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十四章 打突厥?

“這倒在情理之中,更何況西北世家也吃一塹長一智,至少現在還很聽話。”楊素低聲說道。

牛弘無奈的一攤手:“但是這馬場的產量可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夠增長上去的,楊堅這個時候就算是拿下了西北又能怎樣?”

“或許楊堅的意圖並不在西北。”楊素有些遲疑,顯然他自己也不肯定這個推斷是否正確。

“楊堅和宇文憲之間已經有一個月沒有爆發衝突了,你是說他們兩個之間有可能在醞釀一場大戰?”牛弘一怔。這對於大漢來說自然是好事,現在大漢的各項事務還都在穩步推行下去,挑撥離間北方兩個鄰居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是“基本國策”。

“不會的,我們的白袍已經安排向北滲透,”楊素搖了搖頭,“北方如果真的有大戰的話不會一點兒動靜都沒有的。並且你也不是不知道,北方之前的幾次大戰可以說損失慘重,某更相信他們是在修生養息,而不是想要在這個時候貿然動手。”

“會不會是想要聯起手來對付我們?”

“這也不是沒有可能,但是可能不大,如果真的要對我們下手的話,恐怕他們之間會先裝裝樣子、讓我們放鬆警惕,然後再突然同時動手。”楊素果斷的否決,“並且你也是從北面來的,這意味着什麼就不用我說了吧。”

牛弘苦笑。想要這已經打的難解難分的兩家同時放下隔閡來進攻李藎忱,未免有些癡人說夢,說不定他們自己會先在路上打起來。畢竟實際上楊堅和宇文憲之間的矛盾並不僅僅是一個權臣和一個親王的矛盾,還有皇位的矛盾、所有主動或被動被捲入其中的世家和皇族的矛盾,甚至還有鮮卑人和漢人的矛盾。

這些矛盾在任何一個王朝都是有的,只不過之前北周滅掉北齊,而一代雄主宇文邕又突然駕崩,所以這矛盾瞬間成了主要矛盾,相比之下當時佔據了巴蜀看熱鬧的李藎忱和江南的南陳反倒都不算什麼了,誰能夠拿得下中原誰就是未來的天下之主,這大家都看在眼裡,結果誰曾想到楊堅和宇文憲在中原打的熱火朝天,反倒是讓李藎忱平白撿了一個便宜。

這樣的情況也不是少見,尤其是在南北朝中的北朝,兩家分裂幾乎是老生常談,且不說曾經過去的五胡十六國大家輪流當皇帝,之後的北魏也曾經分裂爲東魏和西魏,之後又變化爲北周和北齊。

可以說三百年來的民族矛盾、利益糾葛等等到頭來都沒有得到真正的化解,早晚還是有爆發的一天,現在楊堅和宇文憲再一次分北周也在情理之中。

歷史上隋朝二世而亡,除了隋煬帝的驕奢淫逸之外,不可否認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爲皇室、民間和以李淵爲首的八柱國世家、以宇文化及爲首的鮮卑舊族、以楊玄感爲首的弘農楊氏等關中世家甚至還有山東世家之間的矛盾。

如今北周的景象和隋朝末年從本質上非常相像,只不過是這些矛盾被提前激化了。

而有這些不可調和的矛盾放在這裡,楊堅和宇文憲甚至達成默契的可能都沒有,無論任何一個人南下,另一個人必然就會在背後捅刀子。那麼除了南下之外,他們又想要幹什麼?

“北上?”牛弘驚訝的說道。

“現在只有這一種解釋了,”楊素從袖子之中掏出來一份奏摺,“實際上就算是沒有今天這件事,某也打算上書陛下。去年突厥雪災,破永豐鎮(今河套地區),掠地銀州(今榆林),另一路兵馬南下掠晉陽北,這也是爲什麼今年冬天楊堅和宇文憲之間在蒲阪津的大戰草草收場,而且雙方到現在都沒有什麼大動靜的原因。”

“要打突厥?”牛弘怔了一下。

“如果現在不打的話,嚐到甜頭的突厥在冬天會不會再殺過來?”楊素淡淡說道,“到時候恐怕直接受到威脅的就是長安和鄴城了。而且一個從晉陽向北,一個出銀州向北,中間隔着一條天然的大河,並不矛盾。某推測楊堅至少也要收復和重建永豐鎮,那裡是河套的唯一重鎮,只要鎮住那裡就能夠鎮住河套,就有足夠的戰馬,豈不是比和我們搶奪西北來的更划算?”

