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

卯初三刻抵達宮城明德門,趙元昌出示秦王印令侍衛前去通報。

卯正二刻,內侍監韋齊來迎趙元昌入宮。

陳佑同蔣樹等人一同等在明德門外。

之前進城只是急着朝宮城趕來,也沒仔細看這東京汴梁,此時在這裡等着,百無聊賴之下倒也得空能仔細觀察這一片。

陳佑此時所在的明德門乃是皇宮南門正門,城門樓曰明德樓,共有五扇門,門皆金釘朱漆,壁皆磚石間甃,鐫鏤龍鳳飛雲之狀,莫非雕甍畫楝,峻桷層榱,覆以琉璃瓦,曲尺朶樓,朱欄彩檻,下列兩闕亭相對,悉用硃紅杈子。【1】

明德門東乃左掖門,西乃右掖門。左右掖門加上明德門,就是大內宮城南三門。

站在明德門朝南看,便是御街,北連明德門,南至朱雀門。

御街寬約兩百步,街道兩邊有廊檐,供攤販經營之用。御街中心的御道,一般人馬都不得從御道行走,此時御街上人也不少,但正中的御道卻是空空蕩蕩,能一眼望到頭。

而明德門經兩掖門到兩角樓這段路則稱爲南門大街,這條街道畢竟與皇宮大內一牆之隔,倒是不允許有攤販存在。

說起來陳佑這個緋衣高官在明德門站了這麼久,除了偶爾跑過的幾個小孩外,再也沒人朝他看過一眼。

也只能說,在東京汴梁這天子腳下,真真切切是紫衣滿地跑、緋衣不如狗。

又過了一會兒,陳佑實在是等的無聊了,便左右看看,想找個地方坐下來。

尤其是看到御街上的吃食小店,早上就着冷水吃的那些幹餅實在是不頂餓,此時心裡想着要不要去買點熱乎的吃食。

想到這一茬,一摸口袋,沒帶錢!

只好訕訕的收回目光,暗恨自己啥時候養成了出門不帶錢的壞習慣。

就在這時,明德門內突然傳來一陣腳步聲。

陳佑連忙轉頭看去,卻是一個年輕的綠衣宦官。

那宦官徑直走到陳佑面前,叉手行禮道:“可是秦王司馬陳佑陳司馬當面?”

陳佑連忙回禮道:“正是某。”

“那便對了。”宦官點點頭,“陳司馬請隨我來,官家召見。”

說着,轉頭對蔣樹等人道:“你等先行回府,官家留殿下用午食。”

說完之後,也不等迴應,直接走到守門軍士旁說幾句話,然後出示了一個令牌一樣的東西。之後轉頭對陳佑道:“陳司馬且跟緊了。”

陳佑連忙跟上。

穿過明德樓,面前不遠就有一座建築,不過宦官帶着陳佑自左邊小路繞開,經百餘丈穿過右長慶門。繞過一座大殿,轉到一條東西走向的路上。

一路上除了站崗執勤的衛士,也沒看到其他人。

走到大殿後門,陳佑這纔看到這殿名爲崇元殿。

殿門正對着的一門爲宣佑門,穿過宣佑門後向西轉,只見前方第二座宮殿外站着一羣紅綠公服之人。

只不過這些人都沒有四處張望,也就沒看到陳佑。

一連經過五座大殿,再次轉向北行,不多時,又能看到一座宮殿。

這宦官帶着陳佑從殿前走過,經過正門之時,陳佑擡頭看了一眼,匾額上寫着“簡賢講武”四個大字。

一直走到簡賢講武殿正門東邊的一扇門外,這宦官同門外的軍士說了幾句之後,便轉頭對陳佑道:“陳司馬且在東閣候召。”

“好!”陳佑點頭,走進門內,宦官自離去覆命。

這東閣不大,不過五丈見方。四周擺着木架,上立燭臺、薰香、盆植等物,牆上也掛着些許字畫。

屋內正中擺着一套桌椅,只不過桌上什麼都沒擺放。

一路走來,陳佑已微微出汗,當下也顧不得其它,直接走到桌旁在椅子上坐下。

過不多時,又有聽到門口傳來腳步聲,陳佑連忙起身,卻見是兩個青衣宦官。

走在前面的宦官手中端着一個銅盆,胳膊上搭着一條毛巾,後面的宦官則是端着茶水糕點。

見陳佑站起來,前面那宦官立馬開口解釋道:“司馬稍安,小的們奉命給您送來淨面之物以及茶水糕點。”

陳佑點點頭:“辛苦了。”

“這都是小的們應該做的。”

端銅盆的宦官將銅盆放到桌上,然後恭敬地將毛巾遞給陳佑。

陳佑接過毛巾,走到桌前將毛巾浸入水中。

一瞬間直覺得心神通透、涼意透骨,強忍着纔沒喊出一聲“痛快”。

原來這盆內盛的是冰水,正是消暑妙物!

擦了擦臉,立刻精神許多。

待陳佑洗好,宦官立刻將銅盆端走,把桌上仔細擦一遍。這時那端着茶水糕點的宦官纔將手中托盤放下,把水壺、茶盞、糕點一一擺好,兩人才道了一聲歉退出房間。

陳佑重新坐下,盯着桌上的物事看了一會兒,突然輕笑一聲。

這皇宮大內,雖說規矩森嚴,但這待客之禮倒是十分人性。

拿起茶壺,這才發現茶壺上也是有一層淡淡的水霧,一摸上去,一陣涼意透出。

倒進茶盞,棕褐色的汁水,嚐了嚐,有些酸甜。

好吧,這還是冰鎮的酸梅汁。

陳佑砸吧砸吧嘴,又喝了一大口,這才拈起一塊糕點輕輕咬了一口。

類似於冰皮點心,有點入口即化的感覺,吃了後只覺口齒生津,頓時又咬了一口。

只不過這茶水點心雖好,他也不敢多用,免得需要上廁所,那就尷尬了。

等在這裡,左右無事,他便細細思量這次到底是何處境。

雖不知趙鴻運心中作何考慮,他這一番動作在旁人看來就是秦王失勢的前奏。

想到這裡,陳佑不由心中惴惴,該不會是自己鼓動趙元昌招賢練兵的舉動讓趙鴻運心生忌憚,所以纔對趙元昌動手的吧?

不過,按道理來說,這次趙元昌先是上書求傅、友,緊接着又晝夜奔波趕回開封,這聽話孝子的形象應該能樹立起來。

如果是這樣的話,召見自己應該不是什麼壞事。

畢竟都是四品官了,總不能還沒見過皇帝吧?一番考校那是免不了的。

想到這裡,陳佑又想到,自己該以什麼樣的態度面對趙鴻運呢?

是要戰戰兢兢汗如雨下,還是戰戰兢兢汗不敢出?

正想着,突然聽到一連串不停息的腳步聲由遠及近,緊接着就聽到幾聲“參見陛下”的聲音。

頓時心中一凜,站起身來。

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
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