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熱鬧的嶗山

??太興元年十月,整個燕國商賈紛紛雲集青島港。

讓原本就很熱鬧的青島,更像是在舉行一場巨大盛會。

對於衆商賈的來意,衛朔心知肚明,無非是想爭得皇商頭銜而已。

當年,嶗山商社能在短時間內超越各大商賈世家,成爲實力龐大的商社,絕對離不開各種優惠政策支持。

而衆商賈早對嶗山商社享受的各種優待垂涎已久,如今燕王有意打破嶗山商社的壟斷地位,將各種優待分攤到其他商賈頭上,自然會引起衆商賈瘋狂追捧。

在青島港內一處酒樓上,幾名相好的商賈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彼此信息。

對於商賈而言若能提前掌握關鍵信息,必將在商業交易中佔據優勢。

因此,某些經常合作的商賈們,常常會相互交換信息。

在交頭竊耳的商賈當中,有一桌商賈顯得與衆不同,尤其爲首的中年人沒有商賈身上常見的市儈氣質,反而隱隱有一股世家子弟的氣質。

“關於燕王設立皇商一事,你們都打探到了什麼風聲?”

“請家主恕罪,各處口風甚嚴,屬下們並未打探到什麼內幕消息!”

中年人聞言眉頭一皺,忽又放鬆道:“這也怪不得你們,如今這天下不同以往,各級官吏被燕王整治的服服帖帖,若無燕王允許,他們絕不敢向外界透露絲毫。”

“多謝家主寬宏大量!”幾個年輕人這才悄悄摸了一把冷汗。

就在中年人苦思對策時,忽聽有人高聲叫道:“咦?這不是見獨兄麼?”

甄徹聞言擡頭一瞧,才發現打招呼者,竟是生意上的夥伴兼競爭者蘇澤。蘇家與甄家同在中山,又都累世經商,兩家既是通家之好,又存在着相互競爭。但整體而言,兩家關係還算友好。

“原來是潤之老弟,你也是爲爭奪皇商名號而來?”

蘇澤坐在甄徹對面,向四周努努嘴道:“整個酒樓內衆多商賈沒有不是爲皇商而來的!”

“那倒也是!”

甄徹四下一瞧,看着四周熱烈討論的商賈,隨即釋然。眼下衆商賈可謂是對皇商名號虎視眈眈,均是志在必得。皇商名號有多重要,只需看看嶗山商社的發展軌跡就可知曉。

“商賈地位歷來低下,有了皇商名號便讓商賈有了底氣,你說有誰會放過眼前機會?”

作爲巨賈出身,蘇澤的地位雖比一般商賈高上幾分,但與傳統世家大族相比,他們仍然屬於賤民。故而他十分理解各大商賈對皇商名號的渴望,只是對出身豪門大族的甄徹也來爭奪皇商名號就有幾分不解了。

甄家可不是普通商家巨賈,人家是真正的名門望族,家中出過高官、貴妃、皇后。在東漢末年至三國魏晉時期,甄家巧妙地接連與稱霸中原的袁紹、曹操、司馬氏三大軍事集團首領攀附姻親,多次接受賞封,故而家道殷富,滿門顯貴。

而甄徹曾祖父甄德更是以曹魏外戚的身份,先後娶了司馬師、司馬昭兩人的女兒,成了晉武帝司馬炎的姐夫。

直到中原爆發戰亂,盛極一時的甄家才因脫離朝堂而漸漸沒落下來。

“兄長家族乃名門望族,爲何也來爭奪這皇商名號?”

聞言甄徹苦笑幾聲道:“我家算什麼名門望族,自祖父離世,甄家就徹底不行了,如今離開朝堂已有數十年。爲了振興家族,爲兄不得不來爭奪這皇商名號。家族有了錢,纔有能力辦家學、考科舉。”

蘇澤頗爲贊同的微微頷首,“嗯,早聽燕王曾有言:有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萬萬不能!真乃至理名言。”

“先不說這些不開心的,對於皇商一事,兄長可曾打探到什麼內幕消息?”

“甄家有些人脈早已因戰亂而斷絕,之前我曾發動一切關係去打探,除了知道燕王有意設十大皇商外,始終未獲得更詳細的消息。”

“呵呵,不瞞兄長,小弟這邊倒是打探了些消息。”蘇澤壓低聲音道。

“哦?還請賢弟相告,日後我甄家必有厚報!”

