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烏氏倮

義渠城外。

大軍停步,趙佗見到了在此等候自己的北地郡守李舉,以及烏氏倮。

郡守李舉是李信家族的遠支,憑藉將門家世立了些戰功,成功上位。

烏氏倮約五十餘歲,戴高冠,着黑色深衣,第一眼看上去,還以爲是個秦人貴族。

不過趙佗仔細打量,還是能從烏氏倮的臉上看出些異域風情。

鼻樑、眼窩終歸和中原人有些不同。

烏氏戎族並非諸夏之屬,聽說祖上是從西邊遷過來的,後來定居在涇水上游的雞頭山附近,其地便因族名而爲烏氏,現在是秦國的烏氏縣。

“烏氏倮見過上將軍,上將軍橫掃六國之威名,倮早已聞之,如今一見果真是年少英傑,讓倮甚爲佩服。”

雖說是倒賣牛馬的戎族出身,烏氏倮舉止之間卻盡顯華夏禮儀,風度翩翩,一口流利的秦語讓人挑不出刺來。

“烏氏君言重了。君乃國之良臣,此番北擊胡人之事,佗還需要烏氏君多多助力纔是。”

趙佗拱手相待,態度很客氣。

秦始皇給了烏氏倮“位比封君”的待遇。

烏氏倮不僅可以入朝覲見皇帝,還有議政參政之權,在本地有極高的地位,就算是北地郡守也要對他以禮相待,趙佗自是不能輕慢。

更別說,他接下來還要用到對方。

兩人一番寒暄後,站在旁邊的李舉已是等不及,伸手笑道:“上將軍遠道而來,旅途辛苦,吾已於府中備下薄酒,請烏氏君作陪,爲上將軍接風洗塵。”

“有勞李郡守了。”

趙佗頷首,讓副將司馬良安排他的數千衛隊先去安營紮寨,然後便帶着酈食其和陳平兩個親信幕僚,在李舉和烏氏倮的逢迎下進入城中。

“義渠城小人寡,沒有什麼好宅邸,上將軍若是不棄,可暫住郡府中。”

李郡守邊走邊說着,想要爲趙佗安排住處。

趙佗打量着沿途景色,果見這義渠城十分破落。

城中道路狹窄,兩側房屋歪歪扭扭,就連郡府所在也有些陳舊,別說和內地那些郡府官署相比了,甚至還比不上關中的一個縣衙。

趙佗道:“多謝郡守好意,不過帶兵征戰,我自當駐紮營中,就不在城中叨擾了。”

李郡守一臉佩服的說道:“現在已經入冬,營帳裡頗有冷寒之氣,上將軍能跟士卒同甘苦,共寒暑,怪不得能百戰百勝。”

趙佗嘴上客套着,心思卻放在旁邊的烏氏倮身上。

不過兩人沿路除了一些客套話外,並沒有多說什麼。

真正的事情,還是要在餐桌上聊。

不一會兒,趙佗便被迎進郡府廳堂裡。

這郡府的屋宇雖然比不得內地豪奢,但也十分寬敞大氣。

天色尚未徹底暗下來,屋中已燃起了燈火,將廳內映照的如同白日。

除了郡守李舉、烏氏倮之外,此番宴飲作陪的還有北地郡的監御史和郡丞等人。

“長城外有月氏騎兵出現,郡尉已帶人前去查看,不在此地,還請上將軍見諒。”

李舉的話,解答了趙佗的心中的疑惑,怪不得他沒有看到主管軍事的郡尉。

同時,趙佗的心思被月氏騎兵出沒的消息吸引住了。

剛剛落座,他便問道:“李郡守,月氏騎兵爲何出沒於長城外,莫非是他們知曉了我秦國將要取河南地?”

坐在廳堂末座的酈食其和陳平兩人,頓時眉頭緊皺。

因爲有長城的阻隔,再加上胡人的駐地一般遠離邊境,所以在他們的謀劃中,現在的月氏應該還不知道秦國想要奪取河南地的計劃。

這是他們可以利用的一個點,併爲此設計了一些計劃。

如果月氏人提前知曉這事情,那情況就大不相同了,會平白生出一些變故。

李舉面露尷尬,說道:“在上將軍來此之前,我已經下令封鎖消息。長城各處不準普通人出去,應該不至於泄露,只有一些出塞的商人……”

說着,李舉看向旁邊的烏氏倮。

烏氏倮握着手裡的酒卮道:“北地的商賈和西邊的諸戎、月氏甚至是匈奴都有貿易往來,每月都會有人攜帶關中的貨物前往戎地,交換彼處牛馬。”

“之前月氏襲擊匈奴,貿易並未曾斷絕,如果這時候不準商賈出塞,再加上北地郡突然聚集的大量騎兵,恐怕會引起月氏警惕,故而我認爲這時候不宜產生變故,讓商人和往昔一樣入胡地交易,可以起到麻痹對方的效果。而且我認爲,上將軍恐怕也需要月氏人在河南地的具體情報。”

“烏氏君所言甚是,那些商人行走於河南地,爲吾等打探情報,確實比在長城內有用。”

