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

巴寧泰靠在椅背上,不言不語。

這段時間他同陳佑爲了禁軍諸司主貳官的安排多次交鋒。

過程很簡單,大家一起來找茬。

看中哪個位置,便翻出競爭對手的錯處窮追猛打。

這年頭,但凡沾到兵事的,就很難乾乾淨淨全無錯處。

只不過這些事平常沒人會在意,大家心知肚明,當做沒發生過。

現在之所以拿出來說,只不過是爲了有個藉口把某人踢出競爭名單罷了。

出乎巴寧泰意料的是,即便要照顧剛立下戰功的將校,他在這場交鋒中也沒能一直佔據優勢。

當然不是陳佑手底下的人一個個潔身自好一塵不染,而是陳佑經常會舉薦第三方將領參與競爭。

天下將校那麼多,即便要加上能力、資歷、沒有大問題等限定條件,能挑出來的合適人選也遠多於巴寧泰從自家親近下屬中選出來的數量。

陳佑這種損人不利己的行爲,叫巴寧泰感到十分噁心,但又沒有有效的反制措施,這時候再提及人事,他一點討論的慾望都沒有。

竇少華左右看看,開口道:“該下獄就當下獄,只是舒壽君等人該如何處置?”

派出東推院前往調查的同時,兩府也抽調了官員臨時接手濠泗等州。

現在濠州、泗洲沒什麼,主貳官以及底下僚屬幾乎被一掃而空,州屬各縣也少有幸免,接任的李昊、申雲海可以放手施爲。

但壽、楚、穎、徐四州只有個別人會被拿下,四州主官也都在任,從京中過去的知州們就有些難受了。

這些人留在原位也可以,不過是加一個“同知”前綴的事情。可這樣一來,當地就變成了雙頭蛇,兩名主官定會爭權,當地剛走出天災,經不起再來一次官禍了。

調走的話,要麼平調,要麼貶職。

調去何處,貶到哪一級,需要討論。

陳佑稍稍沉吟,回答道:“全都調走。這件事交給吏部負責,如果想要品級不變,就去嶺南,如果不想去嶺南,就降職去西北。”

不是調來京中啊!

在座幾人頓時不感興趣了,一個個點頭同意陳佑的處置方案。

至於有人請託想逃過一劫,就沒必要拿到這種場合來說,向吏部遞一句話就行。貶職無所謂,只要不去窮山惡水之處,就無所謂。

幾人依次發言,這件事就這麼定了下來。

緊接着討論宋杞言。

正好各地陸續結束夏收,正要開始侍弄莊稼,這時候安排勸農也算適宜。

於是沒有過多爭執,按照之前早已商議好的,宋杞言罷御史大夫,任右散騎常侍,參知政事,提舉諸道農事。

在京待缺的董成林除御史大夫。

同時稅務監黃世俊乞骸骨,稅務監出缺。

討論到這一條,巴寧泰興奮起來。

他立刻提名讓庶務司聞克接掌稅務監。

聞克亦是先帝潛邸舊臣,與陳佑乃是故交。

庶務司正相當於樞密院大管家,聯絡內外梳理軍政離不開庶務司,巴寧泰回到樞密院沒多久,就想把聞克換掉了。

只是陳佑也不傻,他沒有同意也沒拒絕,而是詢問竇少華等人的看法。

竇少華提名鴻臚卿公冶通,王彥川提名太常卿陳槐。

薛崇則表示聽陳佑的。

選擇權到了陳佑手裡,他稍一思忖,沒有直接給出自己的選擇,而是道:“看來咱們意見有分歧,這樣,把聞克、公冶通、陳槐都介紹一下,說一說爲什麼要選此人,放到桌面上來比一比看一看,選一個最合適的出來。”

他這話一出,提出候選人的三位相公都是臉色微變。

這不是他第一次這麼建議了。

自從陳佑掌握住兩府議事的主導權,遇到爭執經常用此種方法來解決。

最重要的是,他常常能通過這種方法達成自己的目的。

也就是說,被大家選中的人不一定是陳佑最想選的,但沒選中的人有九成是陳佑不想選的!

巴寧泰捏了捏眉頭他是真摸不清楚陳佑的路數。

陳佑和薛崇兩個人聯手,不說能決定所有事項,至少當其他幾人有矛盾時,支持任何一方都能一錘定音,偏偏要搞這種形式主義,多此一舉!

然而陳佑的建議十分合理,巴寧泰即便再不樂意,也得配合。

最終選中的是公冶通,這個原本追隨陳佑,現在卻倒向竇少華的鴻臚卿。

除了向竇少華示好,巴寧泰和王彥川想不到陳佑支持公冶通的其它原因。

諸事議定,衆人散去。

薛崇留在最後,見屋內無人,忍不住開口問道:“平章何以叫公冶通那背義之人主持稅務監?”

陳佑語氣平緩:“廣德兄不必憂慮,稅務監有龐萬育看着,左右不會出事。倒是鴻臚寺,我有大用,不可不慎重。”

“鴻臚寺?”

薛崇的疑惑沒有持續太久,他稍一思忖,立刻出聲:“可是爲那傳法院?”

“然也!”陳佑聞言,面露笑容,“傳法院在銀夏表現尚可,某預備着把他們派去西域,派去嶺南,甚至於若能遠征海外,亦要傳法院先行,方纔有王師弔民伐罪。”

薛崇聞言默然。

根本不用多想,鴻臚寺值得注意的也就陳佑一力推動的這個傳法院。

問題是,傳法院目標的確遠大,可短期內只能當一個小透明!

“即便如此,此時將公冶通調走,也未免太早了些。”

“不早。”陳佑語氣篤定,“最遲五年,傳法院就要派上用場,在此之前,他們必須做好準備。我不放心公冶通。”

“原來如此。”

薛崇頷首,按照他的想法,這應該是爲了收攏軍心。

畢竟有戰爭就有戰功,中層將校就指着戰功來升官發財封妻廕子。

七月丙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樞密副使江夏青回京。

拜見天子之後,兩府六位相公齊聚政事堂,簡單聊了聊瑣事便散了去。

當晚,王彥川過府拜訪江夏青。

歌舞盡歇,酒過三巡,江夏青端着酒盞斜靠在榻上,笑着道:“某久在舒州,京中諸事不甚了了,有勞松嶺爲我介紹一二。”

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
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