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祖逖的擔憂

建興六年,二月初,彭城刺史府,自收復徐州後,祖逖就將治所遷回這裡。

“兄長,南陽王稱帝了!”

祖逖剛剛喝完手裡茶杯裡的茶水,聽到兄弟祖該的彙報心裡不由地一愣,盤桓了幾息纔回過神來問:“遼東有什麼動靜?”

“遼東除了譴責之外,暫時沒聽說有大軍調動,甚至連鎮北將軍仍然滯留薊城,似乎沒有西進意圖。如今外界都在謠傳,說鎮北將軍早與南陽王暗中達成和解,譴責不過是做做樣子罷了。”

祖逖不置可否反而問了一個不相干的問題,“你覺得鎮北將軍會是大晉忠臣嗎?”

“兄長怎會有此疑問?你不是不是發現了什麼?”祖該滿臉驚訝,不知祖逖所言何意。

“現在遼東推行的政策與大晉完全不同,鎮北將軍就像是另造了一個世界一樣。而遼東又是如此成功,誰能保證日後鎮北將軍不會將遼東模式推廣至整個天下。到那時還會有大晉的立足之地嗎?”祖逖既不高興。也不惱怒只是淡淡地說道。

“兄長,以前你不是挺欣賞遼東推行的政策嗎?”

“到了現在我一樣欣賞,只是隨着胡虜勢弱,而遼東日益強大,某不得不擔心日後鎮北將軍會成爲第二個魏武晉宣!”

說白了作爲晉室忠臣,祖逖擔心衛朔篡奪晉室江山。以前這種感覺還不明顯,而今隨着遼東愈來愈強盛,他內心這種想法越來越強烈。

“不能吧?衛兄弟不是那樣的人!”祖該滿臉不敢置信之色。

“唉,別忘了魏武帝一開始的願望也不是當個漢徵西將軍!這種事走到最後根本就不受個人意志左右,說實話我自然也相信衛兄弟不是狡詐野心家,可是當遼東實力增長到一定地步是,有些事就不需要他親自動手。”

“去年臘月你也曾跟我一起到過遼東,在那兒你可曾感受到遼東對晉室的忠誠?遼東上下可曾將大晉放在眼裡?他們只以鎮北將軍唯馬首是瞻,根本就不知曉天子爲何物!這與漢末形勢何其相似?”

“某敢斷言別看眼下遼東一副毫無動靜的樣子,那是因爲以南陽王的實力還不足以讓遼東大動干戈,僅僅朔州駐軍就足以攻下長安拿下司馬保。”

“現在最讓我擔心的是,隨着遼東全取雍秦兩州,其實力必將大漲,未來將再也無人可制約其發展。萬一真走到了那一步,你說我祖家該何去何從?”

遼東一旦另建國家,祖氏兄弟夾在中間將左右爲難。祖逖一方面爲忠義所困,另一方面他已意識到大晉氣數已盡,祖家勢力在遼東面前不過是螳臂當車罷了。

“兄長,你是不是有些杞人憂天了?”祖該到現在仍然不願相信祖逖說的話。

祖逖輕輕地端起茶杯,看着茶香就着熱氣慢慢地飄了起來,不由地吸了一口氣讓清香充滿自己的肺部,回味了好一會兒,才滿是憂慮地解釋道:“你知道年前在薊城與劉越石相會時,談起遼東他是怎麼跟我說的嗎?”

“衆所周知遼東通過學堂制培養了大批人才,然後又通過科考將其招致麾下,經過一番簡單培養,再派到各地充任官吏。因爲學堂教授的學問都是有利於遼東統治的學說,根本和大晉沒有一絲關係,相反卻有很多批判大晉各項政策的文章出現。”

“結果從學堂走出來的學子多是對晉室態度說不上太好,甚至還抱有一定敵意。再加上大晉這些年做的真不咋地,遠遠不及遼東輝煌。等再過幾年,當數以萬計的遼東士子成爲遼東真正的中流砥柱時,天下真要江山變色了!”

聽到這兒祖該臉色突變,這些年遼東的確是戰績輝煌。先是光復幽燕,接着逐鮮卑於遼地,定拓跋於陰山,平匈奴於幷州,安南洋於海上,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光耀青史的大功!

遼東各家報館已經在拼命爲鎮北將軍搖旗吶喊,有些狂熱露骨者,甚至將其比作漢光武帝,功績直追前賢!

