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石勒的自信

遼東軍在各個戰場上勢如破竹,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慕容廆、段末波、劉曜等等一大批胡族豪傑皆被衛朔一一擊敗。

儘管胡虜在總體上依舊佔據部分優勢,可大部分有志之士已看得分明,胡虜囂張不了多久了。而且各地已經很久沒有傳出胡虜屠殺晉民的消息了,不是胡虜轉了性,而是害怕日後遭到鎮北將軍報復。

連有着暴虐之名的羯人在石勒的約束下也不得不收斂一二,由此可見衛朔威名之盛!

隨着遼東軍愈發強大,自永嘉以來愈演愈烈的胡亂竟漸漸有平息之跡象。

然即使如此石勒仍然沒有失去爭霸天下之野心,依然堅信自己是天命所歸。

只是如今各地形勢的確是沒有永嘉年間有利,前兩年還一副天下霸主樣子的匈奴漢國,已到了窮途末路,漢國多次派人到襄國求援,然石勒卻不爲所動。

不是石勒不念舊情,而是他看得清楚,匈奴人完了!根本沒有搭救的必要。

自去年上郡、陽曲兩戰之後,遼東軍已經消滅了全部匈奴精銳。別看匈奴人還佔據着西河、上黨、平陽、河東等幾個郡國,但已是強弩之末。

石勒相信明年只要遼東軍發動致命一擊,平陽必然不保,遼東盡復幷州已成定局。

就算石勒再厲害也不認爲憑襄國就能挽救人心惶惶的漢國,他可不願把手中兵力消耗在毫無意義的幷州戰場。

“主公,據斥候來報,新年剛一過完,遼東便開始往雁門、新興兩地調動兵力,囤積糧草、甲械,種種跡象表明天氣一轉暖,遼東軍將會對漢國下手。”

夔安是石勒早期追隨者,此人聰敏而才能卓越,不僅在軍事上有見地。在政務上同樣是首屈一指的人才,與張賓一起成爲石勒最爲倚重的左膀右臂。

“嗯,該來的終究要來!唉,沒想到自永嘉七年漢國攻取洛陽其勢達到巔峰。不過纔過去了四五年,漢國便將走向終結!”

“當年某與汲桑牧帥縱論天下認爲胡人當大興,某才投身軍旅追隨先帝劉淵。誰知霸業未成之際,先帝劉淵竟先出師未捷身先喪。自此漢國大業雖一時興盛,但難掩日漸頹敗之勢。而今更是日薄西山。”

夔安聞言亦是黯然,誰也沒想到只是四五年光景,漢國便失去了當初攻破帝都、俘虜晉帝時氣吞萬里的氣勢、魄力。那個時候,天下各地胡虜蠢蠢欲動,無不準備趁着晉室衰退之時割據四方。

然就在各地胡虜做着美夢時,衛朔竟從經營酷寒之地——遼東開始,一步步平靖四方胡亂,先後擊敗段疾陸眷、段末波、慕容廆、劉曜,到如今更是已成爲讓各方勢力感到側目的諸侯。

“主公,這是平陽發來的求援信。至今已有十三批使者前來。爲了讓襄國出兵,漢皇詔封主公爲趙王。嘖嘖!看來漢國真是到了窮途末路。”

哼!石勒嘴角一撇,隨手將劉聰的旨意丟在一邊,連看一眼的興趣都欠奉。

“某明確告訴諸位吧,明年襄國的戰略重點依然在青州,勒是絕不會去趟漢國的渾水。以後再有漢國使者前來,不必向我稟報了。今日將諸位召集而來,乃是爲了商議襄國今後的戰略發展。”

石勒的話未引起任何騷動,張賓、夔安、郭殷、程遐、徐光、郭敖等均是石勒心腹,向來以石勒唯馬首是瞻。根本就沒將什麼漢皇放在眼裡。

“主公,襄國無力援救劉聰,可不能不防着遼東通過水師從海路援救曹嶷。”

一提起水師,襄國諸人臉上一黑。樂陵邵續能在重重封鎖下堅持下去,便是靠遼東水師之助。每隔一段時間,遼東水師就給樂陵運來大批糧草、軍械。而今青州危在旦夕,曹嶷一定會向遼

