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220萬,40%股份

“IDG資本,他們說如果我們能夠獲得Newman的投資,那麼他們願意繼續投資qq這個項目。”曾李青話音還沒落下,電話又打來了。

這個電話聊完後,曾李青無奈道:“盈科那邊也來電了,盈科的意思和IDG一樣,只要我們這個項目被Newman看上,他們願意按照原定的條款繼續投資qq。”

陳一丹說:“如果Newman看上了我們的項目,那爲什麼我們還要找IDG和盈科投資呢?

無論是資金實力還是在硅谷和華爾街的影響力,IDG和盈科都遠遜於Newman。”

華國的互聯網人大多數喜歡叫周新Newman,因爲這樣叫不會出錯,加上週新成名在硅谷。

IDG目前的影響力遠不如後世,在阿美利肯只能算中小型投資公司,和周新完全無法比。他們唯一的優勢就是從1991年開始進入華國市場。

pony馬說:“不管他們,我們要想拿到投資,無論是從誰手裡拿到投資,都需要獲得Newman的青睞。

現在相當於在玩一個RPG遊戲,獲得投資是我們的終極任務,無論選擇哪個支線任務都需要獲得Newman的認可。

所以我們現在最重要的事是把公司介紹寫好,大家現在只需要幹好這一件事。

盈科和IDG,等我和Newman聊完,有結果之後再和他們聊。”

曾李青問:“Newman和IDG、盈科之間我們選誰?”

張志東說:“肯定是Newman啊,Newman能夠給我們帶來的資源、經驗和眼光,都是IDG和盈科所無法給我們帶來的。”

周新投資百度的事蹟也被傳回國內了,包括把quora的搜索引擎交給百度做。

既不過多幹預你企業內部經營,又能夠爲你的企業提供除了資金外的幫助,這種投資人是最受創業者喜歡的。

類似的對話發生在燕京很多家旅館,周新的行爲讓後面幾天的互聯網大會失去了關注。

從業界到大衆,大家都在關注誰能拿到周新的投資。

和直接的錢相比,互聯網大會上的內容顯得有些乏善可陳。

“老闆,我一共看了有上百份的公司介紹,一共選出的這二十家公司,是我個人認爲還不錯的公司。

另外像搜狐、新浪和網易這三家公司,他們的業態也好,公司體量和規模也好,都比較成熟了。

他們單獨擰出來,我估計搜狐不差錢,單純張朝陽希望和您聊聊,順便從您這邊要來一筆錢。

他要這筆錢,並不是爲了錢,而是需要您的背書,有了您的背書才更好去納斯達克上市。”

搜狐、新浪和網易,都是活到了二十年後的公司,網易和新浪都活的挺好,搜狐差點,但也沒差到哪裡去。

好歹還活着。

二十年滄海桑田,能活下來的企業不容易。

周新看了看,大多數都是耳熟能詳的名字,騰訊、阿里巴巴、天涯、中華網、易趣、噹噹、盛大等等。

即便周新嚴格意義上來說是00後,但是對這些公司還是不陌生的。

唯一有點陌生的是一家叫億唐的公司,他真不知道這公司是幹啥的。

周新說:“行,才二十家公司,都找來聊聊吧,你排個序,排序之後,每天下午聊六家左右,這個安排還比較合理。

另外把我們準備的制式合同準備好,聊完我滿意的話,直接籤,反正就改一下金額。”

是的,周新把投資合同都準備好了,凱壽律師事務所的亞太區負責人楊一美親自負責此事。

楊一美就在外面等着,等投資人從會議室出來,和對方詳細講解投資合同裡的細節條款。

這可是十億美元的大生意,律師費是其次,幫助凱壽擴展在華業務有極大的好處。

之前幫周新打名譽權的官司時,凱壽在華業務一下子就打開了局面,上次的事情更加堅定了楊一美要和周新搞好關係的念頭。

因此這件事周新郵件和她說了之後,她專程從獅城趕到燕京。

第一個接見的正是pony馬,周新對這個年代的pony馬很感興趣,以他後來的咖位,幾乎沒有機會和pony單獨聊天。

“周先生,您好,我叫馬化滕,英文名叫pony,您可以直接叫我pony。”

