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林中稚虎(下)

“王公子你好。”了空很和氣地跟王千軍打了聲招呼,可沒想到王千軍卻幾步跑到他的身邊,先是捏了捏他腰的肉,接着又擺弄起了空和尚那粗大的胳膊。

了空腰的肉很硬,那可不是肥肉,全是硬的捏不動的肌肉。王千軍擺弄着了空的右臂,讓他將手臂擡起,了空明白王千軍的意思,很樂意地擡起右臂,小手臂向彎曲,顯現出手臂的強壯肌肉。王千軍如同猴子般直接吊在了了空的手臂,雙腳直接離地。

“好了,別鬧了!”看到王千軍如此的玩鬧,原本內心嚴肅的道衍一陣的無力感,眼前的這個人,還是個孩子。可自己此時,卻有殺他的心。道衍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麼了,既害怕王千軍,又渴求着這個孩子能成爲他的弟子。

道衍發話了,王千軍也就從了空的手臂下來。了空此時也不明白,爲什麼他的師父要他在關鍵時刻,殺了這麼一個調皮可愛的孩子。

可讓道衍和了空兩人沒想到的是,王千軍走回到道衍身邊時,開口卻是一句:“大和尚,了空和尚是你佛心的寄託嗎?!”

就這一句話,讓兩人的心在瞬間繃緊,因爲王千軍說得一點都沒錯,了空和尚正是道衍和尚佛心的寄託,也是他佛法的繼承者。眼前的這個孩子,並不是表面的那麼簡單!

道衍點了點頭回答道:“沒錯,小子猜得很對。既然你問了貧僧,那貧僧也想問你一句,你怎麼看忠這個字?”

道衍的語氣很輕鬆,也只有在輕鬆的心情下,王千軍才能說出真心話。只是在道衍輕鬆的語氣下,內心卻壓抑着巨大的殺意。三歲看大,十歲看老。有些事並不需要時間來證明對錯,都是註定的。

被道衍這麼問,王千軍突然笑了,因爲這個問題真的是太好笑了。道衍這個鼓動燕王造反的野心家,他竟然在問王千軍什麼是忠?!這當然很好笑。只是,當王千軍開心大笑的時候,王千軍也感受到另外兩個大人身的殺意,所以他很快就不笑了。

“大和尚,你老了,也變善良了。只是,病虎始終是老虎,還是會吃人的。好啦,我不笑了,只是還是有點忍不住,但我也理解你對大明朝的忠誠,對皇的忠心。不過你問我的忠,是隻會愚忠的讒臣還是真正的忠臣?!”

愚忠的讒臣與真正的忠臣,道衍有點不明白王千軍的意思。什麼是愚忠道衍懂,可什麼是真正的忠臣,他不明白。也不明白什麼是愚忠的讒臣。

“你笑得很對,因爲我的確是一個造反的陰謀家。無論史被如何修改,天下百姓也只會記得我道衍是如何煽動皇奪取建文帝江山的,這是改不了的。可你能告訴我,什麼叫愚忠的讒臣,什麼叫真正的忠臣嗎?!”

道衍這是在向王千軍求教,連了空和尚都發現,他們兩個大人反而被王千軍這個十歲的小孩牽着鼻子走。而這個孩子,剛纔還如同好奇的孩童一般,對自己這一身的肌肉很好奇,將自己當成一個好玩的玩具,這落差實在太大了。

王千軍吐了吐舌頭,故意轉了一下身,臉原本嬉笑的神情消失了,換成了另外一副無比嚴肅的表情。王千軍說道:“昏君也有忠臣,暴君紂王也有忠臣比干,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也有他的忠臣,但即便是比干也只是一個愚忠的臣子而已!在我看來,只說不做就是饞臣,將一切的希望都寄託在君王的身,沒有任何作爲,只會表達所謂的忠心,甚至以諫言皇帝而被處死爲光榮的人,都是饞臣!真忠臣,把權壓奸臣!倘若岳飛可以堅持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個道理,南宋就不是史的南宋,倘若盛庸、鐵鉉、還有駙馬梅殷可以壓制不懂兵的李景隆、齊泰、黃子澄,將軍權抓在手全力與燕軍作戰的話,靖難之役的勝負就難料了!所以在我看來,真忠臣把權壓奸臣!一個真正忠臣,不僅要忠於皇帝,更要忠於國家,忠於天下萬民!”

