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

分了主客坐下,自有僕役奉上茶水。

木門關上,兩人安靜品茶。

至於政務,且放着罷!

嗯,大不了今天遲些回去。

宰相們的空閒時間,大多都耗費在一場場談話中,只不過有些人喜歡促膝長談,有些人喜歡宴飲歡笑。

至於積攢的政務,負責任且有能力的會自己抓緊時間處理完,不負責任或者能力不足的,要麼放權給下屬,要麼推給幕僚。

陳佑現在還是前者,宋敏貞則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後者。

許久,宋敏貞放下茶盞,出聲問道:“將明可尋得中意之人?”

“我準備讓薛廣德與胡德儉到西府去。”

陳佑早有定計,最開始的幾句話毫不滯澀:“如若可能,免焦成績同知事,叫其專心都堂諸事。如此,再擇朔方杜忠同知院事,則兩府諸相定矣。”

只是往後卻不由放慢語速:“然恐巴慶安、竇伯菁、王松嶺心有不滿。”

兩府位置,你陳佑都給安排得明明白白,換誰都會不滿。

若陳佑真能一手遮天也就罷了,這不滿只能壓在心底。可問題就在於陳佑現在做不到一手遮天,會不會出問題,就看巴寧泰等人是否默認陳佑的安排。

不過陳佑當然不會把事情成敗寄託在別人身上。

宋敏貞聽了陳佑的話,稍稍思忖,出聲道:“竇伯菁當無須顧慮,唯一可慮者乃巴慶安。”

說着,他輕輕皺眉:“可惜巴慶安此時不願明言。”

是的,不管是公文還是私信,巴寧泰只是說“唯中書之命是從”,絕口不提他對中書朝政的看法。

當年巴寧泰做樞密使同王樸對掌軍政時,陳佑還只是領着一個空銜在周山教書。如今巴寧泰還是樞密使,但陳佑已經取代王樸成了首相。

即便巴寧泰親口說他不在意,也不會有人相信他對這件事沒什麼看法。

“方正相公以爲我當如何?”

宋敏貞看着陳佑,突然笑出聲來:“叫巴慶安、竇伯菁一人舉薦一個參政來?”

“竇伯菁或可心安,巴慶安恐嫌不足。”

陳佑輕嘆一聲,神情頗爲無奈。

宋敏貞也是無奈搖頭:“將明你就直說了罷。”

“倒叫方正相公見笑了。”

陳佑本想等宋敏貞說出口,不過既然宋敏貞明白了他的意思,那他自己說也無所謂了。

“不知方正相公以爲,高懷德與聶宏遠,哪一個適合去銀夏?”

聽到陳佑的問題,宋敏貞沒考慮太久,直接就道:“還是叫高懷德去吧,他名氣更大一些。”

“嗯。”

陳佑點頭:“我本想着聶懷遠年紀大。”

說着他笑道:“雖然比高懷德也大不了幾歲。”

今天討論那麼多事項,難道見到陳佑意見同自己不一致,宋敏貞神情輕鬆道:“畢竟新勝之軍,叫高懷德去勉強能壓得住。”

“說來也是。”陳佑頷首贊同。

……

夏州德靜,慘叫聲、喊殺聲充斥耳邊。

潘美跨坐在馬背上,看着烽煙四起的德靜,臉上古井無波。

他現在只求一件事:能擒住李彝玉!

只要擒住李彝玉,他這一戰就可盡全功。

若不能,那就只是有功有過。

不知道石守信能不能抓住李光睿。

不知道巴樞使進夏州城了沒。

看着眼前烽煙,潘美卻在遐想別處事。

“將軍!賊首自西逃竄!”

正遐想間,有傳令兵呼喊出聲。

潘美瞬間回神,提起手中長槊肘、腕用力,槊尾拍在馬臀上:“隨我殺賊!”

話音未落,馬已躥出。

他身後百餘騎立刻拍馬跟上,朝德靜西邊去。

德靜是一個鎮,四面圍牆,內部原本只有鎮兵和軍漢家屬,之後纔有收攏的流民和往來客商。

不過不同於中原地區各鎮圍牆日漸凋敝,夏州哪怕有定難軍在,它也沒太安生,德靜的圍牆年年都有維護。

這也導致了,當週軍突破圍牆攻入鎮內時,鎮內人若想跑,要麼放棄馬匹的機動性翻牆,要麼帶着馬衝門。

德靜周圍的蕃軍已被潘美擊潰,但難免有些不死心或者說想要報仇的逡巡周邊,潘美得在這些人接應到李彝玉之前將其斬於馬下!

當他帶領騎兵趕到西門,李彝玉方纔衝出門來!

此時西門附近幾乎沒有周兵,都在方纔的守門戰中死光了!

“兀那賊廝!且來受死!”

潘美目露兇光,高喝一聲,再次拍擊坐騎朝李彝玉一行人衝去。

李彝玉瞅了一眼,根本不理會,一邊指示部下前去阻擋潘美,一邊招呼門內速將馬匹牽出。

方纔奪門,他們盡皆下馬步戰,此時還得等人把馬牽出來。

然而就這一點耽擱,叫潘美及時趕到!

只見百餘騎兵以潘美爲鋒銳,好似刀切熱油一般,只一瞬,便突破前來阻攔的定難軍士兵,來到李彝玉跟前。

李彝玉將將上馬,甚至都來不及提速,潘美便連人帶馬撲了過來!

“死!”

兩人相交,潘美手中長槊藉助馬力腰力往前一探,猶如蛟龍探首,朝着李彝玉當胸而去!

生死之際,李彝玉大吼一聲,一邊後仰一邊擡刀格擋。

只聽得一陣金屬摩擦的聲音,潘美越過李彝玉,而李彝玉身下戰馬嘶鳴着後退,連帶尚未直起身來的李彝玉也有些不穩。

然而這不是兩軍鬥將!

潘美身後還有百餘持刀騎兵!

只是一瞬,兩騎一前一後包夾李彝玉。

李彝玉反應迅速,擋住潘美的那隻手順勢在空中揮了個圓斬向前方周兵,同時身體就勢朝側方歪去。

試圖殺他的兩人,一個被他砍下馬,另一個被他的護衛斬殺。

然而就在此時,又有一週兵不閃不避,直接驅馬撞上李彝玉!

甚至爲了讓身下馬匹忘卻恐懼撞向同類,這周兵沒有持刀砍向李彝玉,而是一刀砸在馬臀上!

戰馬嘶鳴慘叫,間雜着骨裂之聲,李彝玉和這名周兵一同跌落馬下!

“我抓住賊人了!”

驚喜的喊聲尚未落下,這周兵就被定難軍兵亂刀砍死!

“圍住!圍住!”

前方勒馬迴轉的潘美高聲呼喊,試圖控制住自己的下屬。

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
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