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路線問題

第248章 路線問題

淮水北岸。

當鍾離眛這個秦軍的“大功臣”被趙佗的短兵“請”上岸時,還有種恍惚的感覺。

他精心設計的詐降之計,在這支秦軍面前竟如同兒戲一般。

那些秦卒拿出秦弩,一陣箭矢狂射就將鍾離眛寄予期望的楚人勇士射翻了一半。

剩下的楚人見勢不妙,駕舟逃遁,導致這番突襲成了一個笑話,計劃直接破產。

“這一次的事情,想來鍾離人會幫你傳遍整個楚國,就連楚王也會知道是你鍾離眛幫我們渡過了淮水,你將成爲楚人口中最痛恨的‘叛賊’。不過伱做的事情對我秦國來說卻是一場大功,絕不會虧待你。”

“此事你再好好思量下吧,但你可不要想着逃跑哦。”

趙佗走過來,在鍾離眛耳邊輕輕說了一句。

然後他吩咐了一什精銳士卒看住此人後,便大步向前走去。

在歷史上,鍾離眛能得項羽器重,還被劉邦嫉恨到親自下令追殺,可見此人的才能很強,絕對是大將之才。

且鍾離眛如今年歲還不大,正是趙佗收服的好時機,更別說對方還來了這麼一出“詐降”之計,將他自己給親手送了過來,趙佗自然是笑着受了。

不過如今他們剛渡過淮水,回秦之路尚有一大截,事情還有很多,趙佗只能將鍾離眛之事暫且放下,等脫離了險境再慢慢考慮如何來操作。

反正先把人抓住再說。

至於現在,趙佗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辦。

比如,確定接下來的行軍路線。

“項燕在下蔡附近大敗我軍,他的主力定然在吾等的西邊,不管他有沒有渡過潁水去支援項城的楚軍,下蔡至鉅陽這一範圍都是楚軍雲集之地,吾等不能往西走,否則會撞上楚軍主力,故而不能去和項城附近的蒙武將軍匯合。”

軍議上,辛梧首先排除了西向的方案

衆人皆點頭稱是。

除了辛梧說的項燕大軍雲集西邊的關係外,趙佗心中還擔憂這麼多天過去了,蒙武那邊怎麼樣了?

若是蒙武一敗,西邊就是死地啊。

趙佗心中憂慮蒙武勝敗,但面上卻不露聲色。

這時,辛梧一指畫在地上的地圖,說道:“所以離吾等最近的就是睢陽東南,芒、碭附近,那裡如今被我軍控制,只要能到此處,我們就能得到友軍掩護,脫離險境,從睢陽回去!”

趙佗眼睛微眯,看着地上的簡陋圖示,一個大鵝卵石和幾個小石頭按方位擺放,代表着他們北邊的幾個城邑。

睢陽,就是商丘,昔日的宋國都城,後來是魏國大宋郡的重要城市。去年秦軍滅魏,將這裡拿下,睢陽就成爲秦國東部的一個重要據點。

隨着李信伐楚,駐紮在睢陽的一萬秦軍也接到命令,南下佔領芒、碭地區,對楚國東部進行佯攻,形成壓迫之勢。

相應的,楚軍在睢水附近的相邑也集結了一部分兵力,與睢陽芒碭方向的秦軍進行對峙。

因爲這邊是佯攻,秦軍又都是些雜牌部隊,雙方兵力也差不多,所以相較於正面戰場的熱火朝天,芒碭相邑這一段基本都是雷聲大雨點小,秦楚兩軍只是相互牽制,並沒有展開大戰。

從距離來看,趙佗這一部和芒碭秦軍之間有差不多近千里的路程,但路上的楚國大城並不多,也就蘄邑、銍邑以及相邑等幾個大城。

其中蘄邑、銍邑等城的兵力應該被抽調到西邊的項燕兵團或是北邊的相邑去了,所以這幾個地方兵力空虛,趙佗若是率軍北上,沿途攻城補充糧秣,應該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唯一麻煩的就是在他們回秦的最後一關,相邑一帶,聚集了一支楚國大軍,怕是有上萬人,阻擋着他們的歸途。

“相邑就算有上萬楚軍吾等也不懼,因爲芒碭也有我上萬秦軍和他們對峙。在此牽制態勢下,吾等說不定能在兩軍對峙時,從相邑後方突襲楚軍,與芒碭的秦軍配合,大破彼處楚人,奪下相邑,立下一個功勞。”

