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長矛初顯威

?張二郎大手一揮,跟在後面的八十名護衛隊隊員立刻將長矛端在手上,後面還有二十人彎弓搭箭做好了射擊準備。

衛朔帶着張大郎走上前去,只見對面三個大漢並排站着,這三人就是夾谷山的三位當家的。中間那位紫面大漢就是大當家劉六,左邊那個是他兄弟劉七,同時也是山寨的二當家,右邊那個大漢是山寨的三當家馬雲。

衛朔一拱手朗聲道:“前面是哪個山頭的好漢?兄弟打嶗山來,不過是個普通商人,準備前往徐州做買賣。希望各位好漢能給個面子,讓我們過去,將來我嶗山一定厚報。”

“哈哈哈!”

衛朔的話引起對面土匪們的一陣鬨笑,二當家劉七大刀一掄指着衛朔囂張地叫道:“老子管你是嶗山還是山嶗,識相的把車馬和貨物留下,今天就放你們條活路。”

聽罷,衛朔沒說話,對中間的大當家的一拱手:“大當家的,在下嶗山衛朔,這廂有禮了。”

“喲,嶗山衛朔?哼!幸會幸會。剛我兄弟說了,只要你們把貨物、馬車留下,我們夾谷山的好漢就放你們一馬。”劉六瞥了衛朔一眼輕笑道。

“俗話說:山不轉水轉,今天大當家不能高擡貴手嗎?”

“按說大夥兒都是在道上混,面子應當給。可寨裡的弟兄們已經好幾天沒吃飯了,今天要是走空了,我們回去就得吹燈拔蠟,散夥走人。你說,我該怎麼辦?”

衛朔沉吟了一會兒說:“既然大當家開口了,我們也不能不識擡舉。車上的確沒什麼值錢的物件,要不這樣,等我們回來的時候,將貴寨的禮物給補上。”

“補上?你可真逗!孃的,誰知道你們回來時走那條道,萬一你們從別的地方跑了,我們上寨上下不得喝西北風去!行了,你也別廢話了,要麼你們主動把東西留下,要麼我們親自動手去拿。”

其實,衛朔早就知道這事不可能善了,他之所以在這兒磨嘰半天,就是爲張二郎他們爭取時間。當他用餘光看到護衛隊做好了出擊準備後,立即向張二郎使了個眼神,悄聲道:“先下手爲強,後下手遭殃。一會開打後,弓箭手按日常訓練的那樣,交替輪留射擊。長矛兵做好出擊準備,二郎,你箭法最好,一會兒儘量先搞定那幾個當家的。”

由於雙方相距不過十丈左右,弓箭手正好可以發揮威力。只見張二郎拿出弓箭瞄向了劉六,只見嗖的一聲響,箭矢像閃電一般直奔劉六的胸口。同時其他二十名弓箭手也齊齊射出箭矢,瞬間就射中了幾個倒黴蛋。

對面的盜匪顯然沒想到衛朔他們擁有如此犀利的弓箭手,一時間手忙腳亂,氣勢爲之一頓。與此同時,四名長矛兵排成一排,邁着整齊的步伐,以一往無前的氣勢殺向羣匪。

“殺!殺!殺!”

這一連三聲喊殺聲,讓對面的盜匪們心驚膽顫,就連大當家劉六也忍不住嚥了咽口水,感覺這次夾谷山好像踢到鐵板上了。但到了這個時候,也由不得他退縮了,一揮手身後的嘍嘍們開始迎着朝長矛陣衝去。

“一二三,刺!”

“一二三,刺!”

狹窄的山谷雖然限制了兵力展開,但也讓弓箭手有了發揮的空間。二十名弓箭手躲在長矛兵身後,就像日常訓練一樣可以毫無顧忌的彎弓射箭。幾輪箭雨過後,五十多名盜匪倒下了十多個,其中二當家在弓箭手的重點照顧下也被一箭貫胸,當場身亡。

劉六也被射傷了肩膀,再加上兄弟的死亡,整個人被氣得發瘋,拼命指揮剩餘的殘匪們向前衝。

“殺呀,衝上去剁了他們!”

“爲二大王報仇,殺呀!”

“殺啊,殺,快上!”

張二郎面色冷酷地看了看對面嗚嗚喳喳衝上來的盜匪,隨手扔掉弓箭拿起插在地上的長矛,有條不紊地發佈命令。

“前排做好準備!一二三,刺!”

“一二三,刺!”

“噗呲!啊!”

“啊,我的眼!”

“救命啊!”

