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上醫醫國

bookmark

在秦楚邊境大軍漸漸雲集,戰爭的氣息越來越濃烈時,遠在關中的咸陽,李信也完成了誓師出征的儀式。

鐘鼓齊鳴中,李信的駟馬戎車渡過灞橋,開始向東進發,數萬關中子弟將在函谷關集結,等待這位第一次帥大軍作戰的李將軍。

在渭水北岸歡送李信的人羣裡,鬢角斑白的太醫令夏無且只是坐在安車上,遠遠看着這一幕。他沒有加入衆人的歡呼,只是出於醫者的職業病,對着那些徐徐遠去,滿懷壯志豪情的關中良家子們搖了搖頭。

“不知又有多少人死於傷病金瘡……”

他入秦三十年,這已經不知是第幾次看到大軍東出了,自然也習慣了在戰爭之後,看着那些斷肢斷腳的傷殘兵卒被載於車上,運回咸陽來。

“今日休沐,我不必去宮中輪值,回家去罷,無咎恐怕已在家中等我許久了。”

吩咐車伕回家後,夏無且閉上了眼,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咸陽城人口越來越多,口音越來越雜,從郊外回家的路也越來越長了,好似他這些年走過的路一般。

夏無且不是土生土長的秦人,他是韓人,乃是許多許多年前,嫁給秦孝文王的夏太后遠支族人。

他們這個旁支雖是貴族之後,卻學了醫道,所以從夏無且年輕時起,就很想入秦,秦國別的比不了中原,醫術上卻獨樹一幟。數百年間,秦國名醫輩出,技近乎道,藝通乎神,在諸侯史書中留下不少故事和傳說。

就夏無且所知,秦桓公時代的醫緩,秦景公時代的醫和,就分別被晉國邀請,去給晉景公、晉平公看病。當時秦晉已非秦晉之好,而是矛盾不斷的敵國,晉國能請敵國的醫生爲己方君主看病,可見秦醫名聲在外……

到了秦惠文王時代的醫竘,也曾趕赴齊國,爲齊宣王“割痤”,手到病除,齊宣王對此也是感激不已。

在最後一任醫扁鵲死去,醫家消散後,秦國儼然成了天下間,醫術最發達的地區,夏無且亦心嚮往之。所以他二十歲那年就來了秦國,正好夏太后的兒子,秦莊襄王繼位,夏氏儼然成了秦國外戚,靠着這門關係,夏無且得以拜名師學習醫術,還在咸陽宮裡得了個御醫的差事。

夏太后很喜歡他這個自家人,每逢老人家生了點病,都會點名讓夏無且來爲她診脈,然後絮絮叨叨地說一些家常話……

但有一些話,卻是夏無且不敢接的,非但不敢說,他恨不得捂住自己的耳朵,聽都不要聽!

比如關於趙姬和呂不韋的風言風語,關於年輕繼位的秦王,關於秦王之弟,也是夏太后最疼愛的孫兒長安君……

十五年前,夏無且記憶很深,那一年,彗星三次光顧了秦國,帶來了巨大的恐慌,許多人都以爲要天崩地坼了。

結果什麼都沒發生,彗星的消失,只帶走了夏太后的生命。

接着就是幾年混亂時光,韓國夏氏外戚最後的靠山,長安君成蹻居然反了,趙太后乘機指使嫪毐大肆清算,夏無且也在那時候鋃鐺入獄。

直到幾年後,趙太后和嫪毐集團也因爲謀反,意圖弒君而被撲滅,他才得以獲釋。

他和許多被釋放的人一起,戰戰兢兢地等待秦王的判決。

秦王居然還記得夏無且的名字,沒有趕他走,而是留他繼續在秦宮裡做事。

“無且善小兒醫,寡人年幼時,他曾爲我診治,藥到病除。如今寡人也有長子了,夏無且,你便留下來罷。”

這是秦王留下夏無且的理由,無且感恩戴德,這麼多年來,夏無且一直兢兢業業地照應着長公子扶蘇,但凡有點小病,立刻提着藥箱飛奔至跟前。慢慢地,除了扶蘇外,夏無且也常被秦王喊去身邊行醫,過了三十歲之後,政務繁重的秦王時不時會有些病痛,能讓他放心的醫者,可不多啊。

