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調兵遣將

不得不說庾亮是真小覷了蘇峻、祖約、郭默,三人一接到庾亮調令,就猜到朝廷意圖剪除淮南三鎮兵權,對於視兵權爲命根子的三人,怎麼可能肯輕易回京?

盱眙城,臨淮內史府內,蘇峻面色陰沉的盯着眼前文書,上面寫着的:大司農加散騎常侍幾個字看起來是如此刺眼。

坐在下首的兄弟蘇逸、長史徐瑋臉色同樣不好看,在他們看來,所謂的加官進爵不過是爲了賺大哥、主公回建鄴。

“大哥,朝廷此舉動機不純啊!”蘇逸憂心忡忡道。

“主公,這一定是庾元規搞得鬼,此人別的本事沒有,爭權奪利倒是挺在行。卑職聽說爲了把持朝政,連司徒大人都受到其排擠。”

“哼!庾元規排擠別人某管不着,但他敢在老子頭上動土,那就別怪老子心狠手辣。”

看着目光兇狠如餓狼的蘇峻,徐瑋勸道:“主公,切不可輕舉妄動。而今朝廷剛剛平滅王敦之亂,氣勢正盛,絕不適合此刻與朝廷公開決裂。”

“長史大人你這是何意?難不成讓我兄長拱手讓出兵權不成?”蘇逸不忿道。

“當然不能放棄兵權,不然我等只能淪爲朝廷砧板上的魚肉,任其宰割。”

徐瑋自然不會傻到勸蘇峻放棄兵權入建鄴,但他同樣也不主張公開得罪朝廷。

他想了一會兒對蘇峻解釋道:“主公,之前我們已經得罪了燕王,若再得罪朝廷的話,一旦被朝廷宣佈爲叛逆,恐怕到時進入淮南平叛的可就不只是朝廷大軍了。”

“淮河北岸的燕軍一定不會錯過全取淮南的機會,一旦燕軍大舉南下,我等怕是真要大禍臨頭了。”

聽徐瑋提到燕國,剛剛還叫囂着要效仿王敦的蘇逸一下子泄氣了,燕國就是懸在衆人頭上的一把利劍,誰也不知什麼時候這把利劍會割下衆人頭顱。

蘇峻同樣臉色難看,說起來他與衛朔還有點兒交情。當年他還是通過燕國水師從青州撤到了江東,後來還從嶗山商社購買了不少武器鎧甲。然而隨着他野心日漸膨脹,與衛朔漸行漸遠,到了今日早已形同陌路。

除非他立即舉臨淮國而降,不然蘇峻可不認爲,燕王會大度的放他一條生路。

之前蘇峻無論如何也沒想到,朝廷這麼快就過河拆橋。去年他還是平叛功臣,今年一眨眼就成了朝廷的欲除之而後快的心腹之患。

早知如此當初就不該幫着朝廷擊敗王敦叛軍,蘇峻心頭隱隱涌上幾絲悔意。只是眼下再後悔也晚了,只能儘快想些補救措施。

“昔日本將勤王,天子與我執手,讓我北卻燕國,諄諄教導猶有在耳。然誰知庾中書妄聽讒言,視某爲心腹之患,欲除之而後快。但我蘇峻絕不會反叛朝廷,罷了,我這就上書天子申辯,請有一立足之地,以爲國效命!”

蘇峻雖惱火朝廷過河拆橋,但正如徐瑋所言,而今朝廷剛剛平定王敦聲威正盛,冒然與朝廷作對,絕非明智選擇。

“主公,要鬧也不能您一個人鬧,想必這個時候祖約、郭默三人亦接到了同樣的調令,您應該聯合淮南其他兩位藩鎮一同鬧將起來。如此既能壯大聲勢,讓朝廷有所顧忌,又能讓朝廷事後法不責衆。”

聽了徐瑋的建議,蘇峻微微頷首,隨即他立即修書送往廣陵、淮南兩地,邀請郭默、蘇峻共同對抗來自朝廷的打壓。

很快蘇峻聯合祖約、郭默分別以各種理由上書拒絕前往建鄴任職,與此同時三人爲了防備朝廷對付淮南,遂結成同盟並大肆擴充兵力,試圖擁兵自重。

且先不提風起雲涌的淮南,單說燕王衛朔定下西征大計後,燕國上下便開始着手爲西征做準備,首先各種物資開始往西北雲集,同時兵力也在調動之中。

由於燕王將親征西域,各路將領紛紛向樞密院申請隨行。面對衆將紛紛請戰,樞密院十分頭疼,對於衆將心思樞密院高層如何不清楚?除了想上戰場撈功勞外,大多是想借着出征機會,與燕王殿下來個親密接觸。

