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出巡之太子隨行

太興元年,夏,江東使團順利抵達長安,其中最引人矚目者非太子司馬紹莫屬。

太子一來到長安就沒閒着,整天帶着庾冰四處瞎逛,有時還跟在衛朔身後視察長安。

也不知從哪兒聽說衛朔打算要出巡遼東,司馬紹顛顛兒跑來,又死纏爛打非要一起去。

衛朔被他纏不過,只得答應下來。

翌日大早,衛朔在莫含、遊子遠、皇甫真、陳安等陪同下,騎馬出長安往渭水岸邊而來。

司馬紹則帶着庾冰也夾雜在人羣中,連日來經過初步考察,太子發現遼東有太多值得江左效仿的地方,這才纏着衛朔要求做個‘隨從’。

庾冰打馬跟在司馬紹身邊,悄聲道:“殿下聽說遼東盛產水泥,乃營建工程之上佳材料!”

司馬紹瞥了庾冰一眼,“怎麼?庾氏也對水泥感興趣?孤勸你還是趁早熄了這念頭,多年來不知有多少勢力想打水泥主意,結果全都在遼東身上栽了跟頭。”

“殿下多慮了,臣怎會有如此不切實際之想法?”庾冰訕訕而笑道。

不一會兒,衛朔一行浩浩蕩蕩到了渭水岸邊,此時這裡已經聚集了很多人。四周堆滿了石塊、水泥、木頭等建築材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將有大工程要開建。

待到一干要人來齊之後,一闡教道長點起長香,絮絮叨叨祭祀大天尊,遼東文武官吏以及現場商賈一起上前隨之叩拜,最後又有專人擡起三牲放到祭臺上。

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看着遼東官民,又是叩拜又是貢獻祭品,司馬紹、庾冰二人可不認爲衛朔是在搞什麼宗教迷信。他們十分清楚闡教在遼東的地位有多重要,可以說沒有闡教在思想上維繫,遼東上下絕不會像現在這麼團結一致。

經過數年發展,闡教已經成爲遼東最大的宗教勢力,爲遼東推行民族融合政策提供了思想上保障。是闡教的發展,消除了各族之間的隔閡,將遼東上下擰成一股繩。

看着眼前熱鬧情形,庾冰感嘆道:“只有像大司馬這樣雄才大略的人物,纔敢扶持宗教發展,而不擔心被其反噬!而且正是因基層有闡教制衡,才使得世家在遼東無法做到一呼百應。”

就在司馬紹、庾冰大發感慨時,那邊衛朔已在主持水泥路奠基儀式。

聽着衛朔在那兒唸叨,司馬紹二人才注意到這條橫貫雍秦兩州的東西大動脈。

當初聽到這項工程時,司馬紹還曾以爲遼東在誇大其詞,直到看到雍州刺史府開始僱傭民夫、儲備材料才意識到,遼東是真打算修建一條堪比秦直道的水泥馬路。

“壯哉!此路一旦建成,西北再無憂矣!”

司馬紹十分清楚此路對西北的重要意義,自漢以來西北就是動亂的代名詞。

從漢末西羌之亂,到魏晉時河西鮮卑造反,再加上關中氐族之亂,總之近年來西北一帶胡族就沒停止過叛亂。

之所以造成這樣局面,除了關中衰落導致朝廷對西北控制力下降,交通不便亦是不能有效統治西北的重要原因。

“何止西北統治牢靠,若臣所料不錯,這條東西大動脈一旦建成,必將促進陸上絲綢之路發展。臣聽說遼東極度重視商業發展,我不相信大司馬在籌建此路時,沒有考慮商業因素。如此看來,遼東富甲天下不是沒有道理啊!”

“季堅,你來說說,爲何遼東推行的政策大多異於傳統,反而會取得不俗成就呢?”