與之相比,大晉朝廷就比較難堪了。

遼東與晉室兩邊表現的巨大落差,很容易讓人與漢末以來頻繁的改朝換代聯繫起來,從前魏受禪於漢,再到司馬氏入主,最後胡馬入主中原,百十年間改朝換代的速度簡直讓人目不暇接。

“那兄長心中可有對策?”

“我連自身問題都沒法擺平,對此又能有什麼辦法?不過是走一步看一步罷了!”

最近一段時間裡,祖逖也曾好好研究過衛朔,表面上看衛朔是個英明神武且忠於晉室的人,而且他還善於把握機會,更善於利用機會爲自己牟取利益。

其實接觸時間長了,祖逖再次看衛朔就不像以前那麼單純。知道衛朔不是像他那種大公無私的人,跟他心目中匡扶社稷、中興晉室的英雄有些差距,而且永遠也成不了周公。

仔細想想這幾年,衛朔行事無不是打着討伐胡虜的旗號來擴充遼東的實力,同時提高自身威望。在祖逖看來衛朔所作所爲無不跟魏武晉宣一樣,都是在處心積慮爲日後奪取江山做準備。

一想到日後遼東要舉旗推翻晉室,祖逖就不寒而慄。一旦遼東軍南下,第一個要剷除的對象就是擋在前面的祖家軍。以遼東軍的實力,祖家軍如何會是對手?到時除非舉手投降,否則等待祖家軍的只能是灰飛煙滅。

……

就在祖逖在爲晉室命運而擔憂時,遠在薊城的衛朔已悄悄拉開了西征序幕。在莫含前往雍州坐鎮後,少量精銳遼東軍業已開始往蒲津集中。

封奕接過皇甫真遞過來的軍報,看了一眼後,撇撇嘴不屑道:“主公,江東那邊又開始指責遼東窮兵黷武了,如今他們也就只能過過嘴癮了。”

“看來江東不高興遼東入主關中啊!”聞言魯昌調侃道。

“哼!他們這是擔心遼東實力過於龐大,進而威脅到江東利益!”

“窮兵黷武?”衛朔不由啞然一笑,“看來遼東擴張的太快,已經讓江東感到害怕了!”

“只是在這個大爭之世,不打仗怎麼可能會有今日之遼東?不打仗那些胡虜會像現在這麼老實嗎?不打仗怎能驅除胡虜收復河山?”

衛朔轉而悠悠地道“自漢末以來,天下離亂了那麼久,百姓們都渴望安定,若非這世道逼人,又有誰願意進行無休止的戰爭。我不會在意外界看法,關中是一定要拿下的,只是策略上需要與以往有所不同。”

“這一次消滅的對象雖然是叛逆,但不管怎麼說他們也是晉人,故而制定作戰計劃務必以逼降爲要。除了司馬保、張春等寥寥幾個首要逆賊外,其餘秦州兵只要願意放下武器,遼東就可以對他們網開一面。”

“另外,大家需要注意到西北諸胡問題,雍州北部胡族已被消化吸收,可在秦州仍然分佈着百萬氐羌部衆,其人數已超過了秦州晉民。故而征伐秦州關鍵不在司馬保,最重要的是如何妥善處理西北氐羌。”

“略陽苻洪、武都楊難敵、陰平楊堅頭都是西北有名的氐羌豪族,他們各個擁有十幾萬部衆,再加上分佈在高原深山中的未歸化的羌人,秦州胡族實力不容小覷!遼東軍進入秦州時一定要小心謹慎!”

“諾!”

這場會議持續了近數個時辰,直到過了晌午,衆人陪着衛朔一同用過午餐後,才拖着疲憊的身子離開。(。)

