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蝗蟲來了

?大戰之後,爲紀念這次重要戰役的勝利,邵玉娘、陽鶩、冉瞻、荀灌娘驅趕柔然俘虜在狼居胥山上修建祭臺。

當下陽鶩、邵玉娘等衆將獻上犧牲祭告大天尊,慰藉壯烈犧牲的英靈,衆將士慶祝勝利的歡呼之聲響徹雲霄。

隨後燕軍滿載勝利的榮譽,凱旋而歸。

而柔然可汗突出燕軍包圍後,率領數百護衛騎兵狼狽逃走,直到半月後才得知王庭陷落的消息,一口氣沒上來差點兒直接掛掉。

等到柔然可汗收拾過殘局才發現,整個柔然部落中有超過六成以上的貴族死於此戰,整個部落實力遭到重創,至少數年之內再也無力南下。

至此,驚天動地的漠北戰役,遂告結束。

……

在漠北大戰分出勝負之際,早在開春就開始防備的蝗災,終於爆發了。

中原百姓真是多災多難,去年好不容易趕走了胡虜,以爲就此將過上好日子,可誰知旱災剛剛結束不到月餘時間,蝗災接踵而至,兗州、豫州、青州相繼發現蝗災。

自七月中旬開始,中原突然出現大股蝗蟲,一時間中原各州郡紛紛告急。

好在燕國上下早有準備,一接到災情,內閣立即着手安排治蝗事宜,各地官府亦不慌不忙組織百姓滅蝗。

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古代,對於蝗災的防控幾乎沒有什麼有效措施。

爲了治蝗,衛朔結合歷史經驗採取了天敵治理與藥物噴灑相結合的方式。

天敵治理很容易理解,就是利用雞鴨等家禽來對付蝗蟲,不過這個方法需要大量家禽纔能有效果。

也多虧燕國境內養殖業發達,各地遍佈養殖場,而養殖場內有數也數清的雞鴨家禽。爲了對付蝗蟲,內閣已下令從各地調家禽往中原集中。

但是僅靠家禽還不足以徹底消滅蝗蟲,爲此衛朔託葛洪提供了一個藥方,依藥方熬製而成的藥汁噴灑在蝗蟲身上可使其墜地,又不影響人或者家禽食用。

很快在各地官府組織下,當蝗災一起,各捕殺蝗蟲的隊伍立即投入使用,頓時中原大地掀起一場熱火朝天的抗災治蝗行動。

儘管燕國上下做好了充足準備,但是當鋪天蓋地的蝗蟲降臨時,纔會發現還是小覷了蝗災的嚴重程度。

自三天前得報,中原八郡之地幾乎同時發災,蝗蟲自水濱,故河道,蘆葦地荒灘蜂起,自結成羣,瞬間撲向田間地頭。整個中原大地到處是黃色的雲霧在快速移動,成百上千萬隻指頭長的蝗蟲張開翅膀在空氣中快速舞動,彙集成類似飛機起飛時的巨大轟鳴,鋪天蓋地般籠罩下來。

受災嚴重的兗州泰山郡新泰縣縣令在圍捕不力的情況下,爲了防止蝗蟲蔓延到其他州郡,不得不忍痛將來不及捕殺的蝗蟲與縣內莊稼一同焚燒掉。

前方災情嚴重,讓坐鎮洛陽的燕王衛朔如坐鍼氈,災情到了這個地步,想必今年中原免不了出現大面積絕收。若非燕國糧食儲備豐厚,真不知這一場災難會造成多大損失。

“主公,據統計兗青豫冀四州共有十個郡縣遭遇蝗災,受災民衆高達百萬人。”

聽完莫含彙報,衛朔無力的坐在主位上,彷彿被巨大的蝗災抽乾了渾身氣力。

過了好大一會兒,他才穩住心神,對內閣成員吩咐道:“諸位,雖說蝗災規模龐大,遠超想象,但是之前我們已做好無數準備,寡人相信只要燕國上下萬衆一心,最終一定能戰勝天災。”

“另外,大災之後必有大疫,敢問諸位卿家,爾等可做好迎接瘟疫的準備了嗎?現在是天氣最熱的時候,正是疫情最好的擴散時機,一旦控制不好,讓瘟疫擴散開來,那將是一場浩劫,我絕不允許出現這種情況!”