辛梧臉帶笑容的說着。

他曾率軍出征魏國,對於彼處地理形勢熟稔於胸,如今說起來頭頭是道,連黑臀、白榮等將吏都聽的十分明白,此刻衆人皆點頭贊和道:“辛將軍說的是,如此路線,確實是吾等回去的最佳選擇。”

黑臀更是大笑道:“太好了,咱們這就去捅了相邑楚軍的屁股。等敗了這支楚軍,拿下相邑,回到秦國之後,就算此番伐楚戰敗,吾等也是有功無責。”

就在衆人皆笑的時候。

趙佗卻眉頭緊皺,他盯着地上的那幾個石塊。

辛梧的計劃本身沒問題,這樣走確實能讓他們最快的回到秦國。

但前提是芒碭附近的那一萬秦軍還在,能夠幫助他們牽制住相邑一帶的楚軍,給他們背襲,或是突破攔截的機會。

如果芒碭那一萬秦軍不在了呢?

趙佗閉上眼。

那一萬秦軍是作爲掩護主力的佯攻部隊,對相邑方向的楚人進行牽制壓迫。如果蒙武還在圍攻項城,那芒碭的一萬秦軍自然不會有什麼問題。

但若是蒙武敗了呢?

趙佗所部此去芒碭近千里路程,起碼得走一個月。哪怕現在的蒙武還沒敗,但能保證一個月裡蒙武都不會敗走或是撤退嗎?

按辛梧的想象,蒙武手中有七萬人,再加上背靠淮陽供給,和楚軍對峙一個月應該沒大問題。

但趙佗卻知道蒙武背後的淮陽是個大炸彈,一旦爆炸,蒙武絕對擋不住。

如此一來,蒙武部潰敗或是撤退後,收到大軍已敗消息的芒碭秦軍,自然會退回睢陽去。

因爲主力已經敗了,他們繼續和相邑的楚軍對峙也就沒有意義,甚至還有被楚軍吞下的風險。

這樣,當趙佗北上時,將獨自面對相邑一帶的一萬楚軍!

不要想着無聲無息的突襲,因爲他們這一個月的路程裡,爲了獲得補給,定然會攻打楚國城邑,消息必然走漏,楚人的快馬會將他們的行蹤送到鎮守相邑的楚將手中。

沒有芒碭友軍的牽制,他們將以疲憊之卒,對抗收到消息以逸待勞的一萬楚軍,勝算能有多少?

更別說,這還沒算他們背後的追兵。

你辛梧能想到北上芒碭是最佳路線,後面的楚國將領會想不到嗎?

就在趙佗思索間,辛梧眼見衆將高興,唯有趙佗眉頭緊皺,毫無興奮之色,不由詫異道:“趙佗,莫非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趙佗深吸口氣,將自己的擔憂說了出來。不過他並未說明淮陽可能叛亂的事情,而是說以蒙武的穩重,若是見李信敗走,說不定會撤回大軍,從而引起芒碭秦軍的撤離,如此他們就有危險。

辛梧也是個穩重老將,此刻聽趙佗一說,也注意到這個問題,不由皺眉道:“你說的也有道理,那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趙佗並未馬上回答,而是在心中又將計劃過了一遍後,纔開口道:“依佗之見,吾等第一步當然是北上攻蘄邑,補充糧秣。但出了蘄邑之後,就不再北上,而是轉頭東向,取符離,渡睢水,經彭城而北上,過楚國豐沛之間插入魏境,直抵單父。”

“如此,就可完美避開相邑的一萬楚軍,且若是楚王派來追兵,也定然想不到我們會繞這麼大一個圈子,必然措手不及,追不上吾等!”

“豐沛之間?”

辛梧皺眉。

趙佗點頭道:“豐沛之間,便是吾等生路。”

……

此刻,在楚國下蔡至蘄邑之間的淮北平原上,也有一支數量龐大的楚軍正在行進。

“左司馬,既然你斷定那支秦軍會從鍾離渡過淮水,那爲何吾等不去後面追他,反而要去蘄邑?”

景同騎在戰馬上,向坐在指揮戰車上的昭平詢問。

不久前剛因回援之功,備受楚王負芻賞識和拉攏,而被任命爲左司馬的昭平,舉頭望着東北方向,彷彿能看到數百里外的蘄邑。

聽到問話,他轉頭看向景氏的年輕人,笑道:“景同啊,上柱國曾說軍爭之事就如垂釣,得有耐心有章法,而不是悶頭就上,那樣反會被魚兒牽着鼻子走。”

“淮南往東,能夠供幾千人渡過淮水,且能提供他們糧草補給的,也就幾個城市,最近的是鍾離,秦軍必定從鍾離渡過淮水,然後北上返回秦國。吾等若是跟在他們後面,這一路緊趕慢趕,就算能追上也不知要多久。這豈不就是釣魚反被魚兒拉着走麼。”

“這支秦軍想要儘快回到秦境,渡過淮水後多半會從蘄邑走,北上往睢陽方向。因爲睢陽是離我楚國最近的秦國大城,那裡還有萬餘秦軍,如此他們有很大的可能走此路!”