pony馬很緊張,他連自己能否入選都沒有把握,因爲qq這款產品在海外有明確的對標產品,那就是icq。

icq都一直沒有找到盈利模式,更別提qq了,他們之所以苦苦支撐,想要把qq經營下去,正是因爲這玩意有很多用戶,並且用戶在高速增長。

qq的用戶增長是普通網站的幾倍甚至十幾倍。

雖然不知道怎麼盈利,但是有這麼多用戶總歸是一件好事,鵝廠的創始人團隊們這麼想。

結果就是用戶越多,對服務器和帶寬的要求越高,他們快支撐不下去了。

一直到3q大戰後,媒體和互聯網界才意識到qq的威力,才知道什麼叫用戶粘性和社交屬性。

在3q大戰前,即便鵝廠在港股上市,靠qq秀和遊戲實現了大幅盈利,但是他們依然不那麼受待見。

和門戶網站相比,qq這種即時通訊軟件好像是異端一樣。

用吳曉波在《騰訊傳》裡的原話說:資本市場一直用非常冷淡的目光看待上市之後的騰訊。

爲什麼?因爲國外對標企業沒有實現盈利。爲什麼在早期BAT之中,百度排在第一,因爲國外對標企業谷歌在商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阿里巴巴同樣如此,海外對標的亞馬遜和ebay,都在商業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唯有騰訊對標的ICQ,被收購後一直沒有找到盈利的方向。

更別提1999年了,大部分投資人都不看好qq,IDG會有投資qq的想法,是因爲王樹的一再堅持。

王樹是IDG在華國的投資經理,投資了金蝶、中科健等企業,就是後面會和三星成立合資公司的中科健。

在王樹的一再堅持下,IDG才決定投資鵝廠。

現在隨着周新的風暴效應,導致整個美聯儲加息提前,納斯達克的崩盤比預想中來得更快。

IDG在香江的亞太地區總部不肯投資這筆項目。

“pony,叫我Newman就好,請伱簡單介紹一下騰訊這家企業現在在做什麼,未來要做什麼,以及你們的創始人團隊。”周新從來沒有見過如此青澀的pony馬。

長相和二十年後的pony馬沒有太多區別,唯一的區別大概就是氣質了。

後來周新在某次大會上遠遠看到過一眼,那時候的pony馬充滿了大佬氣場,現在則是純粹的IT宅男的樣子。

pony馬在介紹的過程中顯得不那麼流暢,他本來是想帶曾李青一起過來的,因爲曾李青在尋找投資中扮演橋樑角色。

他在表達上遠不如曾李青。

無奈周新只見一個人,於是pony馬只好自己來。

“騰訊目前的情況大致就是這樣,我們現在面臨非常現實的問題,如果拉不到投資,那麼我們馬上就會死掉,如果找到了投資,盈利方向也不明朗。”pony馬說。

周新聽完後說:“你之前和投資人見過嗎?”

pony回答道:“見過,IDG的王樹、王功權,盈科資本那邊的投資人,我都見過。”

周新說:“你這說的太坦誠了,說的這麼坦誠不擔心投資人藉機壓價嗎?”

周新說的是現實問題,你越困難,意味着你在和投資人聊的時候對錢越渴望,你一旦表露出這種渴望,就意味着失去主動權。

pony馬說:“我這是出於實事求是的角度,qq這種業務形態確實很難找到盈利方向。

您讓我短短一兩天時間內,找到一個盈利模式,這不現實。

大家都知道您在互聯網領域的眼光之犀利,我沒有必要去掩蓋什麼,與其掩蓋後被您追問拆穿,不如一開始就坦誠一些。

而且我不僅僅是對您坦誠,我在和IDG的王樹聊的時候同樣坦誠,他問我,我怎麼看我們公司的未來。

我直接說的,我不知道。”

周新說:“qq是現在很受歡迎的應用,你剛剛也說了短短九個月時間,註冊用戶就超過了一百萬。

這是個了不起的數字,既然用戶喜歡它,那麼它就一定有變現方式。

只是你們還沒有找到這條路,我願意投資騰訊,你開個價吧。”

