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六七章 松江

御駕並沒有在建康府停留太長時間。

視察過建康府商貿之後,李藎忱又乘船再轉回京口、沿着運河一路南下,視察了晉陵、吳郡等江南重鎮,泛舟進入太湖,又考察了太湖南岸的吳興、錢塘、會稽等舊有或者新興的海上和陸上貿易中心,接着又沿着海岸北上,抵達松江郡這個大漢現在的沿海重要碼頭。

江南重鎮,幾乎都被陛下走了一圈。

沿途商貿、工業、教育、風土等等,都在李藎忱視察範圍內。

而李藎忱並沒有在錢塘郡等新興的南方沿海港口停留,偏偏選擇了松江郡,並不是因爲這裡是大漢在南方沿線最重要的港口。

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在番禺,而終點則在錢塘郡。運河從錢塘一路北上抵達京口,再穿過大江北上中原。因此錢塘和會稽這幾個在港灣兩側的城鎮,自然而然就成了現在大漢江南地區,甚至是整個大漢規模最龐大的港口。

名字雖然是錢塘和會稽,但是李藎忱清楚,這實際上就是後世杭州、紹興和寧波的位置,只不過寧波地區此時只是會稽下的一個縣罷了。

歷史上南宋海運發達的時候,寧波便一躍成爲最重要的海上貿易港口,貨物都在此地裝卸之後經過浙南運河抵達臨安。

不過現在錢塘郡外的這個廣闊海灣,現在還沒有經過千年的淤塞和堆積,海灣的面積大上不少,水也更深,所以港口完全沒有必要設在歷史上寧波所在的位置,現在那裡還不過是一片灘塗。海灣內側的會稽和錢塘郡顯然就能代勞了。

不過李藎忱當時看着錢塘和會稽發展的情況,心中就已經有定數,估計用不了幾十年,港口就會向兩側擴展,逐漸把整個海灣都覆蓋進去。

港口發展的很好,自然也說明大漢海上貿易正在高歌猛進。

李藎忱並沒有必要繼續停留太長時間,他更關心的是松江郡。

因爲這裡這是大漢造船廠雲集之處。

之前大漢的造船廠就集中在建康府外側大江岸邊,但是這些造船廠能夠打造的不過只是江上樓船,大型的海船總歸讓人覺得江面不夠開闊。因此這幾年中,造船廠不斷沿着大江向下遊遷移,逐漸選定了松江這個地方。

此地是大江入海之處,又有一條松江直接向西連接太湖。

松江就是黃浦江的前身,也是松江郡的名稱來源。

兩江入海,意味着這裡的造船廠可以同時打造滿足於大江上、大海上以及諸如松江這種類似於現在大漢各條運河寬度的內河上航行的船隻。

造船業在此地欣欣向榮,也在情理之中。

此時李藎忱便帶着陳叔慎、沈君高等人穿行在造船廠中。

一側的碼頭上,一艘又一艘巨大的海船正在進行着緊張的舾裝。而另一側的岸邊船塢中,“叮叮噹噹”,不少海船正在維修。

至於碼頭的末端,堤岸上,可以看到不少小型船隻的龍骨,剛剛鋪開,另外還有很多又高又大的工棚,這些工棚裡面自然就是一個個幹船塢,大型船隻的龍骨就鋪設在那裡。

遠處可以看到一些身着短打的年輕人正在老師傅的帶領下小心的搬運着東西或者敲敲打打,看他們生疏的樣子,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造船廠的學徒或者松江郡造船學院前來實習的學生。

松江造船學院,是大漢目前設立的具有代表性的專業學院之一。

大漢的書院現在已經在李藎忱的操控和鼓勵下分爲兩種類型,一個便是金陵書院、龍門書院這種,以培養全能的人才爲主要目的,人才出來之後首要的也是參加科舉考試,入朝爲官,即使是科舉考試失利,他們也會轉而去參加朝廷招募吏員的考試。

吏員和官員不同,往往並不要求全才,只要你能夠在某個方面很是突出,那麼自然也可以被錄用。這對於很多偏科的人來說當然是好事,因爲大漢的吏員並非永遠都是吏員,只要取得了足夠的成就或者在崗位上工作了一定的年限而沒有什麼差錯,自然就可以向上晉升。

