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燕王歸來!

(提前說一聲,本書明日完結)

“……爲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若安天下,必須先正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亂者。若朝廷置萬民於不顧,貪圖自身安逸,棄建鄴南下,所爲恐有失民望……”

“中書大人,此言何意?難不成爾已忘記淮南已被燕國拿下?燕軍十幾萬大軍正對建鄴虎視眈眈,朝廷、天子再待在建鄴已不安全,爲何不能撤到三吳去?”

“天子南下避其鋒芒,有何錯?天下之勢,避實而擊虛,不過如是。也不知你庾元規處心積慮反對朝廷撤離到底存了什麼心思?”

陸曄作爲江東士族領袖,非常希望朝廷遷都三吳,以讓其脫離北方士族控制。

“移鎮他處,沿江各郡等同遺棄,屆時北方大軍南下,攻略長江南岸,我們肯定要鞭長莫及,長江防線危矣!東晉霸業危矣!”

“爲國爲民,道之大者。術爲道生,方爲大術。大術之首,韜光養晦。十年礪一劍,出劍,一劍封喉。朝廷暫容燕國猖狂一時,我等休整之後必定一舉蕩平天下,揚大晉之威。”

“爲君之道,始於立志。志不立,人不成。今上棄建鄴,畏敵手,何來志哉?”

“好啦!二位莫要爭吵,有什麼話可以慢慢說。不過在下看來,建鄴的確已不再適合作爲朝廷都城。建鄴時刻都要面臨燕軍水師威脅,所以遷都勢在必行!大家還是考慮一下,朝廷何處爲好?”

出乎衆人預料,身爲北方士族領袖的王導竟站出來支持遷都,打了庾亮一個措手不及

庾亮黑着臉默然不語,不由暗暗驚醒:難不成王導爲了重掌朝權,想要藉助江東世家來對付他?想到這兒,庾亮眼中閃過一道不易察覺的冷色。

其實庾亮小覷了王導,王導真要對付他,哪裡用得着聯合他人?

說實話王導也不願意遷都他處,但考慮到現實威脅,他認爲遷都以避燕軍兵峰勢在必行。

但是遷哪裡好呢?江東本地人希望司馬睿將治所遷移到吳郡或吳興郡這兩個江東本地士族較爲強大的地方,以便他們從北方僑居士人手中爭奪主導權。

庾亮眼見遷都勢在必行,他眼珠子一轉道:“遷都也不是不行,只是應該遷到何處?”

“嗯,依臣來看,遷居會稽郡最好,那裡地處江東內地,又東臨大海。在陸地上由於據長江比較遠,這樣一來我們就有了足夠的迴旋空間,又能沿途建立起幾道防線。”

“不行,怎能遷都會稽?應該遷都吳郡,那裡原是經濟相對比較發達,朝廷列位大臣去了那裡也不至於吃苦。”

庾亮看着再次吵成一團的朝堂,嘴角露出一絲冷笑。作爲世家他怎麼可能不清楚世家是什麼德行?別看江左世家剛剛在遷都問題上團結一致,可一旦涉及到各自利益,同樣會再次齷齪不斷。

以顧陸朱張爲代表的吳郡世家希望朝廷遷都吳縣,而以虞魏孔謝爲代表的會稽世家則強烈主張遷都會稽,說白了世家只會爲自家利益考慮。

就在朝廷上下就遷都一事吵得熱火朝天時,卻見一郎中匆匆而入,面色驚慌道:“稟諸位大人,剛剛接到急報,燕王凱旋歸來了!”

“什麼?!”衆人聞言一片失聲。

……

潼關作爲關中門戶之一,爲燕國重要的折衝府,關內駐有府兵三千,負責把守這座險要關隘。

太寧二年,七月下旬,沿着關隴大道從西邊突然來了一隊盔甲鮮亮的騎兵。

只見數千騎兵個個身着魚鱗甲,腰挎環首刀,打頭的赫然是威名赫赫的侍衛軍大將陳安。

潼關守備心中一動,連忙大喝一聲:“諸營出城列隊!”

三千府兵很快手持兵器昂挺胸整齊地站立在大道兩側,幾名軍官立在守備身旁。原本還在進出關門的商旅百姓,曉得其中大有玄機,遂紛紛默然站立在一邊。

關內驛丞更是激動不已,趕忙也把驛卒吆喝出來列隊。驛卒多是退伍廂軍府兵組成,對列隊一事相當熟悉,很快就在驛丞的指揮下站好隊形。

陳安用眼神掃了一眼站立在路邊面色恭謹的府兵,知道人家已猜到自己一行人身份,遂也不說話只是衝帶頭的守備微一點頭,右臂橫於胸口,行了個軍禮後繼續行進。

很快又有一面大旗從西邊緩緩而來,上面赫然寫着一行斗大的字——“燕王”!

