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救人很難(上)

王千軍笑了,鄭和一眼就看破了他的用心,他不僅不需要緊張,反而應該高興。如果鄭和真的看起來遠洋貿易,也看不起商人的話,他就不會如此的清楚王千軍的用心!

“商人誤國,商人不懂得禮義廉恥,商人讓民心浮動,這些都是那羣衛道士的理由。可誰又想過,南宋一百五十多年,之所以能夠擋住金國的進攻,並且與元朝持續不斷地苦戰,不僅是依靠熱血義士們的前仆後繼,靠的更是南宋強大的國家財富,南宋靠着強大的海外貿易支撐起了百萬大軍。本朝的賦稅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將絕大多數的賦稅來源都集中在農民與土地身,這就是儒家所講的以農爲本,可誰又想過,人口是無限的,土地卻是有限的,農民每年從土地獲得的收入也是有限的。鄭叔叔,你爲你統帥的無敵船隊而驕傲,那你也一定清楚,這支無敵船隊是用多少白銀、黃金所打造的。那一艘寶船光造價就需要白銀五六千兩,這還不包括各種航海所需物品!大明與西洋各國是有朝貢的關係,也允許西洋各國將帶來的貨物在市場販賣,但我大明並沒有從中得到什麼實際的利益,百姓更是如此。西洋之行絕對不止一次,而每次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鄭叔叔,這是在坐吃山空。你也不願意見到有一天,大明的船隊無法再遠航海外,朝中的官員們甚至以開源節流爲藉口將所有的寶船鑿沉?!”

王千軍的神色變了,語氣也變了,不再是一個孩子。對於王千軍這一變化,李虎涵早已習慣,她只需要站在一旁聽就夠了。而鄭和明顯有些不習慣王千軍這樣的變化,原本還嚴肅的面孔突然呆了一會,好不一會才笑了。

鄭和是在笑,可卻是在苦笑。他搖着頭苦笑,因爲他覺得王千軍所說的,很可能會變成事實。鄭和苦笑着說道:“不想,絕對不想,大明的無敵船隊不僅是我一個人的心血,更是天下人的心血,如果真有那麼一天,那將是我大明的巨憾!可是,要如同千軍你所說,很難,很難!千軍,你學的該不會是雜家?呂不韋那套?!”

雜家,其實很大程度就是商家,一個令所有商人歌頌和嚮往千年的呂不韋,也是文人們一起攻擊商人們的藉口。

王千軍微笑着搖頭回答道:“智者務其實,愚者爭虛名。我只學強國富民之道!本朝的賦稅遲早會出大事的,不能將所有複雜繁瑣的賦稅都壓在平民百姓身,否則將是官逼民反!商稅可強國,商業可富民,這纔是可行之道。鄭叔叔,朝廷的邊患未平,大軍一起,兵馬錢糧告急,會有機會的。更何況,無論是大明律法還是《皇明祖訓》都沒說禁止海外貿易,山東、浙江、福建、兩廣的商人們,他們只需要一個平臺,一個可以相對安全的航線就足夠了。所以,設使館只是開始,航海圖則是鑰匙。”

設使館、廣發航海圖,這些都是鄭和可以做到的,也是力所能及的。一切就看鄭和怎麼想了,最起碼,跟鄭和這樣的內侍宦官,武將出身的人交談,比跟一羣理學呆子要容易。

鄭和在思考,沉默之中,李虎涵也在思考。王千軍所說的,所做的,都是儒家籍反對的,士人們看不起的,這樣做真的可以嗎?!李虎涵在思考中突然發現,自古在歷史留名的改革成功者,無一不是走非常之路,這正是李虎涵所要的!既然如此,那就乾脆跟王千軍一路走到底,一條道走到黑好了。

“千軍小師弟,你所說的這些,還有誰知道?!”鄭和終於是有了結論。

王千軍伸出自己的手指,一個一個地數到:“道衍師父,了空師兄,鄭和師兄,還有就是虎涵了。連我的父母都不知道!”

