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三章 大漢的監察制度

“朕此次爲內府內部的監察而來。”李藎忱開門見山。

陳禹和杜齊皆是頷首。

陛下會加強對內府的監管,也在情理之中。雖然陛下之前從來沒有提起過此事,大家也不好把一些想法和思路直接落實在紙面上,但是陳禹也好,杜齊也罷,都知道早晚有這麼一天的。

陛下本身顯然並沒有真的把內府當做自己的禁臠或者後宮的過家家遊戲,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內府也不可能會有今日這樣的規模。顯然在陛下的心中,內府也是朝廷重要的組成部分,不然的話完全沒有必要建立非常完善的監管制度,因爲不可能牽扯到太多的錢財和權力交易,派人去查還不夠費勁的。

“內府和外廷的管理制度和發展思路本身不太相同,外廷相對固定,在穩中求發展,而內府則側重於創新,在各種外廷暫時難以涉及的領域之中開拓。”李藎忱緊接着說道,“所以御史臺之前的行事方法和思路可能很難適用於內府。”

陳禹頷首:“陛下首創內府,敢爲天下先,臣等佩服。若無內府,而今可能還會有很多事沒有那麼方便呢。”

“在場的也都不是外人,就不用吹捧了。”樂昌此時不由得笑道。

陳禹和杜齊亦是相視一笑,書房內的氣氛也跟着輕鬆了許多。

陛下帶着皇后和賢妃前來,陣容很強大,皇后是內府的直接管理者,而賢妃則掌管內府的財務,這讓陳禹和杜齊也不敢輕易開口,指指點點,畢竟他們也不清楚皇后和賢妃對於內府建立監察制度的事到底是抱有什麼心態。

不管怎麼說,內府都是在後宮的基礎上向外延伸建設起來的,也都是後宮妃嬪們的心血,御史臺貿然拿出來衆多有可能直接觸動後宮利益的方案,那麼皇后和賢妃恐怕以後會想盡辦法給他們穿小鞋了。

現在皇后直接開口,自然就是表明自己是虛心受教的,這讓陳禹和杜齊也就敢開口說話了。

最基本的官吏貪污受賄問題這個自然不用說,走到哪裡實際上都是一樣的,賬本覈對不上、錢財中飽私囊,那辦你就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但是內府存在的問題可遠遠不止於此,實際上剛纔李藎忱已經很明確的指出了內府爲什麼會監管難。

也很好理解,歸根結底就是因爲內府幾乎都是在前人幾乎沒有什麼概念的領域上下力氣,比如這醫院啊、書院啊之類的,前人雖然也有類似的機構,但是一些講堂啊、藥房啊之類的,顯然並不能起到和現在的書院、醫院等機構完全類似的作用。

因此這些機構應該如何發展、包括資金的監管和人才的調動等等應該如何安排,當真是摸着石頭過河,都需要一點點的調整和嘗試,這期間自然就可能會走很多彎路或者乾脆直接造成浪費。

在統計覈查的時候,這些到底應該算是人爲的失誤還是本來應該有的損失,就需要詳細的辨別。

與此同時,因爲內府要做的很多事都有可能本身不符合社會上傳統道德禮法的,所以內府也只能遮遮掩掩,先通過一些私下裡的渠道獲取資金和資源。

比如之前女子學院的建立便是如此,固然現在女子學院已經算是內府比較成功的舉措,但是實際上剛開始的時候,爲了避免過於張揚而惹來非議,開辦女子學院所需要的錢財基本上都是從各個富商、官吏等等手中私下裡籌集來的,有的是借款、有的是捐贈,各不相同,時日久了自然而然就變成一筆爛賬,在這中間有太多的可乘之機。

www✿ т tκa n✿ ¢○

更不要說這一次北伐,社會各界捐財捐物,多數通過內府的渠道送到前線,到底有多少人捐款、都是哪裡捐的、又都用到了什麼地方,這些往往都只有一個大概的記錄,具體到細節,那就抱歉了,戰火紛飛之中,內府也沒有那麼多的人手去記錄。