跟隨衛朔轉悠了幾天,司馬紹最大的感觸就是遼東是個反傳統的地方。這裡有太多與大晉傳統風俗完全不一樣的地方,可偏偏施行後的效果卻十分好,這不禁讓司馬紹開始懷疑起自身來。

庾冰聞言亦是默然,他也搞不明白,爲何離經叛道的遼東看起來欣欣向榮,就像蓬勃升起的朝陽一樣,讓人滿懷希望。而江左一直循規蹈矩,按照祖制來治國,到頭來不過是勉強維持局面罷了,看不到一絲北伐失地、收復故土的希望。

“殿下,不管怎樣反正都已到了遼東,而且有機會近距離觀察遼東,只要用心學習,未必不能找到答案。”

“也只能如此了,孤恨不能與大司馬早識。”

在司馬紹跟庾冰在一旁嘀嘀咕咕的時候,衛朔已經完成了奠基儀式。

看到大司馬走向自己,司馬紹由衷讚道:“大司馬真是好手段,這條道路一旦修通,必將商賈雲集,令人好不羨慕。”

“呵呵,殿下過獎了,在下不過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已。”衛朔謙虛地拱了拱手。

這時庾冰突然向衛朔問:“大司馬,在下聽說遼東有旅順、嶗山兩大海港可通南洋、西洋諸國,每年光是兩地市舶司收入就有百萬貫以上,不知江左能否也向遼東學習?”

聞言衛朔身形一頓,神色不變,頗有深意地上下打量了一番庾冰,道:“其實以江左地理,自然也可像遼東這般整修港口,投資海貿。”

“江左也建海港?大司馬不怕搶了遼東生意嗎?”司馬紹故意問。

衛朔嘴角一撇,霸氣絕倫道:“哼!誰敢搶遼東生意?整個南洋都是遼東地盤,到了大海上就是遼東說了算,誰要是不按照遼東規矩做事,遼東就讓他的海船出不了海。”

“額?”司馬紹、庾冰聞言頓時氣餒,剛剛庾冰一番試探,沒想到卻得到衛朔如此霸氣回答,一下子讓二人心沉到了谷底,徹底熄了插手海貿的念頭。

……

就在司馬紹跟在衛朔身邊考察時,秦州戰事終於愈見清晰,自北宮純統軍偷襲乞伏鮮卑成功後,遼東軍連戰連捷,先後收復金城郡黃河以南土地以及隴西、南安兩郡,算是在秦州站穩了腳跟。

與此同時,劉遐統帥援軍業已越過隴山逼近天水郡,而氐族首領苻洪已退守略陽,企圖負隅頑抗。而另一氐族豪強楊難敵、楊堅頭同樣不復之前意氣風發,眼下二人分守陰平、武都兩郡。

原本苻洪、楊難敵以爲憑藉隴山天險足以擋住遼東軍進入秦州,保住部落利益。然而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遼東軍出兵之迅速出乎了氐人預料。先是聲南擊北一舉越過隴山平定了乞伏鮮卑,而後北宮純又故意示弱引誘苻洪主動出擊,暗中卻知會劉遐讓其率軍偷襲上邽。

結果正在與北宮純交戰的苻洪突然得知遼東軍在攻打上邽,頓時慌了,哪裡還願停留?當下就要回軍救援,苻光等人雖然心有不甘,可擔心略陽安全只好先撤再說。

隨着遼東軍軍連戰連捷,氐人在秦州的統治漸漸呈雪崩之勢,而秦州本地晉人豪強世家開始紛紛派人與遼東軍取得聯繫,投靠過來,以期爲家族牟取利益。

眼瞅着遼東軍漸漸佔據了戰場主動權,除了楊難敵還不甘心放棄仇池國外,苻洪已經在考慮投降問題。眼下苻洪部落被遼東軍包圍在略陽郡南部,早已失去了取勝希望,爲了不使部落覆滅,苻洪不得不選擇投降。

當北宮純、劉遐接到苻洪的降表後,當即下令苻洪部撤出略陽等候遼東整編,他本人則前往長安覲見大司馬。

苻洪投降標誌着秦州平叛進入到嶄新階段,北部除金城郡黃河以北土地被涼州佔領外,其餘隴西、略陽、天水、南安四郡均已落入遼東手中,眼下只剩下南部陰平、武都兩郡還在楊難敵、楊堅頭二人手中。(。)