燕王凱旋了!潼關守備突然覺得心口一陣激盪,幾乎要喘不過氣來了,整張臉激動地泛起一片血紅色,而他旁邊的部屬們激動地連拿兵器的手都顫抖起來。

在衆騎兵簇擁着年輕人目中投出一雙目光望向潼關下衆人,這雙目光中帶着溫暖、帶着威嚴、帶着讚許讓潼關守備覺得渾身燥熱,身體不由自主地起抖來。

“向燕王致敬!恭迎大王凱旋歸來!”

在衆人齊聲恭賀聲中,衛朔過潼關向洛陽奔去。

燕王回來了!西征軍凱旋了!這個消息如風一般迅速傳遍天下!

太寧二年五月中旬,衛朔接到東晉將有變的消息,當即啓程返京。歷經近兩個月時間,終於在鉅變將要爆發之際,順利趕回洛陽。剛一回來他就在政事堂內,聚集燕國文武於召開軍政聯席會議。

“景前執掌樞密院,由你先介紹吧。”

“諾!”

高瞻也不客氣當即起身道:“五月天子駕崩後,淮南三鎮隨即起兵清君側。內閣、樞密院見淮南空虛,遂調集兵力渡過淮河南下。”

“六月,在燕晉雙方前後夾擊下,蘇、祖、郭三人相繼敗亡。”

“此戰之後,燕國兵臨長江,虎視江東,隨時可南下收復江東!”

聽到這裡衆人紛紛安靜下來,目光灼灼地望着主位上的衛朔。自去年滅掉成漢、今年降服西域,整個華夏只剩下東晉一個割據勢力。面對眼前這個輕取江東,統一天下的契機,每個人都期待着燕王作出選擇!

“想不到司馬紹最後竟落了個如此悲慘的結局,而世家的魄力出乎了寡人意料。但也恰恰給燕國創造了南下良機,眼下燕國當只有一個對策:那就是打!”

聽着衛朔如此斬釘截鐵的話語,衆人無不感到振奮。

其中莫含更是按捺不住道:“燕王所言甚是,此時不打更待何時?”

“當前晉國曆經多次內亂,正是實力最爲虛弱,人心最爲不穩之際。現在燕國必須趁其根基未穩出兵伐晉,要是等世家安撫好了內部,必將大大增加燕國收復江東的難度。”

衆人一聽紛紛點頭,就是這這個理兒。世家幹掉了司馬紹,徹底在東晉內部佔據了主導地位,若真給對方几年時間,其必定能安穩地方,到時可就沒有眼前這麼有利的形勢了。

“大王,有沒有想過招撫江東?”在一片喊打喊殺聲中,裴嶷突然提出招撫之議。

“怎麼?有人找文冀遞話了?”衛朔不動聲色道。

“沒有,是遠在建鄴的國丈提出的建議!”

原來一直待在建鄴的裴盾看到燕國兵臨長江,東晉朝不保夕,而他即將進入燕國。爲了不讓外人小覷他,裴盾就想着招撫江東,立下不世之功。

“世家怎麼可能願意投誠?恐怕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啊!”衛朔不看好招撫之議。

“不管怎麼說,試一試倒也耽誤不了什麼,甚至還能爲燕軍調動爭取時間。”

