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不知幾人稱王?

bookmark

與此同時,豫章郡南昌城,郡守殷通也在焦急等待一個人的到來。

他臉有些瘦削,還有很深的眼圈,鬍子落了不少,因爲過去的月餘時間裡,殷通就沒睡過一個好覺,吃上一頓舒心的飯……

一月底,南征軍的監軍子嬰從南昌匆匆北上,然後便有消息傳開,據說武忠侯戰死了!

殷通在北地郡做過官,與黑夫算是同僚,還有些舊誼,不免心哀,但隨後發生的事,讓這一切都顯得不那麼簡單!

二月初,從北邊有使者來,要求控制並監禁武忠侯的舊部,殷通頓時感到事情有些不妙。

“豫章皆爲武忠侯舊部鄉黨,若我對其不利,彼輩或將反撲。”

於是,殷通明面上謹遵朝廷之命,令郡兵緝捕利鹹、驚等,暗地裡,卻通知利鹹等人逃走。

事態紛繁複雜,他想要再觀察一下形勢,再做抉擇。

殷通的等待是對的,三月初,又有小道消息傳來:武忠侯復生,奪了武昌營!還四下散播始皇帝已崩,朝中奸臣逆子弒君篡位之事,甚至還讓信使給殷通發來了一份《衣帶詔》的副本,讓他帶着豫章郡響應首義。

這下,殷通陷入了兩難,一方面,馮毋擇的部將帶着三千人入駐南昌,準備南下“平叛”,殷通親信僅餘千人,故不敢妄動。

而在南邊,亦有一支上萬人的南征軍抵達廬陵縣,領頭的是正黑夫麾下戰將,三關都尉安圃,那些兵卒多曾目睹黑夫髡髮,對武忠侯信任不亞南郡短兵。

豫章本就如同南郡的後院般,官吏多是黑夫鄉黨舊部,本就對朝廷突然打壓自己十分不滿,眼看子弟兵打回來了,一路上的縣邑皆不戰而降,如今安圃的旗幟已近南昌城……

馮毋擇派來的別部司馬欲堅守城池,待馮將軍之援,而殷通卻成了熱鍋上的螞蟻,這個二五仔眼看形勢不妙,立刻將藏匿在城中的前南昌令利鹹找來,並屏蔽左右,想要與他商量對策。

“郡君的抉擇是對的。”

不多時,利鹹已至,他看出了殷通的猶豫,力勸道:“郡君還不知道罷?今武忠侯已奪武昌營,以數萬雄兵,縱橫江漢,而長沙郡那邊,李由也已大敗,被陶、蕭、韓幾位都尉困於臨湘!”

“當真?”

殷通大驚,他只聽說李由去南方收嶺南兵權,不曾想,在長沙就折戟了,難怪近幾日長沙方面再無消息傳來,恐怕道路都已被”叛軍“控制。

利鹹道:“始皇帝已崩,嶺南江南皆從君侯,大勢在武忠侯,不在朝中奸臣逆子。吾聞先即制人,後則爲人所制,郡君若開城迎南征軍入城,成爲率先響應首義的郡官,事成之後,則不失爲靖難元勳。”

“若是不從……”

他收起了笑容,冷冷道:“南昌是武忠侯所建,虛實皆知,城內遷民百姓,誰沒受過君侯之惠?武忠侯舊部潛藏民間者甚衆,城外更有百戰之師上萬,裡應外合,南昌斷不可守,若郡君執迷不悟,城破之日,君或有亡身之虞!”

“容我再想想……”

殷通左右踱步,內心久久無法抉擇,這時候,外面卻爆發了一陣山呼海嘯,是安圃在進攻城池,而潛藏里閭的尉驚,也帶着一衆人等,在城內舉事!

“怎就打起來了?”

殷通一怔,說時遲那時快,利鹹突然拔下了髮髻的木簪,近了數步,將殷通逼到了牆邊!

雖年過四旬,鬢角斑白,雖身無寸兵,但看似文弱的利鹹,卻一如許多年前,在危在旦夕的鮦陽城中一般果決。

他將木簪銳部緊緊頂着殷通的脖頸,和顏悅色地說道:

“還請郡君下令,使郡兵反戈,開城以迎義師!”

