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爲石勒編織的網

“可惡!實在是可惡!”

中軍大帳內,石勒情緒激動,揮舞着手臂,嘴中不停咒罵着什麼。而旁邊站着張賓、夔安、郭殷、徐光、石虎、孔萇、桃豹等襄國文武上下,無不噤聲而立。

石勒之所以大發光火,主要是因爲青州戰事不利。年初出征之前,他怎麼也沒想到整個襄國會陷入青州戰場無法自拔。

其實一開始石勒進攻青州進展順利,可後來隨着遼東、樂陵兩地援軍抵達,襄國攻勢漸漸陷入停滯。再後來祖逖北上、李矩東進,直接導致整個戰線崩潰,曹嶷趁機收復了部分失地。

“如今襄國四面皆敵,而且各個都不好惹,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麻煩當中。諸位都是才智高絕之輩,你們都說說,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

面對司州、徐州、樂陵、遼東從四面八方的包圍,就算石勒再雄才大略亦是束手無策。

張賓聞言沉默了下去,他沒想到幾年光景,曾經看上去有着大好前途的襄國基業,竟也幾乎走到了山窮水盡。司州李矩、青州曹嶷、遼東衛朔、樂陵邵續、徐州祖逖、豫州祖約等晉室藩鎮,隱隱間以遼東爲紐帶結成了一個共抗襄國的聯盟。

若單個來看,襄國都有把握單獨抗衡,可幾方聯合在一起,卻讓張賓感到頗爲棘手。幾大勢力聯合在一起,將整個襄國包圍在冀、豫、司、青數州之內動彈不得。無論石勒向哪個方向擴張,必將遭到其他勢力偷襲。

“主公,撤軍吧!”沉吟了許久,張賓決心壯士斷腕,以退爲進。

“撤軍?不行!好不容易打下半個青州,豈能半途而廢?”

“對對對,堅決不能撤軍!主公,若此時撤軍,必被外人小覷我襄國!”

張賓提出的撤兵之議引起衆人一致反對,唯有石勒不爲所動,他在等張賓給出解釋。無論衆人如何反對,只要張賓說得有道理,他一定會選擇聽從。

“敢問諸位,爾等可有把握在隆冬降臨之前拿下青州?”

“這……”

石虎、孔萇、夔安等大將面對張賓質問,紛紛啞口無言。眼下青州局勢一片焦灼,在南線祖逖、祖約、北線邵續、西線李矩的人的牽制下,襄國想打下青州已是不可能了。

“主公,襄國眼下面臨的局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險惡,隱隱間有一隻看不見的手,正圍繞着襄國編織着一張網。其中李矩、祖逖、祖約、邵續、衛朔、曹嶷均是網上的結點,這張網恰好將整個襄國包裹了起來。”

“只要襄國稍有異動,結點上的李矩、祖逖等人就像猛虎一樣撲上來,就拿這一次攻伐青州來說,沒有其他人幫助,青州早被我等拿下了。可是再看看眼下,整個襄國大半財力、物力被一點點消耗在青州,卻於整體局勢沒有任何幫助。”

“若是主公再不當機立斷,臣以爲用不了多久,襄國積蓄的糧草、兵源會被消耗一空,到那時也許不用別人來打,我們自己就有可能崩潰掉。”

當張賓將襄國處境一一剖析給衆人看時,所有人都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大部分人只感覺到近來襄國似乎流年不利,沒有了以往一帆風順的境遇,反而是做什麼事總顯得不順心。卻想不明白爲什麼,如今聽了張賓的話才恍然大悟。

“孟孫既已瞧得分明,是否心中已成竹在胸?”說完石勒滿臉期待地望着張賓。

“當今形勢頗有點兒戰國合縱連橫之意味,遼東爲合縱約長聯合青、司、冀、豫、徐等數州之地,全力制約襄國發展,誓要將襄國困死在河北、中原。臣敢斷言,只要我等破不了這合縱之困,未來等遼東休養生息完畢,等待襄國的只有覆滅一條。”

說到這兒,張賓眼中射出一道精芒道!“而要破合縱,只有向當年秦國學習用連橫之策!”

“連橫?”