“這……好吧,就讓國丈試試!”衛朔一想裴嶷說的有點兒道理,便同意讓裴盾試試。。

第22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526章 接見張茂第281章 擒殺劉虎第43章 空談誤國第418章 隱士獻策第671章 東晉變天(上)第466章 陣斬拓跋鬱律第249章 裴府門前是非多第324章 平陽之亂第130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456章 請鮮卑人離開華夏故土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325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673章 在途中第435章 出巡之調查第515章 苻洪單刀赴會第285章 上郡大捷第355章 ‘瓊林宴’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217章 返回薊城第35章 徐州新軍第330章 重鑄榮耀第58章 內憂外患第296章 朝堂交鋒第21章 以鹽換船第584章 南北運河第467章 草原大捷第123章 遼東農場第443章 視察遼東第80章 招募船工第641章 車師前國內附第85章 清掃地方豪強第78章 前往江東買船第276章 關中求援第424章 宋禕北上第545章 建鄴城破第587章 勸進風起第427章 名動薊城第267章 劉遐入關第212章 大破烏丸第657章 諸佛有難第623章 新科士子第299章 崩潰的前兆第80章 招募船工第119章 大獲全勝第176章 民心即天道第56章 留縣大捷!第485章 東、西羅馬之爭第293章 大儒——皇甫方回第451章 婚期將至第624章 漢中震動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545章 建鄴城破第122 章 遼東對第418章 隱士獻策第297章 威壓索綝第499章 遲來的歸寧第44章 宴會之後第668章 設州立郡第41章 裴穎兒的好意第513章 局勢將變第567章 夔安投江東第309章 北宮純重出江湖第394章 孤立宗室勢力第89章 喜相聚第464章 鮮卑主力南下第301章 西晉第一武技高手第632章 逃亡燕國第547章 雙方調整第347章 南洋摩擦第116章 兵圍西安平第209章 高瞻歸來第240章 劉、衛深談第67章 再戰胡騎第584章 南北運河第393章 先談經濟合作第153章 平州州學第640章 宋褘立功第50章 王桑、趙固犯徐州第166章 “嶗山號”揚帆起航第405章 西北氐族反第169章 說服劉琨第508章 鼓勵生育第133章 覲見琅琊王第170章 狩獵遇險第374章 被激怒的遼東軍第657章 諸佛有難第563章 漢軍倒戈!第409章 榆眉會戰之背城而戰第409章 榆眉會戰之背城而戰第405章 西北氐族反第672章 東晉變天(下)第498章 紛紛擾擾第475章 國葬第227章 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第223章 讖語顯,胡虜亂第60章 有人來打劫!第669章 東晉內訌第160章 修好慕容廆第50章 王桑、趙固犯徐州
第22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526章 接見張茂第281章 擒殺劉虎第43章 空談誤國第418章 隱士獻策第671章 東晉變天(上)第466章 陣斬拓跋鬱律第249章 裴府門前是非多第324章 平陽之亂第130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456章 請鮮卑人離開華夏故土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325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673章 在途中第435章 出巡之調查第515章 苻洪單刀赴會第285章 上郡大捷第355章 ‘瓊林宴’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217章 返回薊城第35章 徐州新軍第330章 重鑄榮耀第58章 內憂外患第296章 朝堂交鋒第21章 以鹽換船第584章 南北運河第467章 草原大捷第123章 遼東農場第443章 視察遼東第80章 招募船工第641章 車師前國內附第85章 清掃地方豪強第78章 前往江東買船第276章 關中求援第424章 宋禕北上第545章 建鄴城破第587章 勸進風起第427章 名動薊城第267章 劉遐入關第212章 大破烏丸第657章 諸佛有難第623章 新科士子第299章 崩潰的前兆第80章 招募船工第119章 大獲全勝第176章 民心即天道第56章 留縣大捷!第485章 東、西羅馬之爭第293章 大儒——皇甫方回第451章 婚期將至第624章 漢中震動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545章 建鄴城破第122 章 遼東對第418章 隱士獻策第297章 威壓索綝第499章 遲來的歸寧第44章 宴會之後第668章 設州立郡第41章 裴穎兒的好意第513章 局勢將變第567章 夔安投江東第309章 北宮純重出江湖第394章 孤立宗室勢力第89章 喜相聚第464章 鮮卑主力南下第301章 西晉第一武技高手第632章 逃亡燕國第547章 雙方調整第347章 南洋摩擦第116章 兵圍西安平第209章 高瞻歸來第240章 劉、衛深談第67章 再戰胡騎第584章 南北運河第393章 先談經濟合作第153章 平州州學第640章 宋褘立功第50章 王桑、趙固犯徐州第166章 “嶗山號”揚帆起航第405章 西北氐族反第169章 說服劉琨第508章 鼓勵生育第133章 覲見琅琊王第170章 狩獵遇險第374章 被激怒的遼東軍第657章 諸佛有難第563章 漢軍倒戈!第409章 榆眉會戰之背城而戰第409章 榆眉會戰之背城而戰第405章 西北氐族反第672章 東晉變天(下)第498章 紛紛擾擾第475章 國葬第227章 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第223章 讖語顯,胡虜亂第60章 有人來打劫!第669章 東晉內訌第160章 修好慕容廆第50章 王桑、趙固犯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