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

“沒想到這次官家會這麼做。”

陳佑說着,兩根手指拈起一顆炒蠶豆扔進嘴裡,咯嘣咯嘣地咀嚼起來。

蠶豆因其形似臥蠶而得名,部分地區也叫它佛豆或羅漢豆,在魯迅的文章《社戲》中,主角們偷的羅漢豆就是這個。不過蠶豆因是漢時從西域傳來的,故而最早被稱爲胡豆。

如果家中有老人的話,應該會記得,以前的火柴在某些地區被稱爲“洋火”,鐵釘被稱爲“洋釘”,類似的還有胡瓜、番薯等等。

蠶豆這東西陳佑之前沒注意到,還是在蜀地的時候發現那邊種植的比較多,才讓人曬乾炒了當做零食。

今晚喝了些酒,沒吃多少菜,雖然有些口渴,但李仁信還是拈起蠶豆吃個不停。

將嘴中蠶豆嚥下,李仁信纔開口:“很正常,我離京之前,大人已經在調集糧草了,徵淮南之戰很快就要開始,官家自然不希望關西這邊亂起來。進攻有寶應伯在,防守自然就落到了你頭上。”

所謂進攻防守,只是形象化,若真的有事,中樞也不可能就這麼限死了兩個人的行動。

不過相比於駐紮邠州的盧璟,陳佑如果想主動進攻,就得做好放棄長安城的準備。

不管怎麼說,長安城周長約七十里,就算每個人能守住一丈長的城牆,換算下來也得一萬多人,這還是沒有輪換後備的數量。

而京兆府現在府兵只有三千多,就算加上洛陽來的五千兵馬,也有不小的缺口。如果抽調城內的不良人甚至普通民衆,指揮得當的話勉強能守一守長安城。但要是進攻,也就只得放棄防守,可能會被敵人偷城。

陳佑笑了笑沒有多說,既然岳丈沒跟大舅哥明說,那他也犯不着去提醒。

又吃了一顆蠶豆,陳佑道:“大哥你要是餓,我就叫人做些吃食過來,這東西吃不飽的。”

“來點湯餅。”李仁信也不跟他客氣,直接就點菜。“多放點菜葉子。”

陳佑立刻叫來僕役吩咐下去,之後才道:“大哥你來京兆府勾當刑獄,可有什麼想法?我要是能幫上忙,你就儘管說。”

“也沒什麼想法,我覺得官家就是單純地把我朝這邊一放。你看,這勾當京兆府刑獄事,不是你的幕職官,但又沒說我要在哪處理庶務。”

說到這裡,李仁信微微搖頭:“我看,我被打發出來,就是因爲大人。大人畢竟成了樞密副使,我出京也是正常的。就這麼着吧,照魯公的情形看,日後我也少不了一個銀青大夫,既然到了你這裡,還是好好歇一歇得好。”

“也不能這麼說,岳丈總有致仕的一天,大哥你現在職事也不低,說不得日後能如岳丈這般撐起李家。”

聽了這話,李仁信忍不住翻了個白眼:“那不還有你麼,你覺得官家會放心?現在可不是承平時節。”

說到這個話題,陳佑也是無話可說,頓了頓才道:“官家這次把我的司法給調走了,也沒安排新的來,顯然是讓我自己選,大哥可有合適的人選推薦上來?”

見李仁信面露思索之色,陳佑接着道:“你也知道你的職事同府衙司法有所重疊,要麼司法就空着,要麼我就選一個能同你配合的。總歸這京兆府啥都缺,就是不缺案子。大哥你若是有斷案入神之名,日後或許能借此入刑部或者大理,到那時候也有參政的資格。”

說到後來,陳佑面容漸漸嚴肅起來:“小弟這性子你也知道,說不得什麼時候就又被趕了出來,京中總得有人。”

這話終於說動了李仁信,他不由點頭:“將明所言極是。這樣吧,我有一知交好友,當可擔起這司法之職。只不過他現如今在河北地界,我得去信問一問。”

“如此正好。”陳佑笑道,“大哥可趁着這段時間好好想一想要如何做,小弟我定然配合!”

“嗯,我曉得。”李仁信答應下來,突然想起來一件事:“對了,我來的路上遇到了侍衛親軍那班人馬,你家那個叫五鬆的小道士就在其中,應該是來找你的。”

“五鬆也在?”陳佑有些驚奇。

自從到了洛陽之後,五鬆除了年節拜訪陳府之外,基本上都在城內道觀潛修。二月份陳佑離京的時候他倒是想跟着一起來,不過被陳佑以他應該專心修道爲由拒絕了,沒想到現在竟然還是來了。

揉了揉眉骨,陳佑嘆了口氣:“來就來吧,估計也是來找華山隱士的。”

同道士和尚接觸也有幾次,到現在都沒出現什麼靈異的事情,叫他稍稍放下心來,倒不像以前那樣敏感了。

翌日,陳佑同蘇錦帆等人一一談過,基本上能確認他們要麼是官家看重的,要麼是禁軍幾個大將推薦的,總之這次過來該是一次歷練,出發之前也都得到了諸如“好好配合陳使君”之類的提點。

陳佑當初建議調軍漢任理民官,就是爲了發揮他們的強硬手段。所以爲了保證他們不死在“匪徒”刀下,陳佑給富平縣和鄠縣各派了兩百府兵過去。這兩百人說是府衙安排駐紮縣裡的,實際上要聽從縣丞的指揮。

同時他沒忘記要求兩縣縣尉仔細操練鄉兵,也算是一個有力的補充。

對了,帶隊前往富平的是輕傷還沒好透徹的安嶽文。連續兩次遭襲,一次比一次損失大,他還能留在兵曹帶兵,着實叫許多人感嘆陳使君是念舊情的人。

只不過大家也都明白,即便安嶽文這一次次都可以歸結爲運氣不好,但一而再再而三地失敗,最終必然會被使君放棄。

新縣官們走了沒幾天,侍衛親軍的五千人終於抵達長安城。

出乎陳佑意料,這五千人是實打實的五千戰兵,跟着一同而來的一千餘輜重兵和若干民夫沒有計算在內。

陳佑坐在府衙正堂,仔細打量眼前的兩名年輕將領。

這兩人,一個叫石守信,一個叫劉守忠,光看名的話,會讓人以爲他倆是兄弟。

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
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