“沒錯,既然軍事擴張無法打破封鎖,襄國不如暫時收斂起鋒芒,先以邦交手段拉攏各方,等打破那道封鎖的網之後,襄國再展開軍事行動。”

聞言石勒、夔安、徐光、程遐、郭殷等文臣紛紛若有所思,張賓的話的確是說到了衆人心坎兒上。不打破來自四方的包圍,襄國向外擴張除了徒耗財力外,根本沒有任何用處。

“可……可具體該怎麼施展連橫呢?你看四周全是敵視我等胡虜之輩的晉室藩鎮,李矩、祖逖之流怎麼可能拋開遼東與我等結盟?”

夔安、徐光、程遐、郭殷、郭敖等襄國文臣眉頭緊皺均想不出破局之處在哪兒,最後只好把希望寄託在一向智謀出衆的張賓身上。

而張賓果然沒讓衆人失望,只見他嘴角露出一絲自信的笑容道:“鎮北將軍的確是大才,四周也多是其盟友,可只要越過四周藩鎮就會發現,並不是所有人都樂意看到遼東壯大。比如長安索綝、秦州司馬保、荊州王敦,甚至連琅琊王也未必願意看到遼東強大。”

“先生的意思是要主公重新向晉室稱臣?”夔安滿臉吃驚道。

“這就要看主公舍不捨得趙王這個稱號了?”

最後張賓將選擇權交到了石勒手中,而石勒不愧是做大事的人,只見他滿不在乎道:“只要能幫助襄國打開僵局,別說一個徒有虛名的趙王封號,就是將頭上所有尊號全都丟棄了,又有什麼捨不得的?”

“主公英明!”張賓由衷的讚歎道,他最佩服石勒拿得起放得下,其實如果不考慮石勒是胡人出身,其能力、手段、心胸絕不輸給歷史上任何一個梟雄。只可惜他碰到了一個更加強大的對手——衛朔,導致其遲遲不能建立與其能力相匹配的功業。

“長安天子懦弱無能,太尉索綝自私貪婪,驃騎麴允老好人一個,雖有樑芬老奸巨猾,可惜其志不在朝堂,已不足爲慮。只要主公降表一到,我料索綝、麴允之輩定當手舞足蹈,舉手歡迎!”

“到時主公有了晉室名頭,雖不可完全阻止遼東軍南下,但起碼可讓李矩、祖逖等愚忠晉室之輩心有顧忌。到時只要襄國再稍加使些手段,將來未必不能破開眼前這張網!”

“你們都還有其他建議嗎?”

見其餘幕僚紛紛搖頭,石勒心中暗自嗟嘆不已,他對於自己能得到張賓這樣的大才十分欣慰,可又想到自己手下只有張賓一人,而遼東衛朔治下卻人才濟濟,不禁又有幾分黯然。

“既然爾等都沒什麼想法,那就依孟孫之議立即從青州撤兵,另外再請孟孫代我寫一份降表,立即派人送往長安。”

“諾!”

……

就在石勒籌謀投誠時,經過兩個月訓練,新成立的四廂水師陸戰隊已變得有模有樣。說起來訓練陸戰隊這事除了衛朔自身外,外人給予的幫助有限,畢竟沒有人比他更清楚陸戰隊是什麼。

然而衛朔畢竟不是正統軍事院校畢業,他只能在宏觀上給予指導,卻無法真正參與到訓練當中。陸戰隊只是根據他的要求,秉承着陸上猛虎、海上蛟龍標準在遼東灣展開訓練。

眼瞅着天下逐漸轉冷,極大地影響了陸戰隊的訓練。爲了進一步展開訓練,同時也爲了適應南洋氣候,爲將來征戰做準備,衛朔通過將軍府下令調陸戰隊前往夷州、朱涯基地。

隨着建興四年即將過去,遼東重心漸漸從陸上轉移到海上,大批物資開始往夷州、朱涯兩地囤積,南洋征服戰已漸漸拉開了序幕。(。)