當然肯定不比官員一步就位來得好。

可是有的時候對手真的很強大、自己真的比不上,也是必須得承認的,所以退而求其次,已然有機會,自然不是什麼壞事。

因此這種書院自然而然受到大家的追捧,民間都以自家孩子能夠進入這樣的書院學習爲榮。

畢竟只要能夠順利畢業,總歸不會混的太差。

相比之下,諸如造船學院以及龍門工學院等等培養工商業專業人才的學院,自然就沒有那麼受歡迎了。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這個時代雖然還沒有極端到這個程度,但是剛剛從亂世之中走出來的人們,自然能夠意識到手中有權力的重要性。再加上大部分人還是習慣於被動的接受新鮮事物,因此對於工商之類的學院沒有什麼興趣,甚至還不如其餘部門開設的學院,比如刑部開設的刑法學院。

刑法學院畢業了之後,好的學生可以通過考試被分配到各地去充當府衙中的律法顧問,現在大漢的律法不斷推陳出新,地方官員們也很是頭大,平日裡要負責的事情也不少,哪裡有那麼多時間系統的學習?

因此有了這些律法顧問,他們自然記住一些關鍵的法律條文就可以了,別的細節就由這些顧問們負責補充,有點兒像是專門負責這方面的師爺,不過是朝廷指派的罷了。

而即使是學習不好的學生,出來之後也可以利用自己對律法的瞭解,幫人打官司,總歸是從事的文化工作,動的是腦子,贏得的是人家的尊重。

而工商學院出來的,到底都是跑腿的、幹活的。

三教九流之中,工商在末端。

李藎忱知道百姓們有這樣的想法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這也不見得是壞事。

有資格挑來挑去的,基本上也都是社會的中層,家中還算是富裕。還有很多窮人家的孩子,根本沒有資格挑選,除非自己有條件潛心苦讀,或者天賦異稟,不然的話至少在目前,書院之中是很難有他們一席之地的。