這些過往的能夠查就去查,查不到的也沒有辦法,戰爭期間,錢財的浪費和物資的損耗有時候也是在所難免。

李藎忱的關注點實際上也並不完全在整理和查找舊有賬單上面,而是在內府的未來。內府的定位現在已經越來越清晰,外廷負責朝廷的基本,而內府則會涵蓋社會的方方面面,這就意味着內府之後還有可能會做出更多所謂“離經叛道”的事情,但是現在的內府也不能和當初一樣遍地都是窟窿了。同時內府很多部門的管理逐漸趨向於正常化,因此更是需要要有人來監督他們。

陳禹徑直說道:“御史臺巡查百官,往往是從兩個地方入手,一個就是個人的俸祿,每個人的賬本首先就是一個突破口,另外還有其居住的屋舍等等,俸祿低的官員自然不可能住得起高宅大院。另一個,自然就是其人脈,結黨營私往往比貪污受賄更爲可怕,貪污受賄涉及到的往往都是一些私人小事,但是結黨營私卻已經是在朝廷之外自成團體,其所做的一切都不再是爲大漢服務,而是爲了其小團體能夠獲得更多的權力和利益服務,一旦其強大起來,勢必會成爲隱患。”

杜齊緊接着補充道:“根據我們以往的經驗,意圖貪污受賄的,往往都是地方州府官員,天高皇帝遠,自然就有可操作的餘地。因此多派人進行巡查,就能夠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而想要結黨營私的,往往是京中各部吏員。

地方官員來往調動,沒有結黨營私的機會,但是京中官員不同,尤其是一些本身權力不大的吏員,更是想要抱團取暖,或許他們本身只是無意,但是他們的所作所爲已經算是結黨營私,假以時日,這些人陸續上位之後,就很可能繼續聯手,直接形成和朝廷其餘官員對峙的一個團體,這亦是我們需要提防的。

此次大漢律法修訂之中已經提及此事,並且讓我們御史臺配合拿定一個方案,在後續修訂之中會加入到律法裡,作爲判斷結黨營私與否的參照,甚至是關鍵依據。而內府顯然也有這樣的問題亟待解決。臣以爲陛下不妨從此處入手。”

