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王敦病重

當日謝裒在裴府待了足足有兩個時辰,最後謝裒表示,願意舉家遷回中原。

同時謝裒還承諾將動員與謝家關係密切的豪族一同回去,他也有個要求,想讓大兒子謝奕先去燕國避難,好讓他免除後顧之憂。

裴盾滿口答應,表示願意舉薦謝奕參加今年的科舉考試,並推薦幾名謝家子弟前往幽州大學堂進修。

謝裒對此表示很滿意,他的目的是讓謝家儘快融入遼東,而科舉制是遼東士子進入官場的唯一途徑,謝家子弟進入學堂進修,又是在大名士劉琨名下學習,只要用心,日後自有機會通過科考。

……

轉眼又是新的一年,太寧元年新年剛過,大將軍王敦突然生起病來,醫官問診一番,說是體虛,需補一補,不料幾服藥下去仍不見好轉。

王敦這一病不要緊,頓時讓江東局勢變得詭譎起來。原本司馬紹爲了安撫王敦不但邀請對方回京輔政,還交出了朝中大半權力。而眼見王敦重病,時日無多,天子司馬紹立即言而無信起來,故意通過王導以各種藉口拖延時日。

與此同時,王敦及其心腹擔心病體再耽擱下去會壞了大事,又見建鄴方面遲遲不願兌現諾言,不少心腹便蠱惑王敦再次對朝廷逼宮。

顯然王敦此時還沒做好再次舉兵清君側的心理準備,他只能不顧病體纏身,招來心腹錢鳳商議對策。

不巧,王家小輩王羲之因奉父親王曠之名前來探望堂伯父王敦,也在姑孰大將軍府上做客。

當時恰逢晚飯時分,王敦三人便同桌進食。王敦心裡煩悶,讓錢鳳、王羲之陪着喝了幾杯水酒。

而王羲之年幼不勝酒力,踉踉蹌蹌地告退,回旁邊廂房去睡了。

王敦也因喝酒喝昏了頭,只顧與心腹錢鳳訴說心中謀劃,一時竟忘記睡在隔壁廂房中的王羲之。

不成想兩間房只隔了一層薄薄的隔板,讓王羲之在稀裡糊塗之下將王敦、錢鳳打算謀逆之事聽了個一清二楚。

原來王羲之躺在牀榻上,說是睡覺,其實因酒意上涌根本睡不着,再加上他素來不喜錢鳳,因此格外留意他與王敦說些什麼。

“……到那時,大將軍便可登基坐殿,取代司馬家……”

“哎呀,這不是篡逆嗎?”

一聽到錢鳳在勸王敦謀朝篡位,王羲之頓時臉色大變,激動之下腳一劃拉,碰到了牀尾的長燭臺,燭臺“砰”地摔在了地上。巨大的聲響驚動了正在密謀的王敦、錢鳳。

而王敦這纔想起旁邊廂房內還睡着自家侄兒——王羲之,頓時臉色一變大叫一聲:“不好!”

隨即王敦右手提劍直奔旁邊廂房,如果王羲之真聽到了他與心腹密謀,那王敦爲了滅口不介意殺掉自家侄兒。

好在王羲之打小聰慧無比,再加上出身頂級世家,更比一般孩子知曉輕重。因此在撞倒燭臺的一剎那,他就知道自家惹上了麻煩,當下想逃走肯定來不及了,廂房內更無處可躲。

眼瞅着王敦即將殺到眼前,王羲之眼珠子一轉,猛然伸出兩根手指,伸進喉嚨,只聽一聲乾嘔,立時吐了個七葷八素,滿牀都是。

就在這時,王敦已經站在牀頭,眼中寒光四射,冷冷地瞧着王羲之。

“逸少,你怎麼了?”

“方纔不勝酒力,朦朦朧朧間覺得心裡難受,一下沒忍住,吐了……伯父恕罪……”

望着對自己‘噓寒問暖’的堂伯父,王羲之強裝鎮定,臨時編了一套瞎話,內心緊張導致腦門上滲出一層細密的汗珠,不料恰恰這個細節讓他僥倖躲過了殺身之禍。

原來王敦並不完全相信王羲之所言,還用手摸了摸王羲之的額頭,直到摸到那一腦門的汗水,他這才點了點頭,去了心底懷疑,原來王敦知道醉酒嘔吐的人是要出虛汗的。

“你方纔可曾聽見有人說話?”

“沒有,我一直難受得緊,眼一睜就吐了,哪裡聽得到有人講話?”