“所以既然算到了他們的路線,那我何必從後面去追呢?直接到前面進行堵截,豈不妙哉?”

“就算我判斷失誤,他們不走睢陽,也早晚會渡過淮水往北走。我沒在蘄邑堵住他們,亦可廣佈遊騎,再加上各地城邑傳來的情報,早晚能發現他們的蹤跡。”

“呵呵,屆時這隻魚兒只要冒頭,就等着我在這淮北之地將它逮住吧!”

昭平冷冷一笑,目光再度看向東北,喃喃道:“所以,你們會走蘄邑嗎?”

……

“我已過蘄邑。”

“還抓了蘄公。”

李由坐在一匹矮小的戰馬上,一邊率軍北行,一邊回望身後燃燒着火焰的蘄邑,以及那個被他麾下士卒綁在一輛馬車上的中年男子。

李由的臉上帶着一抹自信的笑容。

他此番可謂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昔日他因爲趙佗的緣故,被李信排擠,趕到後面帶着五千人押運糧秣輜重。

結果被從鉅陽南下的項燕撞了個正着,慘敗之後,雖然李由僥倖逃生,但也犯了大罪,回去之後估計是要削除爵位抵罪了。

這讓李由覺得他可真是倒黴透了,上了戰場一功未立,反而還得丟爵贖罪,幸好李信沒有趁勢收拾他,還讓他帶着殘兵殿後,一邊防範下蔡楚人,一邊押運從下蔡繳獲的糧秣跟在大軍之後緩行。

發現項燕的蹤跡後,李信就斷了突襲壽春的念頭,準備擊破項燕軍後,直接北上攻打鉅陽,所以纔會讓李由押運輜重後行。

哪料到那一戰李信慘遭大敗,兩萬秦軍四散潰逃,李信亦是倉皇西竄。

而李由在見識過項燕的軍力後,並不看好李信,心裡早就做好了預備方案。

所以在知道李信潰敗的第一瞬間,李由就當機立斷,拋棄沉重的物資直接率軍往東走,和李信逃跑的方向剛好相反。

如此一來,項燕的主力大軍果真被李信殘部吸引走,雖有部分楚軍在潁水以東追殺四處逃竄的潰卒,但終歸人數不多,沒能堵住他,讓李由這一部順利逃脫。

李由一邊在淮北各處鄉邑流竄遊擊,一邊還收攏了不少秦軍潰卒,竟然達到了兩千戰兵的樣子。

路上雖遇到兩股楚軍的絞殺,但那些楚軍人不多,反被李由設計大敗。

這樣一路流竄,他竟到了蘄邑附近,在探知邑中守卒不多的情況下,李由發動突襲,強取蘄邑,擒獲了城中的楚國蘄公。

李由攻下蘄邑,果斷的在城中點燃了一把火,趁着城中蘄人救火的時候,搶劫了府庫糧草,又馬上帶兵出城。

這一套流程下來,可謂行雲流水,頗讓李由自得。

“哼哼,蘄邑往北的銍縣想來也沒什麼守兵,我可繼續拿下銍縣,補充完糧草後,繼續向北。睢陽芒碭附近應有我秦國大軍,只要到了那裡,派人穿過楚軍封鎖,讓彼處秦軍配合接應,此番便無憂矣。”

李由想到此處,髒污的臉上笑容更甚。

他不由轉頭望向西方,低語道:“如今李信大敗而逃,那趙佗雖然不知蹤跡,但肯定還在潁水以西的城邑中,等項燕大軍一至,他就算不死,也是個敗軍之罪,和我之前一樣啊。”

“哈哈,如此一來,衆軍皆敗,我之前的罪責也就無所謂了。在這一片慘狀之中,我李由在楚國腹地帶兵轉戰上百里,突破楚軍重重封鎖,還抓獲楚國縣公回到秦國,這般英勇之事,試問誰人能比?”

李由驕傲的昂起腦袋。

“大王定會因此賞識於我!”

“此番伐楚,天下人便知,我和那趙佗到底孰強孰弱了!”