第一八四零章 巴不得呢第一三六九章 怕死,又不怕死第二一一二章 來生還是兄弟第二二零九章 刮目相看第一七四六章 那朕給你打下手如何?第三百零四章 章華寺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二百八十一章 封賞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溪谷第二一九六章 洮水羌人第二三零九章 佛道,不足爲慮第一二九八章 武關道上的流言第三百二十一章 搏命第二一四一章 不是你和我們,是我們第四百八十四章 還不晚第一三六九章 怕死,又不怕死第一六零七章 醫療發展第一七二四章 逆流而上是男兒本色第一六四六章 戰還是降,都是開門紅第一九五四章 四面開花,中路突破第二三零二章 “烽火戲諸侯”第四百七十一章 他在想什麼第六百八十九章 宮門外第一百一十八章 字謎第一七零五章 都在看着我們第一八一八章 矛盾要讓陛下知道第二零四四章 且用且珍惜第一七九八章 消耗戰第四百零七章 爆竹聲中完本感言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修改版)第六百六十五章 突擊訓練第一五一八章 羣衆的力量第一六六一章 中流第一五八八章 目光當向北第一八六一章 陛下,要不改日?第二零一九章 大漢天威,無不拜服第一五七三章 天朝上國第一一九一章 和約第二零六六章 秦愛第十九章 火光第九百三十九章 看不懂的年輕人第二三三八章 陳宣華:感覺綠綠的第九百八十三章 這個氣不好受第二百八十九章 憂慮第一百一十八章 字謎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樹會一直在山上第一九八九章 沁水以南,盡爲漢土第九百三十九章 看不懂的年輕人第一三三二章 沒有都督的樣子第一百零三章 考覈第一九零零章 玉壁城第九百九十二章 陳氏的江山第七百九十三章 有埋伏第一七八七章 不可阻擋的力量第三百二十一章 搏命第九百一十六章 缺錢第一千零五章 牙疼的裴子烈第一千四十五章 胭脂井與傳國璽第三十三章 對策第二三三三章 重返鍾離第二一二二章 請冊太子,以安民心第兩千零四章 一把椅子第二二四六章 夜裡的巷戰第二一七八章 雪中送炭第五百零五章 天宮院裡的重逢第二二二二章 虛晃一槍第四百四十章 孤家寡人第一千四十四章 井軲轆在轉第三百八十七章 以退爲進第一二一一章 新元大朝第一一四五章 青石嶙峋第一七八九章 順理成章第一六零四章 彎路不可怕第二三一三章 下田第一六四零章 戰爭爆發第八百二十八章 曹孝達的想法第二一二三章 裴子烈持節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溪谷第五百零六章 傻丫頭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在這邊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一六四六章 戰還是降,都是開門紅第七百四十六章 遁走第二百四十九章 夜裡光第一七六五章 尉遲兄,某盡力了第七百九十五章 添油第一百八十一章 過招第二二五三章 寧靜的晨曦第一九九一章 手下人太能幹的好處第三百六十九章 中流激戰第五百五十三章 鉤直餌鹹第四百九十五章 小心爲上第一五一四章 李詢聚將第一四七六章 冬風正冷第六百四十七章 臣以爲第二三一七章 遼東有國名勿吉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山放過一山攔第九百二十一章 宇文溫第二一七九章 與此城共存亡
第一八四零章 巴不得呢第一三六九章 怕死,又不怕死第二一一二章 來生還是兄弟第二二零九章 刮目相看第一七四六章 那朕給你打下手如何?第三百零四章 章華寺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二百八十一章 封賞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溪谷第二一九六章 洮水羌人第二三零九章 佛道,不足爲慮第一二九八章 武關道上的流言第三百二十一章 搏命第二一四一章 不是你和我們,是我們第四百八十四章 還不晚第一三六九章 怕死,又不怕死第一六零七章 醫療發展第一七二四章 逆流而上是男兒本色第一六四六章 戰還是降,都是開門紅第一九五四章 四面開花,中路突破第二三零二章 “烽火戲諸侯”第四百七十一章 他在想什麼第六百八十九章 宮門外第一百一十八章 字謎第一七零五章 都在看着我們第一八一八章 矛盾要讓陛下知道第二零四四章 且用且珍惜第一七九八章 消耗戰第四百零七章 爆竹聲中完本感言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修改版)第六百六十五章 突擊訓練第一五一八章 羣衆的力量第一六六一章 中流第一五八八章 目光當向北第一八六一章 陛下,要不改日?第二零一九章 大漢天威,無不拜服第一五七三章 天朝上國第一一九一章 和約第二零六六章 秦愛第十九章 火光第九百三十九章 看不懂的年輕人第二三三八章 陳宣華:感覺綠綠的第九百八十三章 這個氣不好受第二百八十九章 憂慮第一百一十八章 字謎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樹會一直在山上第一九八九章 沁水以南,盡爲漢土第九百三十九章 看不懂的年輕人第一三三二章 沒有都督的樣子第一百零三章 考覈第一九零零章 玉壁城第九百九十二章 陳氏的江山第七百九十三章 有埋伏第一七八七章 不可阻擋的力量第三百二十一章 搏命第九百一十六章 缺錢第一千零五章 牙疼的裴子烈第一千四十五章 胭脂井與傳國璽第三十三章 對策第二三三三章 重返鍾離第二一二二章 請冊太子,以安民心第兩千零四章 一把椅子第二二四六章 夜裡的巷戰第二一七八章 雪中送炭第五百零五章 天宮院裡的重逢第二二二二章 虛晃一槍第四百四十章 孤家寡人第一千四十四章 井軲轆在轉第三百八十七章 以退爲進第一二一一章 新元大朝第一一四五章 青石嶙峋第一七八九章 順理成章第一六零四章 彎路不可怕第二三一三章 下田第一六四零章 戰爭爆發第八百二十八章 曹孝達的想法第二一二三章 裴子烈持節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溪谷第五百零六章 傻丫頭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在這邊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一六四六章 戰還是降,都是開門紅第七百四十六章 遁走第二百四十九章 夜裡光第一七六五章 尉遲兄,某盡力了第七百九十五章 添油第一百八十一章 過招第二二五三章 寧靜的晨曦第一九九一章 手下人太能幹的好處第三百六十九章 中流激戰第五百五十三章 鉤直餌鹹第四百九十五章 小心爲上第一五一四章 李詢聚將第一四七六章 冬風正冷第六百四十七章 臣以爲第二三一七章 遼東有國名勿吉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山放過一山攔第九百二十一章 宇文溫第二一七九章 與此城共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