畢竟不是每個將領都能有幸跟隨燕王出征,特別隨着燕國日益強大,日後燕王親征的機會自然會越來越少,不少將領都希望能抓住眼前這個難得的機會。

樞密院很快就被如雪片兒般的申請書淹沒了,但手心手背都是肉,高瞻、溫嶠、魯昌等樞密院高層也不知讓哪位將領出徵好,最後只能將難題拋給衛朔解決。

衛朔接到高瞻、溫嶠的彙報後,同樣感到問題棘手,他沒料到自己親征竟會引起這樣的麻煩。

嗯?!也不能說是麻煩,畢竟甭管理由是什麼,衆將不畏戰、敢戰總是好事。

“先說說你們有什麼看法?”衛朔沒有直接說出自己想法,反而詢問起溫嶠、高瞻。

溫嶠、高瞻對視一眼後,最後由溫嶠站出來道:“大王,臣以爲衆將請戰是好事,最好是從中徵調部分將領從徵,以免挫傷大家的積極性。”

說到這兒,溫嶠話音一轉,“不過,考慮到各地邊防壓力,以及功勳大將不宜再立大功以免封無可封等問題,樞密院認爲此戰宜以新晉將領爲主。”

衛朔文言微微頷首,他認爲樞密院的顧慮十分正確。就拿北宮純、毛寶、段文鴦等人來說都已曾立下赫赫戰功,而冉瞻、荀灌娘、索苞、鄧嶽、周撫等新晉將領卻缺乏立功機會。

“嗯,太真考慮的很周全,此次西征有可能是燕軍最後一次大規模遠征,在保證不影響大軍戰力的情況下,要儘可能的給年輕將領、新晉將領機會。”

隨着衛朔一錘定音,樞密院抽調各地將領,像北宮純、謝艾、姚弋仲、段文鴦等之前立下赫赫戰功的大將都沒有得到調令。反而多是苻洪、冉瞻、荀灌娘、姚蘭、姚益生、索苞等之前表現機會不多的將領得到了調令。

……

在新設立的壩州草原上,剛剛接到樞密院調令的荀灌娘正在向師傅邵玉娘辭行。

邵玉娘將手中樞密院調令細細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過了足足一盞茶的功夫,才擡眼看了一眼自己的得意弟子。

“灌娘,此次西征是你第一次離開師傅獨自領兵,一定要小心謹慎。”

荀灌娘信心十足道:“請師傅放心,徒兒跟隨您老人家學了多年兵法,不就是爲了今日這一天?這一次徒兒一定像當初師傅一樣,立下大大的功勞,然後名揚天下。”

“你呀,總是那麼愛逞強好勝,別忘了這一次爲了鍛鍊新人,樞密院從燕國各地調了不少年輕一輩將領。聽說朔州都督陽鶩及其他麾下那個以勇猛著稱的冉瞻也在其中,還有當初在姑臧城頭力鬥苻洪的索苞。”

“僅從武力角度上看,你未必敵得過這兩人,要想出彩可不容易啊!”

邵玉娘不太看好徒兒此行,畢竟當今形勢與數年前她橫行天下的的時候不同,當時燕王麾下人才匱乏,拿得出手的將領只有她夫君劉遐以及段文鴦、孫緯、能臣等寥寥數人。

不然當初燕王也不會在情急之下,賦予她統兵大權,這才讓她有機會名震天下。

而今燕王麾下人才濟濟,且先不說北宮純、段文鴦、劉遐、毛寶、姬澹、衛雄等老一輩戰功赫赫的大將,單說苻洪、姚弋仲、陽鶩、謝艾、賈堅、薛濤等中生代將領已完全成長起來,再加上索苞、荀灌娘等新冒頭的新晉將領以及冉瞻、鄧嶽、周撫等投誠而來的人才。

