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絕望之戰

一場戰爭的勝負,往往是在剛開始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不可否認諸多的戰役裡會充滿奇蹟,但實際上奇蹟之所以被稱呼爲奇蹟,那就意味着出現的機率可以忽略不計(清末梟雄256章)。

而李鴻章的運氣並沒有好到足以讓奇蹟的出現,所以江淮新軍的騎兵毫無意外的戰敗了!

從雙方的騎兵發起正面衝鋒的那一刻起,很多人包括李鴻章在內都已經知道,這一場騎兵對決己方勝利的機會無限接近於零!

但哪怕是知道會戰敗,但是他也必須把騎兵派遣出去,因爲如果不把騎兵派出去,中華軍的騎兵就會肆無忌憚的直接衝擊李鴻章的步兵縱隊,到時候他甚至連下行軍的步伐,組建步兵方陣迎敵都是不可能的。

只有把騎兵派出去,纔有機會用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方式重創中華軍騎兵,從而解決掉中華軍騎兵的威脅。

哪怕是不能解決騎兵的威脅,己方騎兵的攔截,也能夠讓前方的步兵們有足夠的反應時間來組建方正,進而迎戰獲勝後的中華軍騎兵。

看着己方的江淮新軍騎兵一個接着一個倒下,然後出現崩潰,最後只剩下數百騎狼狽而逃的時候,李鴻章此時此刻的感覺是複雜無比的。

但是他沒有和都興阿或者僧格林沁那樣,瞬間就變得絕望甚至逃出戰場,他而是在騎兵還在交戰的時候就是傳令前方的步兵列陣,以空心方陣這種防守陣型來抵禦後續可能的騎兵衝擊。

而當己方騎兵徹底潰敗後,李鴻章再一次傳令,全軍停止行軍,列陣迎戰!

他知道,己方騎兵崩潰,而中華軍騎兵又沒有被重創的那一刻起,自己和中華軍的大決戰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

繼續逃已經毫無意義,因爲有着中華軍騎兵的阻撓,根本就無法順利逃走。剩下的唯一選擇就是原地備戰,然後和後面的中華軍步兵主力決一死戰,做最後的垂死掙扎

北方吹來的風繼續颳着,衣着單薄的江淮新軍士兵們顧不上寒冷。而是一個個都在軍官們的命令下開始列隊。

上萬人備戰,其陣型自然是複雜無比的,除了靠近北方的兩千多人組成了多個空心方陣,用以防備中華軍的騎兵突襲外,其餘步兵已經是靠近部署。在一些低矮的山坡上列出一個個三排橫隊。

那些六磅或者十二磅的火炮也已經是緊急被部署到臨時選定的陣地上,炮兵們把戰馬拉開來,然後開始把一箱箱的火藥以及炮彈堆積在火炮旁邊。

不得不說,江淮新軍的整體訓練素質是要遠遠超過尋常的清軍,同樣也超過了清軍裡的京畿練軍以及直隸練軍等新軍,這從他們在短短半個小時內就從行軍狀態,轉化爲迎戰狀態就可以看得出來。

甚至在這個人人都知道大戰將近,而己方很有可能會慘敗的時間裡,江淮新軍的伙伕們還在就地埋鍋造飯,然後把肉湯以及米飯送到了各部隊當中。

在這個時間裡。王呂雲率領的騎兵部隊並沒有對江淮新軍的步兵方陣發起衝擊,因爲這沒有任何意義,無數戰例已經說明了,騎兵衝擊線列步兵的方陣,哪怕是勉強衝進去了,也是得不償失,而且更多的可能性是非但沒能衝破敵人的步兵方陣,反倒是把自家騎兵給搭了進去。

對於王呂雲的騎兵部隊來說,擊潰了江淮新軍的騎兵部隊,迫使江淮新軍的步兵主力部隊停止行軍。展開防禦陣型就已經是獲得了戰略上的勝利,接下來的戰事和他們騎兵關係已經不大了,要麼是己方步兵方陣大敗,然後王呂雲的騎兵不得不擔當斷後重任。發起誓死衝鋒掩護步兵的撤退,要麼就是己方步兵方陣大勝,然後他的騎兵對江淮新軍的潰兵進行追擊,以獲得更大的戰果。

但是不管是哪一個結果,他的騎兵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已經是無法影響戰略局勢。真正能夠決定雙方勝敗的,是那是拍着緊密隊形的步兵!