……

三月中旬,豫章守殷通爲利鹹所迫,下令郡兵打開了南昌西門,使安圃暢通無阻地進入城中,與此同時,城中百姓也響應號召,配合南征軍,對官軍圍追堵截,那三千人大潰,稀裡糊塗地做了階下囚。

隨即,在利鹹威逼之下,殷通只能將蓋有郡守銀印的爰書發往各縣:

“豫章全郡,皆高舉義旗,隨武忠侯靖難!”

……

豫章郡的建立,本就是黑夫舊部們十數年努力的結果,南昌拿下後,有了殷通的命令,其他各縣也自然爭相響應,不必發兵一城一池的攻略,可以“和平解放”。

於是安圃幾乎沒有留下兵卒守備,在奪取南昌數日後,立刻與尉驚一同揮師向北。上萬人攜半月之糧,經潯陽(今九江),沿大江西進,繞過幕阜山脈,進入衡山郡轄區,至下雉縣(今湖北陽新縣)。

黑夫派人給安圃的任務,便是在解放豫章後,略取衡山郡在江南的幾個縣,同時控制鐵山、銅綠山兩座富礦。

眼看上萬大軍來襲,下雉小縣自然只能降服,但從這再往西,一行人卻遇上了大量從鄂縣逃難而來的民衆……

鄂縣(今湖北鄂城市)各鄉民衆扶老攜幼,本欲逃往下雉,卻遇到前方有一支大軍,不由驚愕,被團團圍住後,見對方沒有加害之意,這才支支吾吾地說明事情原委。

“從西邊來了一支賊人,雖穿着秦卒甲冑,卻無惡不作,殺人劫財,焚掠里閭,霸佔百姓妻女,鄂縣全亂了……”

“鄂縣有亂兵作祟?”

安圃、尉驚面面相覷,但在黑夫派來的使者提醒下,很快就反應過來了:

“定是武昌之戰時,臨陣脫逃的那數千楚籍兵卒!”

……

半個多月前,黑夫帶着短兵親衛夜襲武昌,收攏南征軍士卒,與楊熊交戰,但在對陣之前,右翼卻整整跑了三四千人,都是將火把一扔,藉助黎明前的黑暗掩護,向東遁逃……

之後,黑夫忙於打回老家安陸,解救父老鄉親,而他之後的戰略目標是奪取江陵,故留在江南的兩萬餘人放棄了被燒燬的武昌營,西走沙羨、州陵,沒功夫去管那羣逃兵。

誰料,這羣逃兵卻在符離人葛嬰糾集下,逃到武昌東邊百里外的鄂縣,禍亂鄉里起來。

鄂縣本爲衡山重鎮,僅次於邾城的大城市,防守甚嚴,但縣卒都被調去協助守備武昌營,之後半數爲黑夫所俘,半數隨楊熊撤往夏口,如今兵力空虛,縣令、尉只能放棄各鄉,退守縣城。

據逃難的鄂縣人說,他們南逃時,鐵山鄉也爆發了叛亂,上千名隸臣殺死鐵官,加入了亂兵,正在葛嬰帶領下,圍攻縣城……

“鐵山丟了?”

尉驚有些駭然,他曾在衡山郡爲吏,做過一段時間的冶官,雖然管的是銅綠山,但卻知道,鐵山、銅綠山,這兩個富礦是衡山立郡的基礎,更是兵家必爭之地!

南征百越期間,消耗的不止是兵卒,還有兵刃,隨着朝廷一道指令,鐵山、銅綠山再度變成了兵工廠,類流水線作業日夜不休,生產大凶之物,幾年下來,那裡存有大量兵刃,足夠武裝數萬人……

原本,南征軍的官吏已滲入兩個礦山,但隨着二月份朝廷對武忠侯勢力的清除,與黑夫有瓜葛的鐵官、銅官或被囚禁,或東奔西逃,朝廷另派官員取代,兩座礦山的管理和生產,幾乎陷入了停頓。

