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零零章 內府的橄欖枝

尉遲貞有些遲疑:“皇后姊姊,這可能不太現實。醫院倒是可以由隨軍醫生負責,可是書院之類的······一羣夫子們,哪裡受得了高原苦寒?”

“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樂昌登時肅然說道,“若是沒有人願意前往,則本宮親自帶隊,爲第一個!陛下以佔領吐谷渾爲西北開疆拓土第一步,萬不容有失。”

尉遲貞一時間亦是心神激盪,鄭重點頭。

“人可以從湟水谷地送入高原,倒是不必要和軍隊一起翻越祁連山,但是個中配合,一定要和太尉府商量妥當。”樂昌又叮囑道。

內府和外廷現在已經建立起來了合作的關係,聯繫的紐帶就是醫院和書院這些。顯然樂昌也是打算通過快速推進吐谷渾之地醫院和書院等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儘量加快內府和外廷之間的合作,尤其是和工部、軍方的合作。

所以積極參與到西北的建設之中,既是緊跟陛下步伐的政治正確,又是在建立起和軍方之間的合作,畢竟穩定新佔據的這些地方,本來就是軍方的任務,甚至連軍墾的策略都已經拿出來了,所以內府抽調人手積極推進這些地方的內府設施建設,自然能夠博得軍方的好感。

外廷和內府之間不對付也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在現在這種大開發的背景下,樂昌不能讓這種不對付瀰漫下去,一旦這種本來只存在於朝堂上的矛盾和衝突都蔓延到了地方上,那麼將不利於地方的發展。

至於爲什麼選擇軍方,主要還是因爲雙方之間本來就通過醫院有着不可替代的合作基礎。

其次,北伐結束之後,也意味着大漢國內的戰事全部結束,之後的任務自然就是恢復邊邊角角的兩漢舊土,並且儘可能地解決周圍虎視眈眈的敵人,比如吐谷渾和高句麗這些。

也就是說,軍方的主要任務已經結束,剩下的對外擴張,並不再是那麼急迫。

軍方不可能不知道這個事實,刀兵入庫、馬放南山的時候,就是太尉府和軍方的話語權一落千丈的時候。大漢內部雖然是文武平等、互爲掣肘,但是明顯在之前,軍方有着很大的話語權,文官們雖然百般不情願也得乖乖配合工作。

可是現在,文官們自然也就都有了自己的小九九,憑什麼事事都要聽你們軍隊的?

難道天天打仗,也是於國於民的好事呢?

文武之間的矛盾衝突可想而知會很快爆發,不過樂昌相信李藎忱的調解能力,所以最後應該還是會變成文武對立的局面,而大漢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之後,文官掌握的實權自然又要勝過武將,扭轉當前的局勢。

因此軍方肯定也有危機感。

在這種情況下,積極地團結內府以對抗膨脹的六部,便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內府是具有自己的一套資金流轉體系的,對於需要錢財來維持軍隊的軍方來說,的確也是個不錯的資金來源,總比事無鉅細全部都去求着戶部撥款來得好。

當然了,軍費是肯定不可能由內府支付的,這豈不是成了內外勾結?但是禁衛軍和羽林騎的日常耗費,卻是可以由內府來負責的,誰讓這兩支軍隊的主要目的就是拱衛陛下和宮闈的安全?

由內府掏錢,於情於理都說得過去。而且對於李藎忱來說,這也相當於自己掏錢給自家親衛們開工資,自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保證禁衛軍和羽林騎的忠誠。

這些錢財雖然不是很多,卻能夠減少太尉府和軍方的負擔。

因此對於內府伸出的橄欖枝,他們只會笑納。

在和軍方建立起來進一步合作之後,內府在朝堂上自然也就不再是孤掌難鳴——現在內府在朝堂上能夠說話的也就只有醫院和書院的負責人,這顯然不利於內府之後的發展。

無論是樂昌還是主持事務的其餘妃嬪,都不想讓內府完全變成後宮的過家家遊戲,這些涉及到社會各行各業的舉措和機構,本來就是爲了解決問題而存在的,內府也要在朝堂上具有一定的話語權來維持這些機構的運轉,免得哪一天外廷想要打壓內府,內府連辯駁的機會都沒有。

