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516章 擇世所需

十天後,臨淄行宮,在全副武裝的秦卒監視下,數輛牛車從東門駛入,它們的車輿裝載着什麼東西,但被上面的麻布遮蓋,無人能知。這隊牛車被上百秦兵護送,抵達了路寢之臺荒廢花園邊的一間屋舍。

墨者程商從牛車上跳下來,吆喝後面的工匠道:

“都抓緊了!將車上的器物卸下,一個時辰內要佈置妥當,膠東郡守和陛下,隨時可能會來察驗!”

程商是黑夫的老朋友了,在關中時,在黑夫的倡議下,由墨家出面,幫助他製作了水磨、水排等器械,又摸索出一套完整的造紙工藝,被賜了公大夫的爵位。

但隨着近幾年朝廷施政越發酷烈,與墨家的追求相去甚遠,程商也有些心灰意冷,辭去官職,專門鑽研技巧器械,希望能用自己綿薄之力,爲這嚴苛的世道出點力。

今年夏天,黑夫已將農家邀請到即墨,又寫信給程商,說膠東百廢待興,既要重開鹽場,又要採挖金礦,很需要墨家的幫助,請他來膠東。

程商到了膠東才發現,除了鹽、金外,黑夫還在籌備一個大計劃:雕版印刷。

他們牛車上裝在的東西,便是過去幾個月裡,黑夫募集全郡印匠後,篆刻出來的數百塊雕版……

工匠們不敢怠慢,將雕版一一卸下,搬到屋舍內,按照不同內容放置,印書的場所,則放在花圃中的大石案上,程商又安排其他人將專門用來印刷的煙油墨調製好備用。

一切俱備後,半個時辰已過,程商纔剛來得及鬆了口氣,卻聽一陣鼓點響起,是皇帝御駕來了!

郎衛軍魚貫而入,將這座廢園圍得水泄不通,膠東工匠們都有些緊張,郎衛讓閒雜人等統統離開,只留下程商等能操作印刷的數人,還搜了遍身,出去稟報一切妥當後,皇帝才帶着羣臣才踱步過來。

在前引路的是黑夫和大胖子張蒼,黑夫朝程商作揖,道了聲:“辛苦了。”

張蒼則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長地說道:“子殷,你來得及時,救了天下的讀書人,也救了墨家啊……”

“啊?”

程商聽傻了,發生在臨淄齊宮裡的焚書之議,乃是機密,尚未傳出,外人只知道有幾個儒生因爲誹謗朝廷而被下獄。

張蒼知道,皇帝這幾天對“焚書”之議遲遲未決,就是想看看,黑夫所言的“印刷術”是真是假。

“不對。”張蒼看了看身後的皇帝車駕,若有所悟:“不是陛下自己要看,而是要給羣臣,給丞相等人看……”

程商卻有些莫名其妙,但也來不及問,因爲秦始皇高大的身影,已出現在他們眼前。

“這就是卿所說的印刷?”

秦始皇走到大石案上,伸手摸了摸陽文篆刻的木板:“果然很像印章,只是比印字多。”

言罷也不廢話,一比手,下令道:“印幾張給朕看看!”

黑夫應諾,也不避諱,親自給程商打下手,爲他按好一塊雕版,程商拿起一個毛刷子,蘸着摻了麻籽油,和煙製成的煙墨,在雕版上來來回刷着,確定均勻後,這才從張蒼手裡接過一張淡黃色的皮紙,小心翼翼地覆蓋在雕版之上,手持滾木輕輕拂拭紙背,使之完全接觸。片刻後將紙拿了下來,輕輕吹乾之後,呈到了秦始皇面前……

秦始皇定睛一看,只是一會的工夫,方纔一塵不染的皮紙上,已密密麻麻印滿了隸書。

秦始皇閱畢,將它傳示羣臣,待所有人都經手後,掃視他們道:“諸卿,可還有疑此事者?”

之前質疑黑夫所言真僞的五大夫王戊臉紅了,尷尬地朝黑夫賠禮。至於其他人等,李斯面無表情,葉騰則心裡嘿然,黑夫的鬼機靈,他可見識過不知多少回了。

其餘人紛紛稱讚,說用這雕版印刷之法,還真的能飛速印出一篇律令來,速度勝過手抄數十倍甚至百倍!