聽到這樣的結果,鄭和點了點頭說道:“不要再讓其他人知道了,我會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其他的,就看天意,天意如何?我們不知道,也無法影響天意。但是有一點我很高興,那就是道衍師父收下了你,大明日後一定會有一位名流千古擎天之臣。”

鄭和答應了,也在誇獎王千軍。只是,王千軍並沒有很興奮,他連第一步都沒有走出去。他調皮地說道:“不要遺臭萬年就行了。但是我相信,鄭叔叔之名一定可以名流千古,因爲鄭叔叔是大明遠洋第一人!鄭叔叔與大明的無敵船隊,一定會在史大特的。”

鄭和離開了,無論是武將,還是道衍弟子的身份,所以王千軍相信鄭和是一個一諾千金的人。更何況,這件事跟鄭和的西洋之行也有關,朝廷擁有龐大的財力,才能支持其龐大的遠洋船隊,鄭和的夢想正是那遙遠的聖城麥加。

房間裡又剩下了王千軍與李虎涵兩個人,沒有外人,王千軍一把將李虎涵抱了過來,抱在了自己的大腿。他還小,所以身的某些機能還沒辦法用。可是,他喜歡抱着李虎涵的感覺,軟軟的,很溫軟。遙想還沒有穿越的時候,爲了追一個女孩子,他做過很多蠢事,也幹過很多傻事,以爲真情可以得到一切,可結果也只是牽一牽手而已,最終被比他有錢有車的人橫刀奪愛,敗得十分難看。

而來到這個世界,小小年紀就有屬於自己的貼身小丫鬟,隨便表面很聽話,可內心卻有很多花花腸子,可這樣更好。王千軍不要花瓶,說句不好聽的,等自己有權有勢了,要多少花瓶有多少花瓶,要什麼樣的花瓶就有什麼樣的花瓶。隨着鄭和船隊遠航的開始,黑人、阿拉伯人、白人美女都不是問題!

王千軍珍惜他身邊的小老虎,喜歡她那堅定又充滿靈性的眼睛。喜歡她表面溫柔,內心卻無比強硬的性格。用美色來獲取寵愛的,美色會隨着年華增長而衰退;而用智慧來獲取寵愛的,智慧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增加。這纔是王千軍需要的女人。

“涵兒,你是喜歡珍珠做的項鍊呢?還是手鍊呢?我想等鄭叔叔回來,鄭叔叔一定會帶來讓你無比驚喜的珍珠首飾的,呵呵。”

王千軍笑着捏了捏李虎涵的小臉,還趁機親了一口那嫩嫩的臉蛋。李虎涵並不迴避,但也沒有抓住機會獻媚,她說道:“少爺,無論是什麼首飾,只要是少爺你送給我的,我都會開心。只是少爺,我覺得有些話你還是儘量不要這麼早對外人說比較好,因爲少爺說要走的路還沒有邁開步子,這個時候布棋子還太早了。大海茫茫,世道無常,即便是風光一時的李家,最終也有被籍沒的一天。”

李虎涵這是在警告王千軍,這個時候很多事情還沒有定數,還是小心爲好。王千軍又親了李虎涵一口,不過這一次親的是嘴脣,李虎涵整張臉又紅透了,可也不敢反抗。

“沒事,鄭叔叔不是一般人。天意難測,可也有很多事卻已經是註定的,現在唯一讓我頭疼的就是,那個人我到底要不要救。至於我未來的前途,我要如何入仕,師父和父親自然會爲我安排。”

王千軍既然拜了道衍爲師,道衍自然會爲王千軍安排好前途,絕對是可以影響朝廷,可以再永樂帝身邊的職位,這個不用王千軍煩惱,也輪不到他開口說話。王叢雲那邊也有很多人情可以用,爲了自己的兒子,王叢雲再苦再累再沒面子也願意做。

只是,一聽到王千軍準備要救的那個人,李虎涵也皺起了小眉頭,她也很苦惱。要救那個人太難了!也太危險了。永樂帝要除去的人,到現在還沒有一個人保得住,即便是黃子澄,這個道衍懇求永樂帝不殺的人,最終還是被永樂帝滅了十族。雖然這裡面有很大程度是黃子澄自找的!

對於王千軍要救的那個人,李虎涵即使沒見過他,也聽過他的事情。李虎涵很尊敬那個人,也很佩服那個人,與自己的父親李景隆相比,李虎涵認爲根本就是天地下的差別。如果當初統帥建文大軍的不是李虎涵的父親,而是他!那大明絕對不是如今這個局面,可惜建文帝用錯了人,也信錯了人!

