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二二章 陛下的多重考慮

慕容伏允自己顯然都沒有料到,這個漢人將領竟然會乾脆利落的砍了自己的腦袋。

這······這不符合天朝上國的一貫畫風啊!

難道不應該是把自己送到洛陽去獻俘麼?

到時候保不齊還有一通賞賜砸下來,以表示天朝上國對於周圍國家的“和藹”態度,大家看看,仇敵都有這麼好的待遇,你們還等什麼,能投降的就抓緊投降,不想投降的也先表表態,當個藩屬國乖乖聽話也沒有問題。

慕容伏允自問是讀過不少漢家書籍,瞭解歷朝歷代做事風格的。爲了穩定邊疆的統治,對於這些心懷不軌的藩屬國,天朝上國明明也都是以安撫爲上,不然的話,也沒有那麼多人力物力保持對這些地域的控制。

因此慕容伏允實際上是有恃無恐的。

放眼整個高原,能夠讓周圍部落都心甘情願蟄伏的,只有他們慕容氏,樑屈蔥還不夠這個資格!

所以大漢想要穩定高原,就不可能沒有慕容氏的幫助。

只要自己低聲下氣表示向大漢臣服之態度,那麼就算是在洛陽走一遭又能如何,到頭來自己還是可以安安穩穩的回到此地,依舊還是那個吐谷渾的王者。

自家兄長之所以敢貿然發起對大漢的進攻,還不是因爲心中有數,認爲打贏了固然是爲吐谷渾立下不世之威名,甚至還有可能有機會中原逐鹿。

怎麼這個大漢,不對勁啊!

容不得他多想,史萬歲就已經手起刀落。

看着那一閃而逝的刀光,慕容伏允眼睛裡剩下的就只有詫異。

即使是現在,這個落在大殿上,沾滿了灰塵的首級,也依舊還保持着生前最後一刻瞠目結舌的樣子。

而這個樣子落在這些吐谷渾貴族們的眼中,自然讓他們更加膽戰心驚。

這慕容伏允在漢人心中的地位也不過就是說砍腦袋就砍腦袋的俘虜罷了,而他們呢?

他們還不如慕容伏允呢。

所以現在大漢不殺,已經是恩賜了。

一名名吐谷渾貴族跪倒在地,渾身都已經被汗水浸透,哪怕這是在寒冷的高原上、空曠的大殿中。

宇文忻就站在大殿正前,那應該屬於汗王的位置,他當然沒有資格去坐的,而且他也不會傻乎乎的去坐。

史萬歲殺了慕容伏允,當然不是一時興起,也不是宇文忻吩咐的,而是早就已經得到了陛下的旨意,不然給史萬歲和宇文忻一百個膽子也不敢把活捉的慕容伏允怎麼樣,而且送到洛陽一個活的慕容伏允,在他們看來可要比腦袋來的有用。

不過陛下顯然有陛下的顧慮。

宇文忻是能夠感覺出來,陛下並不打算依舊保持吐谷渾藩屬國的地位,讓吐谷渾屏護自己的河西,而是打算把吐谷渾之地一口吞下。已經在湟水谷地展開的屯墾便是如此,與此同時,工部、商部和內府等等都派遣了大量的官吏隨軍進發,他們的任務多半都有着保密色彩,宇文忻是不怎麼去過問的。

需要幫助就說,宇文忻會傾力攘助。

不需要幫助的話,那宇文忻一個字都不會問。

這也是李藎忱和裴子烈不約而同都認爲宇文忻適合率軍挺進吐谷渾的原因之一。身爲北周降將、又是前朝皇族,宇文忻對自己的定位實在是太清晰了。應該做的全力去做,不應該做的,問都不問,一切和自己一點兒關係都沒有。

這種屬下,最讓人省心。

而宇文忻清楚,既然陛下打算把吐谷渾收歸己有,那麼自然就留不得慕容伏允這種曾經在吐谷渾一呼百應的人物。

當然了,現在大漢還是需要儘量穩定吐谷渾內部局勢的,所以別的貴族,甚至慕容氏王族其餘子弟,倒是沒有殺了的必要,反而還有用得到他們的地方。

現在用慕容伏允的腦袋,正好震懾一下這些傢伙,讓他們乖乖配合大漢的工作。

其實宇文忻怎麼也不可能想清楚的另外一點,是李藎忱本身對於慕容伏允這個傢伙很是警惕。歷史上的慕容伏允屬實就是個狗皮膏藥,噁心了隋朝又噁心唐朝,是“我錯了,下次還敢”的典範,之後被李靖帶兵一路追着打,又展現了自己跑路的本領,竟然一路跑到了西域的黃沙大漠之中,也讓唐軍完成了一次令人驚歎的遠征。