感謝書友20221023165627300的打賞,以及各位的投票支持,謝謝!

(本章完)

第62章 宴飲第202章 白氏女第652章 紫服細腰第39章 軍營第383章 劉項潛龍第197章 換將第607章 皇帝西巡第792章 戰死第615章 皇帝之慾第490章 改變皇帝第507章 公輸御女第785章 散盟第296章 秦楚砲戰第114章 涉間之仇第499章 尚公主第40章 巡營第64章 宋意第249章 蘄邑第498章 禁止議政第699章 儲君第281章 章邯之名第346章 計毀趙佗第558章 胡人得鐙第377章 無約立約第490章 改變皇帝第84章 破城第393章 扶蘇覺醒第460章 抄他後路第326章 趙佗如龜第574章 叛秦者死第397章 相見公主第588章 玩弄大將第324章 懸羊擊鼓第420章 張良覺醒第203章 娶妻第804章 前奏第383章 劉項潛龍第533章 上將軍第171章 治兵第668章 力士揮椎擲祖龍第177章 名聲第100章 天兵第176章 菑縣第436章 代亡第721章 戰將第264章 劉呂聯姻第176章 菑縣第473章 齊亡第436章 代亡第112章 定策第32章 黃金第57章 秦無忌第252章 符離第314章 將軍可欲滅齊第208章 李信伐楚第20章 秦王第562章 戰局已定第457章 勇追窮寇第831章 心病第662章 尋仙不如修仙第820章 重用第306章 齊之虛實第584章 樊曹之別第498章 禁止議政第29章 分田第102章 凱旋第817章 刺佗(下)第837章 變法第512章 皇帝警告第272章 李斯之怨第193章 魏亡第413章 趙佗伐代第760章 羽弟第313章 笑那秦將無謀第608章 冒頓盡孝第144章 各懷心思第740章 後手第119章 趙中郎第752章 項不更第227章 悔意第235章 草木皆兵第673章 以勢壓人第797章 君恙第343章 滅楚者佗第771章 擒王第401章 李由南征第256章 將計就計第348章 項燕熊啓第506章 牀榻事發第338章 兵臨楚都第29章 分田第198章 李戶將第372章 江東之變第103章 封賞第603章 雙王戰歿第158章 魏將第694章 李氏第682章 審問第143章 喇叭戰術第562章 戰局已定
第62章 宴飲第202章 白氏女第652章 紫服細腰第39章 軍營第383章 劉項潛龍第197章 換將第607章 皇帝西巡第792章 戰死第615章 皇帝之慾第490章 改變皇帝第507章 公輸御女第785章 散盟第296章 秦楚砲戰第114章 涉間之仇第499章 尚公主第40章 巡營第64章 宋意第249章 蘄邑第498章 禁止議政第699章 儲君第281章 章邯之名第346章 計毀趙佗第558章 胡人得鐙第377章 無約立約第490章 改變皇帝第84章 破城第393章 扶蘇覺醒第460章 抄他後路第326章 趙佗如龜第574章 叛秦者死第397章 相見公主第588章 玩弄大將第324章 懸羊擊鼓第420章 張良覺醒第203章 娶妻第804章 前奏第383章 劉項潛龍第533章 上將軍第171章 治兵第668章 力士揮椎擲祖龍第177章 名聲第100章 天兵第176章 菑縣第436章 代亡第721章 戰將第264章 劉呂聯姻第176章 菑縣第473章 齊亡第436章 代亡第112章 定策第32章 黃金第57章 秦無忌第252章 符離第314章 將軍可欲滅齊第208章 李信伐楚第20章 秦王第562章 戰局已定第457章 勇追窮寇第831章 心病第662章 尋仙不如修仙第820章 重用第306章 齊之虛實第584章 樊曹之別第498章 禁止議政第29章 分田第102章 凱旋第817章 刺佗(下)第837章 變法第512章 皇帝警告第272章 李斯之怨第193章 魏亡第413章 趙佗伐代第760章 羽弟第313章 笑那秦將無謀第608章 冒頓盡孝第144章 各懷心思第740章 後手第119章 趙中郎第752章 項不更第227章 悔意第235章 草木皆兵第673章 以勢壓人第797章 君恙第343章 滅楚者佗第771章 擒王第401章 李由南征第256章 將計就計第348章 項燕熊啓第506章 牀榻事發第338章 兵臨楚都第29章 分田第198章 李戶將第372章 江東之變第103章 封賞第603章 雙王戰歿第158章 魏將第694章 李氏第682章 審問第143章 喇叭戰術第562章 戰局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