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最後一戰

太寧二年,八月初五,燕王衛朔正式對外下令江東之戰開啓。

豫州都督毛寶、徐州都督曹宏、青州都督孫緯各統兩萬將士,在一萬水師協助下,自長江北岸對江東發起攻擊。

同時,益州都督謝艾、梁州都督姚弋仲各統兩萬步騎,分別由江州、邛都東進、南下,兵峰直指荊州、寧州,先解決掉陶侃、王遜兩部,再進逼江東腹地。

最後,衛朔還以內閣名義要求荊州陶侃、江州應詹、寧州王遜、湘州王舒、廣州劉顗等個各地刺史立即放棄抵抗,向燕國交出兵馬和地盤,以爭取寬大處理。

最先分出勝負還是水戰,被東晉上下寄予厚望的江東水師並未擋住燕軍。面對早已今非昔比的燕軍水師,江東水師毫無還手之力,幾乎是一觸即潰。

江東水師全軍覆沒讓東晉上下如喪考妣,也讓某些理智之輩意識到東晉與燕國之間存在不可彌補之差距。

以王導、郗鑑、庾亮爲代表的江北世家終於認清事實,決定向燕軍投誠。

但江左世家因利益相關自身,很是乾脆利落的拒絕了投誠。

於是東晉不可避免地產生分裂,江左世家紛紛南下三吳,組織兵馬抵抗。

至於部分北地世家則紛紛停留在建鄴,等候燕國處置。

王導、庾亮放棄抵抗,並不意味着江東就會安定下來。

衛朔通過內閣昭告天下:宣佈江東十幾個世家大族爲叛逆,要求他們趕緊向燕國投降!並再次要求江東其餘各地兵馬立即停止對抗,就近向燕軍各部投降,並接受整編。

同時爲了減少損失,衛朔親自給庾亮、王導下旨,讓他們負責招撫江東各地,並向他們做出承諾,只要放棄抵抗獻出兵馬、地盤,一律從寬處理!

王導、庾亮接到燕王指示後,立即給各地相熟的官員、將領寫信,要求衆人順應大勢,不要再做無謂抵抗。

得知王導、庾亮投降,毛寶、孫緯、謝艾等前線將領立即下令各部加快行動。

東晉終於見識到燕國龐大的戰爭機器,只用了不到兩日,江東水師在燕軍水師打擊下灰飛煙滅。緊接着徐州都督曹宏領兩萬廂軍渡過長江直取京口,一路如秋風掃落葉般攻陷毗陵郡各地,消滅當地駐軍一萬餘人,從南邊威脅吳郡。

在解決了毗陵郡守軍之後,曹宏大軍出乎預料沒有繼續西進建鄴,反而領兵繼續南下兵鋒直指吳郡、吳興兩地。世家得訊慌忙組織人馬抵抗,結果兩軍在太湖附近相遇,在燕軍雷擊之下,萬餘世家部曲組成的軍隊被擊潰。

坐鎮武昌的荊州刺史陶侃,面對數萬燕軍威脅,在得到燕王親口承諾後,立即放棄抵抗選擇投降,交出官印和手中兵馬後,帶着家人前往洛陽定居。

燕軍不戰而得荊州,讓湘州刺史王舒壓力倍增,但他自知王家得罪燕王太深,不敢輕易做出投降之舉,無可奈何之下只好選擇頑抗。

但是到了第五日,包圍城池的燕軍突然着人送去一封王導親筆書寫的信。看過王導書信後,王舒方曉得王導已率領琅琊王氏投誠燕王。隨後王舒立即按照王導吩咐,交出了交出了軍隊和官印,黯然地帶着家人趕往洛陽待罪。

此時的建鄴城早已是羣龍無首,亂成一鍋粥。

當毛寶、孫緯領大軍抵達建鄴時,幾乎沒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這座江南重鎮。

與此同時,在南洋艦隊幫助下,自夷洲、珠崖啓程的七廂水師陸戰隊,渡過海峽直取建安郡,一路橫掃東南沿海諸州郡,所過之處各地無不望風而降。

開戰以來,燕國強大的攻勢一下子震懾了江東各地豪強。本來還在吳縣爲戰和爭論不休的江東世家不得不暫時放棄爭吵,以顧陸張朱爲首的世傢俬兵組成五萬聯軍,準備全力抵抗燕軍南下。