第八百九十三章 街亭第一八零零章 李藎忱入城第一一三零章 知足第九百八十七章 妥善安排第七百二十七章 不走就好第二百二十七章 自稱我第一一三零章 知足第一三六五章 喋血宮門第一九六零章 貫通河淮,再造鴻溝第二零六二章 那就沒得談了第一九四五章 裴矩,牆頭草的典型第一七七四章 求生欲極強第三百四十章 歲歲因何折綠柳第一九七九章 夾攻齊子嶺第一六八七章 四面合圍第一七三三章 匹馬還第二三六六章 自古以來第一千九十七章 船廠規劃第二一八九章 軍事學院存在的意義第七百二十五章 請願第一八九四章 女生外嚮第一一二五章 楊堅的應對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二百一十七章 北去第一八一七章 思想要變第二百三十八章 隱約雷鳴第一八七一章 各司其職,謀定河東第一六三二章 輿論之戰第二零八二章 佯攻晉陽,實攻雁門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起第三百一十九章 子云槍第一六九七章 命中註定的對決第一一七九章 引領思潮第一千五十五章 改土歸流第一七六五章 尉遲兄,某盡力了第一七七八章 教科書式的攻防戰第六十五章 選擇第二二九五章 海軍的任務第五百零五章 天宮院裡的重逢第二三六八章 征途第八百三十六章 名正言順第一四六六章 帝王的弱點第二一一一章 陛下溫柔似水?第一九五二章 宇文憲的準備第三百二十四章 腐朽第二零九二章 南北一時皆是敵第一五六二章 海軍的欠條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陰沉沉的天第一七零零章 單騎第二零六八章 趁夜色,奮短兵第一四六四章 建康府外有田舍第一百九十六章 先行第一六五四章 萬里狼煙第二百四十五章 不見第一百三十九章 同予者何人第七百三十六章 每個男兒的夢想第二百四十章 雨中驚現第三百零三章 看在後輩面子上第一一九四章 朕是天第一七六二章 擊鼓,死戰!第一七六二章 擊鼓,死戰!第二二六零章 風又起第一五零二章 朕的底氣第二二二六章 火器的外傳第二百九十五章 鎮定第一三零二章 你們要覺得丟人第二零一三章 沒有失誤是最大的失誤第六百六十一章 離別第一三一四章 陛下不淡定第十六章 不仁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六十二章 平手第二二七六章 最惡劣的思想第二一三八章 潛移默化,由緩至極第二三三八章 陳宣華:感覺綠綠的第一七一八章 要攔住他第五百五十八章 猛攻第三百三十七章 歲歲不得清平久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家都是自私的第三百零三章 看在後輩面子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總有一天第一三九九章 一邊倒第九百八十三章 這個氣不好受第三百三十七章 歲歲不得清平久第一二七九章 天上掉餡餅第三百四十五章 千里共嬋娟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六百八十一章 入城第八百四十二章 狼就該先餓着第七百七十三章 會好好考慮第二一六五章 巡視陪都,名正言順第一千零四章 民富之後第一一四一章 初擔重任第一千六十二章 南北人口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帳第一三零五章 走還是不走?第九百一十七章 名義第二三六二章 親眼所見方爲真第六百八十一章 入城
第八百九十三章 街亭第一八零零章 李藎忱入城第一一三零章 知足第九百八十七章 妥善安排第七百二十七章 不走就好第二百二十七章 自稱我第一一三零章 知足第一三六五章 喋血宮門第一九六零章 貫通河淮,再造鴻溝第二零六二章 那就沒得談了第一九四五章 裴矩,牆頭草的典型第一七七四章 求生欲極強第三百四十章 歲歲因何折綠柳第一九七九章 夾攻齊子嶺第一六八七章 四面合圍第一七三三章 匹馬還第二三六六章 自古以來第一千九十七章 船廠規劃第二一八九章 軍事學院存在的意義第七百二十五章 請願第一八九四章 女生外嚮第一一二五章 楊堅的應對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二百一十七章 北去第一八一七章 思想要變第二百三十八章 隱約雷鳴第一八七一章 各司其職,謀定河東第一六三二章 輿論之戰第二零八二章 佯攻晉陽,實攻雁門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起第三百一十九章 子云槍第一六九七章 命中註定的對決第一一七九章 引領思潮第一千五十五章 改土歸流第一七六五章 尉遲兄,某盡力了第一七七八章 教科書式的攻防戰第六十五章 選擇第二二九五章 海軍的任務第五百零五章 天宮院裡的重逢第二三六八章 征途第八百三十六章 名正言順第一四六六章 帝王的弱點第二一一一章 陛下溫柔似水?第一九五二章 宇文憲的準備第三百二十四章 腐朽第二零九二章 南北一時皆是敵第一五六二章 海軍的欠條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陰沉沉的天第一七零零章 單騎第二零六八章 趁夜色,奮短兵第一四六四章 建康府外有田舍第一百九十六章 先行第一六五四章 萬里狼煙第二百四十五章 不見第一百三十九章 同予者何人第七百三十六章 每個男兒的夢想第二百四十章 雨中驚現第三百零三章 看在後輩面子上第一一九四章 朕是天第一七六二章 擊鼓,死戰!第一七六二章 擊鼓,死戰!第二二六零章 風又起第一五零二章 朕的底氣第二二二六章 火器的外傳第二百九十五章 鎮定第一三零二章 你們要覺得丟人第二零一三章 沒有失誤是最大的失誤第六百六十一章 離別第一三一四章 陛下不淡定第十六章 不仁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六十二章 平手第二二七六章 最惡劣的思想第二一三八章 潛移默化,由緩至極第二三三八章 陳宣華:感覺綠綠的第一七一八章 要攔住他第五百五十八章 猛攻第三百三十七章 歲歲不得清平久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家都是自私的第三百零三章 看在後輩面子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總有一天第一三九九章 一邊倒第九百八十三章 這個氣不好受第三百三十七章 歲歲不得清平久第一二七九章 天上掉餡餅第三百四十五章 千里共嬋娟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六百八十一章 入城第八百四十二章 狼就該先餓着第七百七十三章 會好好考慮第二一六五章 巡視陪都,名正言順第一千零四章 民富之後第一一四一章 初擔重任第一千六十二章 南北人口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帳第一三零五章 走還是不走?第九百一十七章 名義第二三六二章 親眼所見方爲真第六百八十一章 入城