整個燕國能上陣殺敵將領多得數不勝數,在這種情況下,荀灌娘應該不會像她一樣那麼容易得到立功機會。。

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461章 有點兒不對勁!第44章 宴會之後第82章 又有人不安分了第250章 路遇名將第164章 王浚驕縱中計第599章 美人間諜第455章 再次大婚第36章 劉隗的招攬第338章 總算沒賠本第81章 救了一個公主第539章 張賓的算計第126章 四月春耕第521章 決戰張掖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43章 空談誤國第310章 裴嶷說王家第604章 頂風作案第167章 出使幷州第422章 騎兵對決第138章 開府治事第297章 威壓索綝第668章 設州立郡第421章 千里奪戰馬第233章 拓跋內亂第543章 遼東挖坑第314章 欲行科舉第334章 躁動的琅琊王第527章 江左又起波瀾第530章 西海大捷第636章 江東新政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638章 蜀中變局第29章 詰問刺史第418章 隱士獻策第342章 蒲津古橋第127章 改土歸流第525章 郗鑑獻策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633章 熱鬧的嶗山第39章 王家新動作第192章 千里奔襲,軍事奇蹟第540章 誰是獵物?第186章 終議親第622章 謝艾的打算第148章 意外的盟友第58章 內憂外患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161章 慕容廆很得意第622章 謝艾的打算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253章 遇刺第285章 上郡大捷第579章 反攻清算(2)第607章 不甘心的李越第240章 劉、衛深談第554章 羯胡中計第95章 討好曹嶷第496章 政策調整第40章 刀盾結合第212章 大破烏丸第486章 貨賣兩家第544章 大破支雄第309章 北宮純重出江湖第60章 有人來打劫!第155章 新式馬刀、陌刀第407章 軍情如火第58章 內憂外患第503章 過年第585章 祭祀炎黃第13章 安撫流民第347章 南洋摩擦第496章 政策調整第637章 返回洛陽第461章 有點兒不對勁!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185章 過年逼婚第498章 紛紛擾擾第110章 封釋的打算第130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668章 設州立郡第454章 威逼張賓第394章 孤立宗室勢力第131章 炒茶帶來的風暴第264章 段氏末路第141章 威震遼東第464章 鮮卑主力南下第210章 溫嶠的試探第285章 上郡大捷第591章 交換領土第275章 移鎮薊城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581章 雙方妥協第407章 軍情如火第614章 蝗蟲來了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662章 兵臨城下第428章 宴請隱士第288章 謀取隴東
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461章 有點兒不對勁!第44章 宴會之後第82章 又有人不安分了第250章 路遇名將第164章 王浚驕縱中計第599章 美人間諜第455章 再次大婚第36章 劉隗的招攬第338章 總算沒賠本第81章 救了一個公主第539章 張賓的算計第126章 四月春耕第521章 決戰張掖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43章 空談誤國第310章 裴嶷說王家第604章 頂風作案第167章 出使幷州第422章 騎兵對決第138章 開府治事第297章 威壓索綝第668章 設州立郡第421章 千里奪戰馬第233章 拓跋內亂第543章 遼東挖坑第314章 欲行科舉第334章 躁動的琅琊王第527章 江左又起波瀾第530章 西海大捷第636章 江東新政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638章 蜀中變局第29章 詰問刺史第418章 隱士獻策第342章 蒲津古橋第127章 改土歸流第525章 郗鑑獻策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633章 熱鬧的嶗山第39章 王家新動作第192章 千里奔襲,軍事奇蹟第540章 誰是獵物?第186章 終議親第622章 謝艾的打算第148章 意外的盟友第58章 內憂外患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161章 慕容廆很得意第622章 謝艾的打算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253章 遇刺第285章 上郡大捷第579章 反攻清算(2)第607章 不甘心的李越第240章 劉、衛深談第554章 羯胡中計第95章 討好曹嶷第496章 政策調整第40章 刀盾結合第212章 大破烏丸第486章 貨賣兩家第544章 大破支雄第309章 北宮純重出江湖第60章 有人來打劫!第155章 新式馬刀、陌刀第407章 軍情如火第58章 內憂外患第503章 過年第585章 祭祀炎黃第13章 安撫流民第347章 南洋摩擦第496章 政策調整第637章 返回洛陽第461章 有點兒不對勁!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185章 過年逼婚第498章 紛紛擾擾第110章 封釋的打算第130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668章 設州立郡第454章 威逼張賓第394章 孤立宗室勢力第131章 炒茶帶來的風暴第264章 段氏末路第141章 威震遼東第464章 鮮卑主力南下第210章 溫嶠的試探第285章 上郡大捷第591章 交換領土第275章 移鎮薊城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581章 雙方妥協第407章 軍情如火第614章 蝗蟲來了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662章 兵臨城下第428章 宴請隱士第288章 謀取隴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