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止步淮河

傍晚時分,曹宏帶着侍衛前往曹府赴宴。徐州果然富甲天下,雖歷經戰火,街道兩旁依然是商鋪林立。此時正值華燈初上,火紅的燈籠照得周圍一片通紅。

曹府位於大街中央地帶,是彭城最爲繁華地段,與之相鄰的皆是世家。今日之曹府比以往要惹惱幾分,門前早已是車水馬龍,廳內賓客川流不息,整個曹府燈火通明。

當曹宏抵達曹府時,一大幫人從曹府洶涌而出,打頭的赫然是他的父親曹達夫,緊隨其後的則是曹氏宗族。其他世家家主只能遠遠站在旁邊,滿臉羨慕嫉妒恨地看着曹達夫。

同時不由暗暗腹議自家子弟不爭氣,當年怎麼就沒人跟曹宏學一學呢!

自從曹宏出任徐州都督的消息傳來,徐州世家就沸騰了,當年一些舊事也重新翻出來被人們議論,結果評價與早年卻截然相反。

曹宏從當年曹家不肖子孫變成了曹氏最有出息的子弟,而其他屈從了家族壓力的人,卻成了反面教材,成爲‘膽小’‘懦弱’的代名詞。

人們雖然嘴上常說不以成敗論英雄,但行事準則卻恰恰相反。

曹宏看到頭髮花白的父親,眼睛突然一酸,眼淚差點兒流出。這麼多年過去了,對於曾被逐出家門一事,他早已釋懷了。而且隨着閱歷增多,他更加理解當初家族做出的決定。

因此曹宏從未想過要羞辱家人,所以當看到父親曹達夫身影后,他便遠遠下馬,搶步上前,跪倒在地,重重叩了三個頭。

“孩兒不孝,多年來不曾回家看望父親大人。”

看着跪在面前英武不凡的兒子,曹達夫原本緊張的心情一下子鬆弛下來,同時眼淚也止不住流了下來。直到他人提醒下,他才慌里慌張將曹宏攙起來。

隨着衆人步入大廳,遼東侍衛紛紛佔據要害地方,擔起警戒之職。看着兒子四周站滿了威武雄壯的遼東侍衛,曹達夫內心充滿了自豪,同時對曹家未來充滿了信心。

菜過三巡,酒過五味。當宴會上氣氛達到最熱烈的時候,卻見曹家家主曹達夫慢慢放下酒樽,輕咳幾聲道:“諸位,老夫本一庸人,忝居曹家家主之位多年毫無建樹,早有心退位讓賢,但多年來曹氏子弟多有不肖,無人可承擔起曹家家門之重任。”

“幸好蒙老天不棄,讓我曹氏最優秀的子弟——犬子曹宏,重新迴歸曹氏。我兒曹宏早年追隨於大司馬麾下,而今得授都督之職,坐鎮徐州,讓我曹氏門楣得以光大。”

“看到宏兒有此成就,作爲父親我頗感欣慰,同時也感到汗顏。今日趁着諸位名流皆在,我意將家主之位讓給我兒曹宏。”

“咳……咳!”曹達夫說得有些激動了,竟忍不住劇烈的咳嗽起來。做出今日這個決定並非他一人之故,其餘曹家長輩都同意將曹家交到曹宏手上。

其實曹家做出這樣的決定並不難理解,曹家屬於後加入遼東世家,對遼東各項政策多有所耳聞,曹達夫沒有信心帶領家族在遼東崛起。

曹家衆人認爲只有讓對遼東各項政策極爲了解,又在遼東適應的很好的曹宏上位,曹家纔不至於被淘汰掉。

好半天曹達夫才喘勻了氣息道:“再者老夫身體患病已久,早沒了精力帶領家族崛起。相反我兒曹宏年輕有爲,目光長遠,正是繼任家主的最佳人選。因此我決定將曹家託付於他,還望宏兒不要推託,如此吾死亦能瞑目矣。”

曹達夫此話一出,堂下衆人無不驚愕,不等曹宏出言推託,便接着道:“我兒曹宏雄姿英發,家中長幼諸人無不敬服。將家族交給宏兒打理,是我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決定,還望宏兒看在爲父力不從心的份上,接過振興曹家這幅重擔。”

望着對自己寄予厚望的父親以及家族長輩,曹宏原本要拒絕的話語再也說不出口。作爲鎮守徐州多年的將領,他如何會不知家族的窘境?說曹家面臨生死困境一點兒都不誇張。

如今好不容易在曹宏身上看到崛起希望,家族長輩是絕不會放棄的,而曹宏作爲曹氏子弟絕不可能對此置之不理,唯有擔起這副重任。

看着微微頷首的曹宏,曹達夫終於如釋重負。而其他家族則只剩下羨慕嫉妒恨,誰讓他們家中沒有一個曹宏呢?

