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

送走裴穎兒與孩子後,衛朔也沒閒着,他正忙着與麾下商議政事。如今遼東已發展了將十年,即便關中發展了也快兩年,正處在一個十字路口上。

當初制定的政策,走到今天多少都出現了某些不合適宜。

最近一段時間裡,衛朔一直忙着與臣屬就各項政策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商討,以便找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今日該討論什麼?”

隨着衛朔話音剛落,就見皇甫真站出來回道:“回主公,今日討論和農業政策調整。”

說實話農業政策在短短十年內就出現問題是衛朔沒有想到的,他一直以爲隨着均田制的推行,農業政策至少可保證五十年內不出問題,但很可惜衛朔低估了工商業發展以及高產作物推廣帶來的影響力。

光是推廣高產作物一項就讓遼東農業發展遠遠超過了前朝歷代,最大程度上解決了溫飽問題。糧食的極大豐富,促使百姓們將目光從傳統土地上移開,漸漸進入到日漸繁榮的工商業行當中。

正如去年衛朔視察晉陽時看到的一份調查報告,工商業繁榮已大大影響到農業發展。這種影響既有好的,又有壞的一面。

“大家都說說當前農業發展中出現了那些問題!”

“回主公,據農曹一年來調查發現,在幽並朔平四州內,經過長時間的穩定發展,各地經濟繁榮,農業發展迅速,百姓基本上已不再爲生存問題而擔憂。”

“反而因工商業繁榮吸引了大量人口脫離了農業,在不少地方都出現了不少人將家中土地轉租給外人,然後一家人進城打工賺錢的現象。”

聽了農曹主事如綏介紹,衛朔眉頭一皺,雖說他對這種現象早有預料,但沒想到出現的會這麼早。其實說起來,出現這種情況還是與當前人口稀少有關。

總共就那麼點兒人口,即便不發展工商業,全都以均田制爲基礎從事農業,也足以讓衛朔建立的帝國穩定一二百年,創造像隋唐一樣輝煌的歷史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衛朔野心大啊,他老是擔心隨着人口增加,會出現歷代都不可避免的土地問題。爲了避免出現該問題,衛朔在推行均田制穩定民心的同時,又全力發展了工商業。

結果就出現了今天這樣的問題,工商業的繁榮吸引了一大部分人口脫離了農業,導致從事農業的人口不足,出現了土地拋荒或者向少數人手中集中,均田制僅僅推行了十年就出現了某種程度上的‘崩潰’。

“對此牧府可想到什麼解決辦法?”

裴嶷、高瞻、莫含等人對視一眼後,由莫含站出來道:“主公,經過牧府討論,找出了兩條解決辦法。其一便是以參照歷代經驗堅持以農爲本,限制工商業發展,將流動人口重新逼回土地上。”

莫含剛一說完就看到衛朔眉頭緊皺,他心中頓時瞭然,知道此策不合主公心意。其實莫含本身也不同意推行此策,但面對強大的傳統力量,莫含也無能爲力。

“不行!此策乃重走歷史老路,根本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頂多也就保證王朝一二百年和平。隨着時間推移,當人口越來越多時,土地與人口的矛盾將會越來越嚴重,到時肯定回再次爆發‘黃巾之亂’!”

“爾等皆是才智高絕之輩,討論數日竟只提出這樣一條辦法,實在是太讓我失望了!”

見衛朔毫無不猶豫拒絕了第一個解決方案,莫含心中鬆了一口氣,他出身商賈自然不會像某些傳統士族出身的人那樣奉行重農抑商之策。

衛朔不管現場某些失意的人,他緊盯着莫含繼續問道:“其一已說完,其二呢?

“其二便是繼續堅持遼東推行的農工商並舉之策,但考慮到農工商發展之間存在着相互依存又相互影響關係,牧府打算在原有政策上進行某些微調。”

“哦?都有哪些微調?”衛朔這纔來了興致,忍不住探身向前急問莫含。

“首先在政策上不再堅持均田制,允許百姓自由出售手中土地,以便爲某些想進入工商業的人提供方便。同時這樣做又會讓土地向少數人手中集中,以此防止土地出現閒置。”

“這樣不就又回到了太康年間的老路上?土地掌握在少數世家手中,如此難道不會危及遼東統治嗎?”

