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立足之資

bookmark

“且慢走!”

黑夫剛讓車伕駕車駛出城門洞,一個人影便攔在了他面前,仰着頭看了看,驚喜地說道:“真的是五百主!”

這聲音聽着熟悉,黑夫定睛一看,面前之人,不就是在楚國鮦陽一起戰鬥過的南郡百將滿麼?

當時鮦陽城內一共四個百將,徐揚恐懼之下失了智,突然叛變,將翟沖和屠駟囚禁,還是這個滿機靈,當時虛與委蛇,等到共敖劍刺徐揚時,滿便跳出來反戈一擊,順便救了共敖的命。

這時候,滿也已確定了來人是黑夫,不由喜滋滋地呼喝一聲,在郢縣北門等待多時的六七個人便圍了過來,原來都是經歷過鮦陽一戰的南郡兵、吏。若是黑夫沒記錯的話,包括滿在內,他們都是郢縣、江陵本地人。

鮦陽一戰,黑夫不但帶着安陸縣的鄉黨們立功爲吏,那一戰裡活下來的數百名南郡兵卒,也人人得爵。雖然黑夫將主要功勞讓給了李由,但這些南郡兵,卻無不記着黑夫的“恩情”。

他們記得,是黑夫冒着生命危險入敵營詐降,讓楚軍放鬆了警惕;他們也記得,是黑夫站在市肆的攤位上,燒了糧食,絕了退路,振臂朝衆人高呼“我帶汝等回家!”

他說到做到,衆人聚攏在黑夫身邊,朝楚軍陣地無畏衝擊,那是憋屈許久後的轟然爆發,所有人都難以忘懷那一刻的感覺,似乎只是跟着黑夫莽了一波,楚軍就真的被衝潰了,簡直跟做夢一般。

等真的回到家後,衆人心中最感激的人,也莫過於黑夫。

此刻再見到黑夫,衆人都頗爲激動,於是就跟着滿,對着黑夫長拜及地!

這是黑夫事先沒有料到的,他連忙下車扶起衆人,動容地說道:

“二三子快起來!分別月餘,如隔三秋,我也不曾想到,竟能在此重逢!”

滿笑道:“我在郡尉府任職,打聽到五百主將來郢縣任職,算算時間今日能到,從早上起,便帶着衆人在此恭候多時了!”

衆人在這裡上演戰友相逢,後面的卻有輛馬車的御者,不耐煩地抽響了鞭子,原來是黑夫他們擋住道路了。

那幾個兵卒臉上無光,正要發作,黑夫卻阻止了他們,讓車伕和衆人一起挪到了道左,讓開路來給後面的車馬行人入城。

有個上造剛開始還頗爲不滿地說道:“聽滿百將說,五百主這次來,要做左兵曹史,這可是秩四百石的官,怕他們作甚?”

但當他看清後面那車隊的架勢後,卻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

黑夫早在入城時就注意到了,排在他身後的是一個車隊,前後各有戎車一輛,皆單轅雙馬,中間則是一輛駟馬安車。

戎車爲敞篷,黑夫花了兩萬錢買的這輛便是戎車,雖可代步,卻無法阻隔風雨。

而安車有封閉的車廂,可擋風遮雨,車身也大,其內鋪陳設施,可臥、可居、可乘,較爲舒適。簡而言之,就跟秦始皇陵出土的1號2號車形制一樣。

安車顯然要比戎車貴重,連同馬匹,一輛的價錢超過了十萬錢,非大富大貴人家無法擁有。

更別說這安車塗着黑漆,由四匹花斑馬牽引,這意味着,必須是“五大夫”以上爵位者及其子弟才能乘坐。

除了戎車安車外,後面還有載物的輜車兩輛,車隊的周圍散佈了十多個或騎馬執矛、或步行帶劍的武士隨從。另有四五個婢女打扮的人,亦步亦趨地跟在車後,均姿態高傲,對道旁的人不屑一顧。

黑夫他們主動讓於道左後,那個車隊人馬嘶鳴地經過,期間安車的帷幕還掀開,裡面有個面如冠玉的小青年朝着黑夫微微拱手。

黑夫亦遙遙拱手還禮,等這車隊沿着塗道遠去後,一旁滿才訓斥了那個衝動的兵卒一番:

“你怕不是瞎了眼,看這車隊的架勢,不僅御者衣飾華貴,後邊隨從的騎士僕從長劍在身,幾個女婢也竟衣紈履絲,那位坐在安車裡的小君子,定非尋常人家……”

滿說的沒錯,這些人沒有直行疾馳而過,還開窗對他們施禮道謝,已經算極有教養的了,黑夫初來乍到,還沒拜會李由,爲了一點小事,在路上與貴人衝突作甚?

