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擴軍五千

“只是那十萬兩銀子的協防費,怕是無能爲力了!”

許乃釗知道如果江海北關整頓的的好,每月多收幾千甚至上萬稅金也是有可能的,這一部分拔給餘勝軍作爲協防費倒也不是不行,但是先前說的那十萬卻是不能再給了!

林哲呵呵一笑:“大人說笑了,那江海北關你也知道,扣除那六萬兩定額後,每月dǐng多盈餘幾千兩而已,只能勉強夠兩千將士吃喝所需,只靠這diǎn錢前期自然也是建不起來兩千軍隊的,所以那十萬兩銀子的建軍費用自然還是需要的!”

這協防費是協防費,建軍費是建軍費,這是兩碼事可不能混爲一談,林哲圖謀的江海北關雖然那未來有可能從中獲得大量收入,但是這些稅金都是作爲未來的每月協防費,和前期建軍費用沒關係。●⌒小,..o

看見許乃釗臉色變得有些不太好看,林哲當即又是繼續道:“但是,如果江蘇衙門裡錢糧吃緊,倒也是可以少一些,但是八萬兩是最少的了!”

許乃釗站了起來,也不見他多大的聲音,只是輕輕道:“據我所知,先前蘇鬆太兵備道衙門以及江海關裡的存銀都不少,數量足有數十萬兩之巨,如果本官預料的沒錯,恐怕這些銀子已經落入林賢弟手中了吧!”

聽到許乃釗突然說起這個,林哲雖然臉色依舊不變,但是內心裡卻已經暗罵,這個老狐狸倒是知道的一清二楚,不過他對此也有所預料,上海這邊原來的道臺衙門以及江海關裡存銀極大,知道的人並不少,林哲一個外人都能事先知道上海里有那麼多存銀,許乃釗就更加沒有理由不知道了。

不過要想讓林哲把這批銀子吐出去,那是絕對沒有可能的,大不了他直接帶着部隊和銀子回浙江,別說他許乃釗了,就算是向榮以及琦善或者怡良都得乾瞪眼!你能奈我何?

但是許乃釗之前沒說這話,現在卻是突然提了起來,無疑是告誡自己不要太過貪心!

諸多心思一閃而過,林哲依舊面帶笑容:“大人說笑了,我餘勝軍攻入城中雖然略有繳獲,但不過只得少許米糧,金銀不過數千罷了,那些存銀怕都是被賊軍搜刮揮霍了!”

林哲厚臉皮直接不承認,許乃釗也不diǎn破他的謊言,只是平淡的繼續說着:“三萬兩,再加上江海北關每月除定額六萬兩外的剩餘稅金,如果林大人覺得這樣虧了,大可自回湖州去!”

林哲站了起來,臉色依舊沒有太多變化:“五萬兩!”

許乃釗聽罷看了林哲數眼,似乎要沉默,似乎在思考,好半晌後纔是站了起來:“好,就五萬兩,但是我要求貴軍協防上海,至少要有半數老兵,而且新建之軍必須效仿餘勝軍現有規制,不得縮減!

另外我明日就會率軍回蘇州,然後奔赴鎮江,松江城外的賊軍餘孽就交給你清剿!”

“沒問題,有我餘勝軍在,這松江府裡的再聚就亂不起來!”

五萬兩銀子外加江海北關每月稅金裡除了六萬定額後的剩餘稅金,就是許乃釗和林哲達成的一個口頭協議。

儘管這只是一個口頭協議,但是這已經不是林哲和許乃釗第一次合作了,上一次邀請林哲出兵也只是一個口頭協議而已。

很快,許乃釗就是開始履行他的協議,當天就是以江蘇巡撫的名義發佈公文,委任林哲會同吳健彰和洋人商談收回江海北關事宜,同時也是內部行文責令江海北關每月必須定額上繳六萬兩稅金以助軍需,若有剩餘則酌情拔給餘勝軍作協防之費。