在巨大的天災面前,連一向沉着穩定的衛朔都忍不住臉色大變,其他內閣大學士們同樣面如土色,顯然每一個人都意識到了此次蝗災的嚴重性,弄不好整個中原將毀於一旦,爲此所有人都不得不打起精神,全身心投入到抗災之中。

面對衛朔的諄諄叮囑,高瞻、溫嶠、莫含、裴嶷等內閣大學士們只能重重點下頭。

“爲了更好的指導下面抗災治蝗,我意派出四位大學士分別前往冀、青、兗、豫各州境內督導抗災,不知哪位大學士願意前往?”

“臣願往!”“臣亦願往!”內閣諸位大學士紛紛起身請命督陣地方。

衛朔看着積極下屬們頗爲欣慰,他想了一會兒道:“前往地方督導賑災會很辛苦,我看還是不要勞煩邵公這樣上了年紀的人爲好。這樣吧,莫含、溫嶠、杜羣、封抽四位大學士就辛苦一下,前往地方上走一趟。”

“諾!”四位大學士紛紛拱手應是。

“臨走之前,我有幾句話要叮囑四位,爾等到了地方後,要協助地方完成抗災重任,尤其要破除地方百姓對蝗蟲的恐懼心理。僅靠家禽是吃不完蝗蟲的,要發動百姓吃蝗蟲,只有這樣才能在最短時間內滅掉蝗災。”

這並非衛朔危言聳聽,史書上可是記載了太多‘奇葩’治理蝗災的例子。

甚至有的百姓任憑蝗蟲吃掉田地裡的莊稼,卻不敢動手去傷害所謂的‘蝗神’。

面對自東而西席捲而來的蝗蟲大軍,當地官府在內閣大臣督陣下,除了動員百姓進行人力滅蝗外,還集結了數十萬“鴨兵雞卒”組成“吃蝗大軍”對受災區進行大縱深掃蕩。

到了八月上旬,這場規模龐大的蝗災終於在各方同心協力下控制住。

燕國取得抗災治蝗的勝利,讓開春以來就持續的輿論之爭終於分出勝負。

在鐵一般的事實面前,江左世家所宣揚的天人感應理論遭到重創。

災害爆發之初,舊有名士紛紛藉機造謠生事,將天災爆發的原因歸於衛朔自身,矛頭直指燕國推行的各項政策,聲稱正是因爲衛朔不遵祖制、推行暴政才讓旱災蝗災降臨在中原百姓頭上。

爲了對付這些不懷好意的世家名士,衛朔通過報館發動猛烈反擊。

原本這場爭論正陷入拉鋸之中,雙方各舉典故誰也無法佔據上風。

直到傳來中原抗災治蝗全面勝利的消息後,這場辯論終於分出了勝負。

事實證明所謂的天災並非什麼上天降下的懲罰,不然哪有燕國上下抗災勝利?

通過抗災這種直觀教育,讓各地百姓明白對災害而言,你光是害怕、迷信是沒用的,只有充分發揮人的能動性,堅信人定勝天的理念,纔有希望戰勝天災。

衆多百姓這才意識到自己能夠在這場旱災、蝗災中是僥倖躲過一劫,全託了官府上下組織有力,果然是隻有對比才會讓百姓意識到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很快在衛朔授意下,燕國境內各大報館開始圍繞此次抗災大肆刊登當地官府如何如何組織得力、如何率領百姓取得抗旱治蝗偉大勝利。

同時燕國自己培育的文人開始趁機宣揚新的理論,將原本傳統名士的影響壓縮至最低。

最後連闡教都出動了,八月十八,掌教寇遁之對外宣佈,此次災害並非是什麼上天對燕國上下的懲罰,而是因中原百姓尚未信仰大天尊,而被大天尊發出的警示。

對此寇遁之還當衆撂下一句狠話:“不信大天尊者,還將受到警示!”

