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放牧濟州島

“主公,這個濟州島真有你說得那麼好?”

韓壽還是有些不太相信衛朔說的,總覺得衛朔說的太玄乎了,如果這座小島真有衛朔說得那麼好,哪爲何當年吳國寧願千里迢迢到遼地販馬也沒想過佔領此地。

“呵呵,在下就知道諸位心有疑慮,其實不滿諸位,早在北上遼東之前,我就注意到濟州島了。後來因事務繁忙,就暫時將佔領濟州島的計劃給擱置了。可在下卻一直將其謹記在心,最近隨着改土歸流計劃實施,濟州島再次出現在我的視線當中。”

“諸位不瞭解濟州島,自然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顧慮,可在下卻十分了解此地。濟州島上有着廣袤的草原,非常適合放養馬匹。而且選擇此地作爲我們的馬場,還可避免被其他人惦記。”

“如果此島真有主公說得那樣好,那對我們來說就太重要了。正如主公說得那樣,將牧場放在濟州島上,不但可避免各方的耳目,還可對外隱藏我們的實力,關鍵時刻能起到左右局勢的作用。”裴嶷一臉慎重道。

“確實如此,主公,我們的水師可曾到過濟州島?”韓壽開口問道。

“去過一次,此地距我遼東大約七百多公里,來往一趟需一個多月時間,若是從嶗山出發或許會少個十天八天。據回來的兄弟稟報,他們在島上往一個方向走出去四五十里,還走不到頭,可知此島之大!而且島上有山有水,土地肥沃,草原一眼望不到頭,各種聞所未聞的樹木生長得及其茂盛!”

“真的嗎?”

“真是太好了!”

“上天待主公不薄啊!”

衆人聽了衛朔簡單介紹了一下濟州島的情況後,紛紛喜形於色。在場衆人都是智謀深遠之輩,自然會曉得一座可牧馬的島嶼對主公大業來說有多重要了。

在遼東不是沒有合適的馬場,可是稍微好點兒的馬場都是各部胡人手中的禁臠,根本容不得他們插手。眼下有了濟州島,不但解決了急需的牧場問題,還不用擔心被貪婪的胡人奪去。

……

海上的黃昏,有一種說不出的柔美。只見落日的餘暉灑落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勾勒出一幅美輪美奐的景緻來。

衛朔站在甲板上,望着遠處海天一色的美景,不禁心曠神怡。自穿越到此地後就一直忙個不停的衛朔,直到此時才難得有閒暇時光欣賞這與陸地、大漠截然不同的景色。

“其實主公此番不必親自出海,些許小事,交由我與王司馬便是!”劉總、王維二人站在衛朔身邊,看着麾下整齊的艦隊,不由得開口勸道。

衛朔一邊欣賞着大海的美景,一邊嘆道:“此番前往濟州島,關係到我們事業的未來發展。不親眼看到水師拿下濟州島,我怎能安下心來?爾等也都清楚,如今我們在徐州、遼東面臨着大量胡騎威脅,發展騎兵已是迫在眉睫之事,可要發展騎兵又怎能沒有戰馬?”

“這濟州島日後將是我們最重要的一處馬場,我若不親眼來看看,又怎能放心得下?不是衛某不相信水師兄弟們,只是此事太過重大,由不得在下不小心謹慎。”

“主公莫要如此說,我等十分理解主公的苦心,只是不忍主公跟着我等一起吃苦罷了!”

不料,衛朔聞言一笑道:“說起出海,我不由得想起前段時間的江東之行,那一次出海我與曹參軍二人可是吃足了苦頭。不過,這一次我們還挺幸運,沒有遇到什麼惡劣天氣。”

很快整支船隊就出了渤海進入到黃海中,此時整片海域顯得寧靜而祥和。此次出征濟州島,衛朔將麾下的所有水師都派了出來,倒不是擔心島上的土著力量太強大,主要是爲了鍛鍊麾下的兩支水師。

嶗山水師成立差不多快有一年時間了,除了今年在遼東參與了幾次戰鬥外,大多數情況下水師的任務就是負責運送物資和人力。水師自成立以來根本就沒經歷過真正的水戰,此次濟州島之行難得是一場海上襲擊戰,正好讓全部水師都來見識一番。