第344章 弄巧成拙第537章 雙方備戰第10章 練兵不易!第562章 羯胡弱點第113章 帶方、樂浪危矣!第319章 又要盤算家底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158章 司馬鄴登基第385章 嘿!羅馬!第196章 衆人皆失算第94章 奇怪的劉總第175章 祖逖的死局第501章 高僧佛圖澄第619章 大迂迴戰略第585章 祭祀炎黃第582章 波斯王子第49章 野心家們都跳了出來!第493章 召見呼延謨第564章 羯胡崩潰第47章 二郎歸來!第63章 胡人突襲,彭城失守第285章 上郡大捷第641章 車師前國內附第486章 貨賣兩家第353章 租賃朱涯第541章 信心大增的羯胡第15章 琅琅書聲第426章 宋禕初啼第300章 陰謀在醞釀第444章 紅顏禍水第119章 大獲全勝第57章 大捷後的影響第341章 整合軍隊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113章 帶方、樂浪危矣!第623章 新科士子第446章 仇池滅亡第477章 影響(上)第236章 血戰飛狐口第312章 吞併劉琨部衆第205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299章 崩潰的前兆第252章 羣起而攻第337章 晉陽公祭第81章 救了一個公主第115章 襲擾戰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第371章 古代馬六甲第112章 騎兵拉練第6章 暴利!絕對的暴利!第498章 紛紛擾擾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497章 徵收個人所得稅第108章 烏丸人的選擇第55章 前奏第271章 致命一擊第465章 狹路相逢第306章 再襲定襄第57章 大捷後的影響第300章 陰謀在醞釀第3章 跟着張大郎去買鹽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89章 喜相聚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605章 權錢交易第15章 琅琅書聲第492章 大戰之後第113章 帶方、樂浪危矣!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23章 南下徐州第98章 籌謀遼東第527章 江左又起波瀾第376章 神秘訪客第635章 世家的罪惡第181章 各方準備第280章 迎頭痛擊!第209章 高瞻歸來第308章 名震天下第425章 太子司馬紹第311章 走向前臺第503章 過年第420章 元帝登基第340章 整合政務(下)第656章 進退不得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64章 彭城之殤第595章 新的時代第158章 司馬鄴登基第316章 一聲驚雷第517章 先緩一緩第505章 新年述理論第487章 即將鉅變的涼州第37章 偶遇第527章 江左又起波瀾第584章 南北運河第28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326章 討胡檄文!第580章 受封燕王第457章 大戰之前
第344章 弄巧成拙第537章 雙方備戰第10章 練兵不易!第562章 羯胡弱點第113章 帶方、樂浪危矣!第319章 又要盤算家底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158章 司馬鄴登基第385章 嘿!羅馬!第196章 衆人皆失算第94章 奇怪的劉總第175章 祖逖的死局第501章 高僧佛圖澄第619章 大迂迴戰略第585章 祭祀炎黃第582章 波斯王子第49章 野心家們都跳了出來!第493章 召見呼延謨第564章 羯胡崩潰第47章 二郎歸來!第63章 胡人突襲,彭城失守第285章 上郡大捷第641章 車師前國內附第486章 貨賣兩家第353章 租賃朱涯第541章 信心大增的羯胡第15章 琅琅書聲第426章 宋禕初啼第300章 陰謀在醞釀第444章 紅顏禍水第119章 大獲全勝第57章 大捷後的影響第341章 整合軍隊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113章 帶方、樂浪危矣!第623章 新科士子第446章 仇池滅亡第477章 影響(上)第236章 血戰飛狐口第312章 吞併劉琨部衆第205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299章 崩潰的前兆第252章 羣起而攻第337章 晉陽公祭第81章 救了一個公主第115章 襲擾戰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第371章 古代馬六甲第112章 騎兵拉練第6章 暴利!絕對的暴利!第498章 紛紛擾擾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497章 徵收個人所得稅第108章 烏丸人的選擇第55章 前奏第271章 致命一擊第465章 狹路相逢第306章 再襲定襄第57章 大捷後的影響第300章 陰謀在醞釀第3章 跟着張大郎去買鹽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89章 喜相聚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605章 權錢交易第15章 琅琅書聲第492章 大戰之後第113章 帶方、樂浪危矣!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23章 南下徐州第98章 籌謀遼東第527章 江左又起波瀾第376章 神秘訪客第635章 世家的罪惡第181章 各方準備第280章 迎頭痛擊!第209章 高瞻歸來第308章 名震天下第425章 太子司馬紹第311章 走向前臺第503章 過年第420章 元帝登基第340章 整合政務(下)第656章 進退不得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64章 彭城之殤第595章 新的時代第158章 司馬鄴登基第316章 一聲驚雷第517章 先緩一緩第505章 新年述理論第487章 即將鉅變的涼州第37章 偶遇第527章 江左又起波瀾第584章 南北運河第28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326章 討胡檄文!第580章 受封燕王第457章 大戰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