面對衛朔的質問,莫含不慌不忙解釋道:“請主公放心,臣等怎能任由少數世家掌控天下土地?根據新政策規定,一戶名下最多隻能購買五萬畝土地,如此既防止了土地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又能不會讓土地過多而成爲負擔。”

“根據農曹調查發現,在大量使用農業機械、牲畜、不請人幫忙的前提下,一個五口之家頂多可照料萬畝左右的良田。再多的話,要麼加大投資招募僱工,要麼就得拋荒部分土地。”

衛朔臉上這才露出幾絲滿意之色,他閉着眼睛沉思了一會兒,又提出另一個疑問,“牧府打算在哪裡推行農業新政策?”

“由於是新政策調整,再加上關中、壩上等地剛剛收復,當地工商業不發達,尚未出現這樣的問題。因此,我等經過商議一致決定只在幽平並朔四州推行,等再過幾年關中、壩州等地發展了起來,然後再根據推行的效果決定是否推廣到其他地方。”

“嗯,牧府考慮的十分周全,其他人還有意見沒?若是沒有那就着手開始執行吧?”

就在這時計曹主事韓矯滿臉疑問道:“主公,既然推行均田制分地沒多久,而今又要鼓勵土地集中,爲何不在新收復的青州等地直接廢除均田制,反而還要大力推廣均田制,如此不嫌麻煩嗎?”

在場不少人聽到韓矯之言,臉上均露出不解之色。顯然很多人都想不明白衛朔爲何要如此折騰,在大多數看來,既然時間證明了均田制不是徹底解決土地問題的良方,那就徹底廢除均田制好了。

衛朔掃視了在場衆人一眼,站起來解釋道:“我知道大家心中都會有這樣的疑問,認爲遼東如此折騰,純粹就是浪費精力、物力、人力!”

“爾等只是看到了均田制的壞處,卻發現通過推行均田制,遼東徹底打破了當地原有利益階層,進而將遼東影響力擴展到最基層。如果沒有均田制,遼東的統治能如此深入到村鄉一級嗎?”

“推行均田制看似多此一舉,其實這是在各地建立遼東統治的必經之路!哪怕因此有重複浪費之嫌,我們也要堅持在新收復的土地上推行均田制,然後經過一段時間發展,再依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如若不然,遼東與魏晉當權者有何區別?”

“原來如此,主公英明,臣等拜服!”聽了衛朔這一番解釋,衆人紛紛恍然大悟。

“好了,別拍馬屁了!”衛朔擺擺手繼續提醒下面臣屬道:“諸位,接下來可就看新政策的推行了,爲了防止有人從中以權謀私,監察署務必做好監督工作。”

“若發現有人掌握的土地遠遠超出牧府規定的數額,哼!我不介意砍幾個人的腦袋!”

“臣等絕不敢以身試法!”

在場衆人聞言凜然,紛紛以一種畏懼的眼神打量着旁邊執掌監察署的臺產。自監察署成立,數年來,臺產可是查處了一大批違紀亂法的官員,很快就在遼東贏得了‘鐵面御史’的美稱!。