而就在此時,原東晉大司徒王導以輔政大臣的身份,代小天子司馬衍下旨,公開去尊號並下令揚、荊、廣、湘、交、寧、江諸州兵馬原地待命不得異動。

江東各地聞之大驚,除了少部分官員聽從天子旨意選擇歸順外,大多數世家出身的官員對此命令視作亂命,不予以承認。

八月十五,毛寶、孫緯已整頓好建鄴周邊,且所屬兵馬全部渡過長江,遂兵分兩路與東邊的曹宏一道南下直取揚州各地。

五日後,燕軍在毛寶指揮下於新安郡大敗江東叛軍,斬首一萬一千餘,俘虜超過三萬人,基本上消滅了叛軍主力,其餘殘部向東南沿海逃竄。

不料,一萬水師陸戰隊在南洋艦隊幫助下,已成功收復臨海、會稽,直接切斷了叛軍後路,與自吳興南下的曹宏部順利會師。

世家殘餘見去路已斷,只得再次轉向逃往宣城郡,而孫緯、毛寶兩路大軍跟在後面緊追不捨。當世家殘部逃到宣城郡才發現,燕軍謝艾部已從西邊打了過來,正好將其後路完全堵住。

眼見無路可逃,世家中頑固分子紛紛仰天長嘆,周勰轉身看着身邊僅餘的數百親兵,不由得愴然一笑,一把抽出寶劍自刎而死。旁邊的親兵看到周勰自殺,頓時就像沒了魂魄一樣,叮叮噹噹兵器掉了一地。

這一戰徹底消滅了世傢俬兵,其中以顧陸張朱爲首的世家大族損失慘重,光是直系子弟就戰死數百人。而剩餘的世家子弟全都燕軍擒獲並押到洛陽待審,等待江東世家的命運將是被流放數千裡之外南洋。

在收復了江東大部分土地後,內閣秉承燕王旨意,從各地調數百名政務嫺熟的官員到江東各地填補空缺。同時各州都督府亦在抓緊時間成立當中,有了有了行政官員的支持,被收復的州郡很快就走上正軌。

在這場戰亂當中,最慘的還是原本在江東勢力強大的世家大族。一部分世家在司馬紹推行新政期間被抄家滅族,剩下的或在戰亂當中毀於戰火,又或因參與到叛亂中被燕國清算。

戰後,凡參與叛亂的世家都逃不出家產被沒收、族人盡數配南洋的命運。

以張、顧、陸、朱爲首等頂級世家在此戰中一蹶不振,整個江東經濟直接倒退十年。不過這樣一來,也不是沒有好處,隨着世家被清掃一空,導致江東多了許多無主之地,爲日後推行均田制打下堅實基礎。

當各級官吏抵達江東後,看到的是一個滿目瘡痍、權力真空的江東,恰好如此也大大減少了諸人治理江東的難度。各地官員一到任就開始丈量土地、編戶人口、整頓治安,很快就安定了江東各地。

在行政官員忙着整頓地方時,前線燕軍依舊沒有停下前進腳步,謝艾聯合姚弋仲兵分四路直指寧、交、廣三州。

一路自桂陽郡南下直取始興、臨賀兩郡,然後再東進南海郡與陸戰隊會師;一路自益州牂柯郡西進直取寧州,橫掃建寧、雲南、興古、永昌四郡;一路自益州毋斂南下直取鬱林、桂林兩郡,掃平兩地之後大軍則直下交州合浦郡;一路則直取始安、蒼梧兩郡,最後一路南下直奔海邊邊郡——高涼郡。

燕軍勢如破竹攻陷江東,極大地震懾了各地野心分子。

各地刺史、郡守、縣令紛紛交出自己的軍隊和印信等待燕軍接受。

到了八月底,隨着江東最後一支軍隊向燕軍投降,整個江東完全被燕國收復,華夏再次重歸一統!

當江東平定的消息傳回洛陽時,燕王衛朔終於鬆了一口氣了,至此他纔算是完成了復興目標。

整個燕國上下頓時變得喜氣洋洋,每個人臉上都露出勝利的笑容。

隨着江東覆亡,北地不少人都長出了一口氣。

儘管衛朔從未將江東放在眼裡,但仍有不少官員士子把江東看做燕國最大的威脅!