東求援。

“我襄國無有水師,就算知道了也無能爲力!”面對神出鬼沒的遼東水師,連智算不下張良的張賓也是束手無策。

近來石勒心情很不好。其實自得知遼東軍南下陽曲之後,石勒的心情就開始變差。本來一切都是計劃好的事,結果讓突然冒出來的遼東軍統統攪和了。

遼東軍南下幷州,讓石勒意識到一個極爲強大的對手即將崛起,他必須重新審視之前定下的發展方略。

當初石勒與張賓定下了北上奪取冀幽爲根基,再南下中原逐鹿的戰略方針!可如今隨着遼東軍崛起於幽燕大地,讓石勒不得不改變以前的戰略規劃,將重心從河北重新轉向中原。

“諸位,不管遼東怎麼增援青州,我襄國必須在遼東南下幷州之前奪取整個青州。而且爲了保證不與遼東發生衝突,大軍暫時不要進入樂陵境內。”

“什麼?!主公!”

在場衆人聽得石勒吩咐無不大驚失色,自轉戰天下以來,石勒何曾做出過如此示弱舉動。

然而石勒卻不管不顧繼續道:“不管諸位是否理解,我意已決不復更改!”

張賓沉默了一會兒,突然眼中精光一閃道:“主公是不是打算放棄北上幽州戰略,重新南下中原?”

石勒眼底露出一絲讚賞之色,輕聲道:“知我者孟孫也!北上幽燕必與強敵遼東衝突,兩虎相爭,必有一失!不到萬不得已,無論衛朔又或者勒是絕不會向彼此開戰的。不出意外,未來五到十年間,襄國與遼東之間將不會爆發大戰。”

“在這期間,遼東的重心將在漠南、關中、蜀地、河西、西域等偏遠西北諸地,而我襄國的重心則在中原、淮南、江左等地,就看雙方誰先完成征服了。”

“主公,你……你是如何知道遼東的戰略方向的?”徐光等面露不解問。

“默契!這是我與衛朔之間的默契,只要襄國不去碰觸遼東底線,他們一定不會與襄國爆發大沖突,其中邵續便是遼東底線之一。”

石勒表現得十分自信,不得不說他猜得九不離十。遼東的確沒有立即與襄國開戰的打算,無論石勒還是衛朔十分清楚,過早開戰只能讓其他勢力得利,因此衛朔纔會急吼吼的跑去關中。

“明年三月份,襄國主力將南下青州,諸位務必盡心盡力,爭取早日南下青州!”

“諾!”衆人起身應是。

……

進入建興四年後,在去年遼東軍的刺激下,各地勢力蠢蠢欲動。

正坐鎮淮陰的祖逖同樣不例外,打算出兵北伐徐州。此次祖逖根本就沒向琅琊王請示,而是直接派出使者前往遼東,打算藉助衛朔之手取得長安天子的旨意。

自祖約西取豫州以來,琅琊王與祖逖之間已徹底斷了聯繫。而祖逖也想明白了,想打胡虜收復失地,就得向衛朔學習,事事靠請示絕不可能成功。

而且在祖逖看來,匈奴漢國搖搖欲墜,襄國石勒身陷青州,可以說今年形勢對北伐十分有利,他已不願意再等下去,就算因此事與江左鬧翻也在所不惜。

祖逖能下這麼大決心,其實說起來跟衛朔脫不了關係,沒有來自遼東的援助,祖逖絕沒有底氣與江左硬抗。正是因爲由於遼東援助存在,才使得琅琊王制衡淮南羣豪的手段不如歷史上管用。

祖逖的選擇得到了祖約的大力支持,相反祖該則有些猶豫。祖該擔心此舉會惹惱琅琊王,從而讓淮陰徹底與江左鬧翻。

“鬧翻就鬧翻!只要北伐成功,兄長坐擁徐豫兩州又何懼琅琊王?”

