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放牧濟州島

“主公,這個濟州島真有你說得那麼好?”

韓壽還是有些不太相信衛朔說的,總覺得衛朔說的太玄乎了,如果這座小島真有衛朔說得那麼好,哪爲何當年吳國寧願千里迢迢到遼地販馬也沒想過佔領此地。

“呵呵,在下就知道諸位心有疑慮,其實不滿諸位,早在北上遼東之前,我就注意到濟州島了。後來因事務繁忙,就暫時將佔領濟州島的計劃給擱置了。可在下卻一直將其謹記在心,最近隨着改土歸流計劃實施,濟州島再次出現在我的視線當中。”

“諸位不瞭解濟州島,自然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顧慮,可在下卻十分了解此地。濟州島上有着廣袤的草原,非常適合放養馬匹。而且選擇此地作爲我們的馬場,還可避免被其他人惦記。”

“如果此島真有主公說得那樣好,那對我們來說就太重要了。正如主公說得那樣,將牧場放在濟州島上,不但可避免各方的耳目,還可對外隱藏我們的實力,關鍵時刻能起到左右局勢的作用。”裴嶷一臉慎重道。

“確實如此,主公,我們的水師可曾到過濟州島?”韓壽開口問道。

“去過一次,此地距我遼東大約七百多公里,來往一趟需一個多月時間,若是從嶗山出發或許會少個十天八天。據回來的兄弟稟報,他們在島上往一個方向走出去四五十里,還走不到頭,可知此島之大!而且島上有山有水,土地肥沃,草原一眼望不到頭,各種聞所未聞的樹木生長得及其茂盛!”

“真的嗎?”

“真是太好了!”

“上天待主公不薄啊!”

衆人聽了衛朔簡單介紹了一下濟州島的情況後,紛紛喜形於色。在場衆人都是智謀深遠之輩,自然會曉得一座可牧馬的島嶼對主公大業來說有多重要了。

在遼東不是沒有合適的馬場,可是稍微好點兒的馬場都是各部胡人手中的禁臠,根本容不得他們插手。眼下有了濟州島,不但解決了急需的牧場問題,還不用擔心被貪婪的胡人奪去。

……

海上的黃昏,有一種說不出的柔美。只見落日的餘暉灑落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勾勒出一幅美輪美奐的景緻來。

衛朔站在甲板上,望着遠處海天一色的美景,不禁心曠神怡。自穿越到此地後就一直忙個不停的衛朔,直到此時才難得有閒暇時光欣賞這與陸地、大漠截然不同的景色。

“其實主公此番不必親自出海,些許小事,交由我與王司馬便是!”劉總、王維二人站在衛朔身邊,看着麾下整齊的艦隊,不由得開口勸道。

衛朔一邊欣賞着大海的美景,一邊嘆道:“此番前往濟州島,關係到我們事業的未來發展。不親眼看到水師拿下濟州島,我怎能安下心來?爾等也都清楚,如今我們在徐州、遼東面臨着大量胡騎威脅,發展騎兵已是迫在眉睫之事,可要發展騎兵又怎能沒有戰馬?”

“這濟州島日後將是我們最重要的一處馬場,我若不親眼來看看,又怎能放心得下?不是衛某不相信水師兄弟們,只是此事太過重大,由不得在下不小心謹慎。”

“主公莫要如此說,我等十分理解主公的苦心,只是不忍主公跟着我等一起吃苦罷了!”

不料,衛朔聞言一笑道:“說起出海,我不由得想起前段時間的江東之行,那一次出海我與曹參軍二人可是吃足了苦頭。不過,這一次我們還挺幸運,沒有遇到什麼惡劣天氣。”

很快整支船隊就出了渤海進入到黃海中,此時整片海域顯得寧靜而祥和。此次出征濟州島,衛朔將麾下的所有水師都派了出來,倒不是擔心島上的土著力量太強大,主要是爲了鍛鍊麾下的兩支水師。

嶗山水師成立差不多快有一年時間了,除了今年在遼東參與了幾次戰鬥外,大多數情況下水師的任務就是負責運送物資和人力。水師自成立以來根本就沒經歷過真正的水戰,此次濟州島之行難得是一場海上襲擊戰,正好讓全部水師都來見識一番。