和紈絝在大街上撞碰,一言不合起衝突的劇情,不太可能在秦國出現。因爲秦律嚴格,當年商鞅可是直接拿當街馳馬的秦國太子來治罪給大家看的,至今百餘年過去了,除了傳遞緊急軍情的傳人,沒有哪家貴人子弟再敢這麼肆意妄爲,當街馳馬,更別說與人口角衝突,那可算私鬥的……

富貴者比貧賤者,更加熟悉律令,更加小心翼翼。

不過這場小插曲,又再一次提醒了黑夫,他雖然可以在安陸稱雄,但來到郡城後,這點爵位官職,卻算不了什麼。

這場插曲之後,衆人又在路邊敘了一會舊。滿說他如今在郡尉府任尉史,其他六七人也各自報出了現在的任職,要麼是軍隊裡的屯長,要麼是亭長,甚至還有個做了裡典的。

“裡典怎麼了?”

那人在衆人裡職位最低,有些沒面子,嚷嚷道:“我好歹也管着幾十戶人家,比戰前只是一小公士強多了!”

黑夫聞言,不免有些感動,衆人都有各自的職務,今日卻聚集在一起來迎接他,足以說明他們對黑夫的感激和敬仰,黑夫心中亦十分欣慰,當時的付出,終於收穫了豐厚的回報。

“這批人雖然目前大多隻是升斗小吏,但他們卻是我在郢縣立足的基石啊!”

這還只是郢縣,聽滿說,江陵那邊也有十多人,推而廣之,當日追隨黑夫突圍、轉戰的數百兵卒,如今都得到了升爵任職,遍佈南郡十八縣。

“或許,這將成爲我的第一筆政治資歷呢!”

如此一想,與利鹹、季嬰、東門豹等鄉黨屬下告別後,孑然一人來異地赴任的孤獨感覺便沒有了,黑夫心中只生出了一股豪情。

“有了這些南郡兵作爲憑藉,南郡十八縣,我何處去不得?”

……

經過此事,黑夫對於在兵曹任職,助李由練兵的信心,更多了幾分。

衆人都是臨時告假出來迎黑夫的,黑夫也要趕在太陽落山前去郡尉府報到。於是他們便說好,改日約上江陵城的袍澤兄弟們,聚一起爲黑夫洗塵,便相互道別,匆匆回各自崗位去了。

只剩下滿騎馬在前,指引着黑夫前往郡尉府。

“我也沒料到,李都尉會來南郡任職。”

滿樂呵呵地笑道:“來了之後,都尉便將我調來做尉史,今日也是都尉授意我來迎接五百主……官大夫的。”

滿是隱隱能猜到,黑夫和李由做的那筆“交易”,但他是個聰明人,看破不說破,隨着李由來到南郡,當時跟着他突圍歸國的衆人,都變成了嫡系,像滿這種李由還能記住名的,更立刻就得到了提拔升職。

這就是黑夫當初讓功時算計的“長期好處”了,不但他一人受益,衆人也能得好處。

不多時,二人已抵達了郡尉府,卻見這裡大院深宅,峻宇雕牆,很闊氣,裝飾得也很華麗。

“我們安陸縣的縣尉官署小家小院,根本無法與之相比啊。”黑夫感慨,省廳級機關就是不同。

滿是本地人,早就習慣了,他哈哈大笑道:“郢縣原本就是楚王宮城,後來才改爲縣城的,這裡的每個官署,之前都曾是楚王宮室,豈能不高大華貴?在城中心,還有幾處更大的宮苑高臺,至今還空着。因爲太逾越了,沒有哪位郡守郡尉敢住進去,只能留着作爲大王的行宮,雖然大王至今都沒來住過……”

“會來的……”黑夫暗想,秦始皇可是個坐不住的人,當了皇帝后一半時間都在巡視天下。

這時候黑夫也注意到,在郡守府門口那擠滿車馬的車廄處,他們在城門邊遇到的那輛安車赫然在列,畢竟同時四匹花馬拉車的人,這一路上黑夫他們還沒見到過,當不會錯。

“莫非那玉面君子也是來郡尉府的?”