祖約則對琅琊王十分不屑,他滿腦子想的便是如何割據地方,擴充祖家勢力。(。)

第502章 與高僧交流第559章 驅除胡虜,復我華夏!第391章 羣豪聚薊城第545章 建鄴城破第420章 元帝登基第392章 祖、劉再會第222章 轟傳天下第84章 再見祖逖第212章 大破烏丸第413章 兵臨城下第358章 謝艾的選擇第161章 慕容廆很得意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364章 封奕出使南洋第125章 水師、港口第67章 再戰胡騎第473章 王者歸來!第535章 王敦之亂第303章 替拓跋六修請封第52章 祖逖衛朔初相見第571章 兵臨城下第242章 江左裴府的變化第544章 大破支雄第353章 租賃朱涯第294章 高調入長安第536章 風雲驟起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285章 上郡大捷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第550章 薛濤守涿縣第431章 初見司馬紹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587章 勸進風起第626章 成漢震驚第136章 農業、商業、學校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69章 返回祝其縣第544章 大破支雄第235章 出兵代郡第571章 兵臨城下第93章 僥倖過關第244章 欲發橫財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55章 前奏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461章 有點兒不對勁!第210章 溫嶠的試探第587章 勸進風起第267章 劉遐入關第368章 南洋風雲第344章 弄巧成拙第141章 威震遼東第37章 偶遇第225章 創立闡教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430章 發展關中,商業爲先第221章 先攻段氏,再滅慕容第387章 長安城破第360章 給江東貸款第329章 不堪一擊第377章 江東的試探第508章 鼓勵生育第580章 受封燕王第260章 彷徨無助的段氏鮮卑第210章 溫嶠的試探第248章 抵達建鄴第158章 司馬鄴登基第607章 不甘心的李越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第188章 財政會議第147章 石勒奪冀州第581章 雙方妥協第166章 “嶗山號”揚帆起航第459章 拓跋鬱律第471章 徐州之變第432章 出巡之太子隨行第522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113章 帶方、樂浪危矣!第71章 世家的恐慌第109章 刺史府門前的年輕人第107章 遼東會盟第184章 大演習(下)第414章 江左管夷吾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517章 先緩一緩第257章 關中危矣!第627章 百年河患第415章 勸降第528章 新長安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638章 蜀中變局第349章 水師陸戰隊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308章 名震天下第432章 出巡之太子隨行第494章 欲修洛陽第491章 賈堅神射第162章 青冀衝突第614章 蝗蟲來了
第502章 與高僧交流第559章 驅除胡虜,復我華夏!第391章 羣豪聚薊城第545章 建鄴城破第420章 元帝登基第392章 祖、劉再會第222章 轟傳天下第84章 再見祖逖第212章 大破烏丸第413章 兵臨城下第358章 謝艾的選擇第161章 慕容廆很得意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364章 封奕出使南洋第125章 水師、港口第67章 再戰胡騎第473章 王者歸來!第535章 王敦之亂第303章 替拓跋六修請封第52章 祖逖衛朔初相見第571章 兵臨城下第242章 江左裴府的變化第544章 大破支雄第353章 租賃朱涯第294章 高調入長安第536章 風雲驟起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285章 上郡大捷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第550章 薛濤守涿縣第431章 初見司馬紹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587章 勸進風起第626章 成漢震驚第136章 農業、商業、學校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69章 返回祝其縣第544章 大破支雄第235章 出兵代郡第571章 兵臨城下第93章 僥倖過關第244章 欲發橫財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55章 前奏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461章 有點兒不對勁!第210章 溫嶠的試探第587章 勸進風起第267章 劉遐入關第368章 南洋風雲第344章 弄巧成拙第141章 威震遼東第37章 偶遇第225章 創立闡教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430章 發展關中,商業爲先第221章 先攻段氏,再滅慕容第387章 長安城破第360章 給江東貸款第329章 不堪一擊第377章 江東的試探第508章 鼓勵生育第580章 受封燕王第260章 彷徨無助的段氏鮮卑第210章 溫嶠的試探第248章 抵達建鄴第158章 司馬鄴登基第607章 不甘心的李越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第188章 財政會議第147章 石勒奪冀州第581章 雙方妥協第166章 “嶗山號”揚帆起航第459章 拓跋鬱律第471章 徐州之變第432章 出巡之太子隨行第522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113章 帶方、樂浪危矣!第71章 世家的恐慌第109章 刺史府門前的年輕人第107章 遼東會盟第184章 大演習(下)第414章 江左管夷吾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517章 先緩一緩第257章 關中危矣!第627章 百年河患第415章 勸降第528章 新長安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638章 蜀中變局第349章 水師陸戰隊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308章 名震天下第432章 出巡之太子隨行第494章 欲修洛陽第491章 賈堅神射第162章 青冀衝突第614章 蝗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