趙佗淡淡一笑,不在此事上糾纏,轉而提起了其他話題。

不一會兒,宴會開始。

灑滿了各種香料的金黃色烤全羊,用黑色醬料澆蓋的野鹿肉……

大量的肉食,加上當地特產的奶酒,讓趙佗在這一餐上感受到了不同於諸夏飲食的風情。

同時他也不忘這一次的目的,在和烏氏倮和李舉等人的交談中,對佔據河南地的月氏情況瞭解了不少。

月氏是一個部族聯盟式的國家,居於河西走廊,勢力強大,足有十五六萬騎。

其首領爲月氏王。

月氏王以下,則是五部翕侯,每一個都是割據一方的大部落首領,相當於諸夏的諸侯級別,在月氏國中有很大的權勢。

如今攻入河南地,驅逐匈奴人的便是其中兩部翕侯,手下騎兵的數量大約在六七萬左右。

因爲是爲自己開的接風酒宴,再加上離開戰還有好幾個月,故而趙佗只是說了一會兒月氏的事情,就和李舉、烏氏倮等人聊到了內地的一些趣事。

一時間賓主盡歡,酒宴愉快收場。

應酬完之後,趙佗再次拒絕了李舉留宿義渠城的提議,和烏氏倮等人告別後,選擇了回營地歇息。

他明天還要前往離城池十餘里的諸郡騎兵駐地,進行巡視。

趙佗的軍營紮在義渠城外五里處的平地上,營帳相連,足有五千人。

一進帳中,陳平就迫不及待的開口。

“上將軍,吾等要防範那烏氏倮纔是。”

第794章 徵西第139章 入屋第327章 火牛衝陣第196章 驕心第161章 屠睢第131章 戰爭前奏第191章 劉季背主第169章 戰績第173章 勵士第774章 喜信第720章 還都第600章 秦火燎原第105章 中車府令第41章 什長第211章 心疾第248章 路線問題第449章 我答應第715章 科技第279章 秦以牛耕第349章 奪爵升爵第205章 楚動第378章 月圓之夜第738章 惡化第594章 匈奴勇士第26章 賜爵第467章 死即五鼎烹第477章 終結亂世第649章 秦皇封禪第726章 物理第255章 屈明獻策第626章 收買民心第582章 巧舌如簧第732章 喜訊第383章 劉項潛龍第215章 家書第221章 選擇第675章 驚弓第440章 攘夷之功第303章 趙佗墜馬第186章 死戰到底第88章 大澤第194章 投壺第464章 田氏兄弟第39章 軍營第708章 反對第769章 一秦敵十越第127章 範義第271章 奏捷受賞第623章 老父與子第837章 變法第589章 頭曼求婚第501章 通西南夷第290章 時代變了第76章 鬱結第585章 單于妙計第392章 君心難測第551章 大風弩陣第661章 泗水天子氣第268章 咸陽之惑第799章 抉擇第601章 守火待狼第677章 自剄第730章 滅甌第742章 從軍第791章 反釣第178章 戴氏第191章 劉季背主第281章 章邯之名第399章 何以家爲第625章 昭王先例第361章 四面楚歌第123章 農家第429章 又殺一王第175章 名利第771章 擒王第519章 項氏謀劃第455章 技擊之士第345章 不穀欲降第741章 離別第328章 砲車破軍第570章 皈依之心第318章 兵臨睢水第240章 淮陽反第758章 賜子爵第396章 強國強軍第435章 不留活口第65章 夜襲第694章 李氏第342章 山鬼狐鳴第163章 軍令第528章 皇帝交心第714章 火藥第204章 劉季自刎第139章 入屋第215章 家書第481章 六王伏辜第610章 分配地盤第799章 抉擇第258章 秦王怒第424章 兩王同車
第794章 徵西第139章 入屋第327章 火牛衝陣第196章 驕心第161章 屠睢第131章 戰爭前奏第191章 劉季背主第169章 戰績第173章 勵士第774章 喜信第720章 還都第600章 秦火燎原第105章 中車府令第41章 什長第211章 心疾第248章 路線問題第449章 我答應第715章 科技第279章 秦以牛耕第349章 奪爵升爵第205章 楚動第378章 月圓之夜第738章 惡化第594章 匈奴勇士第26章 賜爵第467章 死即五鼎烹第477章 終結亂世第649章 秦皇封禪第726章 物理第255章 屈明獻策第626章 收買民心第582章 巧舌如簧第732章 喜訊第383章 劉項潛龍第215章 家書第221章 選擇第675章 驚弓第440章 攘夷之功第303章 趙佗墜馬第186章 死戰到底第88章 大澤第194章 投壺第464章 田氏兄弟第39章 軍營第708章 反對第769章 一秦敵十越第127章 範義第271章 奏捷受賞第623章 老父與子第837章 變法第589章 頭曼求婚第501章 通西南夷第290章 時代變了第76章 鬱結第585章 單于妙計第392章 君心難測第551章 大風弩陣第661章 泗水天子氣第268章 咸陽之惑第799章 抉擇第601章 守火待狼第677章 自剄第730章 滅甌第742章 從軍第791章 反釣第178章 戴氏第191章 劉季背主第281章 章邯之名第399章 何以家爲第625章 昭王先例第361章 四面楚歌第123章 農家第429章 又殺一王第175章 名利第771章 擒王第519章 項氏謀劃第455章 技擊之士第345章 不穀欲降第741章 離別第328章 砲車破軍第570章 皈依之心第318章 兵臨睢水第240章 淮陽反第758章 賜子爵第396章 強國強軍第435章 不留活口第65章 夜襲第694章 李氏第342章 山鬼狐鳴第163章 軍令第528章 皇帝交心第714章 火藥第204章 劉季自刎第139章 入屋第215章 家書第481章 六王伏辜第610章 分配地盤第799章 抉擇第258章 秦王怒第424章 兩王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