……

“既然大家都到了,那就抓緊時間議事。”

隨後衛朔手一指郭誦吩咐道:“述之,先說說淮南情況。”

“諾!”郭誦起身熟練的打開文件唸了起來,現在他已漸漸熟悉了秘書監工作,隨着皇甫真被外放,他漸漸成爲第三位執掌秘書監的年輕人。

秘書監作爲衛朔身邊極爲重要的職位,暗中不知被多少人覬覦,尤其對年輕士子最有吸引力。因爲所有人都知道,大司馬喜歡提拔年輕人出任秘書監主事。

在傳出皇甫真即將卸任的消息後,就有不少年輕士子試圖通過各種關係向大司馬推薦自己。然而誰也沒想到,秘書監主事之職竟落到了郭誦頭上,一時間郭誦成爲遼東風雲人物。

“如今沿着淮河一線,江東佈置了數萬大軍,分別交由蘇峻、郭默、祖約統領,同時又有江東水師相助。而遼東三路大軍都因淮河阻路,缺少水師掩護,暫時止步於淮河一線。”

“呵呵,沒想到這三人竟跟我遼東都有關係,祖約、蘇峻且不說,當年都從遼東手中購買了不少軍械。這個名不見經傳的郭默同樣是豪強出身,原在我姨丈手下任職,後來不願加入遼東,便在司州併入幽州時南遷江左,沒想到今日卻成爲我軍攔路虎。”

“哼!什麼攔路虎?不過是跳樑小醜罷了!”

衛朔擺擺手止住衆人議論,摸着下巴道:“淮南境內水網密佈,將使我遼東最大仰仗——騎兵部隊失去作用,如果沒有水師相助,很難攻下淮南。”

“當初石勒能成功帶有很大偶然性,你們覺得江東還會有人喝酒誤事嗎?”

“依我之見,在水師抵達之前,大軍暫時停止對淮南的軍事行動。”

“嗯,主公之議甚是妥當,只是前線將士又該不滿了。”溫嶠亦贊同暫停收復淮南。

“不滿也得停下行動,不然就是拿將士性命開玩笑。江東水師絕非浪得虛名之輩,沒有水師相助,大軍實不宜在淮南大肆行動。”

莫含接着道:“除此之外,進入七月份,淮南陰雨綿綿,道路泥濘不堪,不少北方士卒都出現了水土不服的症狀。臣建議不妨趁此機會休整一二,以整頓淮北爲要。”

衛朔微微頷首,贊同莫含的提議,“嗯,此言有理,最近我軍擴充太快,只大半月時間就收復了淮北廣大領土,的確需要時間來整頓地方。”

“推行均田制、剷除塢堡、打擊地方豪強等等,這些都需要時間來推行,只有將根基扎得牢靠,接下來我們纔有能力往外擴張。”

“主公說的不錯,遼東一向講究穩紮穩打,憑此政策遼東成功剷除了所有胡虜,如今大勢底定就更不需要着急了。”

“主公,你好想從沒想過去招降他們?”

“招降誰啊?祖約、蘇峻嗎?哼!這三人各個心比天高,怎麼可能看得上我遼東”

“哈哈哈”衛朔的話引起衆人笑成一團,由此看出消滅石勒後,遼東上下都像卸去了心頭上的巨石,一下子變得輕鬆不少。(。)