不及多想,滿已經熟絡地上前,向府門邊持戟的甲士道明瞭來意,黑夫亦再度遞交了自己的驗、傳,以及徵辟簡書。

門口執勤的百將一臉驚奇,臉上的嚴肅古板瞬間就沒了,陪笑說道:“原來君便是新來的左兵曹吏!久仰久仰!請稍候,我這就前去通報。”

瞧着他打躬作揖而去,黑夫有些莫名其妙,自己纔剛來,怎麼就“久仰”了?

他看向滿:“你與他們說了什麼?”

滿笑道:“何必我來說?五百主的英勇事蹟,早就傳遍南郡了。更何況,李都尉親自舉薦的人,郡尉府內衆人見到了,豈能不敬?”

通過滿的口述,黑夫才知道,上任三天後,李由就找個了藉口,將沒有什麼背景的左兵曹史調到了賊曹,並親自向郡守和功曹舉薦了黑夫……

親自舉薦,亦是秦國任吏的途徑,但這是要冒巨大風險的。因爲秦律規定,若是被舉薦者在未升遷前犯法瀆職,舉主也要被連坐追究。當年杜弦看中黑夫,讓他做吏,也不敢親自舉薦,而是通過拐彎抹角的請縣令徵召。

李由這麼做,儼然是將黑夫當做第一親信的架勢,所以郡尉府衆吏,早就在好奇猜測黑夫究竟是何等人物了……

“所以五百主人雖未至,卻早已名滿半城了。”滿說道。

“這下我是真上李家賊船了。”

黑夫無奈,這下子,李由變成了他的舉主,兩人被綁得死死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但這不就是他期盼的麼?大樹底下好乘涼啊。

果然,不多時,那看門的百將就歸來了,請黑夫入內。

這郡尉府不愧是昔日楚王宮一角,場面很大,粉牆朱戶,屋頂青磚黛瓦,又有枝繁葉茂的榕樹、青翠挺拔的綠竹芭蕉。往裡走時,只見宅分數進,每一進都有月門隔開,每一個院子,應該都是一個辦公小院。循廊向內,沿途層臺累榭,曲水涼亭,樹木陰陰。

若無人指引,黑夫怕是要繞暈了頭,同時暗歎當年楚國曆代大王苦心搜刮民脂民膏,打造奢華宮室,到頭來卻給秦吏們做了嫁衣,何苦來哉?

繞了一大圈後,終於到了一棟高大的建築前,擡頭飛檐翹角,舉目望去,十數戟衛在敞開的大門前相對而立,好奇地看着黑夫。

黑夫整理衣冠,在門口脫鞋履時,發現這裡已有一雙尖頭履,上面還鑲嵌着美玉,可見非同一般。

他也沒多想,昂首邁步,拾階而上,步入廳堂後,一眼就看到了坐在正中的李由。李由穿着玄衣高冠,正與一個穿白色深衣,戴燕尾冠的青年說着話,看到黑夫入內,便停下了話頭,哈哈大笑地起身,指着黑夫道。

“黑夫啊黑夫,你可算是來了!”

黑夫立刻下拜道:“下吏何德何能,竟讓郡尉親自舉薦,真是誠惶誠恐,只是來遲了些,還望郡尉恕罪!”

“信牘一到你就啓程,何罪之有?”

一邊說,李由一邊扶起了黑夫,介紹他道:“子仰,這便是助我鮦陽突圍,橫穿楚地三百里的黑夫,亦是我的左兵曹史!”

那冠玉青年笑道:“我與左兵曹史正好在城門處打過照面,不曾想卻是同路,早知道就一起同行了。”

黑夫忙道豈敢。

“哦?汝等見過了,真是巧。”

李由也指着那青年介紹道:“黑夫,這位是五大夫毋擇君之子,馮敬,雖然纔剛剛成年傅籍,卻聰明好學,來南郡做我的文書卒史,汝等以後,便是同僚了!”