“兄長莫急,且聽小弟一一道來。”

蘇澤選擇與甄家共享內幕消息,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真要說起來甄家比蘇家更有希望獲得皇商稱號,日後蘇家難免會有求於甄家,眼下先燒香,省得將來臨時抱佛腳沒啥作用。

只見蘇澤俯身在甄徹耳邊道:“據可靠消息稱,這次選拔皇商,說是十個名額,其實只有五個,另五個早已確定。”

“什麼?!怎麼會這樣?燕王一向公允,爲何此次會徇私舞弊?”甄徹滿臉震驚。

“兄長莫急,且聽小弟解釋。燕王如此做也是不得已而爲之,嶗山商社爲燕王平定天下立下汗馬功勞,如今燕王要對其拆分,爲了安撫朱文等商社高層,不得不做出妥協。”

“原來是這樣,如此倒也情有可原,只是我等競爭可就更加激烈了!”

甄徹語氣中帶着憂慮,原本他對爭奪皇商尚有幾分信心,而今聽了蘇澤一番言論,頓時變得惶急起來。

“誰說不是呢?可面對燕王做出的決定,誰又有本事推翻呢?眼下小弟是不指望了,將來若是兄長有幸被選中,還請照顧一下我蘇家。”

“賢弟說笑了,面對僅剩的五個名額,爲兄也無完全把握!”

“誒,兄長過謙了!中山甄家可不是一般商賈,還是有很大希望的。”蘇澤安慰道。

十月某日一早,青島港城南福記酒樓就被數百侍衛軍接管。爲了確保盛會順利進行,同時爲了安全起見,福記酒樓兩邊街道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戒備森嚴。

只有家世清白且拿有請柬者纔有資格入內,其餘閒雜人等一概不得靠近酒樓。雖說當下距離盛會正式開始時間還有一個時辰,但酒樓內已坐滿了來自各地的商賈。

距巳時還有一刻時,燕王衛朔在大批護衛的簇擁下來到酒樓,在場商賈紛紛起身迎接。

衛朔並未在外面停留,而是徑直走向二樓包廂。從包廂內望去,在酒樓一樓大堂正前方有一個臺子,看來是專門用來供主持盛會者使用。在臺子對面已經擺上了一排排鋪着紅布的桌椅,是甄徹、蘇澤等商賈的座位。

衛朔端坐在包廂內,兩旁陪侍者是朱文、張大郎、張方、趙元朗等嶗山商社高層。衆人基本上都已知道了嶗山商社將被拆分的消息,雖然有點兒傷感,但由於得知內務府成立與皇商設立,大家情緒還算穩定。

“元朗,接下來就看你的了。”衛朔對身邊的趙元朗吩咐道。

趙元朗衝着衛朔一抱拳起身離去,隨着他出現在臺上,這場引人矚目的商界盛會終於在商賈們的期待中拉開了帷幕。

“在下趙元朗,奉燕王之命特地主持此次皇商名號授予盛會,接下來將由我來向諸位述說一下怎樣纔有資格獲得皇商稱號。”

趙元朗此言一出現場霎時變得安靜起來,無數雙眼睛牢牢盯着趙元朗不放,似乎好想要將趙元朗融化了一番,多虧趙元朗見多識廣,不然還真沉不住氣。

“大家都知道,我燕國與前朝歷代不同,推行的是農工商並舉的政策。在這條政策下,燕國商業得到極大發展。比如大名鼎鼎的嶗山商社,其在全國境內擁有極大影響力,同時也爲燕國的發展壯大立下汗馬功勞。但是嶗山商社的成功有其特殊性。故而經燕王同意,內閣批准,官府打算繼續推廣這種模式,這就是大家聽到的皇商制度。”。