“少爺,我還是覺得,最好不要冒這個險。皇要殺的人,誰也保不了,誰也救不下!當年靖難軍進城前,道衍大師曾經懇求過皇放過黃子澄大人了,道衍大師當時只求了皇這件事,可最終黃子澄大人還是被殺,更別滅了十族。少爺,你真要救那個人的話,這是在拿你的前途還有身家性命在賭啊!”

說到這,李虎涵很害怕,全身都在顫抖。王千軍用力地抱住她,讓她覺得舒服點。李虎涵已經決定跟隨王千軍,這是一個會疼她,也尊敬她的男人,李虎涵實在害怕,害怕自己又會失去一切。老天爺纔剛剛給了她一點希望,她不願意這個希望如夢般破碎!

第八章 龍口搶命(上)第七章 救人很難(上)第五章 永樂二年(中)第九章 真龍天子(下)第七章 救人很難(中)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中)第三章 林中稚虎(中)第八章 龍口搶命(下)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下)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中)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下)第八章 龍口搶命(上)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上)第十六章 徐皇后崩(下)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上)第六章 大明鄭和(中)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上)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中)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上)第八章 龍口搶命(上)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下)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下)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下)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下)第二章 拜師道衍(上)第二章 拜師道衍(下)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下)第十六章 徐皇后崩(下)第二章 拜師道衍(下)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中)第七章 救人很難(下)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上)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上)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下)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上)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中)第三章 林中稚虎(下)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下)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上)第七章 救人很難(上)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下)第八章 龍口搶命(下)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中)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中)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下)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下)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上)第五章 永樂二年(下)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下)第四章 稚嫩狂言(上)第三章 林中稚虎(上)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下)第十章 年關將至(下)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中)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中)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上)第二章 拜師道衍(下)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下)第二章 拜師道衍(中)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上)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上)第三章 林中稚虎(中)第十六章 徐皇后崩(下)第三章 林中稚虎(上)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上)第一章 蟄伏少年(下)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下)第七章 救人很難(上)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上)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下)第十章 年關將至(下)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下)第一章 蟄伏少年(下)第十章 年關將至(中)第四章 稚嫩狂言(下)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上)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中)第六章 大明鄭和(上)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下)第三章 林中稚虎(上)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下)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中)第十六章 徐皇后崩(中)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上)第九章 真龍天子(下)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中)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中)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上)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上)第十章 年關將至(中)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下)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下)第四章 稚嫩狂言(下)第十章 年關將至(中)第七章 救人很難(中)第六章 大明鄭和(中)第一章 蟄伏少年(下)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下)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中)
第八章 龍口搶命(上)第七章 救人很難(上)第五章 永樂二年(中)第九章 真龍天子(下)第七章 救人很難(中)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中)第三章 林中稚虎(中)第八章 龍口搶命(下)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下)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中)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下)第八章 龍口搶命(上)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上)第十六章 徐皇后崩(下)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上)第六章 大明鄭和(中)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上)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中)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上)第八章 龍口搶命(上)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下)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下)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下)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下)第二章 拜師道衍(上)第二章 拜師道衍(下)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下)第十六章 徐皇后崩(下)第二章 拜師道衍(下)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中)第七章 救人很難(下)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上)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上)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下)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上)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中)第三章 林中稚虎(下)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下)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上)第七章 救人很難(上)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下)第八章 龍口搶命(下)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中)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中)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下)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下)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上)第五章 永樂二年(下)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下)第四章 稚嫩狂言(上)第三章 林中稚虎(上)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下)第十章 年關將至(下)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中)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中)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上)第二章 拜師道衍(下)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下)第二章 拜師道衍(中)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上)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上)第三章 林中稚虎(中)第十六章 徐皇后崩(下)第三章 林中稚虎(上)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上)第一章 蟄伏少年(下)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下)第七章 救人很難(上)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上)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下)第十章 年關將至(下)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下)第一章 蟄伏少年(下)第十章 年關將至(中)第四章 稚嫩狂言(下)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上)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中)第六章 大明鄭和(上)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下)第三章 林中稚虎(上)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下)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中)第十六章 徐皇后崩(中)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上)第九章 真龍天子(下)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中)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中)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上)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上)第十章 年關將至(中)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下)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下)第四章 稚嫩狂言(下)第十章 年關將至(中)第七章 救人很難(中)第六章 大明鄭和(中)第一章 蟄伏少年(下)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下)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