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蟄伏少年(上)

1403年,永樂元年,改北平爲順天府稱北京,恢復被建文帝削去的王爵。更新超快谷王改封長沙,寧王改封南昌。歷時三年的靖難之役以永樂皇帝的完全勝利而告終,靖難之役的功臣們也一一得到了封賞。可就在這個功臣們歡天喜地,建文舊臣希望一切都煙消雲散重新恢復平靜的時候,一個男人帶着另外一個女人跪在了他的妻子與兒子的面前。

王千軍有點無語,來到這個世界已經十年了,這十年來,王千軍一直在做一個乖孩子,不讓母親操心的乖孩子。莫名其妙回到了過去,來到了大明朝,王千軍知道自己回不去了,再也見不到自己的父母。但是,在悲傷過後,王千軍必需面對一個現實,就是在這個世界的父母,同樣是十月懷胎把他生下的母親,還有小心翼翼抱着他一直傻笑地父親。

即便是穿越的新生兒,對外面的世界也是好奇的。很快王千軍就知道了自己所處的朝代,還有父母的身份。他的父親,是燕王的貼身侍衛,親兵。而他的母親,是燕王妃的貼身侍女。而所謂的燕王,就是未來的永樂帝朱棣!

燕王起兵的時候,王千軍才七歲。即便是知道了歷史的結果,但王千軍也無法保證出徵在外的王叢雲的安危。每次王叢雲跟隨燕王出征時,她的妻子燕梓都會抱着王千軍目送大軍出城,而當大軍回城的時候,她也會早早地來到城牆,希望早些看到夫君歸來的身影。

在北平城最危急的時刻,燕梓甚至穿盔甲,拿起長槍與弓箭,跟隨徐王妃登城牆,向攻城的官軍射出弓弩,投擲瓦礫石塊。數次血戰死守後,終於是等到了燕王率大軍回師北平,大敗城外李景隆所指揮的官軍。就是這一戰,燕梓爲了保護徐王妃身中兩箭,依舊奮力格殺了一名官軍校尉,那一天燕梓身穿的血衣、血甲還保留着。

燕梓有護衛徐王妃之功,王叢雲更有救駕的大功,而且不止一次。在攻打濟南城之時,燕王被騙入城,結果坐騎被城門的鐵板砸死,是王叢云爲燕王換了新的戰馬,護送着燕王逃回軍中。接下去在讓燕軍損失慘重的東昌之役中,王叢雲更是護衛着燕王奮勇突圍,數次救燕王出險境,歷時三年的靖難之役打下來,王叢雲脫去衣裳可見到那觸目驚心的一身傷痕。

可偏偏,如此大的功勞,就算無法封侯可以換個高官厚祿、封妻廕子,卻因爲一個女人而全都失去了,還差點沒了性命。看着老爸帶着外面的女人跪在老媽面前的王千軍,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說好,他這個老爸,還真是愛美人不在江山。

燕梓很生氣,她從來沒有這麼生氣過。其實納妾只是件小事,燕王登基後,也就是現在的永樂大帝,靖難之役的功臣們哪個不是歡天喜地,開衙建府,聲色犬馬的。這麼多年了,自從被官軍的弓箭傷了身體,燕梓就知道自己無法再生育了,王家不能就只有王千軍這根獨苗,燕梓也希望王叢雲能夠多納幾個小妾,讓王家開枝散葉,甚至能有一個人能繼承她的燕姓。可南京城的美女那麼多,王叢雲卻偏偏選了個該被送進教坊司的犯官之女。

要知道,進了南京城的永樂皇帝已經殺紅了眼,滅三族還算小的,方孝孺更被滅了十族,奸黨名單的人全部被殺,被牽連者數萬人。可就在這個時候,王叢雲竟然帶着一個犯官之女親自到永樂大帝面前求情,懇請皇將眼前的這個女人賜給他做妾,這下可好,永樂帝對於這個跟隨自己多年的親兵可是動了雷霆大怒,更讓燕梓生氣的是,王叢雲做這件事前根本就沒找她商量過。

如果不是燕梓得到消息後趕緊去找徐皇后,那事情將不堪設想。最後永樂皇帝的怒火在徐皇后的規勸下暫時熄滅了,也想起戰場王叢雲跟隨他身邊出生入死的種種,這才免去了王叢雲的死罪,但卻削去了王叢雲的所有功勳,罰王叢雲到五軍都督府門前當個守門的老兵。最終也把犯官之女劉雪沁送給了王叢雲。