狂言、妖言、也是野心家的藉口!如果王千軍這些話被其他人聽到,那王千軍就只有一個下場,那就是人頭落地。了空和尚聽完王千軍的話後,整個人馬變了,他在等待道衍的命令,如此亂臣賊子的言論,了空覺得道衍一定會殺了王千軍。

可是,讓了空想不到的是,道衍笑了,而且笑得很大聲!他沒有讓了空動手,而是把手放在了王千軍的頭,了空以爲道衍要親自動手,可道衍卻只是摸了摸王千軍的頭,如同一個長輩正在疼愛他的後備一樣,甚至有一種父子的感覺。

道衍沒有殺王千軍,因爲他是道衍,離經叛道的道衍,昔日煽動燕王造反的野心家,陰謀者。所以他更加理解王千軍話中的意思,熟讀史的他也明瞭歷代忠臣的可悲、可笑。將一切的希望都寄託在了無能的昏君之,用自己悲壯的死亡來爲腐朽潰敗的王朝陪葬,將一切的錯都歸咎在奸臣的身。這些人不是沒有想過,把權壓倒奸臣!將昏君的權力抓在自己的手,匡扶社稷於危難之中。只是他們不敢!因爲他們這樣做,在後世人的眼中,他們就不再是忠臣,而是權臣,甚至成了新的奸臣。只顧身前身後名的忠臣們,又有誰去關心那些在戰亂中受苦的百姓,關心被外族奴役的漢族,關心被新的統治者斬盡殺絕的前朝皇室!

只是,道衍也很清楚,王千軍的這些話往往都是歷代權臣、奸臣的藉口。所以他還要問,還想知道更多王千軍的想法。而此時的王千軍,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也想把自己內心的所有想法說給道衍聽。因爲在這個時代,王千軍是一個孤獨者,很多事情,很多感受,都不能說給其他人聽。

“可是,孩子,你知道嗎?你的言論,往往是權臣、奸臣的言論。而且無論你做了什麼,後世都會罵你是權臣,是奸臣。更重要的是,當今皇並不是昏君,大皇子與皇長孫也是可造之材!”

道衍已經決定支持大皇子成爲太子,正是王千軍在三天前的建議堅定了他的決心,袁珙也是一樣。只是,這就說到了一個關鍵,當今皇的確不是昏君,大皇子也是仁愛之人,皇長孫的資質也是永樂帝看重和認可的。既然當朝不會有昏君出現,那王千軍的真忠臣一說,也就成了權臣與奸臣的藉口。

如果王千軍是這個世界的人,並不是從現在穿越而來,他也說不出這樣的道理,也看不到大明朝一直隱藏的暗疾。可正是因爲他來自現代,所以王千軍纔看得那麼清楚!王千軍想要改變很多失望與無奈,盡他的全力去改變。可是,這條路可以走多遠,王千軍不知道。小鷹還沒有真正展翅翱翔天際,也許一場大風颳來,小鷹就會折翅。即便是林中的稚虎,也有可能喪命在其他成年野獸的利爪之下。

“知道啊,當今皇即便不是千古一帝,也是五百年難得一出的聖君。大皇子仁愛,皇長孫聰慧,都不是昏君。只是大和尚你忘了,忘了我寫給你的信,最後提到的嗎?人無近憂,必有遠慮!”王千軍還沒有改變對道衍的稱呼,因爲還不是時候,他最想對道衍的稱呼是老師,大和尚已經是一個很大的尊稱了。

“誰知大明百年後?是這句嗎?你指的是什麼?”道衍之前對這句其實並不在意,一個皇朝的興衰,似乎都是天註定的。而且道衍也不覺得大明現在的制度有什麼不對。只是,王千軍的出現,他那離經叛道的思想讓道衍猛然之間有所頓悟,卻又無比的模糊。

“我想說,可是我說了那麼多,口很渴,想坐下休息一下,可以嗎?”王千軍始終是個十歲的孩子,身體和精神都不算成熟,即便靈魂是個成年人,可身體和精神也會疲憊。

只是,王千軍剛纔所言,所闡述的,怎麼看都不像一個孩子,讓兩個和尚都忘了他只是一個孩子。現在,王千軍喊累了,這才讓兩個和尚想到,他還只是一個孩子。

道衍笑了,笑得很輕鬆,他說道:“好的,好的,休息一下,喝點酸梅湯,了空親自煮的酸梅湯。孩子你可要知道,了空不僅繼承了我的佛家修爲,也有着一手好廚藝。唯一令貧僧不滿的就是,他總是守不住酒戒,還經常開葷戒!”