第449章 扶余來使第15章 琅琅書聲第419章 整頓關中第220章 逼降段匹磾!第231章 錢莊第465章 狹路相逢第560章 牀弩,又見牀弩第545章 建鄴城破第396章 宗室鼎沸第534章 各方準備第609章 伐蜀之議第261章 偷襲臨榆鎮第223章 讖語顯,胡虜亂第313章 蠢蠢欲動第539章 張賓的算計第525章 郗鑑獻策第426章 宋禕初啼第505章 新年述理論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選擇第318章 司馬保僣位晉王第677章 最後一戰第677章 最後一戰第572章 襄國之亂第209章 高瞻歸來第423章 威震西北第59章 將離彭城第137章 裴穎兒的麻煩第64章 彭城之殤第552章 準備收網第238章 會盟雁門關第128章 放牧濟州島第90章 初見蘇峻第503章 過年第440章 公主身份公開第567章 夔安投江東第174章 靠着祥瑞升官第203章 戰後餘波第44章 宴會之後第215章 武備學堂第607章 不甘心的李越第274章 一刻不得閒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第215章 武備學堂第145章 玄菟郡(下)第114章 援軍,真是援軍!第558章 爭分奪秒第455章 再次大婚第359章 扶南的麻煩第113章 帶方、樂浪危矣!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228章 風起北疆第15章 琅琅書聲第285章 上郡大捷第189章 公私分開第288章 謀取隴東第357章 江左眼中的遼東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505章 新年述理論第641章 車師前國內附第615章 秋闈將至第303章 替拓跋六修請封第8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第418章 隱士獻策第174章 靠着祥瑞升官第245章 發行五銖錢第147章 石勒奪冀州第385章 嘿!羅馬!第159章 新任陌刀將第280章 迎頭痛擊!第23章 南下徐州第597章 不同的選擇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6章 暴利!絕對的暴利!第409章 榆眉會戰之背城而戰第416章 入長安第301章 西晉第一武技高手第573章 再見張賓第549章 中原爭鋒第380章 進駐馬六甲第201章 遼東軍初戰!第51章 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第640章 宋褘立功第675章 燕王歸來!第394章 孤立宗室勢力第658章 又見高僧第608章 大案要案第400章 石勒的應對第186章 終議親第350章 科舉攬人才第227章 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第149章 新年驚變第98章 籌謀遼東第592章 王敦‘入朝’第365章 羅馬東帝李錫尼第493章 召見呼延謨第428章 宴請隱士第127章 改土歸流第83章 清河公主第652章 西域使者!第465章 狹路相逢
第449章 扶余來使第15章 琅琅書聲第419章 整頓關中第220章 逼降段匹磾!第231章 錢莊第465章 狹路相逢第560章 牀弩,又見牀弩第545章 建鄴城破第396章 宗室鼎沸第534章 各方準備第609章 伐蜀之議第261章 偷襲臨榆鎮第223章 讖語顯,胡虜亂第313章 蠢蠢欲動第539章 張賓的算計第525章 郗鑑獻策第426章 宋禕初啼第505章 新年述理論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選擇第318章 司馬保僣位晉王第677章 最後一戰第677章 最後一戰第572章 襄國之亂第209章 高瞻歸來第423章 威震西北第59章 將離彭城第137章 裴穎兒的麻煩第64章 彭城之殤第552章 準備收網第238章 會盟雁門關第128章 放牧濟州島第90章 初見蘇峻第503章 過年第440章 公主身份公開第567章 夔安投江東第174章 靠着祥瑞升官第203章 戰後餘波第44章 宴會之後第215章 武備學堂第607章 不甘心的李越第274章 一刻不得閒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第215章 武備學堂第145章 玄菟郡(下)第114章 援軍,真是援軍!第558章 爭分奪秒第455章 再次大婚第359章 扶南的麻煩第113章 帶方、樂浪危矣!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228章 風起北疆第15章 琅琅書聲第285章 上郡大捷第189章 公私分開第288章 謀取隴東第357章 江左眼中的遼東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505章 新年述理論第641章 車師前國內附第615章 秋闈將至第303章 替拓跋六修請封第8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第418章 隱士獻策第174章 靠着祥瑞升官第245章 發行五銖錢第147章 石勒奪冀州第385章 嘿!羅馬!第159章 新任陌刀將第280章 迎頭痛擊!第23章 南下徐州第597章 不同的選擇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6章 暴利!絕對的暴利!第409章 榆眉會戰之背城而戰第416章 入長安第301章 西晉第一武技高手第573章 再見張賓第549章 中原爭鋒第380章 進駐馬六甲第201章 遼東軍初戰!第51章 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第640章 宋褘立功第675章 燕王歸來!第394章 孤立宗室勢力第658章 又見高僧第608章 大案要案第400章 石勒的應對第186章 終議親第350章 科舉攬人才第227章 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第149章 新年驚變第98章 籌謀遼東第592章 王敦‘入朝’第365章 羅馬東帝李錫尼第493章 召見呼延謨第428章 宴請隱士第127章 改土歸流第83章 清河公主第652章 西域使者!第465章 狹路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