陪伴君前,夏無且更加謹慎,在殿上時,大氣都不敢出,直到兩年前的那場覲見。

他手裡的藥箱,狠狠砸向追殺秦王的刺客荊軻!那藥箱裡的茯苓、白芷等藥材落了一地,也爲夏無且鋪開了一條富貴之路……

兩百鎰黃金,並升爲太醫令,夏無且發達了,他的弟子們也水漲船高,曾經只能給公乘看病的,現在可以進入五大夫的家中,這都是託了夏無且的福。

在夏無且的幾個弟子裡,陳無咎算是混得比較差的,如今也只能靠着夏無且傳他的金瘡藥,在軍隊裡爲率長、五百將看病,在夏無且看來,陳無咎既不是他女婿,也沒有多少天分,此生成就恐怕有限。

但就在這時候,陳無咎卻給了夏無且一個大驚喜,讓夏無且對這個不成器的弟子另眼相看……

……

等到夏無且回到家中,換好一身寬鬆的常服後,下人來報,說陳無咎果然已在廳堂等候。

夏無且卻想了想道:“讓他直接入內室來見罷……”

儒家形容弟子學問時,常用登堂、入室來形容,這又何嘗不是弟子與夫子親疏關係的體現呢?

陳無咎過去只是夏無且七八個弟子裡,不起眼的一個,僅能登堂。現如今,夏無且卻直接讓他入室來見,這可喜壞了陳無咎,來到內室後,他便拜倒在夫子面前,頓首道:“見過夫子,李將軍的大軍,送走了?”

“嗯。”

夏無且接過陶杯含水漱口,只含含糊糊地應了一聲,陳無咎再頓首道:“如此說來,那份建言,夫子也已上書大王,讓李將軍氣前線實行了?”

夏無且將口中的水吐到了銅盆裡。

“這倒是未曾。”

他招了招手,讓人將一份帛書遞上來,交給了陳無咎。

陳無咎一看,這帛書不就是他苦思冥想,完善了黑夫關於”戰場救護“的建言後,轉交給夫子,請他過目並上書大王的麼?怎麼還在這!

夏無且道:“我本已懷揣此帛書站在大王和李將軍面前,但思來想去,還是沒有上書。”

陳無咎顯得有些焦躁,不解地問:“夫子特地將我從魏地召回,讓我演示那小屯長獻上的裹傷止血之法,不是讚不絕口麼?又看了我二人關於戰場救護的建言,不也大爲贊同,說這是救人治國的良策麼?”

夏無且頷首:“那建言極善,除了能救死扶傷,激勵兵卒作戰而無後顧之憂外,還能大大提升吾等醫者在秦國的地位。”

秦國的名醫醫和曾說過一句話:上醫醫國,其次疾人,下醫醫病。

誠然如是,夏無且如今既已富貴,心中也難免有些名垂青史的想法,光靠扔荊軻的那一藥囊還不夠,他更想以醫生的身份留下自己的名字,成爲一位“上醫”。

這份建言就是個好機會,一旦實施,必然是大手筆的改革。醫者負責訓練專門緊急包紮的人手,再分配到軍隊上,這無疑能增加他這位太醫令的權力。

夏無且肯定了那份建言的遠見卓識,不過以他對弟子陳無咎的瞭解,無咎恐怕想不出來這麼好的點子,多半是那個叫“黑夫”的安陸縣小屯長的功勞。

陳無咎更加不解了:“既然如此,現如今大王派李將軍帥師伐楚,東方烽煙再起,正是這提議大顯身手之際,爲何卻……”

“因爲時間不夠。”

夏無且嘆道:“即便大王同意了,此策從實行到推行至軍中,至少要三個月到半年時間。但形勢刻不容緩,李將軍已率軍出發,先前攻魏的大軍也原地等待。這戰事,恐怕九月十月間就要打起來,就算立即訓練,也來不及安排到每個屯上。”

專門練習裹傷之術不難,但要組織大批人學習,並推廣到部隊基層,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若最後花費錢帛精力,人是訓練出來了,可到頭來卻沒在這場戰爭裡派上用場,那豈不是徒勞無功?