周新也想和對方談的深入一些,因爲他這趟回國之後,馬上要去硅谷掃貨了。

在華國是投資一些互聯網公司,回硅谷那可是可以買一些半導體企業。

等到納斯達克泡沫徹底破裂,半導體公司一樣無法獨善其身。

當然因爲未來拳頭遊戲也會進入華國,有拳頭遊戲在,qq顯然無法做到後世的那種規模。

“220萬美元,我們願意出讓40%的股份,也就是說估值是550萬美元。”pony馬說。

“這個價格是怎麼來的?”周新問。

“因爲我們不想失去對騰訊的控制權,同時我們未來一年的運營,至少需要1000萬元rmb。

考慮到互聯網寒冬即將到來,因此我把這個金額往上估了一些。”pony馬說完之後內心很忐忑。

因爲在知道天使投資這玩意之前,騰訊的創始人團隊是有過要把公司賣掉的念頭產生的。

他們當時把公司賣掉,賣掉的心理預期只有300萬rmb而已。

按照8.27的匯率計算,他現在和周新談的價格,對騰訊的估值來到了4548.5萬rmb。

是他半年前期望值的15倍之多。

周新倒也沒有想過要把鵝廠奪過來,因爲鵝廠失去了創始人團隊,他們還能做成後世那種形態嗎?

這是一個問題。

同時周新自己有這個精力,把鵝廠做大嗎?這更是一個問題。

因此只投資不經營是最好的模式。

好東西太多了,你投不過來的。

站在2010往回看,百度明顯要比阿里巴巴和騰訊更強。

但是再過個十年回頭往,百度已經遙遙掉隊了。

如果再往後走十年,說不定百度又起來了。

周新點頭:“好,吳經理在外面等你,合同已經準備好了,我們馬上籤,簽完之後,我們聊聊騰訊如何實現盈利。

我把我的一些思考和你說。

如果對合同不放心,你可以喊你的創世人成員們或者律師來一起看,我先見下一個創業者,你簽完之後我們再聊。”

在騰訊決定找天使投資後,pony馬見過不少投資機構,包括曾李青也見過不少,他們在內部開會討論的時候對不同投資機構的風格都有所瞭解。

從初次見面到最後投資,至少也要經過三輪談判,從投資經理到主管再到最後能夠拍板的。

pony馬突然意識到今天是佛祖保佑的一天,騰訊命不該絕,他還有種飄飄然的感覺。

這就是和boss直接聊的感覺嗎?

“世強,準備一下合同,550萬美元的估值,我們以220萬美元獲得騰訊40%的股份。”周新按了一下桌上的按鈕,然後吳世強走進來。

他看了一眼pony馬之後,沒想到第一個人就受到了周新的青睞。

他點頭道:“好。”

和pony馬一起的有陳一丹和曾李青兩人,他們見pony出來之後馬上迎了上去。

“怎麼樣?”曾李青問。

pony馬說:“220萬美元,按照我們之前和IDG聊好的價格,現在籤。

一丹,待會新興投資的人會把合同拿出來,你看一下,合同沒問題的話就直接籤。”

曾李青猛地揮了一下拳頭:“待會結束後,我們得好好慶祝一下,今天還好帶一丹來了,不然還真不知道要怎麼辦。”

陳一丹是南大法學院經濟法的碩士,帶他而沒有帶張志東和許晨曄,就是因爲他們猜測,有可能會當場籤合同。

“馬先生,請稍等,我們的外部律師正在準備合同,你們可以在這裡稍微坐一會。”

新興投資在大會堂邊上的萬豪酒店,直接租了一整層樓。

被周新看中的項目,會被單獨帶到另外一個大廳等候。

合同是制式合同,但是金額和股份佔比,還有公司名這些,都需要臨時調整。

“我們就和新興投資籤嗎?

不考慮IDG和盈科資本了?”曾李青問。

陳一丹不解道:“還有什麼好問的?昨天我們不是還在說,Newman能夠給我們帶來的東西遠超其他投資機構嗎?”

曾李青解釋:“不是說不要Newman的投資,而是分別接受多方投資,把風險分散。

Newman拿到了騰訊40%的股份,這就意味着他一旦再從我們五個創始人這裡獲得兩個人的支持,他就可以控制騰訊。”