爲了一個女人,失去了所有的功勳,對其他人來說,那是絕對不值得的,甚至是一個天地的笑話,王家的王叢雲在外人眼中就是一個傻子。可只有王叢雲、燕梓還有王千軍明白,王叢雲是多麼喜歡眼前這個女人,已經多少年沒有其他女人讓王叢雲動心過了,在以前的日子裡,不是燕梓不讓王叢雲納妾,是王叢雲眼中只有燕梓,不把其他女人看在眼裡。

憤怒、傷心,還有嫉妒,這讓燕梓久久說不出話來,地的王叢雲與劉雪沁也一直那麼跪着,也不開口說話。王叢雲知道這是自己欠妻子的,是自己的錯,燕梓要打要罰他都認了。而劉雪沁也感激王叢雲與燕梓救了她,如果不是王叢雲與燕梓,劉雪沁早被髮配到教坊司任人凌辱,連妓女都不如,活着就是受罪的生不如死的日子。

看着沉默的三個大人,王千軍也不知道該怎麼說。突然間,燕梓突然很難受地咳了起來,嚇得王千軍趕緊跑到她的背後又是拍背又是送水。王叢雲也很緊張,這是燕梓在戰鬥中落下的老毛病了,天氣一不好或者是一生氣就會咳嗽個不停,嚴重的會咳出血來,接着就是連續躺好幾天。如果母親倒下了,那事情可就大了,一直支撐着這個家的是母親,父親就只會打仗和對永樂帝忠心。

還好,燕梓只是咳嗽了一會,摸了摸王千軍的小手示意她沒事,可還是不說話,不說話就是不肯原諒地跪着的這兩個人。

對父親的作爲,王千軍心裡也生氣,不可能不憤怒!三年靖難之役,王叢雲長年出征在外,家裡的一切都是燕梓操持的,母親爲了這個家勞心勞肺王千軍都看在眼裡。可多年的辛勞,現在卻有被父親出賣的消息,王千軍是堅決站在燕梓這邊。

可話又說回來,這並不是現代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時代。這是在大明朝,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時代。在這個時代,再貧苦的人都有納妾的權力,三妻四妾很正常,奴僕丫鬟也只不過是主人的貨物,可以進行合法的買賣。像王叢雲這樣的男人,可以爲一個女人賭榮華富貴,賭自己的生命。現在有跪在妻子的面前請求原諒,已經是很難的了,真的很難的。

而且重要的是,王千軍並不希望家裡因爲這件事而分裂。王千軍希望有一個溫馨的家,一個雖然有些小摩擦,但一家人卻能夠永遠團結在一起的家。就像他在前世的現代世界裡那樣,一個並不富裕,父母有時候會爲小事發生口角,但大部分時間卻是其樂融融的家。

王千軍看了看母親燕梓,又看了看地跪着的王叢雲,還有他未來的小娘劉雪沁,王千軍無奈地捏了捏鼻子,突然直接來到父親的身邊,猛然跪了下來。

家和萬事興!這就是王千軍現在想要做的,一個人如何連自己的家都管不好,那他不管在外面有多風光,多厲害,回到家也不會開心,也不是一個成功者。王千軍所要得到的其實很簡單,只是一個溫馨的家。

看到王千軍突然跪下,燕梓很是心疼地問道:“傻兒子,你這是做什麼?!”

犯錯了就應該罰,王千軍從小也沒少挨燕梓的戒尺。可對於自己唯一的兒子,她還是無比疼愛的,絕對不會無故懲罰王千軍,現在一家人連兒子都跪了下來,燕梓有點慌了。

慌的不僅只燕梓,王叢雲也是。這個在戰場不知畏懼,不知痛苦,血灑疆場換來一身傷痕的漢子,對自己的兒子那是絕對的溺愛。好幾次燕梓追着王千軍打,都是從戰場回來的王叢雲挺身而出,寧可妻子的戒尺落在自己身,都不肯讓王千軍繼續捱打。

“快起來,地冷,你膝蓋嫩,別跪着啊!”王叢雲一邊焦急地說着,一邊用手去託王千軍,可他的腳卻依舊跪着,這樣身體的平衡明顯保持不住。劉雪沁趕緊護着王叢雲的身體,一邊護着一邊小心地看着燕梓,而此時燕梓的心思都在王千軍的身。

王千軍很強硬地跪在地,膝蓋感受到了地的堅硬與冰冷。王千軍沉穩地說道:“世沒有父親跪着,兒子在旁邊看的道理。而且事情已經這樣了,我長這麼大,看了那麼多,也沒有丈夫向妻子下跪的道理,我的母親也不是河東獅。母親,家和萬事興,只要我們一家人和和睦睦團結在一起,沒什麼難關過不去的。你就原諒父親和小娘。”

