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雙方妥協

?“嘩啦!”一聲巨響,王敦雙臂橫掃,將案几上的一切物什全掃落在地,而後滿含怒火地望着心腹錢鳳咬牙切齒道:“原以爲朝堂一切都在掌控中,沒想到北邊姓衛那傢伙都封燕王啦,老夫卻還矇在鼓裡。”

“天子如此擅作主張,不把老夫放在眼裡,真以爲老夫不敢行廢立之舉嗎?”

“主公息怒,無需爲此懊惱,此次固然被天子打了個措手不及,但也不是沒有收穫,起碼讓我們意識到在朝廷內還有不少隱藏的敵人。”

錢鳳捏着下巴繼續道:“主公,天子已病入膏肓,實無再行廢之必要,反而那個有英武之稱的太子司馬紹,若不早早除去,恐日後成爲主公心腹之患。”

“嗯,世儀言之有理,上次在建鄴時,若非茂宏從中作梗老夫早已廢掉太子。而今錯失良機,只能再尋找機會了,實在不行老夫再來一次清君側。”

“主公,朝廷敕封衛朔爲燕王對我們而言,也並非全無好處。”

“世儀何出此言?”

“主公,遼東接收了朝廷敕封的王爵,說明他們至少暫時還認可晉室,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這一點來做文章。眼下遼東不是對淮南虎視眈眈麼?主公不妨借朝廷名義下旨逼遼東退出淮南,那衛朔剛剛獲封燕王,總不能吃幹抹淨不認賬吧?”

“只要守住淮南,就能阻止遼東進一步威脅江東。”

王敦將信將疑道:“可……可是遼東能聽從朝廷的旨意嗎?要知道遼東剛把朝廷任命的徐州刺史夔安攆出彭城?”

“主公,夔安怎能跟祖約、蘇峻、郭默相比,此三人都是朝廷正統官員出身,遼東固然可以不將胡虜出身的夔安放在眼裡,卻多少會對晉人出身的官員有所忌憚。”

“好,老夫這就給遼東下旨。”

……

由於衛朔獲封燕王,讓遼東上下在最近幾日一直處於喜慶當中,上至文武幕僚,下旨凡夫俗子,無不爲大司馬感到高興。

“太真,你跟郗鑑談得怎樣了?”

“主公,通過與郗鑑交流,臣發現天子似乎已凶多吉少,眼下朝堂真正主事的人是太子司馬紹與司徒王導,太子迫切希望遼東能秘密支援一批軍械與錢財。”

聞言衛朔若有所思道:“如此說來上次爆發的清君側並未結束江左內部紛爭,反而讓琅琊王氏與皇族之間的矛盾愈加尖銳對立起來?”

“假若上次王敦能夠心狠一點兒,直接廢掉天子或者太子司馬紹,或許江東內部矛盾不會像現在這麼尖銳。誰知大將軍王敦關鍵時刻竟優柔寡斷,被兄弟王導誆騙,輕易就放過了皇室。這就是打蛇不死反受其害的典型。”

看着一臉嘲諷、挖苦之色的莫含,衛朔強忍住笑道:“世容想得太簡單了,當初王敦並未取得壓倒性優勢,在江東內部有不少反對王敦的勢力,故而他選擇退出建鄴不失爲一個明智的選擇。”

“對於郗鑑的建議你們有什麼看法?”

“主公,爲何一定要支持太子呢?以臣之見,不如兩不相幫,或者暗中支持王敦取代司馬氏豈不更好?”

莫含的這招借刀殺人之計讓在場不少人臉色突變,然而他卻不管不顧道:“只要王敦剷除了司馬氏,到時遼東打着平叛的旗號南下江東,豈不一舉兩得?”

嗯?!不得不說莫含的提議讓不少都心動了,但衛朔對此卻十分冷靜,此建議看似前途無量,實則幾乎沒有實現的可能。莫含太高估王敦的實力,在江東除了皇室與王敦外,還有一股強大力量即江左世家。

江左世家絕不會眼睜睜看着王敦廢掉司馬睿,這或許纔是當初王敦沒對皇室下手的關鍵因素,至於王導的勸說不過是順水推舟而已。

“哈哈哈,世容的建議固然很好,但卻不現實,王敦沒有壓服江東的實力,只要他敢露出罷黜司馬氏的野心,江左世家一定會毫不猶豫站出來阻止,到時王敦必然敗亡。”

“說起來支持天子對我們而言也不是沒有好處,在遼東徹底掌控中原、河北前,朝廷這個旗號還是有點兒用處的。”

就在衆人議論紛紛之際,卻見郭誦匆匆走進來,將一份文件遞給衛朔道:“主公,剛剛從淮南傳來急報,稱朝廷突然給遼東下旨,斥責我等以下犯上,要求遼東大軍立即止步淮河一線,不得再往南一步。”

“什麼?!朝廷這是何意?怎麼會突然下這樣的聖旨?”

