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寡人以眇眇之身

bookmark

“趙政,趙政……”

夢中,那個讓秦王政厭煩的稱謂再度響起。

秦王政出生的那年,正值邯鄲之圍,秦軍日夜攻邯鄲不止,與此同時,趙人也圍在他降生的屋舍外整整三層。

據母后說,那些趙人啊,帶着長平之戰四十萬趙人喪命的仇恨,叫嚷着要將他這個秦國惡種分食了!

若非母家是趙國豪門,拼命庇護,秦王政決計活不到長大。也爲了讓他能在邯鄲順利活下來,母家帶着討好趙國王室的意思,擅自爲他取了一個名。

“昔日秦趙同源,均祖蜚廉。秦之高祖惡來者,蜚廉子也,蚤死,有子曰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幾,太幾生大駱,大駱生非子,爲周室牧馬,位卑賤……故以大宗造父之寵,惡來諸子孫皆蒙趙城,爲趙氏。今秦有孫政,生於趙邯鄲,亦當爲趙氏,稱趙政……”

許多年以後,秦王政詢問過少宗伯,才知道,這是老掉牙的舊事了。

少宗伯對他說:“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故姓千萬年而不變,氏一再傳而可變,豈有數百年固守之理?”

的確,數百年前,秦國的祖先在殷商滅亡後身份卑微,作爲牧馬附庸,因爲與趙造父同宗,便也一起用趙氏、趙城來自我標榜。

但時過境遷,從非子被周孝王賞識,分土爲附庸,邑之秦,號“秦嬴”開始,秦國的祖先,便開始拋棄趙氏,以秦爲氏了。秦侯、秦仲,無數先祖的名諱皆是明證。到了秦襄公列爲諸侯,更遵循“諸侯國國君以國爲氏”的原則,亦有有會盟誓書爲證。

至於趙氏?且不說秦的地位已遠超過趙,從春秋晉國執政趙宣子背信棄義發動令狐之戰起,秦趙已成敵人,到了近百年來,更是不死不休的仇讎,秦國王室,豈會再以趙爲氏?

所以秦王政一直視“趙政”之名爲奇恥大辱!

少時在邯鄲,那些趙國公子王孫爲了羞辱他,強迫他穿上牧童的裝扮,爲他們趕馬。那一聲聲的“趙政”還有“西方牧犢兒”的蔑稱着實刺耳。

待他長到八歲,終於脫離邯鄲苦海,脫下趙國服飾,穿上朱玄相間的秦衣,回到從未涉足過的祖國時,也總算擺脫了這個稱謂……

但就像他花了十多年時間也難以習慣咸陽的水土,嫌棄咸陽宮狹小一般,秦王也不喜歡“秦政”之稱。

於是等他繼位爲王后,在祭拜宗廟時,他便發出了令大宗伯、少宗伯驚訝的豪言。

“天子無氏!”

周室已亡,九州無主,但年僅十三的秦王政,卻早早立下了一個大志。

這不僅是他的野心,也是從秦孝公起,歷代秦國先君的願望!

“一統天下!”

從那之後,秦王就極少再被人稱名諱了,更別提“趙政”。

最後一次被人這麼叫,是什麼時候?

是嫪毐被殺前,歇斯底里的嚎叫?

是兒時在邯鄲唯一的朋友燕太子丹入咸陽爲質子時,得知他要掃滅六國的大志時,在恐懼憤怒間脫口而出的罵言?

還是母后臨終前,帶着對他囊撲殺死兩個同母弟的恨意,說出的那聲:“趙政,你個天殺的!”

今夜,那些死去的鬼魂又回來了,呂不韋、母后、嫪毐、燕太子丹、樊於期、成蹻、昌平君。

他們滿臉是血,飛舞在半空,一聲聲地喊着“趙政,趙政”,糾纏不已。

秦王政卻沒絲毫的害怕,這些辜負他背叛他的人,不值得恐懼。

他是天子,把持太阿,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眼下,只需要輕輕一揮袖,亡靈們便魂飛魄散!

少頃,秦王龍目微張,呼吸平靜,定定地看着富麗堂皇的宮室頂部。

不用向左右看,他也知道,碩大的榻上,除自己外,空無一人。

秦王有很多女人,韓女、趙女、楚女、魏女、燕女、齊女,甚至還有異域來的胡姬,越姬。其數量成百?上千?近萬?他自己也數不清楚,但都只是臨幸了事,除了已經死去的胡七子外,他對嬪妃們,既沒有真情實意,也從不留在任何一女的牀幃過夜。

她們,只是爲他誕下子嗣的工具,什麼兩情相悅,他從不相信,母后在三個男人間的長袖善舞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至今難以磨滅。