隨着內府和軍方建立聯繫、甚至同仇敵愾,戶部之類的文官部門肯定也會在資金調撥、人手劃分等等上有所妥協,總不可能在朝堂上直接和大漢的另外兩個實權部門撕破臉皮。

尉遲貞只是李藎忱的小秘書,還負責很多外廷的事宜,內府西北之事務,實際上她只是負責給自家姊姊傳話罷了,所以樂昌也要事無鉅細、叮囑到位,以讓尉遲貞轉達。至於那些深層次的考慮和規劃,倒是不能直接說出來的,也沒有必要讓尉遲貞知道。

尉遲熾繁明白就好。

看着尉遲貞仔細記筆記的樣子,樂昌不由得微微一笑。

這丫頭和她家姊姊一樣認真,以後倒是可以接手內府事務。

不過······李藎忱身邊總歸是要有一個小秘書負責內外聯絡的話,尉遲貞調走之後可就沒人了。這麼一個可以日夜伺候在陛下身邊的位置,不知道又要便宜誰?

樂昌想到這裡,又想到李藎忱剛剛帶着兩個女官離開,心中愈發吃味。

自己身爲皇后,都不能時時陪伴在陛下身邊,還不如不當皇后呢。

陛下這個壞人,後宮姊妹還不是非常多呢,就已經沒多長時間陪着自己了。

當年若是初見之時,便強留他做大陳的駙馬,之後悠遊林下,做一對不羨鴛鴦不羨仙的眷侶,相守相伴,那該有多好······

不過李藎忱本來就不可能是那種人。

讓他整日裡悠遊林下,纔是對人才的浪費。

任何一個妻子,總是在呵斥自家夫君不爭氣和“悔教夫婿覓封侯”之間徘徊。

而樂昌更清楚,李藎忱似乎就是爲了解決這個亂世而生。

想要攔住他,不可能。

“皇后姊姊,請你過目。”尉遲貞將自己記下的筆記遞給樂昌。

樂昌的心早飛到李藎忱那裡去了,尉遲貞一開口她竟然沒有回過神來,直到尉遲貞輕輕拉了拉她的衣袖,樂昌才“醒”過來。

第一六三八章 丟掉的要拿回來第一五一九章 到羣衆中去第一九四五章 裴矩,牆頭草的典型第二二七八章 願賭服“贏”第一三二一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九百零八章 不爲我用第七百九十四章 亂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先行第四百七十一章 他在想什麼第一八三五章 後勤保障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訪第二一九七章 守土有責第一二三四章 暴殄天物第四百二十章 你就是那個雞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禮第二百零一章 入城第六百七十一章 歸來第四十章 驚現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第一五九四章 秋來得快第二三六九章 一條鹹魚第一九零零章 玉壁城第一一九八章 新生第二百七十六章 密報第一七九三章 邙山伏擊戰第一九二一章 怎麼變成朕帶孩子了?第二二二三章 歡迎來到武威第二二六四章 插翅難逃第一二四一章 又不是養成遊戲第八百七十二章 來者不善第一六九七章 命中註定的對決第三百八十九章 賣兒鬻女第二一九四章 此等英才當舉薦第一三零五章 走還是不走?第八百四十六章 收穫第六百五十一章 爽快第八十八章 四方樓第七章 求死第一五三四章 憂患意識第六百八十四章 有請第四百一十二章 如風第二一五五章 或許這就是幸福第二一一九章 且看門外,風猶未定第二百八十七章 步履維艱第七百七十八章 城裡城外第一千四十六章 怎麼安置第一四三六章 女人看不對眼時第一百七十三章 風雨如晦第六百八十九章 宮門外第七十三章 號箭第六百零七章 兩條計策第七百五十三章 棋逢對手第四百四十八章 巴蜀南與北第四百九十七章 涌上心頭的四個字第一六九九章 騎兵的肉搏戰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第二二七四章 吾道不孤第九百五十八章 歸化第二二八一章 步步爲營和直搗伏俟第八百七十九章 初到陳倉第一九三七章 從內府到內廷第二二四四章 且戰一場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第一四二二章 尋求合作第一二一八章 陛下給了希望第一五二二章 戰爭,真的纔開始第一二七八章 年輕人的把戲第二零五三章 知根知底,真沒勁第五百三十二章 柔情似水第三百二十二章 逃命第一五七零章 增進姊妹感情第一九九七章 深沉的愛第一五五七章 柺杖第一一八三章 也是後路第一百三十八章 邂逅第一四七一章 朕不急,岳父急第一五五六章 不知道爲什麼很有幹勁第二三一七章 遼東有國名勿吉第二零一八章 城牆上,各懷心思第一七五三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第一五六四章 內府也不富第二三三八章 