第136章 農業、商業、學校第229章 出使拓跋第200章 段氏來襲第31章 這才叫真正士兵!第478章 影響(下)第618章 西出玉門關第581章 雙方妥協第40章 刀盾結合第396章 宗室鼎沸第378章 南洋大捷第31章 這才叫真正士兵!第636章 江東新政第92章 終至臨淄第467章 草原大捷第656章 進退不得第403章 愍帝之死第669章 東晉內訌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135章 心急的崔毖第29章 詰問刺史第35章 徐州新軍第612章 再戰漠北第256章 淮南羣豪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400章 石勒的應對第382章 刁協獻計第248章 抵達建鄴第121章 裴嶷來投第52章 祖逖衛朔初相見第443章 視察遼東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375章 雖遠必誅!第482章 謝艾智破麻秋第64章 彭城之殤第618章 西出玉門關第513章 局勢將變第83章 清河公主第87章 雷霆萬鈞!第5章 真的變成精鹽了?第279章 南守北打第166章 “嶗山號”揚帆起航第560章 牀弩,又見牀弩第446章 仇池滅亡第463章 馬踏彈汗山第634章 司馬紹之雄心第321章 福船戰艦入役第306章 再襲定襄第524章 河西大捷第457章 大戰之前第574章 反攻清算第22章 開闢新的市場第34章 裴盾的變化第295章 老而彌堅的樑芬第367章 授劍儀式第322章 拓跋崛起第89章 喜相聚第451章 婚期將至第528章 新長安第206章 主公,您違律了!第66章 倉皇而逃第413章 兵臨城下第567章 夔安投江東第108章 烏丸人的選擇第242章 江左裴府的變化第450章 欲伐草原第125章 水師、港口第230章 挑撥離間第434章 秦州局勢第594章 封邦建國第391章 羣豪聚薊城第439章 陰差陽錯第145章 玄菟郡(下)第369章 扶南欲圖夷州第170章 狩獵遇險第472章 祖逖之死第438章 成漢入援仇池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250章 路遇名將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273章 處置宋該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第161章 慕容廆很得意第178章 司馬嫣在遼東第600章 陳郡謝氏第9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530章 西海大捷第661章 悅般王的野望第204章 文鴦來投第525章 郗鑑獻策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340章 整合政務(下)第59章 將離彭城第621章 司馬紹的決心第647章 進駐高昌第573章 再見張賓第449章 扶余來使第495章 張茂的擔憂第402章 祖逖的擔憂第562章 羯胡弱點
第136章 農業、商業、學校第229章 出使拓跋第200章 段氏來襲第31章 這才叫真正士兵!第478章 影響(下)第618章 西出玉門關第581章 雙方妥協第40章 刀盾結合第396章 宗室鼎沸第378章 南洋大捷第31章 這才叫真正士兵!第636章 江東新政第92章 終至臨淄第467章 草原大捷第656章 進退不得第403章 愍帝之死第669章 東晉內訌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135章 心急的崔毖第29章 詰問刺史第35章 徐州新軍第612章 再戰漠北第256章 淮南羣豪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400章 石勒的應對第382章 刁協獻計第248章 抵達建鄴第121章 裴嶷來投第52章 祖逖衛朔初相見第443章 視察遼東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375章 雖遠必誅!第482章 謝艾智破麻秋第64章 彭城之殤第618章 西出玉門關第513章 局勢將變第83章 清河公主第87章 雷霆萬鈞!第5章 真的變成精鹽了?第279章 南守北打第166章 “嶗山號”揚帆起航第560章 牀弩,又見牀弩第446章 仇池滅亡第463章 馬踏彈汗山第634章 司馬紹之雄心第321章 福船戰艦入役第306章 再襲定襄第524章 河西大捷第457章 大戰之前第574章 反攻清算第22章 開闢新的市場第34章 裴盾的變化第295章 老而彌堅的樑芬第367章 授劍儀式第322章 拓跋崛起第89章 喜相聚第451章 婚期將至第528章 新長安第206章 主公,您違律了!第66章 倉皇而逃第413章 兵臨城下第567章 夔安投江東第108章 烏丸人的選擇第242章 江左裴府的變化第450章 欲伐草原第125章 水師、港口第230章 挑撥離間第434章 秦州局勢第594章 封邦建國第391章 羣豪聚薊城第439章 陰差陽錯第145章 玄菟郡(下)第369章 扶南欲圖夷州第170章 狩獵遇險第472章 祖逖之死第438章 成漢入援仇池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250章 路遇名將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273章 處置宋該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第161章 慕容廆很得意第178章 司馬嫣在遼東第600章 陳郡謝氏第9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530章 西海大捷第661章 悅般王的野望第204章 文鴦來投第525章 郗鑑獻策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340章 整合政務(下)第59章 將離彭城第621章 司馬紹的決心第647章 進駐高昌第573章 再見張賓第449章 扶余來使第495章 張茂的擔憂第402章 祖逖的擔憂第562章 羯胡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