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81章 救了一個公主第524章 河西大捷第455章 再次大婚第557章 張賓‘料事如神’第236章 血戰飛狐口第510章 涼州猛將——索苞第209章 高瞻歸來第492章 大戰之後第513章 局勢將變第88章 蘇峻的打算第462章 第二次河南之戰第282章 回師膚施!第308章 名震天下第609章 伐蜀之議第674章 何去何從第479章 青州之爭第245章 發行五銖錢第440章 公主身份公開第565章 石虎、石勒被擒第482章 謝艾智破麻秋第389章 徐兗變局第358章 謝艾的選擇第660章 前哨戰第51章 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第353章 租賃朱涯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112章 騎兵拉練第303章 替拓跋六修請封第150章 尋找鐵礦第481章 形勢不妙第44章 宴會之後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112章 騎兵拉練第239章 敲詐拓跋六修第7章 美好前景!第661章 悅般王的野望第215章 武備學堂第267章 劉遐入關第1章 天顯異象第371章 古代馬六甲第190章 洞房花燭第528章 新長安第546章 范陽陷落第523章 不甘心的祖約、蘇峻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389章 徐兗變局第457章 大戰之前第274章 一刻不得閒第81章 救了一個公主第22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543章 遼東挖坑第144章 玄菟郡(上)第415章 勸降第392章 祖、劉再會第325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526章 接見張茂第131章 炒茶帶來的風暴第613章 平定漠北第420章 元帝登基第17章 青島港第493章 召見呼延謨第348章 欲徵南洋第374章 被激怒的遼東軍第456章 請鮮卑人離開華夏故土第35章 徐州新軍第490章 廣固之戰(下)第165章 遠航南洋第33章 上任第一步第443章 視察遼東第221章 先攻段氏,再滅慕容第256章 淮南羣豪第239章 敲詐拓跋六修第227章 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第323章 謝艾與韋謏第215章 武備學堂第464章 鮮卑主力南下第344章 弄巧成拙第360章 給江東貸款第294章 高調入長安第326章 討胡檄文!第470章 長城會盟(下)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398章 與世家關係轉暖第334章 躁動的琅琊王第86章 兩棲登陸戰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487章 即將鉅變的涼州第191章 王浚稱帝,天下震動!第615章 秋闈將至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398章 與世家關係轉暖第137章 裴穎兒的麻煩第95章 討好曹嶷第249章 裴府門前是非多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第547章 雙方調整第629章 成立內務府第291章 各方反應第541章 信心大增的羯胡
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81章 救了一個公主第524章 河西大捷第455章 再次大婚第557章 張賓‘料事如神’第236章 血戰飛狐口第510章 涼州猛將——索苞第209章 高瞻歸來第492章 大戰之後第513章 局勢將變第88章 蘇峻的打算第462章 第二次河南之戰第282章 回師膚施!第308章 名震天下第609章 伐蜀之議第674章 何去何從第479章 青州之爭第245章 發行五銖錢第440章 公主身份公開第565章 石虎、石勒被擒第482章 謝艾智破麻秋第389章 徐兗變局第358章 謝艾的選擇第660章 前哨戰第51章 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第353章 租賃朱涯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112章 騎兵拉練第303章 替拓跋六修請封第150章 尋找鐵礦第481章 形勢不妙第44章 宴會之後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112章 騎兵拉練第239章 敲詐拓跋六修第7章 美好前景!第661章 悅般王的野望第215章 武備學堂第267章 劉遐入關第1章 天顯異象第371章 古代馬六甲第190章 洞房花燭第528章 新長安第546章 范陽陷落第523章 不甘心的祖約、蘇峻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389章 徐兗變局第457章 大戰之前第274章 一刻不得閒第81章 救了一個公主第22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543章 遼東挖坑第144章 玄菟郡(上)第415章 勸降第392章 祖、劉再會第325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526章 接見張茂第131章 炒茶帶來的風暴第613章 平定漠北第420章 元帝登基第17章 青島港第493章 召見呼延謨第348章 欲徵南洋第374章 被激怒的遼東軍第456章 請鮮卑人離開華夏故土第35章 徐州新軍第490章 廣固之戰(下)第165章 遠航南洋第33章 上任第一步第443章 視察遼東第221章 先攻段氏,再滅慕容第256章 淮南羣豪第239章 敲詐拓跋六修第227章 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第323章 謝艾與韋謏第215章 武備學堂第464章 鮮卑主力南下第344章 弄巧成拙第360章 給江東貸款第294章 高調入長安第326章 討胡檄文!第470章 長城會盟(下)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398章 與世家關係轉暖第334章 躁動的琅琊王第86章 兩棲登陸戰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487章 即將鉅變的涼州第191章 王浚稱帝,天下震動!第615章 秋闈將至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398章 與世家關係轉暖第137章 裴穎兒的麻煩第95章 討好曹嶷第249章 裴府門前是非多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第547章 雙方調整第629章 成立內務府第291章 各方反應第541章 信心大增的羯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