被道衍當場揭短,了空和尚有點害羞,趕緊辯解道:“師父,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嗎?酒肉穿腸過,佛主心中留。只要我心中有佛,佛在我心中就夠了。呵呵,我現在就去把煮好的酸梅湯拿出來。”

第七章 救人很難(中)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中)第七章 救人很難(上)第六章 大明鄭和(上)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上)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下)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下)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中)第三章 林中稚虎(下)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下)第十章 年關將至(中)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中)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中)第六章 大明鄭和(中)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下)第一章 蟄伏少年(下)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上)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中)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中)第一章 蟄伏少年(上)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下)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上)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上)第十章 年關將至(下)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下)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下)第六章 大明鄭和(中)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下)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中)第六章 大明鄭和(上)第一章 蟄伏少年(中)第四章 稚嫩狂言(中)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下)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下)第六章 大明鄭和(上)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下)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上)第五章 永樂二年(中)第九章 真龍天子(中)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上)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上)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中)第二章 拜師道衍(下)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中)第八章 龍口搶命(下)第九章 真龍天子(中)第五章 永樂二年(下)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上)第一章 蟄伏少年(上)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中)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中)第四章 稚嫩狂言(中)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中)第七章 救人很難(下)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中)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上)第二章 拜師道衍(上)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上)第十章 年關將至(中)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下)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下)第五章 永樂二年(上)第二章 拜師道衍(上)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中)第九章 真龍天子(下)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上)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中)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下)第三章 林中稚虎(中)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中)第六章 大明鄭和(中)第三章 林中稚虎(下)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中)第二章 拜師道衍(上)第一章 蟄伏少年(下)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上)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中)第六章 大明鄭和(上)第三章 林中稚虎(中)第十六章 徐皇后崩(上)第九章 真龍天子(上)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下)第十章 年關將至(上)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上)第五章 永樂二年(中)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中)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下)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下)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中)第五章 永樂二年(上)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下)第二章 拜師道衍(上)第一章 蟄伏少年(下)第十章 年關將至(下)第二章 拜師道衍(中)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下)第一章 蟄伏少年(上)第一章 蟄伏少年(上)
第七章 救人很難(中)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中)第七章 救人很難(上)第六章 大明鄭和(上)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上)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下)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下)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中)第三章 林中稚虎(下)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下)第十章 年關將至(中)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中)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中)第六章 大明鄭和(中)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下)第一章 蟄伏少年(下)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上)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中)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中)第一章 蟄伏少年(上)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下)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上)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上)第十章 年關將至(下)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下)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下)第六章 大明鄭和(中)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下)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中)第六章 大明鄭和(上)第一章 蟄伏少年(中)第四章 稚嫩狂言(中)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下)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下)第六章 大明鄭和(上)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下)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上)第五章 永樂二年(中)第九章 真龍天子(中)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上)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上)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中)第二章 拜師道衍(下)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中)第八章 龍口搶命(下)第九章 真龍天子(中)第五章 永樂二年(下)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上)第一章 蟄伏少年(上)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中)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中)第四章 稚嫩狂言(中)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中)第七章 救人很難(下)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中)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上)第二章 拜師道衍(上)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上)第十章 年關將至(中)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下)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下)第五章 永樂二年(上)第二章 拜師道衍(上)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中)第九章 真龍天子(下)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上)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中)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下)第三章 林中稚虎(中)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中)第六章 大明鄭和(中)第三章 林中稚虎(下)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中)第二章 拜師道衍(上)第一章 蟄伏少年(下)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上)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中)第六章 大明鄭和(上)第三章 林中稚虎(中)第十六章 徐皇后崩(上)第九章 真龍天子(上)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下)第十章 年關將至(上)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上)第五章 永樂二年(中)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中)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下)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下)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中)第五章 永樂二年(上)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下)第二章 拜師道衍(上)第一章 蟄伏少年(下)第十章 年關將至(下)第二章 拜師道衍(中)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下)第一章 蟄伏少年(上)第一章 蟄伏少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