恰逢亂兵殺至,作爲舊楚國時代,被秦軍俘虜後,鐵山處,上千幹了十多年苦力,早就忍無可忍的隸臣竟舉事,從了葛嬰。

“只希望銅綠山還未叛,我任官期間,對那的二千餘刑徒還算不錯,若我出面,當能說得彼輩順從……”

話雖如此,但尉驚心裡也沒底,只能與安圃商量後,自己隨車騎趕路,爭取早點抵達。

從下雉到銅綠山,有九十餘里距離,尉驚與數百車騎只走了一天。

作爲黑夫的弟弟,他小時候雖也舞劍習武,但後來學了律令,又長期在各個金鐵工坊爲吏,不習慣戎馬倥傯的生活,被馬顛得腰都快斷了。

一路上,卻見因賊亂之故,道上行人稀少,偶有所見,亦多是避禍他徙的難民,皆神情惶恐,見大軍路過,或神情呆滯地跪伏路邊,或遠遠地拔足逃走,從他們口中得知,銅綠山形勢不容樂觀。

快馬加鞭,等總算抵達礦區,尉驚大腿兩側已磨破,疼痛不已……

但他咬了咬牙,還是繼續馳騁,帶着人往一片嘈雜的銅綠山礦區趕去!

和預想的差不多,兩千餘隸臣,的確正處於反叛的邊緣,他們一個個都灰頭土臉,瘦骨嶙峋,或髡髮,或黥面。

但平日不幹活時,束縛他們自由的桎梏枷鎖,已被打碎,取下。

十數年的奴役生涯,昔日楚軍俘虜大多已活活累死,壓抑已久的隸臣們,眼看北邊四十里外的鐵山千餘人已得“自由”,也按捺不住了。

如今衆人手持礦鋤,大錘,氣勢洶洶,將工坊圍得水泄不通,咬牙切齒,而工匠、官吏則躲在裡面抵禦,這裡火藥味十足,一場叛亂眼看就要爆發!

“二三子!”

尉驚一騎當先,帶着六七百車騎,馳入雙方中間,阻止了衝突。

他高舉着手,大呼道:“二三子勿慌,我乃武忠侯之弟,君侯已舉義旗,撥亂反正,大赦罪人,銅綠山之隸臣刑徒,從今日起,皆得恢復自由!”

……

шшш_ TTKΛN_ c ○

等安圃抵達銅綠山時,發現這裡的隸臣們都乖乖蹲在地上吃着飯,不吵不鬧。

而除了一名剛上任不久,因苛待刑徒,遭人憤恨的鐵官被尉驚處死以泄刑徒之憤外,其餘官吏工匠,無一人死傷,尉驚正帶人清點礦場武庫。

安圃鬆了口氣,對尉驚拱手道:“不愧是武忠侯之弟,有勇有謀,讓一場大亂消弭於無形啊。”

“不過是狐假虎威,借兄長之名耳,哪能及他皮毛?若無車騎助威,恐怕我第一個就要被刑徒打殺。”尉驚擺了擺手,又嘆道。

“而且真正的大亂,恐怕已經開始了……”

說着,尉驚拉過來一個小鐵匠,卻是兩年多前,在鐵山與黑夫有一面之緣,還被授權爲軍官們打造佩劍的邯鄲人郭紹……

“將你知道的事,與安都尉再說一遍吧。”

郭紹是從鐵山暴亂裡逃生的,他倒還算冷靜,沒有急着南奔,而是帶着一羣工匠,溜到鐵山鄉,趕在亂兵佔領那裡前,把親眷都帶了過來。

他對安圃作揖道:“上吏,吾等從鐵山鄉過來時,只聽聞,葛嬰已奪取鄂縣,盡殺秦吏,將令、尉、丞五馬分屍,又屠城中客民……”

作爲外遷客民之一,郭紹憤怒地吐了口唾沫:

“葛嬰還在城中找了一個據說是鄂君的後人,名爲襄強者,立爲楚王!”