第954章 東出第894章 陛下可知罪?第2章 天下事與眼前事第25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887章 大都無防第543章 田官第463章 大生產第26章 重振士氣第22章 什長黑夫第782章 門泊東吳萬里船第52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964章 越兵第334章 堇荼如飴第434章 鄰人失火第724章 厲人憐王第38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61章 匿名信第343章 滑稽第228章 夏子第83章 可疑發書一週年總結,順便求月票!(有劇透)第814章 蜀道難第971章 羣雄討黑第243章 利鹹第412章 拍案叫絕第218章 麻衣如雪第608章 家園第799章 江漢湯湯第875章 萬事俱備第900章 不殺第546章 青島第291章 欲刺第865章 原來是同行第159章 婚姻在於有利可圖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242章 人臣無外交第263章 這不是足球……第541章 莫如樹谷第30章 第一第246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895章 待到打下咸陽城第23章 軍訓開始第815章 攻守異勢抱歉啊晚上的一章鴿了,今天趕不及了emmm第724章 厲人憐王第648章 蠱禍第650章 藥(下)第286章 秦王(下)第393章 大買賣第495章 虎女焉能嫁犬子!第213章 利於人謂之巧第104章 謊言第767章 壯士十年歸第670章 獨斷第493章 虎頭蛇尾?五月寫作計劃,以及爲《秦吏》完結前最後求次月票。第391章 良弓第385章 初來乍到第618章 連坐第511章 稷下第789章 望夫第555章 勿害我第923章 三座大山第1025章 一致對外第896章 若爲自由故第718章 有人貴爲公子第260章 商功第17章 失期當斬?第250章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第831章 帝國之壁第76章 榮辱之責在乎己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490章 財政危機第497章 魚入大海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913章 一飯之恩必償第141章 陳平第46章 門縫裡看人第223章 黃帝內經第841章 楚河漢界第993章 骨鯁之臣第592章 貓鼠第97章 足跡學第977章 中山狼第881章 崤函之固第52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753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第382章 郡尉第771章 狗咬狗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389章 狡兔飛鳥第193章 野心與良心第97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562章 人禍第974章 假王第517章 寒毛直豎!第660章 待我長髮及腰第1002章 積木第427章 磧裡徵人三十萬第307章 隻手豈可建城都
第954章 東出第894章 陛下可知罪?第2章 天下事與眼前事第25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887章 大都無防第543章 田官第463章 大生產第26章 重振士氣第22章 什長黑夫第782章 門泊東吳萬里船第52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964章 越兵第334章 堇荼如飴第434章 鄰人失火第724章 厲人憐王第38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61章 匿名信第343章 滑稽第228章 夏子第83章 可疑發書一週年總結,順便求月票!(有劇透)第814章 蜀道難第971章 羣雄討黑第243章 利鹹第412章 拍案叫絕第218章 麻衣如雪第608章 家園第799章 江漢湯湯第875章 萬事俱備第900章 不殺第546章 青島第291章 欲刺第865章 原來是同行第159章 婚姻在於有利可圖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242章 人臣無外交第263章 這不是足球……第541章 莫如樹谷第30章 第一第246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895章 待到打下咸陽城第23章 軍訓開始第815章 攻守異勢抱歉啊晚上的一章鴿了,今天趕不及了emmm第724章 厲人憐王第648章 蠱禍第650章 藥(下)第286章 秦王(下)第393章 大買賣第495章 虎女焉能嫁犬子!第213章 利於人謂之巧第104章 謊言第767章 壯士十年歸第670章 獨斷第493章 虎頭蛇尾?五月寫作計劃,以及爲《秦吏》完結前最後求次月票。第391章 良弓第385章 初來乍到第618章 連坐第511章 稷下第789章 望夫第555章 勿害我第923章 三座大山第1025章 一致對外第896章 若爲自由故第718章 有人貴爲公子第260章 商功第17章 失期當斬?第250章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第831章 帝國之壁第76章 榮辱之責在乎己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490章 財政危機第497章 魚入大海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913章 一飯之恩必償第141章 陳平第46章 門縫裡看人第223章 黃帝內經第841章 楚河漢界第993章 骨鯁之臣第592章 貓鼠第97章 足跡學第977章 中山狼第881章 崤函之固第52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753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第382章 郡尉第771章 狗咬狗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389章 狡兔飛鳥第193章 野心與良心第97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562章 人禍第974章 假王第517章 寒毛直豎!第660章 待我長髮及腰第1002章 積木第427章 磧裡徵人三十萬第307章 隻手豈可建城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