三十多艘戰船,還包括三艘兩千料的中型海船,在大海上漂流了近二十日纔到了濟州島附近海域。當一座巨大的海島出現在衆人面前時,頓時引得那些水手們大呼小叫起來。

預料中的大戰並沒有發生,一千多水師拿着武器在島上逛了一圈後,耽羅國國主就選擇了投降。島上近萬土著並沒有給衛朔他們帶來一絲麻煩,衛朔在控制住了國主後,也沒有爲難對方。不過,爲了預防耽羅國國主生事,衛朔還是將其一家送到了遼東居住。

踏上濟州島,看着島上一望無際的草原,衛朔不禁喜出望外,似乎看到了日後在上面跑動的成千上萬的馬匹。

“主公,看來此地還真的可以牧馬!”

衛朔聞言回頭一看,原來是劉總回來了,見狀忙問道:“那耽羅國國主一家順利離開了?”

“嗯,王司馬帶着三百水師與那個國主一家一同返回了遼東,並將咱們的情況告訴裴長史他們。”劉總笑道。

“劉司馬,接下來這裡可就全交給你了,你要儘快將整座島嶼掌握在手中,然後發動當地的土著爲即將移民至此的漢民、胡人修建足夠多的住所。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將有近萬人移居此地放牧,其中絕大多數是胡人。”

“以後你們遼東水師將作爲來往兩地的主力艦隊,要多長個心眼,防止胡人作亂。”

“哈哈哈,主公多慮了,此島四面環海,若沒有水師,就算胡人反了又能如何?只要我們以水師封鎖此島,用不了多久那些作亂的胡人就會自亂陣腳。”劉總一點兒都不擔心遷居來的胡人作亂,在他眼中,沒有水師濟州島可以說就是個死地。

“嗯,你自己心裡有數就行,我看此島面積挺大,若只用了牧馬有些可惜了,你們還可以讓那些土著來種地,若能自給自足就能大大減少我們的負擔。如今我們手中的糧食可不多,還不能做到自給自足。”

“請主公放心,我等一定會在最短時間內達到自給自足的目標!”

一直到了永嘉六年的六月份,衛朔纔回到了西安平城,此時已有數百胡人被遷居到濟州島定居,已有大小數十塊馬場分配到歸化的胡人手中。現在西安平城內,還有三千多胡人等着遷居濟州島。

遼東各地局勢並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唯有河北局勢有了較大變化。其中石勒自去年北上後,歷經大半年終於將劉琨、劉演擊敗,徹底佔據了整個襄國。

永嘉六年,六月底,石勒進駐襄國,定都於此。此後,石勒以漢族失意士人張賓爲謀主,召集低級士族,另立一營,號爲“君子營”。自此,石勒的善戰和張賓這些人的智謀結合,形成了一支難以抗拒的軍事力量。