“又是造紙,又是印刷,皆考工之事也,郡守可以進去做少府少監了。”有人如此開玩笑。

黑夫謙遜道:“我何德何能,不過是請墨者和工匠,將常見的刻章和印花相合,才得出了此法。”

黑夫沒有說謊,和造紙一樣,他只提供了想法而已,其餘技術,統統是現成的。

印章這東西,秦朝官吏人手一枚,黑夫便是銀印青綬,每寫一份文書,就要蓋一次戳子。官府所屬的工匠裡,就有專門刻印的人,他們不僅做印章,還要爲青銅器刻銘文,刻篆技術爐火純青。

不過璽印的字數較少,印面也小,刻字可以,壓印經驗就不足了。黑夫又將目光放到了官營的織坊裡,膠東桑麻之業繁盛,那些市面上美輪美奐的絲製衣裳,多是用凸版印染技術批量壓印而成。

將兩方的工匠集合到一塊,再等程商到位後,就可以開工了。

墨者是優秀的工程師,程商和黑夫合作不是一兩次了,被他一點就通,按照黑夫的描述,伐採膠東本地的梨花木、黃楊木、銀杏木、棗木等,經過浸泡、乾燥、刨光等諸多程序後,製作成尺牘大小形狀,只是比普通尺牘要厚。

然後,便按照已經很成熟的印章製作技術,將寫滿字的薄紙反鋪上去,花了不短的時間篆刻,使木牘上密密麻麻全是陽刻的反字,這便是所謂的”雕版“,再由印染工匠研製印刷專用的煙墨,調配淡濃程度、壓印時間,不過月餘,一套成熟的技術就新鮮出爐了!

有現成的前置技術,加上他提供的想法,發明很簡單,應用卻難。

它的出現,能否滿足這時代人們的某種需求?如果不爲人所需,哪怕被後世賦予再偉大的意義,也很快會淹沒在時間長河裡。

就拿紙做比方,若非秦朝官府海量的文書往來需求,黑夫篤定,紙張絕對會只在小圈子裡流行,沉寂很多年。

而眼下的印刷術,若想它被人廣泛利用,前提是,社會需要大規模批量的文字複製!

中國雕版印刷術的出現大概是唐代,最初卻不是用來印書籍,而是用來印佛經,這東西只要是信佛的人,幾乎都需要,光用手抄是滿足不了需求的。

歐洲也差不多,文藝復興時代,歐洲人最初大批量印的是聖經。

一種發明要能廣泛應用,不在於它超越時代多少,而在於能否被時代所需要。

這就是黑夫搞發明的原則:擇世所需。

他倒是覺得,印刷術和秦朝挺搭配的……因爲秦朝在某件事上,也需要又快又多的文字複製。

這時候,程商已將第二張紙印好,黑夫雙手奉上,秦始皇接過一看,露出了笑。

“方纔那張紙,印的是《尉雜律》,而這一張,則是《內史雜律》!黑夫,你這是在告訴朕,往後御史府給郡縣頒佈律文,不必再讓刀筆吏手抄,而可改用印刷了?”

“陛下聖明!臣最初讓工匠研製此法,正是爲了印製律令!”

黑夫正是此意,《尉雜律》上最重要的一條內容,是“歲讎闢律於御史”,意思是,廷尉每年十月,要去御史府覈對新頒佈的律文。

這點很有意思,黑夫的老丈人葉騰雖爲廷尉,掌握天下刑獄,但管的只是司法權,立法權在御史府手裡攢着。秦朝可不會守着“祖宗之法不可變”,律令隨時根據實際情況變動,所以御史府每年都會搞一次“法律修正案”,讓廷尉派人來旁聽。

廷尉讓人覈對完新修改的律法外,又令刀筆吏抄錄,將其頒佈給各郡法官,郡法官又通知縣法官來學習抄錄……這就是《內史雜律》裡寫的:“縣各告都官在其縣者,寫其官之用律”。