如果說要想擊敗敵軍的騎兵,最好的方式是用自家的騎兵,那麼要想擊敗敵軍的步兵方陣,最佳辦法就是用己方的步兵方陣去擊敗他們。

除了戰略因素外,讓王呂雲無法發起衝鋒的還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剛纔那場只持續了二十多分鐘的騎兵對決中,以第二騎兵團爲主的中華軍騎兵雖然擊潰了江淮新軍的騎兵,當場就至少擊斃了三百名以上的敵軍騎兵,其餘受傷以及俘虜的敵軍騎兵達到了三四百人,只有三百多名江淮新軍的騎兵潰散而逃。

但是自身的損失也是極大的,剛纔一戰裡,至少有兩百名中華軍騎兵傷亡,其中超過百騎當場陣亡,其餘受傷的多數也是重傷。

也就是說,剛纔的騎兵對決裡,王呂雲麾下的騎兵傷亡率已經是超過了百分之二十,這個傷亡率如果是放在古代軍隊或者太平軍以及清軍的舊軍裡,早就已經自行崩潰了。即便是放在近代部隊裡,如此高的傷亡率也是足以讓他們傷筋動骨,繼續強行發起衝鋒的話,很有可能讓部隊發生崩潰。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王呂雲是不願意繼續帶着麾下的騎兵發起下一輪的大規模衝鋒!

除了自身損失大外,也和江淮新軍的騎兵潰逃有關,江淮新軍的騎兵可不是散兵遊勇,雖然潰逃了,但也是有組織的潰逃,那潰逃出去的幾百騎也不能不管,必須派人進行追擊,免的讓他們殺一個回馬槍。

多方面考慮下來,就使得王呂雲已經無力對做好了戰備的江淮新軍步兵們發起衝擊了。

現在他要做的就是等,等着施清瑄帶着步兵主力上來!

而他也並沒有等待多久,僅僅是他擊敗江淮新軍騎兵的半個小時後,南方的一道低矮山坡上,就是出現了一排排穿着深藍色軍服的中華軍士兵,他們排着可以隨時進行戰鬥的三派橫隊,在軍樂隊的鼓點聲中一步一步向前踏來。

在這些士兵之間,還有諸多騎着戰馬的軍官不時的下達各種命令。

這些步兵們大多以營爲單位,組成了一個個步兵方陣,然後在長達將近一公里的寬度上同時向北前進,這些步兵方陣之間,一個個傳令兵們飛馳着,把各種命令傳達開來。

看着漫山遍野過來的中華軍步兵,已經從戰馬上下來的李鴻章嘴角略微抽搐,僅僅是看這一眼,他就估算出對面的中華軍至少有一萬五千多人,比己方萬人多了足足三千多人。

不過雖然心中已經有着絕望的心理,但是他依舊神情平靜,然後用着鎮定的語氣道:“讓炮隊打準點,先把他們左翼的方陣打掉!”

他的話音落下不久,江淮新軍的十餘門十二磅洋炮就是開始了射擊,沉重的實心彈劃過天際,然後落入了一千米外的中華軍第一師的步兵方陣中。(。)