陳宣華:感覺綠綠的第二百三十四章 時間不多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戰如風第四百七十三章 狹路第六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五百一十五章 這纔是弱點第七百九十八章 與其慢慢凋零第三百六十二章 一個模子第二零六四章 北岸對峙,壕溝之間第一一九四章 朕是天第一七七一章 尉遲老夫人的信第二零四八章 胸有成竹第一八七五章 以西爲重第八百七十四章 楊素的使者第二一三八章 潛移默化,由緩至極第一百二十五章 怒火第一八三一章 坐看風起雲涌第一七四一章 糧食,從四方而來第一六九一章 守望
第一六三八章 丟掉的要拿回來第一五一九章 到羣衆中去第一九四五章 裴矩,牆頭草的典型第二二七八章 願賭服“贏”第一三二一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九百零八章 不爲我用第七百九十四章 亂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先行第四百七十一章 他在想什麼第一八三五章 後勤保障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訪第二一九七章 守土有責第一二三四章 暴殄天物第四百二十章 你就是那個雞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禮第二百零一章 入城第六百七十一章 歸來第四十章 驚現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第一五九四章 秋來得快第二三六九章 一條鹹魚第一九零零章 玉壁城第一一九八章 新生第二百七十六章 密報第一七九三章 邙山伏擊戰第一九二一章 怎麼變成朕帶孩子了?第二二二三章 歡迎來到武威第二二六四章 插翅難逃第一二四一章 又不是養成遊戲第八百七十二章 來者不善第一六九七章 命中註定的對決第三百八十九章 賣兒鬻女第二一九四章 此等英才當舉薦第一三零五章 走還是不走?第八百四十六章 收穫第六百五十一章 爽快第八十八章 四方樓第七章 求死第一五三四章 憂患意識第六百八十四章 有請第四百一十二章 如風第二一五五章 或許這就是幸福第二一一九章 且看門外,風猶未定第二百八十七章 步履維艱第七百七十八章 城裡城外第一千四十六章 怎麼安置第一四三六章 女人看不對眼時第一百七十三章 風雨如晦第六百八十九章 宮門外第七十三章 號箭第六百零七章 兩條計策第七百五十三章 棋逢對手第四百四十八章 巴蜀南與北第四百九十七章 涌上心頭的四個字第一六九九章 騎兵的肉搏戰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第二二七四章 吾道不孤第九百五十八章 歸化第二二八一章 步步爲營和直搗伏俟第八百七十九章 初到陳倉第一九三七章 從內府到內廷第二二四四章 且戰一場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第一四二二章 尋求合作第一二一八章 陛下給了希望第一五二二章 戰爭,真的纔開始第一二七八章 年輕人的把戲第二零五三章 知根知底,真沒勁第五百三十二章 柔情似水第三百二十二章 逃命第一五七零章 增進姊妹感情第一九九七章 深沉的愛第一五五七章 柺杖第一一八三章 也是後路第一百三十八章 邂逅第一四七一章 朕不急,岳父急第一五五六章 不知道爲什麼很有幹勁第二三一七章 遼東有國名勿吉第二零一八章 城牆上,各懷心思第一七五三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第一五六四章 內府也不富第二三三八章 陳宣華:感覺綠綠的第二百三十四章 時間不多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戰如風第四百七十三章 狹路第六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五百一十五章 這纔是弱點第七百九十八章 與其慢慢凋零第三百六十二章 一個模子第二零六四章 北岸對峙,壕溝之間第一一九四章 朕是天第一七七一章 尉遲老夫人的信第二零四八章 胸有成竹第一八七五章 以西爲重第八百七十四章 楊素的使者第二一三八章 潛移默化,由緩至極第一百二十五章 怒火第一八三一章 坐看風起雲涌第一七四一章 糧食,從四方而來第一六九一章 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