結果此言一出導致闡教在中原、河北一帶得到快速擴張,在極短時間內壓下其他宗教成爲當地第一大教。(。)

第94章 奇怪的劉總第139章 大戰來臨第247章 去?不去?第12章 拖!第40章 刀盾結合第649章 調兵遣將第149章 新年驚變第567章 夔安投江東第506章 姑臧之亂第618章 西出玉門關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511章 開春視察第429章 退耕還林第455章 再次大婚第88章 蘇峻的打算第180章 王浚圖謀自立第98章 籌謀遼東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233章 拓跋內亂第334章 躁動的琅琊王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188章 財政會議第187章 祖約野心初膨脹第451章 婚期將至第26章 在徐州的第一筆交易第112章 騎兵拉練第418章 隱士獻策第165章 遠航南洋第326章 討胡檄文!第630章 王敦將死第320章 石勒的自信第33章 上任第一步第440章 公主身份公開第573章 再見張賓第194章 拯救降兵第277章 戰前動員第337章 晉陽公祭第421章 千里奪戰馬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541章 信心大增的羯胡第198章 入主薊城第535章 王敦之亂第503章 過年第142章 全取遼東第25章 祝其縣買糧第41章 裴穎兒的好意第661章 悅般王的野望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652章 西域使者!第584章 南北運河第312章 吞併劉琨部衆第231章 錢莊第445章 太子算個屁!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428章 宴請隱士第260章 彷徨無助的段氏鮮卑第631章 江東之變第484章 石虎城下遇挫第449章 扶余來使第30章 打賭!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第250章 路遇名將第220章 逼降段匹磾!第526章 接見張茂第341章 整合軍隊第419章 整頓關中第185章 過年逼婚第407章 軍情如火第392章 祖、劉再會第321章 福船戰艦入役第634章 司馬紹之雄心第142章 全取遼東第533章 江左風起第87章 雷霆萬鈞!第496章 政策調整第480章 大戰在即第429章 退耕還林第317章 青州求援第377章 江東的試探第538章 王敦佔上風第530章 西海大捷第635章 世家的罪惡第553章 謝艾之謀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399章 賽馬場上定大計第23章 南下徐州第157章 邵續來訪第262章 勢不可擋第574章 反攻清算第115章 襲擾戰第422章 騎兵對決第479章 青州之爭第451章 婚期將至第1章 天顯異象第349章 水師陸戰隊第443章 視察遼東第285章 上郡大捷第314章 欲行科舉第439章 陰差陽錯第511章 開春視察
第94章 奇怪的劉總第139章 大戰來臨第247章 去?不去?第12章 拖!第40章 刀盾結合第649章 調兵遣將第149章 新年驚變第567章 夔安投江東第506章 姑臧之亂第618章 西出玉門關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511章 開春視察第429章 退耕還林第455章 再次大婚第88章 蘇峻的打算第180章 王浚圖謀自立第98章 籌謀遼東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233章 拓跋內亂第334章 躁動的琅琊王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188章 財政會議第187章 祖約野心初膨脹第451章 婚期將至第26章 在徐州的第一筆交易第112章 騎兵拉練第418章 隱士獻策第165章 遠航南洋第326章 討胡檄文!第630章 王敦將死第320章 石勒的自信第33章 上任第一步第440章 公主身份公開第573章 再見張賓第194章 拯救降兵第277章 戰前動員第337章 晉陽公祭第421章 千里奪戰馬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541章 信心大增的羯胡第198章 入主薊城第535章 王敦之亂第503章 過年第142章 全取遼東第25章 祝其縣買糧第41章 裴穎兒的好意第661章 悅般王的野望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652章 西域使者!第584章 南北運河第312章 吞併劉琨部衆第231章 錢莊第445章 太子算個屁!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428章 宴請隱士第260章 彷徨無助的段氏鮮卑第631章 江東之變第484章 石虎城下遇挫第449章 扶余來使第30章 打賭!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第250章 路遇名將第220章 逼降段匹磾!第526章 接見張茂第341章 整合軍隊第419章 整頓關中第185章 過年逼婚第407章 軍情如火第392章 祖、劉再會第321章 福船戰艦入役第634章 司馬紹之雄心第142章 全取遼東第533章 江左風起第87章 雷霆萬鈞!第496章 政策調整第480章 大戰在即第429章 退耕還林第317章 青州求援第377章 江東的試探第538章 王敦佔上風第530章 西海大捷第635章 世家的罪惡第553章 謝艾之謀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399章 賽馬場上定大計第23章 南下徐州第157章 邵續來訪第262章 勢不可擋第574章 反攻清算第115章 襲擾戰第422章 騎兵對決第479章 青州之爭第451章 婚期將至第1章 天顯異象第349章 水師陸戰隊第443章 視察遼東第285章 上郡大捷第314章 欲行科舉第439章 陰差陽錯第511章 開春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