“怕是宇文憲也要肅清白登山以南吧?”牛弘皺了皺眉,鬆了一口氣,“突厥人可有苦頭吃了。”

“這並不是一件好事,”楊素直接給牛弘潑了一盆冷水,“打突厥與其說是爲了報仇,倒不如說是給國內樹立信心。”

牛弘和楊約對此都明白,長期的拉鋸戰爭顯然需要楊堅和宇文憲找到一個受氣包來證明一下自己的強大和實力。

這個時代的突厥可還沒有成長到後世隋末唐初那樣強大的地步,所以蹂躪一下還是可以的。

“可是······”楊約有些納悶。

可是這和我們有什麼關係?難道不是好事麼?

“一個突厥能證明什麼?”楊素冷笑一聲,“魏武把北面的烏桓打的落花流水,你看現在有幾人在說,人們說的更多的是周郎赤壁!”

楊約和牛弘頓時沉默了。而楊素一揮手:“打敗了突厥只能夠說明楊堅和宇文憲還是能坐在這個位置上,但是想要坐的長久,終歸還是要打敗其餘的敵人。”

頓了一下,楊素笑道:“不需要某再說了吧?”

阻止突厥的搶掠只能讓他們坐穩位置,而剩下的敵人就是楊堅或者宇文憲和李藎忱,

楊堅和宇文憲是互相奈何不了誰的,所以就算是對對方有提防,要想證明自己有能力,歸根結底還得對李藎忱出手。

“感情我們不是現在要捱打,而是要等着捱打。”牛弘嘟囔一聲。

“捱打?”楊素冷笑一聲,“也就是今年國內一切還在整肅,只要進行順利,一年之後,誰打誰還說不準呢!你可不要小看了坐在龍椅上的那位,從西北到江南,偌大的江山可都是他一點一點打下來了,這才用了幾年時間?”

牛弘頓時來了幹勁:“行,有你楊處道這一句話就夠了,兄弟這就動身北上,等陛下和你們太尉府的命令!”

楊素微微一笑:“有勞了。”