“那就好,你喝得太多了!如今你吐了一牀污垢,滿屋都是怪味兒,不宜在此休息,還是到其他廂房休息吧。”

王羲之聞之如蒙大赦,連忙披衣走出房間。受到驚嚇的王羲之,以至於來到另一間廂房很久,仍是驚魂未定。也是一個不過剛剛十歲的少年,遇到這種大事豈能睡得安穩?

翌日一大早,王羲之吃過早飯便向王敦提出請辭。王敦不疑有他,輕易放王羲之回京。

一回到建鄴,王羲之立即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父親王曠。王曠原本就不贊同王敦,平常也與王導走得近。聽兒子王羲之說完,王曠沉吟了一會兒,方叮囑兒子不可再與人講。

……

王曠雖嚴禁兒子對外人講王敦密謀之事,但他自己卻立即坐車來到司徒府上,將王羲之無意得來的絕密消息告知王導。

王導一聽頓時坐不住了,連忙拉着王曠直奔皇宮。恰好此時司馬紹正與庾亮苦苦思索着如何應對王敦的緊逼。

得知王敦意欲謀反,司馬紹的臉色變得難看起來,他沒想到朝廷花了那麼大代價,仍不能打消王敦謀反之心,如今看來只能用武力才能剷除王敦威脅。

他盯着王導語氣沉重地說:“今社稷危在旦夕,日後該如何處置,司徒可教朕否?”

看到王導沉默不語,司馬紹上前逼問道:“王敦反心昭著,公豈無一策教朕?”

原本王導是不想讓自己在此事上多發言,畢竟他說多說少都不合適,可眼下面對天子司馬紹逼問,他發現自己不開口是不行了。

“唉,臣非無心,實乃先帝受大將軍所逼,晚景難堪,臣不忍陛下也覆前車之鑑。既然陛下立志鋤奸,老臣拼着一條老命也要爲陛下驅馳!”

“臣以爲,陛下當一面通過郗鑑、王舒、王彬等人儘快摸清大將軍底細,另一方面則抓緊時間拉攏蘇峻、郭默、祖約、陶侃等外藩鎮將爲朝廷所用。最後陛下還應儘快整頓建鄴兵馬,以圖自保。”

……

與此同時,自郗鑑來到王敦賬下,他不但在表面上順從王敦,暗中還跟王舒、王彬、謝鯤、郭璞等忠於朝廷的世家名士打成一片。

不到半月,王敦在姑孰的情況已盡在郗鑑的掌握之中。他一邊將打探而來的消息悄悄送至建鄴,另一邊還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繼續爲朝廷謀利。

這一日,王敦精神不錯,他半臥榻上,召集手下文武議事。

郗鑑突然進言道:“丹陽(非現代丹陽市,爲古縣名,在建鄴西南)毗鄰建鄴,地勢重要,大將軍宜選派一得力心腹前往駐守,如此可扼住建鄴咽喉,不可被朝廷搶先。”

王敦聞言頻頻點頭:“如此讓誰去合適呢?”

郗鑑瞧了瞧帳中諸人,故意大聲說:“非錢公不可!”

正在飲茶的錢鳳聞聽此言,驚得把手中茶盞掉在了地上。

王敦也是一愣,他向來將錢鳳視爲“智囊”,片刻離他不得,哪裡願意讓錢鳳遠赴丹陽?

而錢鳳忙不迭地擦拭着被茶水打溼的衣襟,他覺察出這是郗鑑在把自己往火坑裡推,急忙反脣相譏道:“在下才疏學淺,何能擔此大任?反倒是道徽洞察地理,博學多才,這丹陽尹一職非道徽莫屬!”

郗鑑暗自好笑,這正是他想要的結果。因爲在丹陽天子已聚集了大量兵馬糧草,正等着他前去接受整頓。然而爲了把戲做足,他也假裝推辭起來。

王敦無意讓錢鳳遠行,便執意要郗鑑前往,最終郗鑑裝出無可奈何的樣子接受了任命。

可以說隨着王敦病重,從太寧元年開始,江左局勢日漸緊張起來。(。)