縣法官帶着中央和郡裡的紅頭文件回到縣城,又將其發予小吏和鄉嗇夫傳看。就這樣,律令從中央傳到了地方基層。

黑夫對朝廷從立法到布法的過程再熟悉不過,侃侃道來,最後不知怎麼地,竟說起了自己家鄉安陸,那位叫“喜”的法官獄掾幾十年如一日,抄錄律文的故事……

第728章 套路第676章 王之蔽甚矣第321章 人生贏家第279章 八公山上第206章 立足之資第278章 結束和開始的地方第909章 鴻門第802章 左列鍾銘右謗書第855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212章 涇流之大第336章 君子之交淡如水第703章 拾骨第52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985章 千鈞第542章 莫如樹人第318章 寡人以眇眇之身第35章 秦國沒有豆腐渣工程第389章 狡兔飛鳥第922章 名不正則言不順第995章 大盜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第714章 上下一日百戰第321章 人生贏家第762章 忠信第962章 仇恨之輪第608章 家園第579章 兩戰第818章 廉頗老矣?第147章 軍令如山律如鐵第278章 結束和開始的地方第70章 若敖之鬼第665章 你信的是哪個洛阿神?第240章 內間第236章 威懾第627章 極盛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795章 奇貨可居第313章 女大十八變第551章 朕安第475章 黑色恐怖第343章 滑稽第867章 當立第337章 梟子第864章 亡秦者第38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732章 上病益甚第909章 鴻門第1009章 博弈第742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上)第654章 三鼓第862章 等上路兵線第1033章 最後的審判第300章 不可與之爲敵第365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569章 蒿里第874章 木牛流馬第148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247章 三馬第164章 上醫醫國第1026章 鳴鏑第347章 法術勢第147章 軍令如山律如鐵第904章 布衣將相之局第203章 退婚第960章 強渡第353章 項籍第259章 章邯第438章 無懼無退第155章 樑崩第827章 山河破碎風飄絮第286章 秦王(下)第587章 鷹之子第662章 梅鋗第610章 商社第703章 拾骨第287章 鶡冠第397章 駿馬第678章 風暴第876章 武城第920章 鹿馬第19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370章 風起隴西第971章 羣雄討黑發書一週年總結,順便求月票!(有劇透)第7章 喜第333章 司馬欣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676章 王之蔽甚矣第60章 將陽第353章 項籍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199章 縣尉有請第764章 三軍可奪氣第728章 套路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252章 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第758章 不知幾人稱王?第63章 朝陽羣衆第41章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第1005章 嘗麥
第728章 套路第676章 王之蔽甚矣第321章 人生贏家第279章 八公山上第206章 立足之資第278章 結束和開始的地方第909章 鴻門第802章 左列鍾銘右謗書第855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212章 涇流之大第336章 君子之交淡如水第703章 拾骨第52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985章 千鈞第542章 莫如樹人第318章 寡人以眇眇之身第35章 秦國沒有豆腐渣工程第389章 狡兔飛鳥第922章 名不正則言不順第995章 大盜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第714章 上下一日百戰第321章 人生贏家第762章 忠信第962章 仇恨之輪第608章 家園第579章 兩戰第818章 廉頗老矣?第147章 軍令如山律如鐵第278章 結束和開始的地方第70章 若敖之鬼第665章 你信的是哪個洛阿神?第240章 內間第236章 威懾第627章 極盛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795章 奇貨可居第313章 女大十八變第551章 朕安第475章 黑色恐怖第343章 滑稽第867章 當立第337章 梟子第864章 亡秦者第38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732章 上病益甚第909章 鴻門第1009章 博弈第742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上)第654章 三鼓第862章 等上路兵線第1033章 最後的審判第300章 不可與之爲敵第365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569章 蒿里第874章 木牛流馬第148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247章 三馬第164章 上醫醫國第1026章 鳴鏑第347章 法術勢第147章 軍令如山律如鐵第904章 布衣將相之局第203章 退婚第960章 強渡第353章 項籍第259章 章邯第438章 無懼無退第155章 樑崩第827章 山河破碎風飄絮第286章 秦王(下)第587章 鷹之子第662章 梅鋗第610章 商社第703章 拾骨第287章 鶡冠第397章 駿馬第678章 風暴第876章 武城第920章 鹿馬第19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370章 風起隴西第971章 羣雄討黑發書一週年總結,順便求月票!(有劇透)第7章 喜第333章 司馬欣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676章 王之蔽甚矣第60章 將陽第353章 項籍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199章 縣尉有請第764章 三軍可奪氣第728章 套路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252章 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第758章 不知幾人稱王?第63章 朝陽羣衆第41章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第1005章 嘗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