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下)

“哈哈,放心!孫提督的奏摺裡我清楚地看到有我們兩人的名字,孫提督還保證,神機營不僅負責我們之前的投資,還多撥給我們兩百貫的大明寶鈔作爲獎賞,皇的賞賜另說。千軍,孫提督還有神機營裡的其他將官對咱們手的鳥銃很是重視。工匠那邊已經分好了組,打算先分工製作一百支出來。”

分工協作,流水線式的製造方式在明朝的作坊內早已有了,一般都是由當徒弟的進行最基本的製作,再由師父進行核心處理。有了前幾次的經驗,後續要在短時間內打製作出一百支鳥銃並不是太大的問題。

“如果是這樣,那就多謝孫提督了。只是兩百貫大明寶鈔也太少了?!紀綱手下人跑一趟蘇北最少也能撈幾十萬兩銀子,那可是真金白銀。呵呵。不過那是別人的命,跟我們有關。這鳥銃的確要大規模使用有才威力,我大明也一向喜歡在戰場集中火器轟擊,那場面一定很震撼。可我覺得,這鳥銃的裝彈時間有點長了,我用了三十個息的速度射擊一次,你則用了十五個息,可還是太慢。”

一息,也就是一個呼吸,一個呼吸大概兩秒左右的時間。慕容清明這種火器高手也要用三十秒來射擊,全身裝備的步兵一白米衝刺大概有二十秒,這還不算騎兵的衝鋒!也就是說,如果單獨一個人使用鳥銃的話,也只能射擊一次,第二次勉強裝填完畢敵人就近身了。

“那你想多快?!”慕容清明這話一出口,他本人就以最快的時間重新裝填一次鳥銃,這次用了十一息的時間。後面當然又是一聲槍響。

再次命中目標後,慕容清明說道:“戰爭,不能只靠一種兵器取得勝利。出了鳥銃外,我們還有保護衆人的刀牌手,還有射得更遠的弓弩手,還有近戰的長槍兵。當然了,絕對不能忘了火炮的可怕,在火炮的威力下,再堅固的城池都將被轟塌,再堅固的兵陣也將變得四分五裂!還有無數其他的火器,未來,是火器稱雄的天下!聽!”

這裡是神機營的地盤,從不遠處不斷傳來各種爆炸聲,神機營平常練什麼,當然是各種火器。整個神機營有步兵三千六百人,全部裝配火器;騎兵一千人人;炮兵四百人包括野戰重炮及大連珠炮;共計官兵五千人。

裝備火器有步兵火銃霹靂炮三千六百杆;合用藥九千斤;重八錢鉛子九十萬個;大連珠炮多管火銃兩百杆;合用藥六百七十五斤;手把口炮兵防身用手銃四百杆;盞口將軍野戰重炮一百六十位。這種獨立槍炮部隊建制在當時中國乃至世界各國都處於領先地位,比歐洲最早成爲建制的西班牙火槍兵要早一個世紀左右。

慕容清明看清楚了未來熱兵器的發展,但他卻看不到日後明朝的,滿清以弓馬騎射入關,留頭不留髮的那天!清兵入關後由於擔心漢人的火器製造威脅其統治地位,禁止地方官自行研製新炮,甚至禁止百姓學習火器鑄造技術。以至於從康熙統一全國後一直到鴉片戰爭,清朝有關火藥的著作屈指可數。以至於兩百年後英國人再打過來時,發現我們用的火炮尚不及明末時的水平。

“聽到了,進營就聽到了。真的很壯觀,日後的戰場,前鋒將不再是騎兵,而是火炮。先用火炮轟,再用鳥銃射,接着纔是騎兵的衝鋒,最後纔是步兵的清剿。對了,小於呢?還沒過來,他還沒玩夠啊?!”

於天瀾也在神機營裡,不過他喜歡火器就只有火炮,其他的沒什麼興趣。如果不是於天瀾錄屬錦衣衛,神機營的人早就想辦法挖人了,慕容清明與於天瀾都是神機營需要的人才。可無論神機營多麼吸引慕容清明和於天瀾,兩人還是喜歡錦衣衛,因爲錦衣衛的俸祿不僅高,領的還是全額。人總是要生存的。

“他啊!正在跟人打賭呢?賭誰的盞口將軍打得準,這次小於的對手可是神機營裡的神炮手,神機營裡的人輸他太多了,這面子一定要爭回來。千軍,你剛纔說的那些話我很贊同!可要是讓三千營的那些人,還有五軍營的將士們聽到了,他們可會很生氣的!”