王千軍都這樣說了,燕梓還能說什麼?戰場一個什麼都不怕的大老爺們,用針縫傷口的時候哼都不哼一聲,連皇帝都讚歎他是硬漢的男人,如果讓外人知道他對妻子下跪,恐怕會被人笑破大牙的。而且劉雪沁這個姑娘的身世也很可憐,京城內一直在傳那些被髮配教坊司的犯官之女的下場,死亡對那些人來說其實就是一種解脫。

不過燕梓並不認爲永樂皇帝做錯了什麼,成敗論英雄!如果輸的是永樂大帝,輸的是燕王,無論建文帝是多麼的仁慈,北平城內也將成爲一座鬼城,他們這些跟隨燕王討逆奸臣的人都沒有好下場。

看着跪着的丈夫、兒子,還有一邊惶恐不安的劉雪沁,燕梓最後無奈地說道:“兒子長大了,道理一套一套的,可兒子的話也說的沒錯,家和萬事興,只要大家一條心,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只是,劉雪沁我必須要問你一件事!你要老實回答我,你恨皇帝嗎?!”

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下)第十章 年關將至(中)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上)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下)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下)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中)第四章 稚嫩狂言(上)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上)第一章 蟄伏少年(下)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上)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中)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下)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下)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中)第六章 大明鄭和(上)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下)第一章 蟄伏少年(上)第八章 龍口搶命(下)第二章 拜師道衍(下)第一章 蟄伏少年(中)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上)第十六章 徐皇后崩(中)第八章 龍口搶命(中)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上)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下)第九章 真龍天子(上)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中)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中)第二章 拜師道衍(下)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上)第十六章 徐皇后崩(中)第六章 大明鄭和(上)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下)第二章 拜師道衍(中)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中)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上)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中)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中)第九章 真龍天子(下)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下)第七章 救人很難(上)第二章 拜師道衍(上)第三章 林中稚虎(下)第九章 真龍天子(下)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上)第十章 年關將至(上)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上)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上)第六章 大明鄭和(中)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下)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上)第五章 永樂二年(上)第一章 蟄伏少年(中)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上)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上)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下)第四章 稚嫩狂言(上)第三章 林中稚虎(中)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下)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上)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中)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上)第一章 蟄伏少年(上)第七章 救人很難(中)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上)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上)第十章 年關將至(下)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中)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中)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中)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下)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下)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上)第六章 大明鄭和(上)第九章 真龍天子(上)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下)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中)第二章 拜師道衍(中)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中)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中)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上)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上)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下)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上)第四章 稚嫩狂言(中)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中)第七章 救人很難(上)第七章 救人很難(下)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中)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中)第六章 大明鄭和(中)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中)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上)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上)第三章 林中稚虎(下)第九章 真龍天子(上)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下)
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下)第十章 年關將至(中)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上)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下)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下)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中)第四章 稚嫩狂言(上)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上)第一章 蟄伏少年(下)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上)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中)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下)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下)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中)第六章 大明鄭和(上)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下)第一章 蟄伏少年(上)第八章 龍口搶命(下)第二章 拜師道衍(下)第一章 蟄伏少年(中)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上)第十六章 徐皇后崩(中)第八章 龍口搶命(中)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上)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下)第九章 真龍天子(上)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中)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中)第二章 拜師道衍(下)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上)第十六章 徐皇后崩(中)第六章 大明鄭和(上)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下)第二章 拜師道衍(中)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中)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上)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中)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中)第九章 真龍天子(下)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下)第七章 救人很難(上)第二章 拜師道衍(上)第三章 林中稚虎(下)第九章 真龍天子(下)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上)第十章 年關將至(上)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上)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上)第六章 大明鄭和(中)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下)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上)第五章 永樂二年(上)第一章 蟄伏少年(中)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上)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上)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下)第四章 稚嫩狂言(上)第三章 林中稚虎(中)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下)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上)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中)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上)第一章 蟄伏少年(上)第七章 救人很難(中)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上)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上)第十章 年關將至(下)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中)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中)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中)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下)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下)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上)第六章 大明鄭和(上)第九章 真龍天子(上)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下)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中)第二章 拜師道衍(中)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中)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中)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上)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上)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下)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上)第四章 稚嫩狂言(中)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中)第七章 救人很難(上)第七章 救人很難(下)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中)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中)第六章 大明鄭和(中)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中)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上)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上)第三章 林中稚虎(下)第九章 真龍天子(上)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