於此同時,許乃釗次日就是給林哲直接送來了首批一萬兩銀子的協防費,這個一萬兩是五萬兩建軍費中的第一部分。

許乃釗和林哲達成這一系列協議後,並沒有在上海多待,實際上他見過林哲後,第二天就是率領他的三千清軍再一次匆匆北上,因爲向榮已經給了他行文,說既然上海已復要求他儘快回援鎮江。

向榮的壓力也不小,咸豐帝已經是反覆要求向榮早日攻克江寧了。

許乃釗夠爽快,林哲自然也不好拖拖拉拉,送別許乃釗的那天,林哲在諸多松江府以及上海的官員士紳面前公開宣佈:鑑於松江府地方未靖,賊軍依舊鼠竄各處,餘勝軍未來數日內就會出兵周邊府縣,肅清賊軍,還廣大民衆一個朗朗乾坤。

同時他也是向許乃釗給予了私底下的承諾,保證未來協防松江府的餘勝軍至少有半數老兵,不會出現都是新招募的士兵的情況,同時承諾未來協防上海的餘勝軍兵力不會少於兩千人,新建之軍的規制一律效仿現有餘勝軍規制。

許乃釗對此還算滿意,雖然都是餘勝軍,但是新部隊和老部隊的差距肯定會有,而許乃釗是花錢請的餘勝軍協防上海,自然是希望自己僱傭的餘勝軍都是老兵爲主,至於人數,兩千是最少的了。

送走許乃釗後,偌大的上海縣城裡又回到了只有林哲和他的餘勝軍以及吳健彰等一羣地方官員的日子。

吳健彰小心試探了兩句,得知林哲真的不打算住道臺衙門後,自己纔是從上海縣衙搬回了道臺衙門,至於林哲自己,則是把餘勝軍軍部繼續設置在西城門附近。

接下來林哲就是開始忙碌了起來,首先是傳令留在紹興府募兵的餘勝軍各員,擴大募兵規模,要求募兵不僅僅侷限在紹興一府,同時也要派人到浙江南部的幾個府縣募兵。

浙江是北富南窮,北部地區因爲是傳統的魚米之鄉,在沒有遭到大規模天災或**的情況下,普通百姓普遍日子過的還可以,民風相對溫和,實際上並適合大規模招募兵員。

自古以來都是窮山惡水出好兵,近代也不例外。

近代聞名的團練軍隊,比如曾國藩的湘軍以及李鴻章的淮軍,他們的士兵來源其實都是從偏僻地區招募的,湘軍是從湖南偏僻地區裡招募山民,而淮軍則是在江北招募窮苦百姓,這些地方都不算什麼富裕地區,湖南的偏僻山區就不說,江北在這年代也不是什麼好地方,雖然都是在江蘇省,但是蘇北和蘇南是天差地別。

餘勝軍一開始在餘姚縣募兵,後來擴大到整個紹興府,不過紹興府總體上來說還是比較富裕的地區,人口雖多但是合格的兵員實際上並不多。

爲了進一步擴充合格兵員的數量,林哲把目光瞄向浙南偏僻地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除了募兵外,林哲同樣責令隨營學堂擴大招生規模,招生不僅僅侷限在紹興府,而是擴大到整個浙江以及蘇南地區,基本上只要願意來報考的士子,並通過考覈後都可以接收,不再和以往一樣只侷限在紹興當地士子羣體。

募兵以及軍官的培養自然不是一天兩天能夠辦成的,爲了能夠快速擴軍搭建底子,林哲也是一改以往全新組建某個步兵團的模式,而是採取了從現有部隊成編制抽調數個步兵連,從而充當新步兵團的骨幹,然後再用新兵充實該部隊。

爲此,林哲直接把帶到上海的第二步兵團三個連爲骨幹,直接成立第四步兵團,原第二步兵團副團長沈馳云爲第四步兵團團長。

此外還從第一步兵團抽調第三連、第四連、第五連爲骨幹,成立第五步兵團,新任團長是第一步兵團兼任第三步兵連連長曲攀雲。

於此同時,林哲以繳獲的數門劈山炮爲基礎,成立第四炮兵連,連長乃是原來第二炮兵連副連長兼任第一排排長林明碚,此人也是餘勝軍的老資格炮兵了,和餘勝軍其他軍官大多出身隨營學堂不同,他是士兵出身。

