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是夜,位於邑東的嗇夫張博宅邸處,張博與張負在低聲商議良久後,終於給了坐在他們對面的黑夫一個答覆。

“東張可出三百石。”

“西張可出兩百石。”

“剩下的一千五百石,就得由鄉邑一千家民戶出了,每家一石半,也不算多……”

張博朝黑夫拱手道:“遊徼,這便是吾等商議的結果。”

黑夫心中一嘆,看了看廳堂末尾處,正襟危坐的陳平。

果不其然,和陳平預料的一模一樣,佔有全鄉已開墾土地一半的張氏,只願意出四分之一的徵糧。

五十年前的秦昭王時期,范雎曾提出過一個《徠民令》,基本思路就是,秦國的土地廣袤,人口卻少,無法充分開發田地、資源,所以需要招徠來自崤山以東的移民。

而韓魏位處中原之地,城郭比鄰相望,人煙稠密,與秦國的人口、土地情況正好相反,他們是人多而地少。《徠民令》裡比喻說,韓魏等國,其土狹而民衆,其宅參居而並處。因爲缺少足夠的田地,大量人口涌入山區、沼澤,開發荒地,即便如此,每家也只能像陳平家那樣,分到二三十畝勉強維繫生活,這樣還有大量人口沒有田地,只能去做佃農,或經商、遊蕩、爲奴婢。

此其土之不足以生其民也,似有過秦民之不足以實其土也!

所以在韓魏,土地兼併的問題已經出現,地方鄉豪往往佔有本地泰半土地,大量無地人口淪爲庸耕佃農。

“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並不是秦國本土的情況,而是韓、魏、齊的現狀。

在這種情況下,黑夫奉命徵糧,出糧大頭自然是張氏等鄉豪,可現如今,他們卻不願意承擔太多的份額。

張博還苦着一張胖臉,對他說道什麼,“鄉豪家也沒有餘糧啊,先前供應遊徼及諸兵士口糧,已搬空倉稟了。”

對這話,黑夫是半點不信的,他若不是調查清楚了,也不會登門拜訪。

“是麼,我怎麼聽聞,東張在戶牖鄉有地三十頃,歲收6000石,西張有地二十頃,歲收4000石?”黑夫笑着說道。

“且張子瓠在咸陽爲吏,常與家中往來書信,我聽說,其數年前便預言秦魏必有一戰,二張三年前就開始四處購糧積粟,如今兩家糧倉裡,起碼有四五千石糧食吧……”

黑夫估算的數量,與張氏的積糧相差無幾,張博臉色頓時就僵硬了。而後收起笑臉,硬聲硬氣地說道:

“那又如何?這些糧食,都是我兄弟二人省吃儉用,一粒一粒省下的,就怕戰亂刀兵四起,家裡餓死了人。張氏家大業大,要養活的人也多,光僮僕奴婢就有數百,月食五百石。難不成,遊徼還想讓張氏將那兩千石徵糧,全都出了不成?”

我就是這麼打算的,黑夫心道,五月麥熟,七月秋收,就算出兩千石,張氏剩下的糧食,也足夠飽飽地吃到那時候了。

但他嘴上卻笑着說:“自然不是,只不過,兩家乃鄉賢之冠,莫不如再多出一些,湊夠一千,不但能減輕百姓負擔,還會有額外好處……”

“什麼!”要張博出糧比割他肉還難受,頓時拍案咆哮。

比他更精明的張負則攔下了衝動的族弟,詢問道:“敢問遊徼,有何好處?”

“爵位。”黑夫笑了笑,指着自己頭頂的板冠道:“我已是不更,門外的武士東門豹,已是簪嫋,這位坐於我下首的仲鳴,也已是上造,敢問二君,又是何等爵位?”