三十多艘戰船,還包括三艘兩千料的中型海船,在大海上漂流了近二十日纔到了濟州島附近海域。當一座巨大的海島出現在衆人面前時,頓時引得那些水手們大呼小叫起來。

預料中的大戰並沒有發生,一千多水師拿着武器在島上逛了一圈後,耽羅國國主就選擇了投降。島上近萬土著並沒有給衛朔他們帶來一絲麻煩,衛朔在控制住了國主後,也沒有爲難對方。不過,爲了預防耽羅國國主生事,衛朔還是將其一家送到了遼東居住。

踏上濟州島,看着島上一望無際的草原,衛朔不禁喜出望外,似乎看到了日後在上面跑動的成千上萬的馬匹。

“主公,看來此地還真的可以牧馬!”

衛朔聞言回頭一看,原來是劉總回來了,見狀忙問道:“那耽羅國國主一家順利離開了?”

“嗯,王司馬帶着三百水師與那個國主一家一同返回了遼東,並將咱們的情況告訴裴長史他們。”劉總笑道。

“劉司馬,接下來這裡可就全交給你了,你要儘快將整座島嶼掌握在手中,然後發動當地的土著爲即將移民至此的漢民、胡人修建足夠多的住所。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將有近萬人移居此地放牧,其中絕大多數是胡人。”

“以後你們遼東水師將作爲來往兩地的主力艦隊,要多長個心眼,防止胡人作亂。”

“哈哈哈,主公多慮了,此島四面環海,若沒有水師,就算胡人反了又能如何?只要我們以水師封鎖此島,用不了多久那些作亂的胡人就會自亂陣腳。”劉總一點兒都不擔心遷居來的胡人作亂,在他眼中,沒有水師濟州島可以說就是個死地。

“嗯,你自己心裡有數就行,我看此島面積挺大,若只用了牧馬有些可惜了,你們還可以讓那些土著來種地,若能自給自足就能大大減少我們的負擔。如今我們手中的糧食可不多,還不能做到自給自足。”

“請主公放心,我等一定會在最短時間內達到自給自足的目標!”

一直到了永嘉六年的六月份,衛朔纔回到了西安平城,此時已有數百胡人被遷居到濟州島定居,已有大小數十塊馬場分配到歸化的胡人手中。現在西安平城內,還有三千多胡人等着遷居濟州島。

遼東各地局勢並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唯有河北局勢有了較大變化。其中石勒自去年北上後,歷經大半年終於將劉琨、劉演擊敗,徹底佔據了整個襄國。

永嘉六年,六月底,石勒進駐襄國,定都於此。此後,石勒以漢族失意士人張賓爲謀主,召集低級士族,另立一營,號爲“君子營”。自此,石勒的善戰和張賓這些人的智謀結合,形成了一支難以抗拒的軍事力量。