夏無且擔心的還不止是這點,有些話他不能和陳無咎明說,那就是,其實他對這次李信伐楚,信心不大……

俗言道,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夏無且這十多年來,不知見過王翦老將軍多少次出征,每次都能得勝歸來。不管對手是難纏的李牧,還是易取的燕軍,他都小心翼翼,帶兵越多,就越謹慎。

可李信則不同,這個年輕人啊,沒有經歷過挫折,也從沒有李牧那樣旗鼓相當的對手與之較量過,所以推演兵策時看似沒有問題,可真打起來,誰都不好說。

這個以車騎見長的小將軍,真的能帶好二十萬大軍,真的能一口氣滅掉秦國最大的敵人麼?

所以夏無且雖然不知此戰最終勝負,但總覺得,李信此行,最多取得淮北,想要滅楚?很難。

“無咎啊,老夫且問你,如何才能做一位人人稱頌的名醫?”

陳無咎有些茫然地擡起頭,說了一堆夏無且當年教他的套話。

夏無且卻搖了搖頭道:“名醫,不在於醫術有多高明,而是要嚴守五不治。其一,傲慢無禮、刁鑽蠻橫者不治;其二,重財輕命者不治;其三,疑信不決者不治;其四,過於虛弱無法用藥者不治;其五,絕症不治。”

“以李將軍的性情,喜歡車騎疾攻,不喜穩紮穩打,縱然獻策,他在前線也不一定會實施,此爲疑信不決者也。”

“此外,一旦李信將軍不能獲全功,甚至落敗而歸。那戰場救護的功效,也無法傳入大王耳中,既不能彰顯救治傷兵之善,也無法證明此策能激勵兵卒士氣,於國何用?就像是吾等爲人治病,卻無法除去病根一樣,不但無法得到嘉獎,甚至會反受其咎……”

他拍了拍案几上的帛書道:“此策,須有足夠時間準備,且要放在一場萬無一失的仗裡,但李信將軍要打的這場仗,卻並不穩當……”

醫生拿到一個好藥方,可不能倉促下藥,還得慢慢熬藥,還得看病人的體質適不適合。

“且再看看,且再等等!等到最合適的時機,老夫自然會向大王獻策!”

……

李信行速極快,八月中才出咸陽,九月初便已經抵達了潁川郡陽翟。

來自三川、潁川、河東、上黨、河內幾個郡的戍卒、民夫也在此集結,共計十萬,加上已經佈置在秦楚邊境的十萬大軍,他向秦王拍胸脯保證的十萬人手,已經全部到位,各地秋收的糧食也裝到了倉中,敖倉更是積粟十多萬石,關中的粟米還在源源不斷送來,足夠大軍飽食……

楚國那邊同樣嗅到了秦人此番來者不善,在幾次遣使洽談未果後,以項燕爲首的主戰派重新得到楚王任用,也開始進行戰爭準備,在淮北部署重兵,雙方劍拔弩張,一觸即發。

與此同時,在陽城的黑夫得知秦軍主帥真是李信,在心中暗罵起來。

“我還真上了一艘破船,這場仗看來要涼……”

但那位被派來陽城統帥南郡五千兵馬的都尉,卻又讓黑夫重新產生了幾分希望。

都尉與李信是遠房本家,叫李由,此人乃是秦王佳婿,剛剛尚了秦王的長公主,他還有另一個身份。

“廷尉李斯之子……”