熱兵器替代冷兵器是潮流,但大明現在還是一個尚武的時代,即便到中後期文人的地位高於武將,練武的文人也不在少數。很多文官也是弓馬嫺熟,可領兵殺敵。只是,這樣的人太少了。

“我剛纔說的是大戰,在龐大的戰場,火器將決定勝負。但在小規模的戰爭中,勝負的關鍵還是將士手中的刀劍。對安南的征討立下大功的正是咱們手中的火器,不是嗎?!只可惜,咱們手的火器還有很多缺點,太笨重了,射程也不夠遠,威力還不夠大,射速也慢。現在鳥銃出來了,下一個就該折騰火炮了。不過我這裡還有些小東西,你來看看!”

王千軍一一將準備好的東西擺在放火藥的木桌,分別是三樣東西,與食指一樣大的小竹筒,一個小竹筒一樣大小的陶瓷筒,還有一個同樣大小,體積也一樣的銅小筒。看着王千軍拿出來的東西,王千軍也不需要說什麼,慕容清明看一眼就明白了,一個個抓在手中感受着不同的手感。

竹做的,陶瓷做的,銅做的,手感都不一樣。接着,拿來了火藥,也拿來了鉛彈,先將鉛彈放進筒子裡,再倒入火藥。每個筒子都有封口的蓋子,一一蓋住後,分別搖晃了幾次,慕容清明在感受。

王千軍這個時候也過來幫忙,兩人相視一笑後,各自拿起了一個裝好彈藥的小筒子,打開封蓋快速地將裡面的火藥與鉛彈倒入鳥銃內,壓膛、開火門、點燃火繩、射擊!一氣呵成。這一次,王千軍用了二十秒的時間,而慕容清明則比王千軍少用了兩秒。

慕容清明又拿起了剩下的陶瓷筒子,再次射擊後不得不感嘆道:“我以前怎麼就沒想到呢?還是千軍你的腦子好使。有了這東西,裝填火藥與鉛彈的速度快了許多,也容易了很多,也不用擔心在激烈的戰場倒入火藥過少還是過多的問題了。同樣,火炮也可以,只需要將火炮所需的火藥先用紙包好就行了,這樣也就不怕火藥太多炸膛了,火炮的裝填間隔也會加快。千軍,孫提督應該重謝你纔對,你可是爲整個神機營解決了一個大麻煩!”

神機營的人當然應該重謝王千軍,因爲王千軍的小辦法讓火器的射速更快了,戰場的威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神機營可沒少被五軍營和三千營的人非議,原因就是如果不給神機營足夠時間準備的話,神機營的火器根本就發不出應有的威力。即便是匆忙準備好了應戰,也因爲火器射速的問題被大大的削弱。

“小聰明而已,登不大雅之堂。如果你有辦法讓孫提督重謝我的話,我當然很高興。只是到最後,發下來的錢還是要投到火器裡,怎麼算都不划算。哈哈!那你覺得,到底要用什麼材料好?!竹子做的最便宜,銅製的最貴,陶瓷做的不容易潮溼。”

每一樣纔料都有自身的優點,慕容清明也覺得不好選擇。他思考了好一會,鳥銃都放在了架子,手裡就抓着三個小筒,說道:“竹製的便宜,但放久了,下雨的話裡面的火藥容易潮溼。陶瓷做的的確不容易潮溼,可也容易掉在地摔壞,燒製起來也麻煩。最好的就是銅製的,用模具的話做起來也不會太麻煩,唯一一點不好就是太貴了。算了!這種事,讓爲者去考慮好了。我們只需要把竹製的和銅製的送去就行了。是?!”