第429章 退耕還林第183章 大演習(上)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第672章 東晉變天(下)第67章 再戰胡騎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233章 拓跋內亂第604章 頂風作案第453章 冬狩閱兵第389章 徐兗變局第52章 祖逖衛朔初相見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559章 驅除胡虜,復我華夏!第638章 蜀中變局第413章 兵臨城下第246章 損失慘重的江左世家第531章 時光如梭第456章 請鮮卑人離開華夏故土第228章 風起北疆第496章 政策調整第496章 政策調整第303章 替拓跋六修請封第366章 莫含的毒計第256章 淮南羣豪第230章 挑撥離間第181章 各方準備第442章 兩個夫人,豔福齊天第502章 與高僧交流第98章 籌謀遼東第298章 秦州內訌第144章 玄菟郡(上)第119章 大獲全勝第306章 再襲定襄第29章 詰問刺史第126章 四月春耕第505章 新年述理論第345章 薛氏強兵第214章 連鎖反應第381章 羅馬人來了第426章 宋禕初啼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336章 落下帷幕第611章 東北劃界第306章 再襲定襄第558章 爭分奪秒第183章 大演習(上)第529章 成漢來使第298章 秦州內訌第342章 蒲津古橋第266章 遼西大捷第472章 祖逖之死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170章 狩獵遇險第229章 出使拓跋第673章 在途中第288章 謀取隴東第654章 高昌大捷第470章 長城會盟(下)第534章 各方準備第612章 再戰漠北第371章 古代馬六甲第562章 羯胡弱點第360章 給江東貸款第638章 蜀中變局第248章 抵達建鄴第343章 河東世家第41章 裴穎兒的好意第70章 均田令第432章 出巡之太子隨行第254章 封鎖江面第547章 雙方調整第381章 羅馬人來了第542章 石勒的雄心第161章 慕容廆很得意第637章 返回洛陽第141章 威震遼東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508章 鼓勵生育第545章 建鄴城破第158章 司馬鄴登基第427章 名動薊城第127章 改土歸流第38章 赴約第312章 吞併劉琨部衆第300章 陰謀在醞釀第631章 江東之變第510章 涼州猛將——索苞第601章 王敦病重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381章 羅馬人來了第338章 總算沒賠本第225章 創立闡教第280章 迎頭痛擊!第250章 路遇名將第664章 弩破胡騎第90章 初見蘇峻第400章 石勒的應對第181章 各方準備第186章 終議親第261章 偷襲臨榆鎮
第429章 退耕還林第183章 大演習(上)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第672章 東晉變天(下)第67章 再戰胡騎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233章 拓跋內亂第604章 頂風作案第453章 冬狩閱兵第389章 徐兗變局第52章 祖逖衛朔初相見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559章 驅除胡虜,復我華夏!第638章 蜀中變局第413章 兵臨城下第246章 損失慘重的江左世家第531章 時光如梭第456章 請鮮卑人離開華夏故土第228章 風起北疆第496章 政策調整第496章 政策調整第303章 替拓跋六修請封第366章 莫含的毒計第256章 淮南羣豪第230章 挑撥離間第181章 各方準備第442章 兩個夫人,豔福齊天第502章 與高僧交流第98章 籌謀遼東第298章 秦州內訌第144章 玄菟郡(上)第119章 大獲全勝第306章 再襲定襄第29章 詰問刺史第126章 四月春耕第505章 新年述理論第345章 薛氏強兵第214章 連鎖反應第381章 羅馬人來了第426章 宋禕初啼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336章 落下帷幕第611章 東北劃界第306章 再襲定襄第558章 爭分奪秒第183章 大演習(上)第529章 成漢來使第298章 秦州內訌第342章 蒲津古橋第266章 遼西大捷第472章 祖逖之死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170章 狩獵遇險第229章 出使拓跋第673章 在途中第288章 謀取隴東第654章 高昌大捷第470章 長城會盟(下)第534章 各方準備第612章 再戰漠北第371章 古代馬六甲第562章 羯胡弱點第360章 給江東貸款第638章 蜀中變局第248章 抵達建鄴第343章 河東世家第41章 裴穎兒的好意第70章 均田令第432章 出巡之太子隨行第254章 封鎖江面第547章 雙方調整第381章 羅馬人來了第542章 石勒的雄心第161章 慕容廆很得意第637章 返回洛陽第141章 威震遼東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508章 鼓勵生育第545章 建鄴城破第158章 司馬鄴登基第427章 名動薊城第127章 改土歸流第38章 赴約第312章 吞併劉琨部衆第300章 陰謀在醞釀第631章 江東之變第510章 涼州猛將——索苞第601章 王敦病重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381章 羅馬人來了第338章 總算沒賠本第225章 創立闡教第280章 迎頭痛擊!第250章 路遇名將第664章 弩破胡騎第90章 初見蘇峻第400章 石勒的應對第181章 各方準備第186章 終議親第261章 偷襲臨榆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