進駐襄國後,石勒依從張賓的計策,出兵擄掠冀州郡縣之糧積聚於襄國,又遷徙人口至襄國耕種。

就在石勒與張賓苦心積慮忙着積蓄實力之時,剛剛登上帝位沒多久的劉聰卻徹底走上了腐化墮落之路。

匈奴漢國皇后呼延氏死後,永嘉六年正月,劉聰以司空王育、尚書令之婦女爲左右昭儀;以王章、範隆、馬景之女皆爲夫人;以朱紀女爲貴妃,均金印紫綬。

後劉聰納太保劉殷二女劉英、劉娥爲左右貴嬪,位在昭儀之上。又納殷女孫四人,皆爲貴人,位次貴妃,於是“六劉”之寵冠漢後宮。

劉聰不但大肆擴充後宮,還肆意屠戮大臣,匈奴漢國自此衰落。

第84章 再見祖逖第608章 大案要案第57章 大捷後的影響第64章 彭城之殤第113章 帶方、樂浪危矣!第449章 扶余來使第454章 威逼張賓第663章 騎兵威力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468章 漠南,我的漠南!第608章 大案要案第303章 替拓跋六修請封第63章 胡人突襲,彭城失守第197章 石勒的轉變第487章 即將鉅變的涼州第366章 莫含的毒計第614章 蝗蟲來了第279章 南守北打第431章 初見司馬紹第399章 賽馬場上定大計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6章 暴利!絕對的暴利!第322章 拓跋崛起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3章 跟着張大郎去買鹽第82章 又有人不安分了第178章 司馬嫣在遼東第414章 江左管夷吾第50章 王桑、趙固犯徐州第1章 天顯異象第587章 勸進風起第328章 上黨攻略第95章 討好曹嶷第410章 榆眉會戰之單騎衝陣第503章 過年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595章 新的時代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第566章 坑殺羯胡!第619章 大迂迴戰略第495章 張茂的擔憂第7章 美好前景!第144章 玄菟郡(上)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70章 均田令第84章 再見祖逖第22章 開闢新的市場第458章 北伐誓師第565章 石虎、石勒被擒第436章 宋、衛初見第263章 慕容廆欲決戰第639章 收復越巂第602章 治蝗之議第329章 不堪一擊第248章 抵達建鄴第463章 馬踏彈汗山第169章 說服劉琨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358章 謝艾的選擇第635章 世家的罪惡第16章 ‘官府’來人了第73章 對自由的嚮往第367章 授劍儀式第670章 昭武九姓第306章 再襲定襄第227章 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第161章 慕容廆很得意第459章 拓跋鬱律第350章 科舉攬人才第55章 前奏第314章 欲行科舉第560章 牀弩,又見牀弩第322章 拓跋崛起第148章 意外的盟友第536章 風雲驟起第609章 伐蜀之議第606章 糟心事一件接着一件第86章 兩棲登陸戰第125章 水師、港口第662章 兵臨城下第592章 王敦‘入朝’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311章 走向前臺第244章 欲發橫財第254章 封鎖江面第327章 騎兵奪城第644章 燕晉第二次爭鋒第475章 國葬第586章 給藩屬國立規矩第445章 太子算個屁!第373章 扶南偷襲第424章 宋禕北上第653章 高昌被圍第553章 謝艾之謀第632章 逃亡燕國第376章 神秘訪客第229章 出使拓跋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第188章 財政會議第537章 雙方備戰
第84章 再見祖逖第608章 大案要案第57章 大捷後的影響第64章 彭城之殤第113章 帶方、樂浪危矣!第449章 扶余來使第454章 威逼張賓第663章 騎兵威力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468章 漠南,我的漠南!第608章 大案要案第303章 替拓跋六修請封第63章 胡人突襲,彭城失守第197章 石勒的轉變第487章 即將鉅變的涼州第366章 莫含的毒計第614章 蝗蟲來了第279章 南守北打第431章 初見司馬紹第399章 賽馬場上定大計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6章 暴利!絕對的暴利!第322章 拓跋崛起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3章 跟着張大郎去買鹽第82章 又有人不安分了第178章 司馬嫣在遼東第414章 江左管夷吾第50章 王桑、趙固犯徐州第1章 天顯異象第587章 勸進風起第328章 上黨攻略第95章 討好曹嶷第410章 榆眉會戰之單騎衝陣第503章 過年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595章 新的時代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第566章 坑殺羯胡!第619章 大迂迴戰略第495章 張茂的擔憂第7章 美好前景!第144章 玄菟郡(上)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70章 均田令第84章 再見祖逖第22章 開闢新的市場第458章 北伐誓師第565章 石虎、石勒被擒第436章 宋、衛初見第263章 慕容廆欲決戰第639章 收復越巂第602章 治蝗之議第329章 不堪一擊第248章 抵達建鄴第463章 馬踏彈汗山第169章 說服劉琨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358章 謝艾的選擇第635章 世家的罪惡第16章 ‘官府’來人了第73章 對自由的嚮往第367章 授劍儀式第670章 昭武九姓第306章 再襲定襄第227章 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第161章 慕容廆很得意第459章 拓跋鬱律第350章 科舉攬人才第55章 前奏第314章 欲行科舉第560章 牀弩,又見牀弩第322章 拓跋崛起第148章 意外的盟友第536章 風雲驟起第609章 伐蜀之議第606章 糟心事一件接着一件第86章 兩棲登陸戰第125章 水師、港口第662章 兵臨城下第592章 王敦‘入朝’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311章 走向前臺第244章 欲發橫財第254章 封鎖江面第327章 騎兵奪城第644章 燕晉第二次爭鋒第475章 國葬第586章 給藩屬國立規矩第445章 太子算個屁!第373章 扶南偷襲第424章 宋禕北上第653章 高昌被圍第553章 謝艾之謀第632章 逃亡燕國第376章 神秘訪客第229章 出使拓跋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第188章 財政會議第537章 雙方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