第394章 孤立宗室勢力第150章 尋找鐵礦第553章 謝艾之謀第204章 文鴦來投第670章 昭武九姓第123章 遼東農場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國城第136章 農業、商業、學校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374章 被激怒的遼東軍第190章 洞房花燭第546章 范陽陷落第292章 閒話西北第208章 再添一良將第145章 玄菟郡(下)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271章 致命一擊第232章 代縣榷場第248章 抵達建鄴第617章 法治與德治第238章 會盟雁門關第278章 校閱出征第344章 弄巧成拙第622章 謝艾的打算第188章 財政會議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164章 王浚驕縱中計第653章 高昌被圍第446章 仇池滅亡第449章 扶余來使第241章 喜得貴子第407章 軍情如火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375章 雖遠必誅!第199章 上谷寇氏是‘仙家’第356章 江左來客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312章 吞併劉琨部衆第554章 羯胡中計第630章 王敦將死第168章 衛朔是誰?第478章 影響(下)第24章 長矛初顯威第675章 燕王歸來!第585章 祭祀炎黃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332章 呼家將投誠第410章 榆眉會戰之單騎衝陣第81章 救了一個公主第666章 龜茲大捷第507章 爾等欲抗旨乎?!第44章 宴會之後第147章 石勒奪冀州第400章 石勒的應對第368章 南洋風雲第29章 詰問刺史第74章 來自江左的關注第466章 陣斬拓跋鬱律第394章 孤立宗室勢力第634章 司馬紹之雄心第115章 襲擾戰第52章 祖逖衛朔初相見第366章 莫含的毒計第333章 眼花繚亂第201章 遼東軍初戰!第252章 羣起而攻第27章 途經郯縣第145章 玄菟郡(下)第228章 風起北疆第225章 創立闡教第454章 威逼張賓第643章 決心西征第559章 驅除胡虜,復我華夏!第12章 拖!第404章 襲取華陰第340章 整合政務(下)第49章 野心家們都跳了出來!第286章 震驚關中!第199章 上谷寇氏是‘仙家’第605章 權錢交易第310章 裴嶷說王家第94章 奇怪的劉總第599章 美人間諜第478章 影響(下)第677章 最後一戰第140章 一計退三敵第630章 王敦將死第108章 烏丸人的選擇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31章 這才叫真正士兵!第132章 裴家的爭論第90章 初見蘇峻第358章 謝艾的選擇第315章 納妾是成功人士的象徵第472章 祖逖之死第57章 大捷後的影響第294章 高調入長安第533章 江左風起第642章 平定蜀地第635章 世家的罪惡
第394章 孤立宗室勢力第150章 尋找鐵礦第553章 謝艾之謀第204章 文鴦來投第670章 昭武九姓第123章 遼東農場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國城第136章 農業、商業、學校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374章 被激怒的遼東軍第190章 洞房花燭第546章 范陽陷落第292章 閒話西北第208章 再添一良將第145章 玄菟郡(下)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271章 致命一擊第232章 代縣榷場第248章 抵達建鄴第617章 法治與德治第238章 會盟雁門關第278章 校閱出征第344章 弄巧成拙第622章 謝艾的打算第188章 財政會議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164章 王浚驕縱中計第653章 高昌被圍第446章 仇池滅亡第449章 扶余來使第241章 喜得貴子第407章 軍情如火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375章 雖遠必誅!第199章 上谷寇氏是‘仙家’第356章 江左來客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312章 吞併劉琨部衆第554章 羯胡中計第630章 王敦將死第168章 衛朔是誰?第478章 影響(下)第24章 長矛初顯威第675章 燕王歸來!第585章 祭祀炎黃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332章 呼家將投誠第410章 榆眉會戰之單騎衝陣第81章 救了一個公主第666章 龜茲大捷第507章 爾等欲抗旨乎?!第44章 宴會之後第147章 石勒奪冀州第400章 石勒的應對第368章 南洋風雲第29章 詰問刺史第74章 來自江左的關注第466章 陣斬拓跋鬱律第394章 孤立宗室勢力第634章 司馬紹之雄心第115章 襲擾戰第52章 祖逖衛朔初相見第366章 莫含的毒計第333章 眼花繚亂第201章 遼東軍初戰!第252章 羣起而攻第27章 途經郯縣第145章 玄菟郡(下)第228章 風起北疆第225章 創立闡教第454章 威逼張賓第643章 決心西征第559章 驅除胡虜,復我華夏!第12章 拖!第404章 襲取華陰第340章 整合政務(下)第49章 野心家們都跳了出來!第286章 震驚關中!第199章 上谷寇氏是‘仙家’第605章 權錢交易第310章 裴嶷說王家第94章 奇怪的劉總第599章 美人間諜第478章 影響(下)第677章 最後一戰第140章 一計退三敵第630章 王敦將死第108章 烏丸人的選擇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31章 這才叫真正士兵!第132章 裴家的爭論第90章 初見蘇峻第358章 謝艾的選擇第315章 納妾是成功人士的象徵第472章 祖逖之死第57章 大捷後的影響第294章 高調入長安第533章 江左風起第642章 平定蜀地第635章 世家的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