第372章 銀鞍照白馬第545章 兔死狐悲第668章 上行下效第463章 大生產第15章 長見識了第669章 君道第168章 烽火連三月第467章 蕭何第445章 背水第1017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798章 鐵打的襄陽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278章 結束和開始的地方第953章 奇蹟第446章 撼山第536章 要有光第707章 月將升,日將沒第405章 對歷史人物要一分爲二第837章 有錢第799章 江漢湯湯第223章 黃帝內經第439章 來個中心開花!第79章 一點都不甜第344章 麟之趾第301章 加個人第299章 吳芮第714章 上下一日百戰第674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498章 方術士第203章 退婚第1007章 贏家第965章 劃江而治第235章 潺陵第741章 若火之燎於原第549章 大索十日第129章 什伍如親戚,卒伯如朋友第279章 八公山上第854章 須臾不敢忘第24章 練隊列有什麼用?第509章 天人第934章 一個就夠了第658章 陽山第873章 吾不如蕭何第953章 奇蹟第604章 海東第409章 胡馬追隨出蹛林第877章 如果忠誠有顏色第224章 四月行縣第429章 父親第910章 絕不向恐怖分子低頭第602章 殺人第822章 但見三泉下第470章 嚇死我了第1032章 楚漢第527章 執轡者第548章 騁望琅琊臺第389章 狡兔飛鳥第536章 要有光第633章 甜棗第71章 遲來一步第259章 章邯第502章 狐假虎威第985章 千鈞第660章 待我長髮及腰第405章 對歷史人物要一分爲二第29章 無衣第537章 推廣普通話要從娃娃抓起第808章 而我們必將爲王!第118章 大梁第340章 背井離鄉第112章 今亡亦死!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686章 不知足第874章 木牛流馬第1013章 開始和結束的地方第1018章 韓信之信第672章 驕傲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873章 吾不如蕭何第63章 朝陽羣衆第94章 封診式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800章 善攻者第900章 不殺第597章 仗不能白打第153章 最後的武卒第316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920章 鹿馬第210章 武庫第62章 七何第236章 威懾第161章 烽煙再起第505章 笑話第1023章 白登之圍第865章 原來是同行第664章 越女第206章 立足之資第59章 天狗第20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458章 好男兒
第372章 銀鞍照白馬第545章 兔死狐悲第668章 上行下效第463章 大生產第15章 長見識了第669章 君道第168章 烽火連三月第467章 蕭何第445章 背水第1017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798章 鐵打的襄陽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278章 結束和開始的地方第953章 奇蹟第446章 撼山第536章 要有光第707章 月將升,日將沒第405章 對歷史人物要一分爲二第837章 有錢第799章 江漢湯湯第223章 黃帝內經第439章 來個中心開花!第79章 一點都不甜第344章 麟之趾第301章 加個人第299章 吳芮第714章 上下一日百戰第674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498章 方術士第203章 退婚第1007章 贏家第965章 劃江而治第235章 潺陵第741章 若火之燎於原第549章 大索十日第129章 什伍如親戚,卒伯如朋友第279章 八公山上第854章 須臾不敢忘第24章 練隊列有什麼用?第509章 天人第934章 一個就夠了第658章 陽山第873章 吾不如蕭何第953章 奇蹟第604章 海東第409章 胡馬追隨出蹛林第877章 如果忠誠有顏色第224章 四月行縣第429章 父親第910章 絕不向恐怖分子低頭第602章 殺人第822章 但見三泉下第470章 嚇死我了第1032章 楚漢第527章 執轡者第548章 騁望琅琊臺第389章 狡兔飛鳥第536章 要有光第633章 甜棗第71章 遲來一步第259章 章邯第502章 狐假虎威第985章 千鈞第660章 待我長髮及腰第405章 對歷史人物要一分爲二第29章 無衣第537章 推廣普通話要從娃娃抓起第808章 而我們必將爲王!第118章 大梁第340章 背井離鄉第112章 今亡亦死!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686章 不知足第874章 木牛流馬第1013章 開始和結束的地方第1018章 韓信之信第672章 驕傲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873章 吾不如蕭何第63章 朝陽羣衆第94章 封診式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800章 善攻者第900章 不殺第597章 仗不能白打第153章 最後的武卒第316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920章 鹿馬第210章 武庫第62章 七何第236章 威懾第161章 烽煙再起第505章 笑話第1023章 白登之圍第865章 原來是同行第664章 越女第206章 立足之資第59章 天狗第20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458章 好男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