第271章 御前戰略會議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24章 新軍服和軍銜第404章 林成庭的選擇第123章 井噴式發展第421章 郭龍雲巡視第6章 辦團練捐道員第319章 特殊時期第542章 緊跟本艦第176章 銀行和貨幣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703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143章 舉旗造反第500章 八年甲艦試驗艦第602章 重回戰國時代第490章 檢閱海軍第297章 廣州失陷第139章 逼宮謀割據第25章 廣德激戰第136章 血流成河第219章 桃源大決戰(二)第364章 視察帝國大學第315章 帝國風氣第384章 嚴寒減員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第205章 四省巡撫第570章 俄軍的投降第131章 敵騎來襲第108章 主動出擊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287章 聯軍總攻第463章 編修清史第327章 傾巢而出第123章 井噴式發展第523章 千里最強兵力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104章 追擊和崩潰第345章 工業規劃第153章 懼怕和驚慌第625章 陰謀在行動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54章 兵指青浦第583章 防護巡洋艦第420章 東北設省第429章 緬甸局勢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171章 整編擴充計劃第326章 夏稅和鐵路第485章 視察上海第138章 敗退和首秀第569章 他們的戰爭(二)第49章 湖州釐捐局第170章 整編擴軍會議第387章 咸豐東狩第40章 五十對八百第501章 中亞危機第103章 黑夜混亂第14章 自籌軍費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60章 久則生變第50章 林德機器廠第550章 夏威夷戰事再起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42章 勝負在此一舉第256章 絕望之戰第473章 新疆設省第235章 督察院風暴第163章 鎮江兵變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704章 世界大戰的邊緣第2章 土匪危機第571章 鐵路網的野心第180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一)第4章 擴張護院第343章 侯客室第173章 馮寶才第648章 三國之勢第111章 以攻代守第253章 沈馳雲入沐陽第216章 戰爭風暴來臨第25章 廣德激戰第590章 海關艦隊第394章 餓狼第151章 三拒勸進第479章 華盛頓號首秀第665章 李允慧見聞第650章 超前的設計第650章 超前的設計第686章 陸軍革新第448章 越南危局第267章 漢特?威廉的失態第566章 戰艦和炮臺的較量第143章 舉旗造反第152章 登基稱帝第180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一)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588章 畸形的社會第336章 新戰略計劃第188章 營造皇宮
第271章 御前戰略會議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24章 新軍服和軍銜第404章 林成庭的選擇第123章 井噴式發展第421章 郭龍雲巡視第6章 辦團練捐道員第319章 特殊時期第542章 緊跟本艦第176章 銀行和貨幣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703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143章 舉旗造反第500章 八年甲艦試驗艦第602章 重回戰國時代第490章 檢閱海軍第297章 廣州失陷第139章 逼宮謀割據第25章 廣德激戰第136章 血流成河第219章 桃源大決戰(二)第364章 視察帝國大學第315章 帝國風氣第384章 嚴寒減員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第205章 四省巡撫第570章 俄軍的投降第131章 敵騎來襲第108章 主動出擊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287章 聯軍總攻第463章 編修清史第327章 傾巢而出第123章 井噴式發展第523章 千里最強兵力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104章 追擊和崩潰第345章 工業規劃第153章 懼怕和驚慌第625章 陰謀在行動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54章 兵指青浦第583章 防護巡洋艦第420章 東北設省第429章 緬甸局勢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171章 整編擴充計劃第326章 夏稅和鐵路第485章 視察上海第138章 敗退和首秀第569章 他們的戰爭(二)第49章 湖州釐捐局第170章 整編擴軍會議第387章 咸豐東狩第40章 五十對八百第501章 中亞危機第103章 黑夜混亂第14章 自籌軍費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60章 久則生變第50章 林德機器廠第550章 夏威夷戰事再起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42章 勝負在此一舉第256章 絕望之戰第473章 新疆設省第235章 督察院風暴第163章 鎮江兵變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704章 世界大戰的邊緣第2章 土匪危機第571章 鐵路網的野心第180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一)第4章 擴張護院第343章 侯客室第173章 馮寶才第648章 三國之勢第111章 以攻代守第253章 沈馳雲入沐陽第216章 戰爭風暴來臨第25章 廣德激戰第590章 海關艦隊第394章 餓狼第151章 三拒勸進第479章 華盛頓號首秀第665章 李允慧見聞第650章 超前的設計第650章 超前的設計第686章 陸軍革新第448章 越南危局第267章 漢特?威廉的失態第566章 戰艦和炮臺的較量第143章 舉旗造反第152章 登基稱帝第180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一)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588章 畸形的社會第336章 新戰略計劃第188章 營造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