這種對女人,或者說對任何人深深的不信任感,甚至促使他令人築天橋將咸陽宮的許多宮殿連起來。並命令所有的宮殿,無論自己來或者不來,每天都是古樂聲鳴,所以除了日夜不離君側的中車府令趙高外,根本無人知曉,秦王到底會在哪個宮殿留宿。

但秦王有一個習慣,卻是人盡皆知的,那就是他每天雞鳴便起,在宮人侍候下穿戴整齊,一邊看着一早新送來的奏疏,一邊匆匆吃過朝食後,便讓人將少宗伯召來。

這時候,天才矇矇亮。

少宗伯又稱“小宗伯”,是大宗伯的副官,管理宗室祭祀的官員,掌宗廟昭穆之禮。不過少宗伯一點不年少,反而是個垂垂老朽,拄着鳩杖,在空闊的宮室裡走得顫顫巍巍。

他亦是王室公族,據說與秦王政的祖父秦孝文王同輩,所以秦王一直對他敬重有加。

也只有他,得了秦王允許,不稱“大王、陛下”而呼之爲“秦王政!”

而且是每天早起,都要喊一遍!

“秦王政,你忘了秦國曆代先君一統天下的大願了麼!?”每天這個時候,隔着十餘步,少宗伯嘶啞的聲音,都會傳到秦王耳中。

仿若許多年前,夫差令人立於門前,每逢他出入,便高喊:“夫差!爾而忘句踐殺汝父乎?”一般。

秦王這時候亦會肅然作揖回答。

“政,一日也不敢忘!”

但今天,少宗伯卻沒有像以往那樣,拄着鳩杖高呼,只是一言不發地走到秦王面前,朝他行了極重的稽首之禮。

“齊王已於上月入朝,至此,六國已滅,大王終於實現了秦國曆代先君一統天下的大願,老臣的職責,也盡到頭了……”

他擡起頭時,已是老淚縱橫:“穆公、獻公、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若見到今日之景,定能心生寬慰!”

是啊,秦王心中也長舒了一口氣,繼六代餘烈,奮武十餘年,終於掃平六國,天下歸一,他的大志,終於實現了!

但這就是盡頭了麼?秦王以爲還不夠,六王相繼入朝,或被殺,或被遷,但他始終無法感到身爲勝利者的享受。

尤其是自己“王”的名號,已經略顯小器了。

秦王是個喜歡推翻傳統的人,於是他便對少宗伯道:“寡人昔日曾與少宗伯談及墨家、名家的名實之辯。少宗伯對我說,名家墨者均落入名實的詭辯裡去了,歸根結底,名者,實之賓也,大實必以大名配之,方能名正言順,可是如此?”

少宗伯稱是,秦王繼續道:“春秋以來,諸侯混戰,卿大夫僭越奪位,故奇辭起,名實亂,如今天下歸一,亦當重正名實,而正名之舉,當由寡人始!”

言罷,秦王看向已入內待召的郎官、近臣:“趙高何在?爲寡人草詔!”

中車府令趙高可是文武全才,不僅駕得一手好馬車,書法也堪稱一絕。他立刻上前,在案上攤開帛書,將筆蘸滿天下間最好的墨,按照秦王的口諭,用天下前三甲的書法小篆,寫下詔書。

“異日韓王納地效璽,請爲藩臣,已而倍約,與趙、魏合從畔秦,故興兵誅之,虜其王。”

“趙王使其相李牧來約盟,故歸其質子。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興兵誅之,得其王。趙公子嘉乃自立爲代王,故舉兵擊滅之。”

“魏王始約服入秦,已而與韓、趙謀襲秦,秦兵吏誅,遂破之。”

“荊王獻青陽以西,已而畔約,擊我南郡,故發兵誅,得其王,遂定其荊地。”

“燕王昏亂,其太子丹乃陰令荊軻爲賊,兵吏誅,滅其國。”

“齊王用後勝計,絕秦使,欲爲亂,兵吏誅,虜其王,平齊地。”

先是一番對秦滅六國理由、過程的追述後,秦王略一停頓,思索片刻後,終於開始了正文:

“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鹹伏其辜,天下大定。”

“古人云,名者,實之賓也!今寡人已貴爲天子,賓九州,制六合,王號已不足尊也。故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後世。今令丞相、御史大夫,及諸議郎共議帝號!”

是的,就像他活着的時候,決不願被人稱爲,更不可能自稱“趙政”一般,這結束亂世,一天下的大功業,九州萬里的廣袤疆土,也需要更偉大的名號來襯托!

然後,傳之萬世!

……

秦王政二十六年仲春二月,這份令羣臣“議帝號”的詔書,在咸陽城朝野掀起了軒然大波。

丞相隗狀、王綰,御史大夫馮去疾等人首當其衝,廷尉李斯也糾集幕僚,整天開會商談此事。

而這份詔書的副本,也發到了咸陽宮外的郎中令官署,由郎官們傳閱,最後,終於傳到了一個面色黝黑的新任六百石議郎案頭……

黑夫瞪着詔書副本上漂亮的小篆,暗道:“不曾想,我上任才第二天,竟就碰上了這件事!”