“是不是郗鑑搞的鬼?把他抓起來審問一下!”

“遼東干嘛要聽從朝廷旨意?大軍不用理會什麼旨意,只管南下攻取淮南便是。”

朝廷公開下旨讓遼東止步淮河一線,不由激怒了在場衆人,大家議論紛紛,無不叫囂着要繼續派大軍南下。唯有寥寥幾人眉頭緊皺,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太真對此有何看法?”

“回主公,這聖旨肯定是大將軍對主公獲封燕王的反擊,遼東還真不能公開反對,畢竟聖旨名義上都是天子簽發,遼東沒有理由只接受燕王的封號,而對其他聖旨置若罔聞。”

“太真此言差矣!朝廷敕封燕王乃是對主公顯赫功績的肯定,而阻止遼東軍進入淮南則顯然是亂命,遼東完全可區別對待。”

溫嶠不理莫含質疑,繼續解釋道:“主公,臣建議遼東軍暫時止步於淮河一線,不止是考慮到外界影響,其實還有更深的算計。”

“哦?是嗎?太真且細細道來。”

“回主公,眼下江東局勢很明顯,王敦佔據全面優勢,太子司馬紹雖然接收了天子不少勢力,但與大將軍相比,還多有不如。而我遼東雖支持太子,但畢竟中間隔着江河天險,一旦有急事發生,難免有點兒鞭長莫及。”

“若是能拿下淮南,將兵鋒直指長江沿岸,固然不會有此顧慮,可臣卻以爲眼下尚不是取淮南的最佳良機。”

“如今坐鎮淮南的蘇峻、祖約、郭默三人一個比一個野心大,別看現在他們對王敦一副言聽計從的樣子。臣敢保證,只要遼東壓力一減,他們三個肯定該對王敦陰奉陽違,重新倒向朝廷也不是沒有可能。”

“只要太子成功收服淮南三將,必將增大與王敦對抗的本錢。”

“可這對遼東有什麼好處?”

“說實話做出這樣的選擇,對遼東而言,臣也不知是福是禍。但是臣卻知道,以當前形勢而言,遼東不該直接拒絕朝廷旨意,尤其是在剛剛接受朝廷冊封的王爵之後。而且早取或者晚取淮南,對遼東而言並無任何影響。”

“反而臣以爲,將淮南往後放一放,說不定將來會不戰而得。”

衛朔微微頷首,漸漸被溫嶠說服,而且他還注意到另一個問題,那就是佈置在淮南前線的士卒都缺乏水網地帶作戰的經驗。不如借眼前機會,暫時止步淮河,然後對淮南大軍進行整訓。

“正如太真所言,遼東的確沒有必要急着去取淮南,留着淮南作爲江東與遼東之間的緩衝地,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而且此次與羯胡大戰遼東固然取得大勝,但也損失巨大,急需時間進行整訓。另外遼東軍還可趁機訓練一批用以在南方水網地形上打仗的士卒,以便爲日後出兵南方做準備。”

“太真就有你去負責跟郗鑑溝通,讓他轉告天子,就說遼東暫時無意南下淮南,天子完全可自行派人去拉攏淮南三將。”

“諾!臣領命。”(。)