沒錢用竹子,有錢用銅。這是慕容清明的意見,王千軍點頭認同,這些的確不用他們來考慮。面覺得用哪個更好,就選哪個好了。爲了節省,面就會先用竹子的。爲了花錢,從中撈點好處,用銅的對士兵好,對自身也好。

“那不是小於嗎?怎麼連長風都來了,他可不怎來神機營這地方。小於,贏了沒?!”於天瀾終於是來了,身邊還跟着納蘭長風。一向自認武藝高強的納蘭長風不怎麼喜歡神機營這種地方,這不符合武人嚴格要求自己的原則。

於天瀾一臉垂頭喪氣的樣子來到了王千軍的身邊,說道:“輸了。人家可是神機營第一神炮手,這裡有一半的炮手都是他教出來的。還好,我輸得不難看,每炮都命中目標,就是沒他那麼神準。就是十貫的寶鈔沒了,最近手頭可要緊了。千軍,有錢不,借我點,等發糧餉了我就還你!”

“有,但要過幾天,到時候借你二十貫寶鈔。長風,有事嗎?!”納蘭長風不會沒事跑神機營,他一來就一直在看王千軍,這事肯定跟王千軍有關!

第五章 永樂二年(中)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下)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下)第十章 年關將至(中)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中)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下)第八章 龍口搶命(下)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中)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上)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上)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下)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中)第七章 救人很難(上)第一章 蟄伏少年(中)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上)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下)第七章 救人很難(中)第九章 真龍天子(下)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下)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中)第一章 蟄伏少年(中)第五章 永樂二年(中)第一章 蟄伏少年(上)第八章 龍口搶命(中)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下)第二章 拜師道衍(上)第一章 蟄伏少年(中)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下)第十章 年關將至(中)第一章 蟄伏少年(中)第四章 稚嫩狂言(上)第九章 真龍天子(中)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下)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中)第六章 大明鄭和(中)第十章 年關將至(上)第五章 永樂二年(下)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中)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上)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上)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上)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中)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上)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下)第八章 龍口搶命(中)第十六章 徐皇后崩(下)第三章 林中稚虎(下)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下)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下)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上)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下)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中)第三章 林中稚虎(下)第三章 林中稚虎(上)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下)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上)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中)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上)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中)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下)第七章 救人很難(下)第二章 拜師道衍(下)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上)第三章 林中稚虎(中)第一章 蟄伏少年(中)第七章 救人很難(下)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上)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上)第八章 龍口搶命(下)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中)第四章 稚嫩狂言(中)第二章 拜師道衍(上)第六章 大明鄭和(下)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下)第五章 永樂二年(下)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上)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下)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中)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上)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下)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下)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下)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中)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下)第十六章 徐皇后崩(下)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下)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上)第十六章 徐皇后崩(下)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下)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上)第六章 大明鄭和(上)第二章 拜師道衍(上)第七章 救人很難(下)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中)第八章 龍口搶命(上)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中)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中)第四章 稚嫩狂言(上)
第五章 永樂二年(中)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下)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下)第十章 年關將至(中)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中)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下)第八章 龍口搶命(下)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中)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上)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上)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下)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中)第七章 救人很難(上)第一章 蟄伏少年(中)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上)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下)第七章 救人很難(中)第九章 真龍天子(下)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下)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中)第一章 蟄伏少年(中)第五章 永樂二年(中)第一章 蟄伏少年(上)第八章 龍口搶命(中)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下)第二章 拜師道衍(上)第一章 蟄伏少年(中)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下)第十章 年關將至(中)第一章 蟄伏少年(中)第四章 稚嫩狂言(上)第九章 真龍天子(中)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下)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中)第六章 大明鄭和(中)第十章 年關將至(上)第五章 永樂二年(下)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中)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上)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上)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上)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中)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上)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下)第八章 龍口搶命(中)第十六章 徐皇后崩(下)第三章 林中稚虎(下)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下)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下)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上)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下)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中)第三章 林中稚虎(下)第三章 林中稚虎(上)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下)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上)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中)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上)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中)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下)第七章 救人很難(下)第二章 拜師道衍(下)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上)第三章 林中稚虎(中)第一章 蟄伏少年(中)第七章 救人很難(下)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上)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上)第八章 龍口搶命(下)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中)第四章 稚嫩狂言(中)第二章 拜師道衍(上)第六章 大明鄭和(下)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下)第五章 永樂二年(下)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上)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下)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中)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上)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下)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下)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下)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中)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下)第十六章 徐皇后崩(下)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下)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上)第十六章 徐皇后崩(下)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下)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上)第六章 大明鄭和(上)第二章 拜師道衍(上)第七章 救人很難(下)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中)第八章 龍口搶命(上)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中)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中)第四章 稚嫩狂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