……

PS:第二章在晚上

第52章 這一定是體制問題!第626章 三十五年第964章 越兵第543章 田官第70章 若敖之鬼第410章 喪家之犬第35章 秦國沒有豆腐渣工程第700章 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頭裡第796章 一紙婚約第933章 結交樓煩將第1019章 飲鴆止渴第575章 南巡第931章 舞殿冷袖第80章 真金白銀第655章 回家的誘惑第255章 行矣第822章 但見三泉下第308章 水蠱第42章 其樂也融融第333章 司馬欣第186章 材士第354章 五年計劃第738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上)第49章 善假於物第283章 伍奢有二子第48章 我愚蠢的弟弟呦第917章 萬人敵第469章 海大魚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661章 北江第416章 蕭關逢候騎第305章 番陽令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566章 焚舟破釜第757章 農民的兒子第542章 莫如樹人第979章 長平第214章 郡守騰第71章 遲來一步第788章 久違了第315章 入關第691章 爲人民服務第896章 若爲自由故第739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下)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703章 拾骨第822章 但見三泉下第916章 斬項籍者邑萬戶!第589章 毒士第34章 版築之間第477章 落子第839章 漁陽戍裡烽煙起第820章 信第19章 較勁第574章 坑術士第769章 三楚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318章 寡人以眇眇之身第448章 騎戰第717章 有人天生世卿第997章 泗水第960章 強渡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607章 南征第938章 權力是個古怪的東西第635章 薪火(上)第494章 一人之心第1015章 統一哈第942章 故事第32章 伯兄第438章 無懼無退第116章 每個人都要做出選擇第186章 材士第168章 烽火連三月第685章 圖騰第931章 舞殿冷袖第398章 匈奴第905章 始皇帝未竟的事業第481章 祭酒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158章 受金第607章 南征第22章 什長黑夫第136章 擺闊第469章 海大魚第750章 復生第724章 厲人憐王第297章 照單全收第620章 黃石第177章 高歌猛進第954章 東出第156章 魏亡第317章 六王畢!第579章 兩戰第405章 對歷史人物要一分爲二第382章 郡尉第473章 官僚帝國第175章 偷樑換柱第68章 鬼吹燈第140章 八卦
第52章 這一定是體制問題!第626章 三十五年第964章 越兵第543章 田官第70章 若敖之鬼第410章 喪家之犬第35章 秦國沒有豆腐渣工程第700章 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頭裡第796章 一紙婚約第933章 結交樓煩將第1019章 飲鴆止渴第575章 南巡第931章 舞殿冷袖第80章 真金白銀第655章 回家的誘惑第255章 行矣第822章 但見三泉下第308章 水蠱第42章 其樂也融融第333章 司馬欣第186章 材士第354章 五年計劃第738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上)第49章 善假於物第283章 伍奢有二子第48章 我愚蠢的弟弟呦第917章 萬人敵第469章 海大魚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661章 北江第416章 蕭關逢候騎第305章 番陽令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566章 焚舟破釜第757章 農民的兒子第542章 莫如樹人第979章 長平第214章 郡守騰第71章 遲來一步第788章 久違了第315章 入關第691章 爲人民服務第896章 若爲自由故第739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下)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703章 拾骨第822章 但見三泉下第916章 斬項籍者邑萬戶!第589章 毒士第34章 版築之間第477章 落子第839章 漁陽戍裡烽煙起第820章 信第19章 較勁第574章 坑術士第769章 三楚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318章 寡人以眇眇之身第448章 騎戰第717章 有人天生世卿第997章 泗水第960章 強渡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607章 南征第938章 權力是個古怪的東西第635章 薪火(上)第494章 一人之心第1015章 統一哈第942章 故事第32章 伯兄第438章 無懼無退第116章 每個人都要做出選擇第186章 材士第168章 烽火連三月第685章 圖騰第931章 舞殿冷袖第398章 匈奴第905章 始皇帝未竟的事業第481章 祭酒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158章 受金第607章 南征第22章 什長黑夫第136章 擺闊第469章 海大魚第750章 復生第724章 厲人憐王第297章 照單全收第620章 黃石第177章 高歌猛進第954章 東出第156章 魏亡第317章 六王畢!第579章 兩戰第405章 對歷史人物要一分爲二第382章 郡尉第473章 官僚帝國第175章 偷樑換柱第68章 鬼吹燈第140章 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