張博張負有些尷尬,他們雖然是本地鄉吏,卻只是在投降後被賜予了“公士”爵位。

“果然如此。”黑夫嘆了口氣,一副爲二人擔憂的模樣:“秦不同於魏,一切都得按爵位來。亦如商君之言,必令其財富與爵位匹配,二君享有大夫之富貴,卻只有公士之爵位,此乃名實不相符也。”

張負應道:“但秦爵難獲,非戰陣斬首不可得,鄉中大多數人,不論貧富,皆爲士伍……莫非遊徼還知道其他途徑?”

黑夫拊掌道:“然也,秦國有一項內粟拜爵之制,在荒年和戰時實行,此策或能讓張氏受益!”

“內粟拜爵?”二張面面相覷。

黑夫知道他們不會輕易相信,便朝一旁的仲鳴點了點頭,讓他將情況像二張說明。

“下吏乃是河內郡人。”

仲鳴朝二張拱手:“三十多年前,那時候我尚未出生,秦與趙大戰於上黨長平,趙軍被秦軍圍困。當是時,秦王聞趙食道絕,便親自抵達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者趕往長平,遮絕趙國救兵及糧食。此外,還令河東、河內鄉豪大戶能出糧千石充作軍糧者,均賜爵一級……下吏所在的溫縣,便有三戶人家獻粟千石,從士伍升爲公士。”

“還有此等事?”張博和張負因爲是魏人,對秦國制度很不瞭解。

“這是真事,且不是孤例。”

黑夫接話道:“二十年前,也就是今王三年時,蝗蟲從東方來,蔽天,關中大荒。且南郡、南陽也染了瘟疫,各郡缺糧。於是大王便下令,百姓內粟千石,拜爵一級。本縣有一家商賈,便在那時獻粟一千石,竟得以拜爵,從公士升爲上造……”

黑夫說的不是別人,就是他在安陸縣服徭役時打過交道,還白送了他不少錢的垣柏家。

“幾年前的伐趙、伐燕之戰,都就近讓前線附近郡縣人家獻粟拜爵,此乃成例。我沒有料錯的話,王將軍已經請示大王,也會在歸附秦國的魏地實行內粟拜爵之令,只是還沒及時下達。”

這看似是後世詬病的“買官鬻(yù)爵”,其實不然,因爲商鞅制定爵位,就是爲了鼓勵耕戰,耕,是爲了多得糧食,秦國本土農夫勤勉農耕,讓田地有了好收成,有時候都會被賜爵一級獎勵,而在秦國剛佔領不久的郡縣,內粟拜爵,因爲當地有爵位的人很少,頂多賜個公士,賜個上造,卻能得糧一千,讓一千兵卒吃半個多月,這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而且,內粟所得之爵,不會超過大夫,不會危害軍爵制度的根基。

講完內粟拜爵制度後,黑夫又道:“故而我才說,既然二張終歸要出糧,不如多出一些,湊齊千石,就說成是一家所出,屆時爵位補發下來,誰家先得,二君自行商議……”

“這樣的話,倒也未嘗不可。”

遠在咸陽的張蒼寫信回家,沒少講述秦國極重爵位,眼下聽說獻粟一千,有很大機會得爵,張氏兄弟的心思,便活絡起來了。

在低頭商議一番後,二人做出了決定,反正都是要獻糧的,獻600石沒有任何好處,獻1000石卻有機會得爵,那還是多出點算了。反正因爲他們準備的早,家中積粟數千,根本不缺糧。

“善!”

黑夫得到答覆後,鬆了口氣,但就在張氏兄弟以爲事情完了時,他卻突然道:“如今青黃不接,鄉中百姓家中餘糧不多,若每戶出一石,則只能勉強果腹,有的人家,甚至撐不到夏收麥熟。既然二君一千石都出了,莫不如,連要均攤給鄉中農戶那一千石糧食,也先出了罷!”

“什麼!”

此言一出,二張面露驚駭,張博更是拍案而起,指着黑夫道:“黑夫,你不要太過分!以爲我張氏軟弱可欺?”