場面完全是一邊倒,在整齊劃一的長矛兵面前,沒有任何戰陣基礎的土匪不過是一羣烏合之衆而已。土匪甚至都沒看清對面人的臉,就被神出鬼沒的長矛刺中了身體。

土匪一觸即潰,毫無鬥志的土匪只顧跪在地上舉手投降,只有少數頑固的土匪在大當家劉六的帶領下,看到風頭不對準備腳底抹油。劉六的離開,徹底擊垮了羣匪的鬥志,剩下的紛紛四散奔逃,逃不掉的只能跪地求饒。

此時山谷裡瀰漫了血腥味,衛朔強忍着不適,指揮着大夥兒收攏俘虜。雖然此次戰鬥在漫長的古代戰爭史上,根本不值一提,但卻是衛朔第一次經歷戰爭,更是親身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就這麼短短一炷香的功夫,先後有近二十個土匪傷亡,整個山谷中都是土匪的慘嚎聲。

由於打了勝仗,張二郎顯得興高采烈,他興沖沖地來到衛朔身邊喊道:“衛大哥,那些受傷的土匪怎麼辦?”

衛朔也很爲難,如果就此丟棄這些受傷的土匪,在這個缺醫少藥的時代,十有八九他們會在痛苦哀嚎中丟掉性命。也多虧衛朔是個現代人,他有着古代人沒有的慈悲心,經過現代知識教育過的他,不可能眼睜睜看着有人在他面前死去,這跟他做人的原則有關,或者說是和人性有關。

“就這麼丟下不管也不是個事,算了,你先審問一下,如果沒犯下什麼大罪,咱們就把他們帶上吧,等到了祝其縣後,再找個大夫看看。”

安排好俘虜,衛朔把張二郎叫了過來,說:“二郎,既然咱們動手了,那就一不做二不休,乾脆你帶上人去把土匪的老窩端了,也省得跑了的土匪再回來佔據這裡害人。”

“嘻嘻,明白了衛大哥,我這就帶人前去。”

“別急,先讓大家休息一下!”

衛朔讓大家休息一會,吃點東西喝點水。一場以多勝少的戰鬥,把護衛隊隊員的信心都打出來了。很多人都覺得奇怪,平時練習時,也沒覺得長矛有多厲害。可今天親眼看到一個個兇殘的土匪都倒在了他們的長矛下,衆人頓時覺得信心爆棚。

果然,這兵只能是打出來的,絕不可能被練出來。平時兵訓練的再好,只要不經歷戰陣,就永遠也不可能成爲強兵。

隨後張二郎領着二十名護衛隊在一個土匪俘虜的帶領下,直奔土匪山寨。此時山寨裡只剩下幾十個老弱病殘,張二郎沒費多大勁就攻了進去。這夾谷山的山寨果然很窮,張二郎搜遍的整個山寨,不過才找到了十幾貫銅錢。最後,他一把火燒了山寨,押着三十多個俘虜下了山。

看着在一羣面黃肌瘦的土匪,衛朔擰着眉毛不知該如何是好。全部殺掉是不行的,衛朔的心沒那麼狠。可全部放掉也不行,誰知他們還會不會再次嘯聚山林。

“二郎,這些土匪不能全部放掉,可也不能帶着他們一起走。反正我們已經進入了徐州,不如就先在祝其縣停留一下,順便用鹽換點糧食。然後二郎你帶着部分護衛隊押着糧食跟俘虜返回嶗山,我領着剩下的人在縣城等你。”

張二郎猶豫了一下說:“行,就按衛大哥說的辦!不過土匪中有些罪惡累累的傢伙也不能放過,必須受到懲罰。”

“行,你去安排吧!”