現在的大漢,可經不起一支軍隊屁顛屁顛的跑到西域深處,所以爲了以防後患,砍了吧。

甚至在李藎忱的心中,這個理由的重要性,更勝於其餘的,只不過不足爲外人道也。

這也讓李藎忱總是忍不住感慨,還是陳叔寶和宇文贇這兩位老鐵好對付啊,一個個乖巧又可愛,只要吃喝玩樂有了,別的什麼都好說。造反?造反是不可能造反的,甚至誰想要把他們再拉出去架在造反的“火”上烤,他們就跟誰急。

要是所有的對手都跟着兩位這樣,輕鬆就可以滿足,那就好了。

————————————-

有了慕容伏允的腦袋,吐谷渾貴族們一個賽一個的聽話。

那是得堅決擁護大漢的決定,大漢說什麼咱們就幹什麼,把全部家底都掏出來也沒有任何關係。

而實際上他們的家底也已經被大漢掏的七七八八了。

漢軍入城之後,清點各家各戶的奴隸,給他們自由,並且爲他們提供了兩個選擇,一個是前往湟水谷地耕作,大漢會分配田地,還有一個自然就是聽從工部的調遣,作爲不錯的勞動力,隨着工部勘探隊伍向高原深處進發。

這些奴隸久在高原上,無論是帶路還是幹活,都是個不錯的選擇。

因此跟着工部走,酬勞也是很豐厚的。

對於這些奴隸們來說,這兩個選擇無疑都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所以往往年輕力大的就跟着工部去闖蕩,而年老體衰的就前往湟水谷地獲得屬於自己的一片土地,以求能夠安度晚年了。