曾經顯赫一時的江東割據勢力終於煙消雲散了,接下來重歸一統的華夏又該迎來怎樣的挑戰?燕國真正的盛世是否就要來臨?(。)

第395章 宴會上的羅馬人第503章 過年第410章 榆眉會戰之單騎衝陣第614章 蝗蟲來了第382章 刁協獻計第243章 一年又一年第87章 雷霆萬鈞!第33章 上任第一步第618章 西出玉門關第6章 暴利!絕對的暴利!第602章 治蝗之議第641章 車師前國內附第162章 青冀衝突第122 章 遼東對第667章 西域初定第427章 名動薊城第349章 水師陸戰隊第656章 進退不得第523章 不甘心的祖約、蘇峻第471章 徐州之變第493章 召見呼延謨第170章 狩獵遇險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655章 活捉焉耆王!第294章 高調入長安第530章 西海大捷第626章 成漢震驚第218章 溫嶠贊衛朔第492章 大戰之後第675章 燕王歸來!第664章 弩破胡騎第190章 洞房花燭第178章 司馬嫣在遼東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187章 祖約野心初膨脹第283章 城破在即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96章 曹嶷有心事第524章 河西大捷第73章 對自由的嚮往第93章 僥倖過關第325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261章 偷襲臨榆鎮第149章 新年驚變第554章 羯胡中計第349章 水師陸戰隊第80章 招募船工第153章 平州州學第641章 車師前國內附第508章 鼓勵生育第619章 大迂迴戰略第34章 裴盾的變化第645章 太寧二年第265章 晉軍渡河第630章 王敦將死第527章 江左又起波瀾第567章 夔安投江東第554章 羯胡中計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國城第606章 糟心事一件接着一件第368章 南洋風雲第358章 謝艾的選擇第497章 徵收個人所得稅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522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663章 騎兵威力第362章 爲石勒編織的網第182章 農牧場建設第508章 鼓勵生育第650章 高車與嚈噠第527章 江左又起波瀾第186章 終議親第24章 長矛初顯威第373章 扶南偷襲第595章 新的時代第258章 佈局淮南第324章 平陽之亂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518章 羅馬商人在遼東第163章 回首青州第149章 新年驚變第369章 扶南欲圖夷州第511章 開春視察第601章 王敦病重第24章 長矛初顯威第360章 給江東貸款第8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第509章 姑臧爭鋒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444章 紅顏禍水第96章 曹嶷有心事第68章 離間敵人第465章 狹路相逢第286章 震驚關中!第60章 有人來打劫!第625章 長矛兵之威第437章 美女是間諜
第395章 宴會上的羅馬人第503章 過年第410章 榆眉會戰之單騎衝陣第614章 蝗蟲來了第382章 刁協獻計第243章 一年又一年第87章 雷霆萬鈞!第33章 上任第一步第618章 西出玉門關第6章 暴利!絕對的暴利!第602章 治蝗之議第641章 車師前國內附第162章 青冀衝突第122 章 遼東對第667章 西域初定第427章 名動薊城第349章 水師陸戰隊第656章 進退不得第523章 不甘心的祖約、蘇峻第471章 徐州之變第493章 召見呼延謨第170章 狩獵遇險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655章 活捉焉耆王!第294章 高調入長安第530章 西海大捷第626章 成漢震驚第218章 溫嶠贊衛朔第492章 大戰之後第675章 燕王歸來!第664章 弩破胡騎第190章 洞房花燭第178章 司馬嫣在遼東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187章 祖約野心初膨脹第283章 城破在即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96章 曹嶷有心事第524章 河西大捷第73章 對自由的嚮往第93章 僥倖過關第325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261章 偷襲臨榆鎮第149章 新年驚變第554章 羯胡中計第349章 水師陸戰隊第80章 招募船工第153章 平州州學第641章 車師前國內附第508章 鼓勵生育第619章 大迂迴戰略第34章 裴盾的變化第645章 太寧二年第265章 晉軍渡河第630章 王敦將死第527章 江左又起波瀾第567章 夔安投江東第554章 羯胡中計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國城第606章 糟心事一件接着一件第368章 南洋風雲第358章 謝艾的選擇第497章 徵收個人所得稅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522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663章 騎兵威力第362章 爲石勒編織的網第182章 農牧場建設第508章 鼓勵生育第650章 高車與嚈噠第527章 江左又起波瀾第186章 終議親第24章 長矛初顯威第373章 扶南偷襲第595章 新的時代第258章 佈局淮南第324章 平陽之亂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518章 羅馬商人在遼東第163章 回首青州第149章 新年驚變第369章 扶南欲圖夷州第511章 開春視察第601章 王敦病重第24章 長矛初顯威第360章 給江東貸款第8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第509章 姑臧爭鋒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444章 紅顏禍水第96章 曹嶷有心事第68章 離間敵人第465章 狹路相逢第286章 震驚關中!第60章 有人來打劫!第625章 長矛兵之威第437章 美女是間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