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

最後一個布包卻是幾封書信,信封上寫着“甜水巷”三個字。

看到這字,陳佑嘴脣一抿,將這一疊信拿在手中,把布包繫好之後便重新坐回到桌後。

也沒用拆信刀,直接撕開封舌取出信紙。

果不其然,這是張昭的來信。

在離京之前,他和張昭約定,在沒發展起來之前,有事就讓陳宅中的人來送信。

普通事情就在信封上寫上“甜水巷”三個字,之後視情報的重要性,依次是“小甜水巷”、“第一甜水巷”、“第二甜水巷”。

而離開江陵攻蜀之前也吩咐了陳行文,鑑於隨軍征戰聯絡不便,如果是“甜水巷”或者“小甜水巷”的信封,就攢一段時間一起送來。

現在陳佑手中的這一封信很短,不過三五十字。張昭說了自己從陳宅拿了多少錢、花了多少、怎麼花的都會記錄在賬本上,只不過目前還沒有成果。

他又拆開第二封,只是看了一眼,陳佑就忍不住一挑眉。

這封信更短,就一句話:府尹修築汴京外城。

這府尹自然是開封府尹、寧王趙元興。

剛一上任就要做這麼大的工程,眼光有,膽識有,只是不知道能力怎樣。

不過,之前都以爲寧王沒機會進窺大位,現在看起來,他似乎是想試一試啊!

這個消息自己都收到了,趙元昌不可能不知道,只是不曉得他作何想法。

第三封是陳行文的,寫得倒很多,都是家裡哪個鋪子盈利了,哪個鋪子虧損了之類的事情。陳佑粗略看了看便放到一旁。

在火盆中將張昭的兩封信燒掉之後,又用火鉗將紙灰搗碎,這才坐回桌前辦公。

次日,趙元昌留李繼勳率奉聖、廣塞以及水軍一營留守豐都,自領大軍退到臨江縣。

九月八日,蜀國使者抵達豐都,緊接着被李繼勳派人護送到臨江縣。

於是,身爲幕府官的陳佑趙普等人被趙元昌召集起來一同見這蜀國使者。

接見蜀國使者的地方乃是忠州州衙正堂,兩排持械軍士自正堂門口一直排到州衙正門。

過不多時,就聽外面傳來一陣呼喊聲:“蜀國使者請見!”

陳佑扭頭看向門口。

好一會兒,才見一個身着紫色公服,頭戴三樑進賢冠,一手持節一手持書的中年文士目不斜視地緩緩走入正堂。

他身後還跟着一個穿着紅色公服,戴二樑進賢冠的壯碩漢子。

只見他走到堂中站定,節杖交予身後的緋衣漢子,雙手高舉手中文書拜倒在地:“蜀國翰林學士承旨劉皓,奉大蜀皇帝陛下敕命出使周國!”

聽他這麼說,陳佑便知道他手裡拿着的就是國書了。

只不過,趙元昌一個親王,就這麼接了國使的國書,這樣不好吧?

正想着,卻聽趙元昌道:“使者請起。只是這國書,還是到了汴京再遞的比較好。”

那劉皓聽了這話,原本面無表情的臉上閃過一絲失望,雖然很快掩去,但一直仔細觀察他的陳佑看得清清楚楚。

看到這一幕,陳佑頓時心中瞭然,這傢伙這麼做是不懷好意啊!

既然趙元昌都這麼說了,劉皓也只得從地上爬起來,將國書交給身後漢子,朝趙元昌行禮道:“劉皓參見周國秦王殿下。”

“劉承旨免禮,不知承旨此來何事?”

聽到趙元昌這麼問,劉皓毫不猶豫地回答道:“好叫殿下知曉,在下此來,是爲了重修兩國之好。”

陳佑轉頭看向趙元昌,見他似乎不欲說話,便知這是自己說話的時候了。

沉吟一陣,當即轉向劉皓道:“劉承旨。”

聽到他的喊聲,劉皓扭頭看他:“不知這位如何稱呼?”

“某乃陳佑,忝爲秦王司馬。”

“陳司馬。”因爲陳佑品級比劉皓低,所以他只是拱手行禮。

陳佑回禮後問道:“未知承旨所言‘重修兩國之好’,是何意啊?”

這就是明知故問了,你都侵略人家的國土了,除了求和還能幹啥。

只是,外交就是要臉皮厚,劉皓當即回答道:“乃是欲同貴國聯手進攻沈國。”

隻字不提周國攻蜀之事,不過倒說了直接目標:聯周攻沈。

陳佑估摸着,蜀國自己還有一大堆事情,估計只是想把涪州、黔州的沈軍趕走或者擊潰。

同時,這話裡的意思就是要求和。本來就是嘛,兩國都要聯手對敵了,還不恢復和平嗎?

只是聽了他這話之後,陳佑啞然失笑:“承旨莫不是在說笑?我周國同沈國乃是友好鄰邦,互不侵犯,作甚要同你蜀國一同攻沈?”

這話一出,別說劉皓了,就是趙元昌、趙普等自己人,都忍不住嘴角抽搐。

不說江陵那邊大戰沒有小戰不斷,就是在這裡,十多天前李繼勳還同沈國打了一場。更別說大家還一直在籌劃着怎麼把沈軍打回去了!

結果到了他口中,就成了“友好鄰邦、互不侵犯”。

這句話把劉皓噎了好一會兒,才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道:“前段時間我蜀軍斥候還見周軍同沈軍交戰,司馬竟然尚未聽聞,莫不是無人通報?”

這話可以理解爲陳佑官卑職微,有消息都不告訴他;也可以理解爲,你們周軍太弱了,被沈軍全殲以至於傳不出消息來。

不過這對陳佑來說都是小意思了,以前沒少被人指着鼻子罵過。那些利益受損的商販農工,罵起人來可比劉皓這個讀書人狠多了。

故而陳佑只是故作驚疑道:“還有此事?前段時間我去沈國,倒是沒人說過啊!”

說着,他朝劉皓拱手道:“要不承旨先下去歇息,等我到沈軍處問清楚了再與承旨分說?”

這話一出,趙元昌立刻接住話頭,強忍着笑意神情嚴肅道:“司馬所言甚是,此等大事我等還未曾聽聞,必須查清楚了!”

然後,又和顏悅色地看向劉皓:“不若劉承旨先行歇息?此等大事不查清楚了,我實在是沒心思談論其它。”

聽到這話,劉皓臉色就像吃了蒼蠅一樣難看,沒想到自己把自己坑進去了。

只是趙元昌都這麼說了,他也只好僵着臉躬身道:“但憑殿下吩咐。”

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
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