黑夫卻看向了陳平,他寫在手心的“爵”字之策已用完,接下來,就要看陳平的了……

陳平當即起身,恭恭敬敬地朝暴跳如雷的張博,還有緘默不言的張負作揖道:“二君且勿急躁,遊徼之意,並不是讓張氏白出,而是在此青黃不接,百姓家中無糧繳納的時節,先將家中多出的餘糧,借給邑內一千民戶,每戶一石。與其定下契約,待到夏、秋豐收之時,再收回不遲……”

“貸糧給鄉人?”張博張負皆一愣,作爲鄉中大戶,借貸糧食、錢帛之事沒少做,但一次性給鄉中每家每戶都貸一石,卻是從未有過的。

這便是陳平寫在掌心那個“貸”字的真實含義,也是往年常見的事,二張當不會陌生,但要說服他們先出糧,還需要費一番口舌。

於是陳平便道:“平在鄰縣遊學時,曾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在齊國,有一個叫東郭敞的人,家有萬金,志向遠大。他的弟子家貧,請求救濟,東郭敞卻不給,還揚言說,‘我打算積攢到萬金,再用錢財去臨淄求官’。事後,齊人皆言,東郭敞愛惜尚未獲得的東西,卻不願意救濟他就要餓死的弟子,此乃不仁,於是東郭敞最終積攢萬金,在臨淄求得官職,但回鄉爲官,鄉人卻對他不敬……”

講完這個故事後,陳平又道:“現在二君願意出一千石粟,去獲取秦國爵位,卻不願意借貸等額的糧食幫鄉黨渡過難關,此事若是傳出去,必受鄉人譴責,這與齊人東郭敞何異?切不可只追求爵位,卻失去了本地鄉望啊……”

一席話下來,張博還在那琢磨,張負卻已經若有所思了。

黑夫亦讚歎陳平的口才,這些中原的士人,在說服別人時,總喜歡先講一個寓言故事。

見二張已開始考慮此事,陳平便再接再厲地勸道:“更何況,君不聞孟嘗君狡兔三窟之事乎?”

“昔日,齊王廢除了孟嘗君相位,孟嘗君只好退居薛地。薛地百姓曾受馮暖焚券之恩,聽聞孟嘗君來,便扶老攜幼走出數十里路,去夾道迎接孟嘗君。這便是馮暖爲孟嘗君所市的仁義所在,自此之後,孟嘗君除卻臨淄朝堂,又多了一窟容身。”

張博不學無術,聽得發愣,張負卻是知道這個故事的,他眼前一亮,看着陳平道:“你的意思是……”

“不錯,張氏之窟,其一,在咸陽張子瓠;其二,在秦之官職、爵位;其三嘛,便是本地鄉望,本地百姓的感激之情了……”

說到“感激之情”時,陳平看向黑夫,他也很感激,感激黑夫又一次給了他表現自己的舞臺,這已是第二次了。

他穩定心神,面對堂內衆人,侃侃而談道:“故而,今日張氏貸糧,所貸非糧也,仁義也!”

陳平攤開了手,笑道:“待到秋收,不但能將千石粟米收回,還能附帶鄉黨感激涕淋之情,此一舉兩得之策,二君何樂而不爲呢?”