第九十五章 多險惡第六百五十三章 徐陵需要的答案第三百八十七章 以退爲進第六百三十九章 倒是一個好機會第一九九零章 溯流而上,滿盤皆活第二一九四章 此等英才當舉薦第一二三二章 雞湯第二二一三章 防禦薄如紙第七百五十三章 棋逢對手第一九四零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第一八七五章 以西爲重第一五八零章 南洋之虎第一六九五章 將軍,帶我們守住這裡第九百四十二章 農耕事宜第二百三十三章 帶她走第一一八九章 雷霆手段第七百五十章 日出第二百章 公安第一六一五章 演練制度第四百七十五章 殺上去真的對嗎第七百三十一章 告辭第一五四二章 海軍上岸?陸軍下海?第八百八十九章 無準備的仗第一三八零章 回家第五百三十六章 鐵騎卷塵來第一九九九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二三四七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一千一十一章 血色建康府第一八三二章 元從系的任務第六百二十二章 工坊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要出兵第七百五十五章 定軍山第一千九十七章 船廠規劃第一七零八章 人未至,炮先至第三百五十一章 戴才第一九六六章 陳智深的改變第二一零七章 對鄴城的接管和規劃第一千六十五章 紙上得來終成真第一七七零章 問計第一四一五章 朕想要潼關第三百五十七章 巴人八部第一百六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一五三零章 範梵志的果斷第九百一十四章 岳父的信第一二三零章 土地集中制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禮第二一八三章 遺書都寫好了第一一九二章 化冰第一四一二章 騙不了我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二百四十二章 效死而已第一四七三章 兩相權衡第九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起點第三百六十章 馬不停蹄第一百五十六章 告知第八百五十八章 尉遲家的禮物第七百一十五章 紅裳第五百三十七章 背水第四十四章 不留第五百二十章 不懂事第二三零八章 大漢的江南第一四四七章 通事館的重任第三百六十一章 援兵抵達第一三七三章 皆大歡喜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什麼是某第八十八章 四方樓第七百零七章 大婚流程第一五三七章 佯攻變主攻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陣仗第三百六十四章 更進一步第二三一一章 “老農”李淵第一八七五章 以西爲重第一二九三章 兩代人之間的爭鋒第八百七十三章 兩個老賊第一百六十五章 爭奪第六百五十五章 忽悠第一九三七章 從內府到內廷第六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三百一十四章 水第一七一七章 赤與青,山河鼎沸第一九三五章 這就是朕的底氣所在第四十一章 巧合第一八二九章 着急的崔世濟第七百五十二章 看不穿第一八五六章 這不是應該的麼?第一五七三章 天朝上國第一九零二章 戰不勝則只能退第一八三六章 這是頭孤狼第九百一十八章 白紙般的巴蜀第一九八二章 絕望的進攻第八百五十二章 有死有活第一二九九章 蕭關的弱點第七百八十七章 既然開始第六百一十章 潤物細無聲第二零五零章 此間誠意,貴使放心第九百一十三章 歸漢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棄子第八百零七章 黑暗中的危險第二二八五章 軍墾第一五八九章 快了,快了
第九十五章 多險惡第六百五十三章 徐陵需要的答案第三百八十七章 以退爲進第六百三十九章 倒是一個好機會第一九九零章 溯流而上,滿盤皆活第二一九四章 此等英才當舉薦第一二三二章 雞湯第二二一三章 防禦薄如紙第七百五十三章 棋逢對手第一九四零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第一八七五章 以西爲重第一五八零章 南洋之虎第一六九五章 將軍,帶我們守住這裡第九百四十二章 農耕事宜第二百三十三章 帶她走第一一八九章 雷霆手段第七百五十章 日出第二百章 公安第一六一五章 演練制度第四百七十五章 殺上去真的對嗎第七百三十一章 告辭第一五四二章 海軍上岸?陸軍下海?第八百八十九章 無準備的仗第一三八零章 回家第五百三十六章 鐵騎卷塵來第一九九九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二三四七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一千一十一章 血色建康府第一八三二章 元從系的任務第六百二十二章 工坊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要出兵第七百五十五章 定軍山第一千九十七章 船廠規劃第一七零八章 人未至,炮先至第三百五十一章 戴才第一九六六章 陳智深的改變第二一零七章 對鄴城的接管和規劃第一千六十五章 紙上得來終成真第一七七零章 問計第一四一五章 朕想要潼關第三百五十七章 巴人八部第一百六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一五三零章 範梵志的果斷第九百一十四章 岳父的信第一二三零章 土地集中制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禮第二一八三章 遺書都寫好了第一一九二章 化冰第一四一二章 騙不了我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二百四十二章 效死而已第一四七三章 兩相權衡第九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起點第三百六十章 馬不停蹄第一百五十六章 告知第八百五十八章 尉遲家的禮物第七百一十五章 紅裳第五百三十七章 背水第四十四章 不留第五百二十章 不懂事第二三零八章 大漢的江南第一四四七章 通事館的重任第三百六十一章 援兵抵達第一三七三章 皆大歡喜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什麼是某第八十八章 四方樓第七百零七章 大婚流程第一五三七章 佯攻變主攻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陣仗第三百六十四章 更進一步第二三一一章 “老農”李淵第一八七五章 以西爲重第一二九三章 兩代人之間的爭鋒第八百七十三章 兩個老賊第一百六十五章 爭奪第六百五十五章 忽悠第一九三七章 從內府到內廷第六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三百一十四章 水第一七一七章 赤與青,山河鼎沸第一九三五章 這就是朕的底氣所在第四十一章 巧合第一八二九章 着急的崔世濟第七百五十二章 看不穿第一八五六章 這不是應該的麼?第一五七三章 天朝上國第一九零二章 戰不勝則只能退第一八三六章 這是頭孤狼第九百一十八章 白紙般的巴蜀第一九八二章 絕望的進攻第八百五十二章 有死有活第一二九九章 蕭關的弱點第七百八十七章 既然開始第六百一十章 潤物細無聲第二零五零章 此間誠意,貴使放心第九百一十三章 歸漢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棄子第八百零七章 黑暗中的危險第二二八五章 軍墾第一五八九章 快了,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