原先乃是林家的細戶,餘勝軍成立後應募成爲炮兵,由於認得幾個字,加上年輕好學,很快就是升任炮長,排長,最後又升任副連長,如今當上炮兵連連長後也算是獨當一面了。

至於騎兵部隊,林哲考慮到許乃釗已經往湖州那邊送去了一百多匹戰馬,所以直接把留在湖州的騎兵部隊擴編,成立第二騎兵連。

而輜重部隊,同樣也是從現有的輜重團抽調了一個連回防湖州,再加上留駐在湖州的第四輜重團,共同組建第二輜重團,原有的留在上海的輜重團則是改稱第一輜重團,轄剩餘的兩個輜重連。

如此一番拆調後,餘勝軍的編制表就從原來的三個步兵團、三個炮兵連、一個騎兵連、一個輜重團變成了五個步兵團、四個炮兵連、兩個騎兵連、兩個輜重團。

當然了,目前這些編制上的擴大並沒有直接增加餘勝軍的總兵力,新招募的士兵還沒來呢,現在的各團除了留在湖州的第三步兵團外,其他的都是隻有三個步兵連而已,此外第四炮兵連也是個空架子,兩個輜重團也是隻有各自兩個連的兵力。

一旦把各部兵員補充完整,未來餘勝軍的總兵力有望超過五千之衆!

只是要想把上述部隊的兵員以及武器補充完整,至少也需要兩三個月的時間,這說的還是一切順利的情況下,如果所有拖延恐怕還要更久。

而要招募新兵,購置武器、騾馬等,僅僅是前期支出就至少得七八萬兩銀子,看着畢餘同拿過來的密密麻麻的賬冊,再看下面的總支出金額,不由得讓林哲感嘆。

這打仗擴軍就是燒錢啊!

自己好不容易撈了幾十萬兩銀子,這還沒捂熱呢就花出去好幾萬了,如果再算上這個月還沒發放的薪資,那又得一兩萬。

到時候擴軍完畢,每月花銷至少四萬兩往上走,如果還是打仗期間,花銷更是嘩啦啦的往上漲。

手中的這五六十萬兩銀子看似很多,但實際上支撐不了多久。

餘勝軍花錢還算是少的了,人數比餘勝軍更多的湘軍曾國藩都砸下去幾十萬了,今年湘軍怎麼也得花個上百萬的。

全國各地清軍的總軍費可是以數千萬來計算的,區區幾十萬兩銀子還真不算什麼。

擴軍要募兵外,還得購買武器,火槍有林德機器廠供應,彈藥以及火炮還得進口,只要有錢問題都不算大。

而這些事情林哲也只是抓一個總,詳細事務自然有餘勝軍的諸多人分別去處理。

餘勝軍熱熱鬧鬧的擴軍,實際上這擴軍之中,林哲自身並不算忙,所以只是給手下們發出了諸多命令後,林哲就是把注意力轉到了江海北關上頭來。

要知道,他得先把江海北關從洋人手裡拿回來,那樣才談得上打擊走私整頓江北海關,以創造更多的稅收,從而爲餘勝軍提供軍費,如果沒能把江海北關從洋人手中拿回來,那麼這一切都是空話。

江海北關關乎到未來數月甚至未來幾年內餘勝軍的軍費收入,林哲自然是希望越早拿回來越好,但是要怎麼行事還得林哲仔細斟酌!