甄別俘虜又耽擱了不少時間,隨後處決了部分罪惡累累的土匪,當衛朔等人抵達縣城的時候。當時天已經完全黑了,如果不是衛朔有鹽田使的官身,衆人恐怕得等到第二日才能進城。

第5章 真的變成精鹽了?第8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第67章 再戰胡騎第422章 騎兵對決第558章 爭分奪秒第13章 安撫流民第631章 江東之變第165章 遠航南洋第488章 劍拔弩張的江左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315章 納妾是成功人士的象徵第598章 吳蜀聯合第523章 不甘心的祖約、蘇峻第615章 秋闈將至第36章 劉隗的招攬第143章 高瞻出山第647章 進駐高昌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407章 軍情如火第667章 西域初定第663章 騎兵威力第16章 ‘官府’來人了第299章 崩潰的前兆第502章 與高僧交流第477章 影響(上)第408章 榆眉會戰之前鋒戰第80章 招募船工第430章 發展關中,商業爲先第535章 王敦之亂第2章 在古代的第一頓飯第539章 張賓的算計第159章 新任陌刀將第673章 在途中第413章 兵臨城下第168章 衛朔是誰?第359章 扶南的麻煩第149章 新年驚變第156章 選拔陌刀手第617章 法治與德治第241章 喜得貴子第570章 襄國欲和談第534章 各方準備第295章 老而彌堅的樑芬第71章 世家的恐慌第263章 慕容廆欲決戰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338章 總算沒賠本第362章 爲石勒編織的網第641章 車師前國內附第57章 大捷後的影響第167章 出使幷州第550章 薛濤守涿縣第342章 蒲津古橋第269章 炮灰作用第126章 四月春耕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659章 出兵龜茲第126章 四月春耕第631章 江東之變第289章 苻洪的選擇第90章 初見蘇峻第372章 告別薊城第225章 創立闡教第652章 西域使者!第589章 天子駕崩第652章 西域使者!第150章 尋找鐵礦第615章 秋闈將至第400章 石勒的應對第22章 開闢新的市場第429章 退耕還林第22章 開闢新的市場第601章 王敦病重第57章 大捷後的影響第443章 視察遼東第196章 衆人皆失算第586章 給藩屬國立規矩第246章 損失慘重的江左世家第78章 前往江東買船第384章 各方想法第312章 吞併劉琨部衆第112章 騎兵拉練第408章 榆眉會戰之前鋒戰第407章 軍情如火第196章 衆人皆失算第492章 大戰之後第1章 天顯異象第438章 成漢入援仇池第273章 處置宋該第272章 昌黎大捷!第629章 成立內務府第520章 又添強敵第638章 蜀中變局第657章 諸佛有難第140章 一計退三敵第669章 東晉內訌第519章 走西口第213章 女將顯威第600章 陳郡謝氏第417章 秦州諸胡
第5章 真的變成精鹽了?第8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第67章 再戰胡騎第422章 騎兵對決第558章 爭分奪秒第13章 安撫流民第631章 江東之變第165章 遠航南洋第488章 劍拔弩張的江左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315章 納妾是成功人士的象徵第598章 吳蜀聯合第523章 不甘心的祖約、蘇峻第615章 秋闈將至第36章 劉隗的招攬第143章 高瞻出山第647章 進駐高昌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407章 軍情如火第667章 西域初定第663章 騎兵威力第16章 ‘官府’來人了第299章 崩潰的前兆第502章 與高僧交流第477章 影響(上)第408章 榆眉會戰之前鋒戰第80章 招募船工第430章 發展關中,商業爲先第535章 王敦之亂第2章 在古代的第一頓飯第539章 張賓的算計第159章 新任陌刀將第673章 在途中第413章 兵臨城下第168章 衛朔是誰?第359章 扶南的麻煩第149章 新年驚變第156章 選拔陌刀手第617章 法治與德治第241章 喜得貴子第570章 襄國欲和談第534章 各方準備第295章 老而彌堅的樑芬第71章 世家的恐慌第263章 慕容廆欲決戰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338章 總算沒賠本第362章 爲石勒編織的網第641章 車師前國內附第57章 大捷後的影響第167章 出使幷州第550章 薛濤守涿縣第342章 蒲津古橋第269章 炮灰作用第126章 四月春耕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659章 出兵龜茲第126章 四月春耕第631章 江東之變第289章 苻洪的選擇第90章 初見蘇峻第372章 告別薊城第225章 創立闡教第652章 西域使者!第589章 天子駕崩第652章 西域使者!第150章 尋找鐵礦第615章 秋闈將至第400章 石勒的應對第22章 開闢新的市場第429章 退耕還林第22章 開闢新的市場第601章 王敦病重第57章 大捷後的影響第443章 視察遼東第196章 衆人皆失算第586章 給藩屬國立規矩第246章 損失慘重的江左世家第78章 前往江東買船第384章 各方想法第312章 吞併劉琨部衆第112章 騎兵拉練第408章 榆眉會戰之前鋒戰第407章 軍情如火第196章 衆人皆失算第492章 大戰之後第1章 天顯異象第438章 成漢入援仇池第273章 處置宋該第272章 昌黎大捷!第629章 成立內務府第520章 又添強敵第638章 蜀中變局第657章 諸佛有難第140章 一計退三敵第669章 東晉內訌第519章 走西口第213章 女將顯威第600章 陳郡謝氏第417章 秦州諸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