第643章 長街第488章 農家第427章 磧裡徵人三十萬第354章 五年計劃第352章 推陳出新第717章 有人天生世卿第610章 商社第940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970章 風口第762章 忠信第100章 調虎離山第787章 權謀第539章 敝帚自珍第597章 仗不能白打第811章 誤會第86章 秦律的威嚴第9章 法家都是處女座強迫症第924章 甩掉歷史包袱第645章 銅鐵第1018章 韓信之信第581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47章 秦之律令第491章 天下無事第747章 熒惑高第836章 鼠第29章 無衣第647章 滄浪之水第20章 寧爲雞口第277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352章 推陳出新第236章 威懾第432章 公子扶蘇第78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885章 何以辨忠奸第792章 別得罪女人第973章 你有張良計第615章 南方不可以止些第840章 襄平城邊胡騎來第164章 上醫醫國第757章 農民的兒子第409章 胡馬追隨出蹛林第319章 柱下第410章 喪家之犬第948章 一生功過第19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261章 堅壁第545章 兔死狐悲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23章 軍訓開始第576章 舊部第478章 法教第554章 乘風破浪(求月票)第641章 富貴還鄉第980章 結第878章 狗血第928章 何續初繼業,而厥謀不同?第669章 君道第692章 建木高百仞(二合一)第84章 雞血第236章 威懾第64章 投書者第408章 不朽者第67章 踏月而行第125章 先登第433章 慈不掌兵第63章 朝陽羣衆第157章 黍離第648章 蠱禍第825章 今天下三分第971章 羣雄討黑第519章 一夫第642章 法吏第119章 絕地第861章 武關第712章 亡秦者第97章 足跡學第202章 紅糖第1032章 楚漢第378章 衣食足而知榮辱第892章 秦旗第526章 停下!第122章 積粟第408章 不朽者第838章 北有強胡第257章 樹上開花第183章 勸降第107章 戰爭的消息第488章 農家第722章 國家終於同意給我們發老婆了!第753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第448章 騎戰第4章 見義勇爲是每個秦人應盡的義務第443章 紅氅第601章 衛滿第359章 你喜歡熄燈還是亮着?第434章 鄰人失火第484章 移風易俗第872章 學習使我快樂第276章 當我們的旗幟插滿山崗!第556章 必會君符
第643章 長街第488章 農家第427章 磧裡徵人三十萬第354章 五年計劃第352章 推陳出新第717章 有人天生世卿第610章 商社第940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970章 風口第762章 忠信第100章 調虎離山第787章 權謀第539章 敝帚自珍第597章 仗不能白打第811章 誤會第86章 秦律的威嚴第9章 法家都是處女座強迫症第924章 甩掉歷史包袱第645章 銅鐵第1018章 韓信之信第581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47章 秦之律令第491章 天下無事第747章 熒惑高第836章 鼠第29章 無衣第647章 滄浪之水第20章 寧爲雞口第277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352章 推陳出新第236章 威懾第432章 公子扶蘇第78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885章 何以辨忠奸第792章 別得罪女人第973章 你有張良計第615章 南方不可以止些第840章 襄平城邊胡騎來第164章 上醫醫國第757章 農民的兒子第409章 胡馬追隨出蹛林第319章 柱下第410章 喪家之犬第948章 一生功過第19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261章 堅壁第545章 兔死狐悲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23章 軍訓開始第576章 舊部第478章 法教第554章 乘風破浪(求月票)第641章 富貴還鄉第980章 結第878章 狗血第928章 何續初繼業,而厥謀不同?第669章 君道第692章 建木高百仞(二合一)第84章 雞血第236章 威懾第64章 投書者第408章 不朽者第67章 踏月而行第125章 先登第433章 慈不掌兵第63章 朝陽羣衆第157章 黍離第648章 蠱禍第825章 今天下三分第971章 羣雄討黑第519章 一夫第642章 法吏第119章 絕地第861章 武關第712章 亡秦者第97章 足跡學第202章 紅糖第1032章 楚漢第378章 衣食足而知榮辱第892章 秦旗第526章 停下!第122章 積粟第408章 不朽者第838章 北有強胡第257章 樹上開花第183章 勸降第107章 戰爭的消息第488章 農家第722章 國家終於同意給我們發老婆了!第753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第448章 騎戰第4章 見義勇爲是每個秦人應盡的義務第443章 紅氅第601章 衛滿第359章 你喜歡熄燈還是亮着?第434章 鄰人失火第484章 移風易俗第872章 學習使我快樂第276章 當我們的旗幟插滿山崗!第556章 必會君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