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白狼堆》在平城上演的時候,軍中將士們甚至高呼着把李靖舉起來丟上了天,以表達他們對這個年輕監軍的佩服。除此之外,還有據說是陛下親自操刀的《木蘭從軍》、《桃花扇》之類。
前者顯然是爲了響應現在大漢提倡的男女平等,讚揚的是“巾幗不讓鬚眉”,軍中現在雖然還不至於出現女兵,但是看護隊之中已經幾乎都是女子,所以將士們對此當然不做反感。
而後者,《桃花扇》,講的自然是亂世之中才子佳人的故事,李藎忱稍微更換了一下背景和人物,不過故事的主線並沒有改變,倒也和現在貼合。
軍中將士久經沙場風霜,也不能看個戲都是風刀霜劍,有些才子佳人的故事也能調和一下,另外這《桃花扇》說的也是亂世之中有情人難成眷屬、離亂漂泊的故事,讓人感動落淚之餘,也不禁更心生抓緊結束這亂世的願望。
戲劇最主要的作用自然就是引起觀看者的共鳴,甚至可以成爲或者本身就可以說是一種政治宣傳手段。
歷史上戲劇的出現要到唐朝中期,是經濟和文化快速發展的產物,而現在李藎忱讓戲劇橫空出世,自然能夠讓他又在輿論甚至人心的掌控上更上一層樓。
除了軍中,大大小小的戲團也在各個城市進行巡演,所到之處,門票當真可以稱之爲一票難求,甚至還掀起了人們對戲劇之中角色的追捧和喜愛,諸如曾經在清水之戰中大放異彩的揚武軍主將周芃,現在屯駐陳留,走上街的時候總會遇到不少少女呼喊揮手,崇拜其的少年更是紛紛出現在揚武軍的募兵處,讓揚武軍還沒有到明年,截止開春的募兵工作就已經完成的差不多了。
這自然就引起其餘各軍的不滿,大家紛紛開始組建自己的戲團,歌頌本部將士奮戰的事蹟,斷不能讓揚武軍這些傢伙因爲追隨着陛下參與了一次清江口之戰,就聲名大噪。
李藎忱自然是樂於見此的,戲劇的發展背後,實際上代表的是文化的發展。
三百年亂世,華夏雖然不至於說變成文化荒漠,但是很多古籍、衆多詩詞歌賦都已經付之一炬。後世常常說唐詩宋詞,卻不知道同樣歌賦發達、廣受歡迎的漢代,還有多少人的作品消散於南北朝的戰火之中。
李藎忱認爲南北朝三百年亂世對於華夏文化來說應該是最沉重的一次打擊,主要還是因爲當時洛陽的一把火,本來就把西晉皇室不少珍藏古籍都付之一炬。
而且這個時代的書籍撰寫還依靠着竹簡,所以本來這書籍就不容易保存和傳播,戰火一起,散落消失的書籍自然不計其數。相比之下,之後諸如五代十國這樣的長期亂世之中,因爲印刷術已經發展起來,再加上五代十國的羣雄割據還是以華夏漢人爲主,對於文化的保護自然勝過蠻夷之輩,所以隋唐書籍尚且還能善存。
因此李藎忱還是很感謝徐陵等人的,他們的存在和努力,才讓後人至少還能讀到《木蘭詩》和《孔雀東南飛》這樣的名篇。
現在大漢已經全面建設起來了以活字印刷爲主、雕版印刷爲輔的印刷體系,這種問題自然也就不用擔心。不過到底還是亂世之中,人們對於文化的關注並沒有那麼多,餓着肚子的時候誰會想着去搖頭晃腦的吟詩作賦?
而且三百年亂世,也讓大漢的文盲率居高不下。
現在戲劇的出現,無疑是在告訴李藎忱,大漢的百姓們正在逐漸接受文化和娛樂進入自己的生活之中,大漢的文化,或者說華夏的文化,正在復甦。雖然這種方式看上去並不怎麼高級,但是李藎忱需要的並不是高級,而是共鳴。
能夠引起大漢百姓們共鳴的文化,纔是好的文化;能夠讓百姓對這個國家產生歸屬感的文化,纔是好的文化;能夠弘揚積極向上價值觀的文化,纔是好的文化。
陽春白雪固然好聽,但是曲高和寡。
下里巴人或許不好聽,但是能夠引起百姓的興趣,這對李藎忱來說,足夠了。
歸根結底,百姓需要的是一種心靈上的舒服和寬慰,而李藎忱需要的是通過這些文化傳播,潛移默化的抓住百姓的心。
戲劇,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無論對誰來說。
——————————-
蕭湘和楊麗華是下午抵達的洛陽城。
隨行的還有江陵公主,也就是蕭湘的女兒。江陵是李藎忱和蕭湘結緣的地方,以江陵爲自家女兒的食邑自然有紀念的意思在,也能體現出來李藎忱對蕭湘的寵愛。
而楊麗華的女兒年紀還小,並沒有一起。
加上楊麗華的女兒,李藎忱現在正好是三個兒子,三個女兒。
對於孩子,李藎忱還是很羞愧的,除了長女晉陵公主和長子李滄海之外,其餘的子女他幾乎都沒有多少時間陪伴,甚至他們出生的時候自己都不在身邊。
自己以一個皇帝的身份,的確無愧於天下,甚至以丈夫的身份,也自問對後宮妃嬪們不錯,但是對於子女們,的確沒有盡到一個父親應該的責任。
李藎忱一把抱起來江陵公主,這個小姑娘自己上次見到她的時候還要吃奶呢,現在都已經沉甸甸的了。
或許是被李藎忱的鬍子蹭到了,江陵公主頓時哇哇叫了起來,也不知道是哭還是笑,雙手亂抓,一副你快放了我的神情,鬧得李藎忱頗爲尷尬。
“陛下,臣妾來吧。”蕭湘給了李藎忱一個白眼,自家夫君幹什麼都好,就是抱孩子的時候沒輕沒重的。
當初晉陵公主還小的時候,他就沒少弄哭過,鬧得尉遲熾繁恨不得把這位皇帝陛下和自家閨女隔開。
李藎忱尷尬的把已經確定是哭鼻子了的女兒遞給蕭湘。而楊麗華從袖子裡掏出來一根棒棒糖遞給小公主,小公主頓時高興了,叼起來棒棒糖吃得開心。
棒棒糖這種東西,隨着大漢商業的發展以及社會收入的增高,自然而然的出現在了市場上,不過棒是木棍,而糖實際上是糖漿凝固之後的圓球,和後世的棒棒糖無論在顏色還是形制上都有所不同,只不過長得比較像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