這些奴隸,幾乎就是吐谷渾貴族們最重要的家底。

不過大家對此並無意見,甚至巴不得大漢再多要一點兒、再多拿一點兒,這樣大漢的注意力就不會落在自己的腦袋上了。

只不過他們從來沒有想過,大漢都能殺了慕容伏允,卻沒有動自己的腦袋,更有可能是因爲自己還有利用價值。

第一七零零章 單騎第一七一九章 膠着第二一四七章 房彥謙第二百零四章 翻牆第八百一十三章 態度不同第一三七六章 收拾舊山河第一六六零章 誓師出征第一六七九章 得虧咱們快第一九七四章 甲騎對甲騎第二百八十四章 江上第一八四九章 白狼堆第二百五十八章 好男兒至此(上)第一一九三章 醉生夢死第九百九十八章 戰俘第一七二八章 生擒李惠,賞百金第七百九十二章 前進第一一五三章 騎兵衝擊第六百三十六章 他的意見第二一七四章 浴血武威第九百八十四章 業火第三十四章 荒村第四百四十四章 臭味相投的瘋子第四百章 任重而道遠第四百六十五章 攻和守第九百二十九章 漢王妃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什麼是某第一五四五章 沒有火藥的火槍第三百一十八章 沒有真的桃源第一三三三章 保證夏收第一三三二章 沒有都督的樣子第九百一十章 初見李淵第二三零四章 宗教第八百一十九章 與此處何干?第八百四十三章 頭狼和狼羣第一五八七章 佛系的二老第一七一二章 見風使舵最擅長第七百六十三章 硬碰硬第五百八十二章 談判第三百六十七章 亂分寸第一二零一章 問計第二三一四章 王世充?第二百八十三章 翻不起風浪第八百九十九章 “路”第二百三十九章 勢均力敵第一二零六章 殺伐果斷?第二零六五章 勾結密謀第八百二十六章 沒有資格第一千八十八章 吐谷渾來客第一七二七章 整好以暇第一五九九章 調皮的陳宣華第八百二十七章 這世道缺什麼第二零八六章 內府非陛下之內府第四百三十章 濮人之困第三百五十七章 巴人八部第二一六二章 不求萬世基業第九百五十五章 新年更艱難第一八零一章 一杯酒第三百四十五章 千里共嬋娟第一六二六章 朕要解釋第一五一九章 到羣衆中去第十三章 優勢第三百六十二章 一個模子第一二五五章 春雷第一九零五章 達奚惎的掙扎第一百七十五章 雨夜第一四七二章 從南陽向洛陽第一六零零章 誰能同去第三百章 助手第一一九九章 招生第二零八五章 河套告急第五百五十三章 鉤直餌鹹第一四六九章 對世家開刀第一八四三章 別無選擇第一五三四章 憂患意識第一九四八章 徐陵和成都書院第二二六八章 內府擴張帶來的問題第五百六十六章 以靜制動第一六一八章殿試題目第一九三二章 去掉繁文縟節第一六零九章 秋闈,房與杜第一九九七章 深沉的愛第一八八一章 糧價不穩第三百二十四章 腐朽第一五一四章 李詢聚將第一二六零章 後院火起第一百六十五章 爭奪第一八九四章 女生外嚮第一五九零章 從山東到遼東第一三四九章 日南和灌湯包第二零六二章 那就沒得談了第一四六四章 建康府外有田舍第一九三八章 泰山書院第八百一十章 見死不救第一二零七章 白袍的重心第二零三一章 南方羣臣的態度第四百四十八章 巴蜀南與北第一五九二章 戰爭開始的時間第一二八三章 在疏不在堵第一六二五章 從龍之心,人皆有之第一一九一章 和約
第一七零零章 單騎第一七一九章 膠着第二一四七章 房彥謙第二百零四章 翻牆第八百一十三章 態度不同第一三七六章 收拾舊山河第一六六零章 誓師出征第一六七九章 得虧咱們快第一九七四章 甲騎對甲騎第二百八十四章 江上第一八四九章 白狼堆第二百五十八章 好男兒至此(上)第一一九三章 醉生夢死第九百九十八章 戰俘第一七二八章 生擒李惠,賞百金第七百九十二章 前進第一一五三章 騎兵衝擊第六百三十六章 他的意見第二一七四章 浴血武威第九百八十四章 業火第三十四章 荒村第四百四十四章 臭味相投的瘋子第四百章 任重而道遠第四百六十五章 攻和守第九百二十九章 漢王妃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什麼是某第一五四五章 沒有火藥的火槍第三百一十八章 沒有真的桃源第一三三三章 保證夏收第一三三二章 沒有都督的樣子第九百一十章 初見李淵第二三零四章 宗教第八百一十九章 與此處何干?第八百四十三章 頭狼和狼羣第一五八七章 佛系的二老第一七一二章 見風使舵最擅長第七百六十三章 硬碰硬第五百八十二章 談判第三百六十七章 亂分寸第一二零一章 問計第二三一四章 王世充?第二百八十三章 翻不起風浪第八百九十九章 “路”第二百三十九章 勢均力敵第一二零六章 殺伐果斷?第二零六五章 勾結密謀第八百二十六章 沒有資格第一千八十八章 吐谷渾來客第一七二七章 整好以暇第一五九九章 調皮的陳宣華第八百二十七章 這世道缺什麼第二零八六章 內府非陛下之內府第四百三十章 濮人之困第三百五十七章 巴人八部第二一六二章 不求萬世基業第九百五十五章 新年更艱難第一八零一章 一杯酒第三百四十五章 千里共嬋娟第一六二六章 朕要解釋第一五一九章 到羣衆中去第十三章 優勢第三百六十二章 一個模子第一二五五章 春雷第一九零五章 達奚惎的掙扎第一百七十五章 雨夜第一四七二章 從南陽向洛陽第一六零零章 誰能同去第三百章 助手第一一九九章 招生第二零八五章 河套告急第五百五十三章 鉤直餌鹹第一四六九章 對世家開刀第一八四三章 別無選擇第一五三四章 憂患意識第一九四八章 徐陵和成都書院第二二六八章 內府擴張帶來的問題第五百六十六章 以靜制動第一六一八章殿試題目第一九三二章 去掉繁文縟節第一六零九章 秋闈,房與杜第一九九七章 深沉的愛第一八八一章 糧價不穩第三百二十四章 腐朽第一五一四章 李詢聚將第一二六零章 後院火起第一百六十五章 爭奪第一八九四章 女生外嚮第一五九零章 從山東到遼東第一三四九章 日南和灌湯包第二零六二章 那就沒得談了第一四六四章 建康府外有田舍第一九三八章 泰山書院第八百一十章 見死不救第一二零七章 白袍的重心第二零三一章 南方羣臣的態度第四百四十八章 巴蜀南與北第一五九二章 戰爭開始的時間第一二八三章 在疏不在堵第一六二五章 從龍之心,人皆有之第一一九一章 和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