第86章 兩棲登陸戰第209章 高瞻歸來第115章 襲擾戰第539章 張賓的算計第73章 對自由的嚮往第88章 蘇峻的打算第280章 迎頭痛擊!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610章 成漢反應第191章 王浚稱帝,天下震動!第643章 決心西征第24章 長矛初顯威第499章 遲來的歸寧第451章 婚期將至第210章 溫嶠的試探第473章 王者歸來!第28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130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198章 入主薊城第204章 文鴦來投第29章 詰問刺史第66章 倉皇而逃第47章 二郎歸來!第458章 北伐誓師第208章 再添一良將第128章 放牧濟州島第410章 榆眉會戰之單騎衝陣第552章 準備收網第459章 拓跋鬱律第210章 溫嶠的試探第408章 榆眉會戰之前鋒戰第622章 謝艾的打算第200章 段氏來襲第483章 整編青州兵第24章 長矛初顯威第261章 偷襲臨榆鎮第266章 遼西大捷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40章 刀盾結合第417章 秦州諸胡第25章 祝其縣買糧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623章 新科士子第395章 宴會上的羅馬人第71章 世家的恐慌第402章 祖逖的擔憂第230章 挑撥離間第190章 洞房花燭第666章 龜茲大捷第395章 宴會上的羅馬人第293章 大儒——皇甫方回第59章 將離彭城第494章 欲修洛陽第44章 宴會之後第310章 裴嶷說王家第416章 入長安第148章 意外的盟友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國城第231章 錢莊第664章 弩破胡騎第41章 裴穎兒的好意第600章 陳郡謝氏第278章 校閱出征第481章 形勢不妙第83章 清河公主第109章 刺史府門前的年輕人第606章 糟心事一件接着一件第458章 北伐誓師第431章 初見司馬紹第538章 王敦佔上風第36章 劉隗的招攬第249章 裴府門前是非多第519章 走西口第553章 謝艾之謀第654章 高昌大捷第266章 遼西大捷第236章 血戰飛狐口第368章 南洋風雲第466章 陣斬拓跋鬱律第286章 震驚關中!第244章 欲發橫財第451章 婚期將至第582章 波斯王子第581章 雙方妥協第423章 威震西北第592章 王敦‘入朝’第347章 南洋摩擦第381章 羅馬人來了第594章 封邦建國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401章 司馬保稱帝第100章 引來烏丸人第518章 羅馬商人在遼東第451章 婚期將至第206章 主公,您違律了!第62章 裴盾又回來了第505章 新年述理論第356章 江左來客第131章 炒茶帶來的風暴
第86章 兩棲登陸戰第209章 高瞻歸來第115章 襲擾戰第539章 張賓的算計第73章 對自由的嚮往第88章 蘇峻的打算第280章 迎頭痛擊!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610章 成漢反應第191章 王浚稱帝,天下震動!第643章 決心西征第24章 長矛初顯威第499章 遲來的歸寧第451章 婚期將至第210章 溫嶠的試探第473章 王者歸來!第28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130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198章 入主薊城第204章 文鴦來投第29章 詰問刺史第66章 倉皇而逃第47章 二郎歸來!第458章 北伐誓師第208章 再添一良將第128章 放牧濟州島第410章 榆眉會戰之單騎衝陣第552章 準備收網第459章 拓跋鬱律第210章 溫嶠的試探第408章 榆眉會戰之前鋒戰第622章 謝艾的打算第200章 段氏來襲第483章 整編青州兵第24章 長矛初顯威第261章 偷襲臨榆鎮第266章 遼西大捷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40章 刀盾結合第417章 秦州諸胡第25章 祝其縣買糧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623章 新科士子第395章 宴會上的羅馬人第71章 世家的恐慌第402章 祖逖的擔憂第230章 挑撥離間第190章 洞房花燭第666章 龜茲大捷第395章 宴會上的羅馬人第293章 大儒——皇甫方回第59章 將離彭城第494章 欲修洛陽第44章 宴會之後第310章 裴嶷說王家第416章 入長安第148章 意外的盟友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國城第231章 錢莊第664章 弩破胡騎第41章 裴穎兒的好意第600章 陳郡謝氏第278章 校閱出征第481章 形勢不妙第83章 清河公主第109章 刺史府門前的年輕人第606章 糟心事一件接着一件第458章 北伐誓師第431章 初見司馬紹第538章 王敦佔上風第36章 劉隗的招攬第249章 裴府門前是非多第519章 走西口第553章 謝艾之謀第654章 高昌大捷第266章 遼西大捷第236章 血戰飛狐口第368章 南洋風雲第466章 陣斬拓跋鬱律第286章 震驚關中!第244章 欲發橫財第451章 婚期將至第582章 波斯王子第581章 雙方妥協第423章 威震西北第592章 王敦‘入朝’第347章 南洋摩擦第381章 羅馬人來了第594章 封邦建國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401章 司馬保稱帝第100章 引來烏丸人第518章 羅馬商人在遼東第451章 婚期將至第206章 主公,您違律了!第62章 裴盾又回來了第505章 新年述理論第356章 江左來客第131章 炒茶帶來的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