第515章 苻洪單刀赴會第506章 姑臧之亂第320章 石勒的自信第109章 刺史府門前的年輕人第440章 公主身份公開第412章 中原變局第396章 宗室鼎沸第207章 女將掛帥第663章 騎兵威力第524章 河西大捷第339章 整合政務(上)第398章 與世家關係轉暖第444章 紅顏禍水第370章 南陽王野心作祟第234章 莫含的大禮第208章 再添一良將第586章 給藩屬國立規矩第610章 成漢反應第505章 新年述理論第230章 挑撥離間第292章 閒話西北第350章 科舉攬人才第297章 威壓索綝第122 章 遼東對第259章 關中?昌黎?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74章 來自江左的關注第463章 馬踏彈汗山第89章 喜相聚第402章 祖逖的擔憂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78章 前往江東買船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426章 宋禕初啼第173章 州學開學第65章 拯救刺史裴盾第137章 裴穎兒的麻煩第178章 司馬嫣在遼東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432章 出巡之太子隨行第560章 牀弩,又見牀弩第219章 高瞻遺計助幷州第73章 對自由的嚮往第154章 大鍊鋼鐵第77章 石勒崛起第485章 東、西羅馬之爭第596章 新年王子到第380章 進駐馬六甲第649章 調兵遣將第484章 石虎城下遇挫第97章 水泥作坊第357章 江左眼中的遼東第510章 涼州猛將——索苞第324章 平陽之亂第349章 水師陸戰隊第177章 公主也要當先生第292章 閒話西北第122 章 遼東對第522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35章 徐州新軍第337章 晉陽公祭第461章 有點兒不對勁!第37章 偶遇第64章 彭城之殤第527章 江左又起波瀾第161章 慕容廆很得意第306章 再襲定襄第356章 江左來客第122 章 遼東對第138章 開府治事第592章 王敦‘入朝’第633章 熱鬧的嶗山第78章 前往江東買船第340章 整合政務(下)第493章 召見呼延謨第501章 高僧佛圖澄第555章 擊殺麻秋第492章 大戰之後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國城第25章 祝其縣買糧第138章 開府治事第249章 裴府門前是非多第128章 放牧濟州島第614章 蝗蟲來了第553章 謝艾之謀第523章 不甘心的祖約、蘇峻第152章 河北邵續第319章 又要盤算家底第213章 女將顯威第365章 羅馬東帝李錫尼第472章 祖逖之死第34章 裴盾的變化第327章 騎兵奪城第391章 羣豪聚薊城第21章 以鹽換船第420章 元帝登基第183章 大演習(上)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148章 意外的盟友第10章 練兵不易!
第515章 苻洪單刀赴會第506章 姑臧之亂第320章 石勒的自信第109章 刺史府門前的年輕人第440章 公主身份公開第412章 中原變局第396章 宗室鼎沸第207章 女將掛帥第663章 騎兵威力第524章 河西大捷第339章 整合政務(上)第398章 與世家關係轉暖第444章 紅顏禍水第370章 南陽王野心作祟第234章 莫含的大禮第208章 再添一良將第586章 給藩屬國立規矩第610章 成漢反應第505章 新年述理論第230章 挑撥離間第292章 閒話西北第350章 科舉攬人才第297章 威壓索綝第122 章 遼東對第259章 關中?昌黎?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74章 來自江左的關注第463章 馬踏彈汗山第89章 喜相聚第402章 祖逖的擔憂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78章 前往江東買船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426章 宋禕初啼第173章 州學開學第65章 拯救刺史裴盾第137章 裴穎兒的麻煩第178章 司馬嫣在遼東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432章 出巡之太子隨行第560章 牀弩,又見牀弩第219章 高瞻遺計助幷州第73章 對自由的嚮往第154章 大鍊鋼鐵第77章 石勒崛起第485章 東、西羅馬之爭第596章 新年王子到第380章 進駐馬六甲第649章 調兵遣將第484章 石虎城下遇挫第97章 水泥作坊第357章 江左眼中的遼東第510章 涼州猛將——索苞第324章 平陽之亂第349章 水師陸戰隊第177章 公主也要當先生第292章 閒話西北第122 章 遼東對第522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35章 徐州新軍第337章 晉陽公祭第461章 有點兒不對勁!第37章 偶遇第64章 彭城之殤第527章 江左又起波瀾第161章 慕容廆很得意第306章 再襲定襄第356章 江左來客第122 章 遼東對第138章 開府治事第592章 王敦‘入朝’第633章 熱鬧的嶗山第78章 前往江東買船第340章 整合政務(下)第493章 召見呼延謨第501章 高僧佛圖澄第555章 擊殺麻秋第492章 大戰之後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國城第25章 祝其縣買糧第138章 開府治事第249章 裴府門前是非多第128章 放牧濟州島第614章 蝗蟲來了第553章 謝艾之謀第523章 不甘心的祖約、蘇峻第152章 河北邵續第319章 又要盤算家底第213章 女將顯威第365章 羅馬東帝李錫尼第472章 祖逖之死第34章 裴盾的變化第327章 騎兵奪城第391章 羣豪聚薊城第21章 以鹽換船第420章 元帝登基第183章 大演習(上)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148章 意外的盟友第10章 練兵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