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

入了庭中,陳佑眼中再無其它,只有那身着青色翟衣的李疏綺。

說是青色翟衣,實際上各類花色佩飾繁多,頭飾七樹花鈿,雖此時眼眶微紅,一臉傷感,但身上華貴氣質不減。

饒是陳佑,見到自己的新婚妻子如此這般,也不由愣神。

只是他馬上清醒過來,等大雁擺到早已劃出的位置上,他站到李明卿南邊,再拜而起。

李明卿將他扶起,用力按了按他的肩膀,低聲囑託道:“好好待阿閣。”

陳佑聞言扭頭,正看到李疏綺出神地望着父親與丈夫。

兩人目光相對,李疏綺臉上的傷感沖淡,浮現紅暈扭過頭去。

見此情景,陳佑笑了笑,隨即回頭鄭重道:“岳丈放心,某必不使三娘受委屈。”

李明卿點點頭,隨即轉向李疏綺,同其夫人先後叮囑李疏綺,就是一些“無亡恭肅”、“必恭必戒”之內的話語。

如此結束之後,禮制規定的程序結束了,但現場賓客這麼多,肯定不會放過陳佑。

過分的事情沒有,灌酒作弄卻少不了,直看得李疏綺擔心不已。

這親迎已到尾聲,婚禮可還沒開始呢!大家也只是鬧了一陣,便放過陳佑。

陳佑喝了醒酒湯,漱口淨面之後先退到門外,然後姆媽領着李疏綺出門。

登車之時,李疏綺聞着陳佑身上的酒氣,不免有些心疼:“大郎你......”

“無事!”陳佑咧嘴笑道,“都被潘二他們擋掉了,我沒喝多少。咱們先回家。”

言罷,將車上障塵放下,登上他自己的車,車聲粼粼,鼓樂再起。

坐在車中,回想着剛剛那句“咱們回家”,李疏綺李家的傷感盡消,心中滿是幸福。

按禮制,此時李疏綺能帶着就只有姆媽和充當從者的侍女,但禮法大不過人倫,於是其長兄李仁信也一同跟着迎親隊伍朝陳府行去。

返回時候攔路的可就多了,若不是事先準備充分,很可能要暴力開路,新婚之日見血,可不是陳佑所希望看到的。

回到陳府,賓客俱在,尊、洗、簋、俎等早就擺好。

此時已經入夜,庭院內外火光通明似白晝,一衆賓客見陳佑下車,皆拱手道賀。

陳佑也一臉笑意回禮不提。

待李疏綺下車,陳佑親自扶着自家妻子跨過馬鞍,

在接連不息的祝賀聲中,夫婦二人以水沃面,並肩步入臥房。

說是臥房,其實外間還有一小廳,此時廳中擺了四張幾,正北擺着犧牲,以陳佑的級別,用的是少牢和臘肉。

犧牲之下,東西兩幾各設三俎、二籩、二簠、十二豆。

南邊的几上則是四尊、兩爵、六巹。

廳內觀禮之人也就馮道等數位尊客,皆沉默不語。

陳佑在東,李疏綺在西,跪坐席上。

儐相分少牢,夫妻共食一牢,此爲同牢。

兩人各自吃了一片,放下碗箸,相視一笑。

從者將酒倒入兩片巹中,分別遞給陳佑和李疏綺。

這酒兌了不少水,而且也只倒了一兩口,也不怕把新婦喝醉。

兩人喝完,從者把兩片巹一仰一合置入牀底。

如此連喝三次,六片巹皆擺在牀底,合巹之禮就算是完成。

到了這時候,婚禮就算結束了,而第二日的見舅姑、盥饋、饗婦等後續禮節,由於陳佑父母不在,也只得省去。

不過這三禮都是私密性質的,省了也不是什麼大事。

接下來,李疏綺在房中休息卸妝,吃些東西填填肚子。

而陳佑則要換了宴服,去前廳赴宴祝酒。

身爲新郎,被灌酒那是逃不掉的,即便是潘美蔣樹等人酒量不錯,也不能替陳佑擋太多。

畢竟婚宴嘛,把新郎喝倒那才熱鬧!

要是新郎滴酒不沾,這婚宴也忒沒意思了點。

這酒宴一直持續到三更,諸賓客才散盡。

喝了那麼多酒,陳佑也有些暈暈乎乎的。

即便被侍候着洗了臉,進了臥房關了門,看着燭光下李疏綺嬌羞的面龐,陳佑卻起不了什麼淫邪的心思,只是感到安心與充實。

一時間,竟看癡了。

李疏綺此時穿的是輕紗衣裙,在這麼一個陌生的房間裡面春光半露本就羞澀不已,又被陳佑那麼盯着看,不免就想到出嫁之前受到的一些“教育”,頓時頰飛紅霞,臻首微低,既是緊張又是期待。

只是等了許久,陳佑依然坐在那裡,握着她的手沒有動靜,這羞中就帶着惱了。

擡頭瞪了陳佑一眼:“看什麼呢!”

“看吾妻。”

陳佑下意識地回了一聲,卻叫李疏綺心中又慌又喜,糾結一陣,最終哼了一聲扭過頭去。

反應過來的陳佑見她如此,不由笑着攬過嬌妻的肩膀,附在耳邊輕聲笑道:“三娘,夜深了,咱們睡吧。”

六月朔,陳佑因婚事,未去上朝,不過趙元昌可不會忘了他。

當天,制命封李疏綺爲長陽郡夫人,正合陳佑長陽縣子的爵位,至於這個“郡夫人”,卻是三品官員之妻的封號名稱。

除此之外,賜物、賜僕也少不了。這些說起來是應有之意,但給不給,給多少還是看官家心思,尤其是封號,請封和官家賜封那又是兩種不同的待遇。

總而言之,從陳佑婚事看來,他依然聖眷在身。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了初三,新婦歸寧之日。

這三天,陳佑別的沒幹,主要是在哄自己的一妻一妾。

那個妾自然不必說,南桑入門的時候什麼儀式都沒有,一開始同陳佑之間也沒什麼感情,看到一場盛大的婚禮,又看到新婚夫婦郎情妾意,就算再怎麼心大,也會有些不舒服。

而李疏綺呢,雖然早就聽說陳佑有一妾室,而且還生了個孩子,但聽說和見到那是兩碼事。

在新婚的第一天就看到自己丈夫抱着他的兒子玩鬧,而且那個兒子還不是自己生的!任誰都會心生不滿吧?

只能說,陳佑能活下來,全靠自古流傳的“優良傳統”。

反正,不管如何,陳佑算是享受到了齊人之福。

男人,當了官的男人,尤其是在帝制時代當官的男人,哪個不是一妻多妾?

陳佑這個,毛毛雨啦!

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
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