生病中,只有一章,昨天晚上寫完就感覺不對勁,結果寫完量了一下體溫,38.5度,果然不對勁。。。

今天晚上回來還有點低燒。所以今天就只有一章了。

第206章 殘酷的現實世界第49章 投資的第一課第97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第300章 餘額寶的推出第92章 百度的新聞發佈會第167章 飢餓營銷(6K)第182章 新芯科技(8K!)第259章 旋轉門第261章 風起雲涌第167章 飢餓營銷(6K)第337章 交易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129章 微軟不做電子支付的原因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251章 又一年的過去第188章 產品聯動(6K)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302章 不同的風格第106章第78章 要不要做知識問答社區第343章 做空和戰略收縮第212章 2001年尾聲的互聯網大會第184章 發佈會第260章 被拿捏的運營商們第226章 技術的核心推動力第124章 拳頭遊戲IPO前的路演第9章 不同層次的需求第26章 riot拆分第299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轉型第314章 突然陡峭的曲線第29章 微軟成立以來最貴的收購第62章 Newman的NewPay第19章 招兵買馬第190章 產業佈局第367章 MIPad第56章 遍地大佬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230章 訪談2第302章 不同的風格第339章 環球同此涼熱第366章 小米在擴張第312章 價格戰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338章 引爆第47章 反響強烈第294章 試探底線第19章 招兵買馬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67章 酸了第42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211章 新芯(華虹)的成立第30章 再見老友第101章 第一塊Matrix鍵盤第284章 匿名社交軟件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264章 公有云第1章 天時地利第265章 趨勢第318章 彎道超車第210章 走聯發科的路,做山寨機之父第36章 搬運?複製粘貼!第304章 周新的想法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141章 matrix鍵盤上市第6章 輕鬆拿下第341章 意外第190章 產業佈局第209章 模式創新(5K)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88章 做一個世界級的消費電子品牌第153章 泡沫破滅之始第220章 新百度上市第138章 手機設計第104章 曹永羅回國見聞第210章 走聯發科的路,做山寨機之父第365章 第三招第293章 相同與不同第253章 戰略資源第243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56章 遍地大佬第314章 突然陡峭的曲線第275章 時隔多年的查理羅斯秀第157章 給華國互聯網人的建議(4k)第44章 NewPay第281章 專利公開第68章 爲什麼只有Newman可以?第68章 爲什麼只有Newman可以?第357章 蛋糕還是陷阱第78章 要不要做知識問答社區第322章 聯合研發機構第320章 技術轉讓和股權互換第188章 產品聯動(6K)第213章 爲Matrix尋找新的管理者第319章 含金量第276章 經典調侃環節第278章 獨立自主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102章 劃時代的藝術品(求訂閱~)第33章 達成合作
第206章 殘酷的現實世界第49章 投資的第一課第97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第300章 餘額寶的推出第92章 百度的新聞發佈會第167章 飢餓營銷(6K)第182章 新芯科技(8K!)第259章 旋轉門第261章 風起雲涌第167章 飢餓營銷(6K)第337章 交易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129章 微軟不做電子支付的原因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251章 又一年的過去第188章 產品聯動(6K)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302章 不同的風格第106章第78章 要不要做知識問答社區第343章 做空和戰略收縮第212章 2001年尾聲的互聯網大會第184章 發佈會第260章 被拿捏的運營商們第226章 技術的核心推動力第124章 拳頭遊戲IPO前的路演第9章 不同層次的需求第26章 riot拆分第299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轉型第314章 突然陡峭的曲線第29章 微軟成立以來最貴的收購第62章 Newman的NewPay第19章 招兵買馬第190章 產業佈局第367章 MIPad第56章 遍地大佬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230章 訪談2第302章 不同的風格第339章 環球同此涼熱第366章 小米在擴張第312章 價格戰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338章 引爆第47章 反響強烈第294章 試探底線第19章 招兵買馬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67章 酸了第42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211章 新芯(華虹)的成立第30章 再見老友第101章 第一塊Matrix鍵盤第284章 匿名社交軟件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264章 公有云第1章 天時地利第265章 趨勢第318章 彎道超車第210章 走聯發科的路,做山寨機之父第36章 搬運?複製粘貼!第304章 周新的想法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141章 matrix鍵盤上市第6章 輕鬆拿下第341章 意外第190章 產業佈局第209章 模式創新(5K)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88章 做一個世界級的消費電子品牌第153章 泡沫破滅之始第220章 新百度上市第138章 手機設計第104章 曹永羅回國見聞第210章 走聯發科的路,做山寨機之父第365章 第三招第293章 相同與不同第253章 戰略資源第243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56章 遍地大佬第314章 突然陡峭的曲線第275章 時隔多年的查理羅斯秀第157章 給華國互聯網人的建議(4k)第44章 NewPay第281章 專利公開第68章 爲什麼只有Newman可以?第68章 爲什麼只有Newman可以?第357章 蛋糕還是陷阱第78章 要不要做知識問答社區第322章 聯合研發機構第320章 技術轉讓和股權互換第188章 產品聯動(6K)第213章 爲Matrix尋找新的管理者第319章 含金量第276章 經典調侃環節第278章 獨立自主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102章 劃時代的藝術品(求訂閱~)第33章 達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