一份試卷發下來,當所有人都在苦思冥想,在揣測推敲時,你卻已經知道正確答案,這時候,該怎麼辦?

第705章 熒熒火光第154章 芟夷略盡第673章 勸君更盡一杯酒第733章 頂峰之上第52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952章 不如諸夏之亡也第104章 謊言第80章 真金白銀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89章 善惡對錯第965章 劃江而治第298章 野有遺賢第101章 非尋常之輩第498章 方術士第848章 深海第855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627章 極盛第227章 夷道的危機第531章 大海啊你全是水!第499章 不破不立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112章 今亡亦死!第277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185章 軍賊第863章 西當太白有鳥道第972章 呂澤第659章 自討第418章 胡兒十歲能騎馬第1018章 韓信之信第316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547章 別墅靠大海第468章 芝蘭生於幽谷第224章 四月行縣第812章 鼎烹第754章 廣闊天地第202章 紅糖第383章 豳風第895章 待到打下咸陽城第704章 昌南侯的秘密第329章 一國兩制瞭解一下第295章 伐蛟取鼉第634章 封侯!第875章 萬事俱備第669章 君道第244章 壁虎斷尾第27章 最後一天第296章 趙佗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第682章 明伐暗渡第614章 賭徒第908章 豎子不足與之謀第913章 一飯之恩必償第682章 明伐暗渡第936章 武忠侯是天!第203章 退婚第896章 若爲自由故第542章 莫如樹人第705章 熒熒火光第153章 最後的武卒第567章 平原津第337章 梟子第748章 灌水第183章 勸降第384章 北地第501章 安得不死藥第464章 塞上中原第779章 苟富貴第330章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第244章 壁虎斷尾第176章 冒險第76章 榮辱之責在乎己第959章 河東第944章 成都第492章 青青園中葵第110章 入學第723章 向天再借五百年!第418章 胡兒十歲能騎馬第280章 國之將亡第249章 有種無種第959章 河東第773章 二世皇帝第656章 斧鉞之誅第852章 逐君側之惡人第969章 資本家的良心第790章 不值一提第209章 做個有用的人第426章 軍將第289章 與時變化第502章 狐假虎威第648章 蠱禍第128章 爭首第865章 原來是同行第719章 混亂是一把梯子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9章 法家都是處女座強迫症第15章 長見識了第242章 人臣無外交第239章 將以照千里第97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712章 亡秦者
第705章 熒熒火光第154章 芟夷略盡第673章 勸君更盡一杯酒第733章 頂峰之上第52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952章 不如諸夏之亡也第104章 謊言第80章 真金白銀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89章 善惡對錯第965章 劃江而治第298章 野有遺賢第101章 非尋常之輩第498章 方術士第848章 深海第855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627章 極盛第227章 夷道的危機第531章 大海啊你全是水!第499章 不破不立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112章 今亡亦死!第277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185章 軍賊第863章 西當太白有鳥道第972章 呂澤第659章 自討第418章 胡兒十歲能騎馬第1018章 韓信之信第316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547章 別墅靠大海第468章 芝蘭生於幽谷第224章 四月行縣第812章 鼎烹第754章 廣闊天地第202章 紅糖第383章 豳風第895章 待到打下咸陽城第704章 昌南侯的秘密第329章 一國兩制瞭解一下第295章 伐蛟取鼉第634章 封侯!第875章 萬事俱備第669章 君道第244章 壁虎斷尾第27章 最後一天第296章 趙佗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第682章 明伐暗渡第614章 賭徒第908章 豎子不足與之謀第913章 一飯之恩必償第682章 明伐暗渡第936章 武忠侯是天!第203章 退婚第896章 若爲自由故第542章 莫如樹人第705章 熒熒火光第153章 最後的武卒第567章 平原津第337章 梟子第748章 灌水第183章 勸降第384章 北地第501章 安得不死藥第464章 塞上中原第779章 苟富貴第330章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第244章 壁虎斷尾第176章 冒險第76章 榮辱之責在乎己第959章 河東第944章 成都第492章 青青園中葵第110章 入學第723章 向天再借五百年!第418章 胡兒十歲能騎馬第280章 國之將亡第249章 有種無種第959章 河東第773章 二世皇帝第656章 斧鉞之誅第852章 逐君側之惡人第969章 資本家的良心第790章 不值一提第209章 做個有用的人第426章 軍將第289章 與時變化第502章 狐假虎威第648章 蠱禍第128章 爭首第865章 原來是同行第719章 混亂是一把梯子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9章 法家都是處女座強迫症第15章 長見識了第242章 人臣無外交第239章 將以照千里第97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712章 亡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