第348章 對策第594章 海軍修正案第641章 勢均力敵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633章 內閣紛爭第109章 四千對四萬第226章 京師巡警廳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384章 嚴寒減員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384章 嚴寒減員第366章 北上直隸第463章 編修清史第401章 與民同樂第428章 林成庭入緬第583章 防護巡洋艦第432章 新舊更替(二)第543章 撞擊敵艦第10章 出征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168章 宮務廳情報處第416章 外憂內困第570章 俄軍的投降第237章 甚於廠衛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497章 爲我獨舞第434章 教育發展計劃第614章 鋼面鐵甲第68章 十萬兩第327章 傾巢而出第333章 帝國在行動第687章 阿富汗亂局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651章 十四年式75野戰炮第365章 傳統和科學的結合第618章 閱艦式第104章 追擊和崩潰第287章 聯軍總攻第424章 理想和現實第28章 太平軍的反擊第89章 湖州之危第569章 他們的戰爭(二)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117章 他不敢開槍第174章 生絲和稅收第105章 浴血衝鋒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212章 蘇北大戰初起第501章 中亞危機第267章 漢特?威廉的失態第86章 企業式政府第23章 第二步兵團第164章 多方驚慌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484章 薛煥入閣第211章 三國領事來訪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367章 戰略調動第576章 絲襪艦隊第569章 他們的戰爭(二)第421章 郭龍雲巡視第410章 海陸分家第459章 一戰成名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285章 勢均力敵第190章 預算赤字第176章 銀行和貨幣第60章 久則生變第183章 上刺刀衝鋒第513章 美國重歸統一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514章 快速發展的1865年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第254章 一夜寒風起第638章 寧耀安之死第404章 林成庭的選擇第414章 方德嬪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661章 朝鮮局勢動盪第426章 昆明激戰第611章 陳月川回京第529章 騎虎難下第430章 軍援林成庭第305章 聯軍總攻第70章 圖謀江海北關第256章 絕望之戰第59章 炮擊上海第67章 協防上海第645章 李平桐下獄第658章 海軍上將科倫克級鐵甲艦第368章 協防師改革第107章 城破殉國第566章 戰艦和炮臺的較量第467章 天津北方鋼鐵廠第462章 隆豐收購案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21章 謊報和擴軍
第348章 對策第594章 海軍修正案第641章 勢均力敵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633章 內閣紛爭第109章 四千對四萬第226章 京師巡警廳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384章 嚴寒減員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384章 嚴寒減員第366章 北上直隸第463章 編修清史第401章 與民同樂第428章 林成庭入緬第583章 防護巡洋艦第432章 新舊更替(二)第543章 撞擊敵艦第10章 出征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168章 宮務廳情報處第416章 外憂內困第570章 俄軍的投降第237章 甚於廠衛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497章 爲我獨舞第434章 教育發展計劃第614章 鋼面鐵甲第68章 十萬兩第327章 傾巢而出第333章 帝國在行動第687章 阿富汗亂局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651章 十四年式75野戰炮第365章 傳統和科學的結合第618章 閱艦式第104章 追擊和崩潰第287章 聯軍總攻第424章 理想和現實第28章 太平軍的反擊第89章 湖州之危第569章 他們的戰爭(二)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117章 他不敢開槍第174章 生絲和稅收第105章 浴血衝鋒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212章 蘇北大戰初起第501章 中亞危機第267章 漢特?威廉的失態第86章 企業式政府第23章 第二步兵團第164章 多方驚慌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484章 薛煥入閣第211章 三國領事來訪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367章 戰略調動第576章 絲襪艦隊第569章 他們的戰爭(二)第421章 郭龍雲巡視第410章 海陸分家第459章 一戰成名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285章 勢均力敵第190章 預算赤字第176章 銀行和貨幣第60章 久則生變第183章 上刺刀衝鋒第513章 美國重歸統一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514章 快速發展的1865年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第254章 一夜寒風起第638章 寧耀安之死第404章 林成庭的選擇第414章 方德嬪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661章 朝鮮局勢動盪第426章 昆明激戰第611章 陳月川回京第529章 騎虎難下第430章 軍援林成庭第305章 聯軍總攻第70章 圖謀江海北關第256章 絕望之戰第59章 炮擊上海第67章 協防上海第645章 李平桐下獄第658章 海軍上將科倫克級鐵甲艦第368章 協防師改革第107章 城破殉國第566章 戰艦和炮臺的較量第467章 天津北方鋼鐵廠第462章 隆豐收購案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21章 謊報和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