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

很快,使者就回來了。

趙元昌帶着一衆幕府官員聽使者的回報,當聽到沈軍主帥乃是衡州節度使、姓盧之後,陳佑心頭一跳。

待使者下去,趙元昌沉默半晌,然後問道:“看來這沈軍是打定主意將我等攔在涪陵之外了,諸君可有高見?”

一陣沉默。

見此情景,趙元昌嘆了口氣:“也罷,且先各守其職罷!”

帳內氣氛這才活躍起來,一衆人等紛紛起身告退。

陳佑卻想着那衡州盧節度使,動作不免慢下來。

眼看人都走得差不多了,他突然轉身道:“大帥,屬下請往涪陵一行!”

聽到他的話,剛剛站起身來的趙元昌先是一愣,隨即問道:“將明可是另有想法?”

“若是不出所料的話,這衡州盧節使乃是先父故交。”陳佑沒有隱瞞,“屬下想試試看能不能重新聯繫上。”

說完之後,他有些忐忑地望着趙元昌。

實在是聯絡敵國高官,實在是有些敏感,更別說是在戰場相見的情況下。

也就是這幾個月同趙元昌相處下來,讓陳佑感覺自己正大光明的說出來,即便趙元昌不同意,也不會將自己打入另冊。

這是陳佑第一次嘗試對趙元昌示之以誠,也算是報答他的看重吧。

聽了陳佑的話,趙元昌低頭沉吟,好一會兒才擡起頭來道:“既如此,將明便去看看。”

陳佑聽後,做了個長揖道:“喏。”

卻聽趙元昌接着道:“只是無需勉強。便是此次不成,也可留待下次。”

陳佑一怔,隨即反應過來趙元昌話中的意思,心中思緒複雜,卻是誠心誠意地作揖道:“大帥且放心便是,某還欲留此身看大帥御宇天下之時。”

也幸好此時廳內沒人,否則他這話便屬於謀逆了。

此等僭越的話聽在趙元昌耳中,卻不啻於白日驚雷。雖身邊有早有王樸潘美等人輔佐,大家的目的也都希望他登基爲帝。

但如此直白的說出來,還是頭一次。

一時之間他臉色也紅潤起來,拉着陳佑的胳膊輕聲道:“將明之心吾知矣!只是此等話還需少說纔好。”

陳佑點點頭:“大帥放心,我自曉得。”

說着,他深吸一口氣道:“屬下便去了。”

趙元昌又囑咐一番,這才放陳佑下去準備。

回到自己的帳篷,陳佑怔了一會兒,才搖搖頭。

自己的目的是想一展才華,在這個時代證明自己能力,同時依靠遠超時代的眼光和見識,來促進此世的發展,改善平民的生活。

既然如此,只需登臨高位便可,又何需在意是否掌握兵權呢?

同趙元昌相處的這幾個月,能感覺到他有能力有心胸,而且對他看重的基本上是用人不疑、信之重之。只要輔佐他登基然後統一天下,自己這等從龍舊臣必能爲一宰執。

到時也能一展心中抱負,豈不比選擇自己不熟悉的軍事征伐來得輕鬆?

想通了這一點,陳佑也不再糾結怎麼樣才能獨自領兵了。

其實到涪陵城拜訪,也不需要準備什麼。

只是前半輩子都過得十分嚴肅,現在突然恢復年輕了,心中也有了對未來的規劃,就想輕狂一把。

故而決定學習評書裡的呂蒙,來一次白衣渡江。

當然,呂蒙的“白衣”只是指普通人的穿着,並不是真的白色衣袍,不然也太明顯了點。

不過陳佑此次準備真的穿着白色衣袍過去,不爲其它,就因爲這樣很有江湖情調。

一個時辰之後,一襲白袍的陳佑踏上一條舴艋舟,在一衆人等含義不明的目光中緩緩離開河灣。

陳佑此時頭髮用一根木簪扎住,穿着一件皁白色的長袍,腰間繫着三尺青鋒。只可惜找不到白色靴子,只能穿着烏皮靴。

一襲白袍的陳佑立於這渺渺天地間,浩浩江川上,所伴者不過一烏蓬舴艋舟,一蓑衣搖槳人而已。

蒼天,碧水,烏船,白衣,好一派江湖名士之風範。

只可惜這樣的景象沒持續多久,一開始他還能站在舟中,可是沒過多久他就受不了了。

無它,太冷了。

現在已經過了白露,又是在這寬闊的江面上快速行進,這冷風是呼呼的吹着。一時半會還好,時間久了真受不了。

原本還想要來一段白衣入敵營的佳話,現在不得不縮在船艙內。

不過眼看快到到涪陵城了,陳佑又站了出來。在外人面前不能慫,這是他最後的倔強。

離的老遠,就有沈軍巡邏的軍士看到了這一艘小船,當即喊道:“來者何人!”

那舟子也是杵着船槳大聲回道:“大周秦王府陳司馬前來拜訪沈國衡州節度使!”

岸邊靜了一會兒,只見軍士好一陣跑動,好一會兒纔有人喊道:“靠岸吧!”

舟子當即甩開膀子搖動船槳,不多時便靠在了岸邊。

一個身穿皮甲的校尉早早等在此處,見了陳佑便拱手道:“陳司馬且隨我來。”

陳佑點點頭,踏上岸,跟在校尉身後繞到涪陵城東門,徑自往州衙行去。

在城內走着,只見這城內雖是淒涼冷清,倒沒什麼血腥氣,看來涪陵城也沒多做抵抗便被沈國拿下了。

一路來到州衙門前,一青衣文士早早在門口等着了,這正是衡州節度判官龔羨。

見得陳佑,龔羨拱手道:“陳司馬有禮了,在下龔羨,忝爲衡州節度判官,特來迎接司馬,大帥已在堂內等候。”

陳佑也連忙站定回禮:“勞煩龔判官帶路。”

進門行到正堂,就有那衛士伸手道:“此處不可攜帶兵刃。”

龔羨停下腳步,歪頭看向陳佑,看他準備如何做。

陳佑對此心知肚明,只不過自己都孤身一人來這裡的,即便有着兵刃也沒啥用。故而十分乾脆地解下腰間的長劍遞給那衛士:“此乃寶劍,價值千金,你可得拿好了!”

說完,笑着看向龔羨。

卻見龔羨哈哈一笑,對那衛士道:“你且將陳司馬的寶劍放好,待司馬迴轉再完璧歸趙。”

然後轉向陳佑:“司馬請。”

兩人先後走進正堂,堂內等候的盧子龍也站了起來。

“大帥,陳司馬已帶到。”

陳、盧二人對視一陣,陳佑緩緩躬身道:“秦王司馬陳佑拜見盧節使。”

盧子龍看着陳佑,猶疑不定道:“你叫陳佑?故南平歸州留守陳元朗與你可有關係?”

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
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