慶祝晚宴(3.8k)第290章 互聯網空間的戰爭第187章 首周銷量(6K)第112章 產品發佈會第127章 上市當天第163章 交易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293章 相同與不同第327章 優勢第331章 採訪第310章 遙遙領先第231章 手機交鑰匙方案(6K)第210章 走聯發科的路,做山寨機之父第191章 引爆華國輿論(1W!!!)第175章 此時不狠,更待何時?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363章 事態發展閉環了第215章 Newman的電子支付霸權第162章 約會(6k)第155章 風暴效應第217章 NewPay開獎第38章 焦頭爛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