進駐襄國後,石勒依從張賓的計策,出兵擄掠冀州郡縣之糧積聚於襄國,又遷徙人口至襄國耕種。

就在石勒與張賓苦心積慮忙着積蓄實力之時,剛剛登上帝位沒多久的劉聰卻徹底走上了腐化墮落之路。

匈奴漢國皇后呼延氏死後,永嘉六年正月,劉聰以司空王育、尚書令之婦女爲左右昭儀;以王章、範隆、馬景之女皆爲夫人;以朱紀女爲貴妃,均金印紫綬。

後劉聰納太保劉殷二女劉英、劉娥爲左右貴嬪,位在昭儀之上。又納殷女孫四人,皆爲貴人,位次貴妃,於是“六劉”之寵冠漢後宮。

劉聰不但大肆擴充後宮,還肆意屠戮大臣,匈奴漢國自此衰落。

第138章 開府治事第31章 這才叫真正士兵!第528章 新長安第334章 躁動的琅琊王第621章 司馬紹的決心第101章 插手遼東第348章 欲徵南洋第428章 宴請隱士第406章 石勒的閃電戰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484章 石虎城下遇挫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140章 一計退三敵第17章 青島港第63章 胡人突襲,彭城失守第531章 時光如梭第633章 熱鬧的嶗山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54章 誘敵深入第1章 天顯異象第565章 石虎、石勒被擒第5章 真的變成精鹽了?第60章 有人來打劫!第186章 終議親第563章 漢軍倒戈!第83章 清河公主第536章 風雲驟起第476章 漢奸錄第112章 騎兵拉練第152章 河北邵續第32章 司馬奧逃了第86章 兩棲登陸戰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第247章 去?不去?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278章 校閱出征第590章 餘波第132章 裴家的爭論第375章 雖遠必誅!第277章 戰前動員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152章 河北邵續第7章 美好前景!第95章 討好曹嶷第554章 羯胡中計第185章 過年逼婚第288章 謀取隴東第562章 羯胡弱點第22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323章 謝艾與韋謏第140章 一計退三敵第561章 不分勝負第217章 返回薊城第479章 青州之爭第23章 南下徐州第375章 雖遠必誅!第220章 逼降段匹磾!第167章 出使幷州第33章 上任第一步第13章 安撫流民第357章 江左眼中的遼東第445章 太子算個屁!第355章 ‘瓊林宴’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650章 高車與嚈噠第656章 進退不得第455章 再次大婚第524章 河西大捷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122 章 遼東對第164章 王浚驕縱中計第253章 遇刺第398章 與世家關係轉暖第164章 王浚驕縱中計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第276章 關中求援第459章 拓跋鬱律第89章 喜相聚第641章 車師前國內附第201章 遼東軍初戰!第22章 開闢新的市場第210章 溫嶠的試探第252章 羣起而攻第210章 溫嶠的試探第560章 牀弩,又見牀弩第264章 段氏末路第633章 熱鬧的嶗山第32章 司馬奧逃了第565章 石虎、石勒被擒第622章 謝艾的打算第200章 段氏來襲第454章 威逼張賓第139章 大戰來臨第382章 刁協獻計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424章 宋禕北上第181章 各方準備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353章 租賃朱涯第411章 榆眉會戰之大獲全勝
第138章 開府治事第31章 這才叫真正士兵!第528章 新長安第334章 躁動的琅琊王第621章 司馬紹的決心第101章 插手遼東第348章 欲徵南洋第428章 宴請隱士第406章 石勒的閃電戰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484章 石虎城下遇挫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140章 一計退三敵第17章 青島港第63章 胡人突襲,彭城失守第531章 時光如梭第633章 熱鬧的嶗山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54章 誘敵深入第1章 天顯異象第565章 石虎、石勒被擒第5章 真的變成精鹽了?第60章 有人來打劫!第186章 終議親第563章 漢軍倒戈!第83章 清河公主第536章 風雲驟起第476章 漢奸錄第112章 騎兵拉練第152章 河北邵續第32章 司馬奧逃了第86章 兩棲登陸戰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第247章 去?不去?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278章 校閱出征第590章 餘波第132章 裴家的爭論第375章 雖遠必誅!第277章 戰前動員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152章 河北邵續第7章 美好前景!第95章 討好曹嶷第554章 羯胡中計第185章 過年逼婚第288章 謀取隴東第562章 羯胡弱點第22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323章 謝艾與韋謏第140章 一計退三敵第561章 不分勝負第217章 返回薊城第479章 青州之爭第23章 南下徐州第375章 雖遠必誅!第220章 逼降段匹磾!第167章 出使幷州第33章 上任第一步第13章 安撫流民第357章 江左眼中的遼東第445章 太子算個屁!第355章 ‘瓊林宴’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650章 高車與嚈噠第656章 進退不得第455章 再次大婚第524章 河西大捷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122 章 遼東對第164章 王浚驕縱中計第253章 遇刺第398章 與世家關係轉暖第164章 王浚驕縱中計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第276章 關中求援第459章 拓跋鬱律第89章 喜相聚第641章 車師前國內附第201章 遼東軍初戰!第22章 開闢新的市場第210章 溫嶠的試探第252章 羣起而攻第210章 溫嶠的試探第560章 牀弩,又見牀弩第264章 段氏末路第633章 熱鬧的嶗山第32章 司馬奧逃了第565章 石虎、石勒被擒第622章 謝艾的打算第200章 段氏來襲第454章 威逼張賓第139章 大戰來臨第382章 刁協獻計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424章 宋禕北上第181章 各方準備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353章 租賃朱涯第411章 榆眉會戰之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